目的 改进蛙心灌流实验,观察实验的效果。 方法 将体质量120~150 g的蟾蜍5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进行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 插管时间实验组(40.2±10.2)s,对照组(69.6±12.3)s;平均存活时间实验组(120.3±26.5)min,对照组仅为(69.6±15.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与存活率分别为88.0%(22/25)和84.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与存活率均为68.0%(1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凝血现象,而对照组的凝血率为20.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离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动脉瓣的损伤率为8%(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0/2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照组为60%(15/25)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延长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时间,降低了主动脉瓣损伤率、凝血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张冬梅,王俊亚.关于蛙心灌流实验器材及方法的改进[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