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蛙心灌流实验器材及方法的改进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改进蛙心灌流实验,观察实验的效果。 方法 将体质量120~150 g的蟾蜍5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进行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 插管时间实验组(40.2±10.2)s,对照组(69.6±12.3)s;平均存活时间实验组(120.3±26.5)min,对照组仅为(69.6±15.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与存活率分别为88.0%(22/25)和84.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与存活率均为68.0%(1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凝血现象,而对照组的凝血率为20.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离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动脉瓣的损伤率为8%(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0/2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照组为60%(15/25)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延长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时间,降低了主动脉瓣损伤率、凝血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冬梅,王俊亚.关于蛙心灌流实验器材及方法的改进[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0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