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科研,展宏图丨第九届重庆卫生专技人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 《现代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重医附一院顺利召开
  • 《检验医学与临床》《现代医药卫生》10月终审会顺利召开
  • 喜报丨《现代医药卫生》成功晋级Q2区
  • 本刊编辑参加第二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荣获精品论文奖
  • 成渝双城经济圈DRG支付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临床运行能力建设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 有养运动ing丨2024年全国急危重症临床营养病例演讲比赛(西部大区赛)成功举办
  • 关于举办2024年“护理力量”第三届科普短视频公益展播及评选大赛的通知
  • 关于举办2024年卫生专技人员科研能力提升实战培训的通知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杰出编委名单公布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结果揭晓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 重庆市肾脏病学专家座谈会圆满举行 共谋医学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之路
  •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晋升实力 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拥抱未来第二届护理科普视频颁奖暨2023护理人员职业晋升综合能力提升研学培训成功举办
  • 举办“拥抱未来’第二届护理科普视频颁奖典礼暨2023 护理人员职业晋升综合能力提升研学培训”的通知
  • “敞开心扉”却遭遇“步步惊心”——“蒙面”菁英秀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顺利举办
  • 关于举办2023年“拥抱未来”第二届公益短视频展播暨科普短视频评选大赛通知
  • 关于本刊启用新投审稿系统公告
  • 《现代医药卫生》“2023糖尿病专题”约稿通知
  • 祝贺《现代医药卫生》首届青年编委队伍正式成立
  • 同心抗疫 慢病先行丨多位内分泌代谢专家线上开讲 为慢病患者排忧解难
  • 喜报—第一届“引领者”杯优秀护理论文获奖名单揭晓
  • 喜报——《现代医药卫生》杂志获2022年西牛奖—优秀创新平台
  • “5月致敬护理人”短视频获奖名单揭晓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41卷第3期
      论著
    • 伊力亚斯·艾萨 1,2,3,木塔力甫·艾买提 4,任丽君 1,2,3,付瑾 1,2,3△

      2025,41(3):577-58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肉苁蓉活性成分毛蕊花糖苷(ACT)的自噬诱导功能及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方法以松果菊苷(ECH)和ACT作为研究对象,运用100 μmol/L ACT、ECH联合自噬溶酶体抑制剂巴佛洛霉素A1(BafA1)进行干预处理,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标志性蛋白质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利用不同浓度ACT体外干预Hep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不同浓度ACT联合BafA1体外干预HepG2细胞,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LC3-Ⅱ蛋白质表达水平;利用药物干预体外构建的NAFLD细胞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法对脂滴进行染色,并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LC3蛋白和脂滴定位情况。结果在HepG2细胞中ACT能明显诱导自噬,ACT+BafA1组LC3-Ⅱ蛋白质表达水平较ACT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36±0.11、0.2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ACT干预24、48 h后对HepG2细胞活力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μmol/L ACT明显诱导HepG2细胞自噬,LC3-Ⅱ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83±0.53、0.35±0.18),ACT干预组HepG2细胞TG水平[(19.11±1.68)μg/mg]明显低于模型组[(34.15±1.90)μ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干预组HepG2细胞阳性脂滴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明显增多,与脂滴在空间上显示出明显共定位。结论肉苁蓉ACT具有明显的自噬诱导能力,同时,其可能对NAFLD具有潜在防治功效。

    • 余锋 1,夏吉林 1,刘建 2△

      2025,41(3):584-587,59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与非VAP(non-VAP)患者临床特征与病原学的差异,探寻VAP相关耐药菌感染的特征。方法将2023年全年入住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ICU并进行机械通气的288例患者纳入研究队列,其中70例患者呼吸道病原学培养阳性并诊断为肺炎,根据机械通气后第1次送检病原学的检查结果与机械通气开始时间的关系分为VAP队列(31例)和non-VAP队列(39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生命体征、临床特征、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P队列患者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例数明显少于non-VAP队列,年龄、呼吸频率、ICU病死率均明显高于non-VAP队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队列患者感染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7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6例。non-VAP队列则以鲍曼不动杆菌、真菌感染为主。结论高龄、未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引起ICU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VAP患者将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的临床症状并增加ICU病死率。VAP合并耐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将带来更为严重的不良预后。

    • 王海涛,胡海红,李卓 △

      2025,41(3):588-593,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突变负荷(TMB)相关基因,开发并验证TMB相关的预后模型,寻找预测胃癌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limma包筛选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方法构建胃癌的预后模型,使用CIBERSORT算法分析肿瘤免疫浸润的情况,以评估免疫治疗的反应性。结果所构建的TMB相关预后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在TCGA总队列中1、3、5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1、0.665和0.720。低风险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要优于高风险组,且与免疫激活细胞的较高浸润程度相关。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并能够评估免疫治疗反应性,为胃癌的临床诊治与免疫治疗提供有效支持。

    • 胡仿玲 1, 桂誉淋 2△

      2025,41(3):594-598,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性核受体——REV-ERBs对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的肿瘤调节作用。方法2020年5月采用CCK-8检测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检测法、细胞划痕实验等检测REV-ERBs特异性受体激动剂——SR9009对HNSCC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SR9009对HNSCC的肿瘤抑制作用。结果SR9009能明显抑制HNSCC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对HNSCC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结论REV-ERBs的特异性受体激动剂——SR9009对HNSCC具有肿瘤抑制作用,通过对REV-ERBs的调节可达到抑制HNSCC的作用。

    • 论著·临床研究
    • 郭玉,余慧汐,上官福亮,刘慧,苏银花,李忠玉 △

      2025,41(3):599-603,607, DOI:

      Abstract:

      目的调查不孕症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1 113例不孕症妇女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对阴道分泌物样本中的CT、UU进行核酸检测。结果1 113例不孕症妇女生殖道CT、UU感染率分别为13.30%(148/1 113)和45.73%(509/1 113)。CT、UU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5~<35岁、低收入、居住在农村、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不孕症妇女更易发生生殖道CT、UU感染,从事商业服务业者更易发生CT感染。同时,生殖道CT、UU感染互为危险因素。结论不孕症妇女生殖道CT、UU感染率居高不下,应积极开展妇女生殖道CT、UU感染筛查工作,加强对易感人群及其性伴侣的健康宣教与临床干预。

    • 彭洁 1,唐芳 2△

      2025,41(3):604-607,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黄芩素、小檗碱、大黄酸、大黄素与阿莫西林(AMC)联用时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上皮细胞(GES-1)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2022年10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黄芩素、小檗碱、大黄酸、大黄素,以及与AMC联用时GES-1中IL-8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芩素、小檗碱、大黄酸、大黄素单独使用时均能明显降低IL-8表达水平,小檗碱、大黄素联合AMC均能明显降低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联用AMC时抑制 IL-8分泌的效果最强。黄芩素联用AMC时IL-8表达水平与单独使用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檗碱、大黄素均能通过降低Hp诱导GES-1分泌IL-8表达水平而增强AMC的抗Hp活性。黄芩素、大黄酸均不能通过降低IL-8表达水平而增加AMC的抗Hp活性。

    • 陈虹任,王丽娜,白玉,李婷婷,彭楷 △

      2025,41(3):608-61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发生献血不良反应(ADR)献血者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该中心捐献全血后出现ADR的3 190例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生理、心理等特征。结果267 001名献血者中发生ADR 3 190例,ADR发生率为1.2%。年龄越小ADR发生率越高,体重较轻(<65 kg)者ADR发生率高于体重高(≥65 kg)者,初次献血者ADR发生率高于再次献血者。心理因素中的紧张诱发ADR发生率最高,晕针/晕血等生理因素次之,最低为环境因素。结论针对年龄低、血容量较低的初次献血者应给予特殊的关爱。通过有效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增加献血知识普及、加强征询规避献血前生理性不利因素,献血前请献血者补充水分、维持良好的献血环境等手段预防ADR的发生。

    • 陈丽鸿 1,江洪 1,龙宇 1,蒋凤 1,刘成刚 2△

      2025,41(3):612-61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临床疗效及呼出气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4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抗过敏药物联合SLIT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总评分(TNSS)、药物评分(TM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呼出气NO(nNO)、口呼出气NO(FeNO)、肺泡NO(CaNO)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RQLQ)。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nNO、FeNO水平[(496.85±260.62)、(28.59±25.34)ppb]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3.32±179.91)、(31.26±21.95)p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TNSS、TMS和VAS评分[(0.72±0.74)、(0.37±0.59)、(0.72±1.2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9±1.05)、(1.63±1.10)、(3.08±1.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RQLQ评分在7个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联合药物治疗AR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改善患者nNO和FeNO水平。

    • 水应兰,陈众,常青

      2025,41(3):616-620, DOI:

      Abstract:

      目的评估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肾脏损伤组(86例)和非肾脏损伤组(10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CysC、TSH、FT3、FT4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联合TSH、FT3、FT4检测对T2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血清CysC联合TSH、FT3、FT4水平与肾脏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肾脏损伤组患者存在高血压史占比明显高于非肾脏损伤组,血清CysC、TSH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肾脏损伤组,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肾脏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血清CysC、TSH水平升高,FT3、FT4水平降低均为T2DM患者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ysC联合TSH、FT3、FT4检测诊断肾脏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各项单独诊断肾脏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9、0.666、0.654、0.683,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均明显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TSH水平与T2DM患者肾脏损伤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244、0.289,P<0.001、<0.001),FT3、FT4水平与T2DM患者肾脏损伤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284、-0.316,P<0.001、<0.001)。结论血清CysC、TSH、FT3、FT4水平均与T2DM患者肾脏损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对早期肾脏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崔冰 1,赵安社 2,陈鹏 2,李海涛 2

      2025,41(3):621-6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8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干预,2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观察3 d。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FV)、阻力指数(RI)],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12.5%(5/40)]低于对照组[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812,P=0.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PSFV、EDFV水平[(33.61±4.39)、(12.39±1.43)cm/s]均高于对照组[(29.23±4.51)、(9.46±1.6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24.61±1.53)、(6.31±0.82)、(6.84±1.24)pg/mL]均低于对照组[(26.37±1.82)、(8.14±1.13)、(8.17±1.3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造影术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王海 1,赵刚 2,张新 1,冉广文 1,王明贵 1

      2025,41(3):625-629, DOI:

      Abstract:

      目的评估双膦酸盐治疗转换为地舒单抗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曾接受口服双膦酸盐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随机分为地舒单抗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46例。地舒单抗组接受皮下注射地舒单抗 60 mg每 6 个月注射1次及静脉注射1次安慰剂;唑来膦酸组接受唑来膦酸5 mg静脉注射1次及每 6 个月皮下注射1次安慰剂。比较2组患者BMD、骨代谢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25羟维生素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地舒单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均明显优于唑来膦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舒单抗组患者治疗后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明显高于唑来膦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地舒单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舒单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口服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转换至地舒单抗治疗,并且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继续使用唑来膦酸治疗。

    • 陆波, 莫永彪,李成才,黄源,龙飞,康睿,唐雄伟,贾孝军

      2025,41(3):630-633,63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经额叶清除术与显微镜经侧裂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内镜治疗组(采用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经额叶清除术)和显微手术组(采用显微镜经侧裂清除术),每组35例。评价2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5 d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区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硬膜下积液和术后癫痫)、预后效果(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术后3个月Barthel 指数评分)等。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显微手术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5 d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5 d颅内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后3个月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术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内镜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升高或降低变化较显微手术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显微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经额叶清除术及显微镜经侧裂清除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前者在清除血肿、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等方面略有优势。

    • 吴凤 1,郑蝶菲 2,徐卫益 1△

      2025,41(3):634-637,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检测初诊的淋巴瘤患者血液EB病毒(EBV),了解其对淋巴瘤分型及患者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病例资料的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3例淋巴瘤患者的分型、分期、EBV拷贝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生物指标等资料,分析不同类型、阶段淋巴瘤患者EBV感染的差异,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63例患者中最常见的分型为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淋巴瘤,EBV阳性率达30.30%(110/363),既往感染免疫球蛋白G阳性率为98.35%(357/363)。国际预后指数评分0~2分患者EBV阳性率[62.50%(25/40)]与3~5分患者[37.50%(15/40)]比较,Ⅰ~Ⅱ期患者[21.31%(13/61)]EBV阳性率与Ⅲ~Ⅳ期患者[78.69%(48/6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阳性患者治疗前病灶影像学与EBV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阳性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13.16%(5/38)、86.94%(33/38)]与EBV阴性患者[45.00%(45/100),55.00%(55/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进行EBV检测在疾病分型和治疗过程中对疗效和预后判断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楚伟杰,毋娜,张珊珊

      2025,41(3):638-640,645,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MTB感染情况,分析COPD患者合并MT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发生MTB感染27例(28.13%)。有吸烟史、长期咳嗽史、粉尘接触史、结核病史,以及营养不良(偏回归系数=2.248、1.985、1.906、1.877、1.974,优势比=9.464、7.277、6.729、6.531、7.200,95%可信区间 3.391~26.414、2.456~21.563、2.512~18.027、2.398~17.786、2.693~19.253)是COPD患者合并MTB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吸烟史、长期咳嗽史、粉尘接触史、结核病史,以及营养不良是COPD患者合并MTB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 赵园园,袁浩,罗来林

      2025,41(3):641-645,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经鼻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拟行后路脊椎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鼻气管插管)和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每组5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麻醉结束时(T2)、苏醒时(T3)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苏醒时耐管反应、口唇压力性损伤、气管导管移位、气管导管受压/扭曲、咽喉疼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在俯卧位手术中2种插管方式均能提供良好的通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苏醒时耐管反应分级、口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气管导管移位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管导管受压/扭曲、咽喉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俯卧位脊柱手术中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力性损伤、气管导管移位发生率较低,苏醒时耐管性好,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麻醉安全性。

    • 何瑞宝 1,2,李波 1,蒲麟龙 1,杨雷 1,汤召兵 1,何卫阳 1

      2025,41(3):646-648, DOI:

      Abstract:

      2023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女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初次行右侧输尿管镜检联合输尿管活检,术中见管腔内大量息肉样新生物。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送检少许输尿管组织,尿路上皮稍厚薄不均,较扁平;遂进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右侧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及端端吻合术,病理检查提示输尿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全层,输尿管末端未见癌组织。输尿管鳞状细胞癌是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主要依赖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无统一治疗方案,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并在术后进行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可为患者延长生存期提供新的可能。

    • 贾晓冰,周炳烨

      2025,41(3):649-652,65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结合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诊断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肾功能代偿期组(30例)和肾功能失代偿期组(2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50例)。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g、凝血四项、血小板指标等,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的差异,探讨血清Ig结合凝血四项、血小板指标诊断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TT、PDW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清Ig结合凝血四项、血小板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功能代偿期组患者IgG、IgA、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平均容积、PDW水平均明显高于肾功能失代偿期组,IgM、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肾功能失代偿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及血液高凝现象,血清Ig结合凝血四项、血小板指标检测能提高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且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王栋,李炼,颜新生 △

      2025,41(3):653-656, DOI:

      Abstract:

      2023年2月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运用靶向二代测序(tNGS)技术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其因畏寒、发热伴头痛7 d伴胸闷、喘气2 d入院,初步诊断考虑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后,重症肺炎病因仍未查明。运用tNGS技术对患者肺泡灌洗液样本检出鹦鹉热衣原体(序列数757),从入院至确诊时间仅3 d。确定病原体后及时调整抗菌药物,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获得良好疗效。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可导致人类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导致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和治疗不及时。tNG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病原微生物诊断方法,对早期诊断感染病原体不明的重症肺炎具有重要价值。

    • 郑俊华 1,李学智 2,周丽 3,杨睿 1,黄金 3,王瑀譞 1,徐德伟 4,黄学宽 1△

      2025,41(3):657-661, DOI:

      Abstract:

      目的从“彭子益圆运动”探索三伏贴与体质的相关性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收治的进行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通过发放中医体质量表将调查结果按9种体质分为九组,通过病例报告表比较三伏贴治疗后情况。三伏贴组方紧扣“肺气虚寒、不能收敛”之病机,通过循经穴位“补肺虚寒、收敛金气”恢复人体气机的调达畅通,从而维持人体之气圆运动。结果虚证组患者疗效最好,虚实夹杂组患者中土气虚,中土运化失常,痰湿中阻,出现四维升降失调,相火周流不顺,贴敷部位气机阻滞而生病变,故发生贴敷部位水泡、瘙痒等不良反应最多。结论通过“彭子益圆运动”探索出在三伏贴临床治疗应用中根据体质加减贴敷药物及贴敷穴位可更好地恢复人体圆运动,让三伏贴在临床运用中既可增效又能降低不良反应。

    • 论著·护理研究
    • 张佳楠,王晓琼,朱晓庆

      2025,41(3):662-665,67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KTH整合式护理模式在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不良妊娠结局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AIDET沟通模式联合KTH整合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孕妇出院后开展随访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其依从性(规律用药、定时复查、健康饮食、不良习惯戒除、健康作息)、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评分等,比较2组孕妇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焦虑、抑郁)、家庭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结果研究组孕妇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护理前负性心理、家庭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护理后负性心理、家庭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孕妇护理后负性心理、家庭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联合KTH整合式护理模式在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改善孕妇身心状态,改善预后,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 高英 1,周娜 2△,沈军 3,4,景熙 1,成孟芹 1,冉露露 1,陈秋 1,李惊鸿 1

      2025,41(3):666-673, DOI:

      Abstract:

      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急救护理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6-1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生临床急救能力调查表、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重庆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84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91.85%。结果169名护理实习生平均临床急救能力调查表总分(174.15±23.60)分,知识储备(6.95±1.10)分,应急处置能力(7.15±1.04)分,沟通协调能力(7.37±1.08)分,急救管理能力(7.41±1.08)分,个人素质(7.50±1.08)分;平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总分(81.57±11.16)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理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急救护理能力呈明显正相关(r=0.461,P<0.01)。急危重症科室实习科室数量、实习时间,以及是否配合过抢救、配合抢救次数、学习能力对护理实习生急救护理能力部分维度及总体维度具有明显影响。结论护理实习生急救护理能力总体一般。为促进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能力培养,需在实习期适当增加急危重症科室实习时间,加强其抢救相关内容培训,培养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以提升其急救护理能力。

    • 符淑霞 1,符琳 1,黎业钊 1,欧平雪 1,黄子高 2,劳景茂 2△,彭先美 1▲

      2025,41(3):674-679,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口腔冲刷护理在预防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口腔冲刷护理。比较2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总住院时间、临床转归、护理前后炎症指标、Beck口腔评分、口腔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创机械通气糖尿病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eck口腔评分,以及口腔并发症、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82±1.34)分 vs. (9.83±1.40)分、22.95%(14/61) vs. 47.54%(29/61)、19.67%(12/61) vs. 36.07%(2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病房糖尿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发生VAP与患者意识状态、Beck口腔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冲刷护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有创机械通气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状况,降低VAP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邵英,郭兰 △,梁锋鸣

      2025,41(3):680-68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FOCUS-PDCA结合风险预警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ICU留置尿管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和观察组(2023年1-12月),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FOCUS-PDCA结合风险预警干预。观察2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尿道口清洁率、尿管固定正确率、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治疗依从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尿道口清洁率、尿管固定正确率、治疗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管留置、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留置导尿管患者临床治疗中选用FOCUS-PDCA结合风险预警干预不仅可有效控制发生感染的风险,促进康复速度,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进而获得明显的护理有效性。

    • 艾景涵,戴利,罗静瑾,刘华,周伶艳

      2025,41(3):685-688,69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和研究组(2023年3—9月),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研究组在骨科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基础上以PICO模式为证据检索指导,遵循护理程序,落实出院准备服务。比较2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准备度量表评分),以及出院前4 h、出院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和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3个维度得分,以及出院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出院准备服务,能明显提高出院准备度、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毛艳,张晓梅 △

      2025,41(3):689-69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隔附子饼灸疗法对脾胃虚弱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12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在常规医疗的同时遵医嘱给予常规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医疗的同时给予隔附子饼灸治疗。2组患者干预周期均为7 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肠鸣音、腹腔内压、腹围、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APACHEⅡ评分、AGI分级、肠鸣音、腹腔内压、腹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PACHEⅡ评分、AGI分级、肠鸣音、腹腔内压、腹围、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弱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APACHEⅡ评分、AGI分级、肠鸣音、腹腔内压、腹围、中医证候积分等,疗效优于常规艾灸治疗。

    • 余静,熊秋兰,刘露,李华 △

      2025,41(3):694-697,70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新生儿家庭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家庭(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医疗护理下给予路径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新生儿家属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知识知晓率、家属满意度,以及出院1个月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与再住院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家属出院当天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4.52±3.65)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0.24±3.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24±3.86)、(52.16±3.69)分],护理知识总知晓率92.31%(36/39)、家属总满意度94.87%(37/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0%(30/40)、72.50%(29/40)],新生儿出院1个月身长(61.12±2.50)cm、体重(4.78±0.78)kg、头围(39.85±1.46)c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9.98±2.12)cm、(4.35±0.67)kg、(37.78±1.3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住院率2.56%(1/39)与对照组12.50%(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采用路径化健康教育可缓解新生儿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其护理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促使新生儿体格发育。

    • 郭苏燕,崔高华

      2025,41(3):698-702, DOI:

      Abstract:

      目的调查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人格坚韧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评价量表(CD-RISC)、人格坚韧性量表(HRHS)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人格坚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12例患者术后HRHS评分84~154分,平均(121.43±15.44)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术后无并发症、SCSQ的积极应对方式患者HRHS评分[分别为(126.19±12.71)、(125.45±13.08)、(126.34±11.92)分]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术后有并发症、SCSQ的消极应对方式患者[分别为(114.07±16.50)、(108.78±15.66)、(115.34±17.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后HRHS评分与PSSS、CD-RISC评分均呈正相关(r=0.373、0.430,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术后并发症、SCSQ的消极应对方式,以及PSSS、CD-RISC评分低均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人格坚韧性低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人格坚韧性水平尚有待于提高,且文化程度、术后并发症、SCSQ的应对方式和PSSS、CD-RISC评分均是其影响因素。

    • 李华 1,王平 1,姚慧 2

      2025,41(3):703-706,711,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血压变化情况、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6.04±0.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3±0.75)%、餐后2 h血糖(7.13±0.51)mmol/L均低于对照组[(7.52±0.81)mmol/L、(7.72±0.81)%、(8.52±0.6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129.03±10.51)、(78.04±9.15)mm Hg]均低于对照组[(135.42±10.68)、(82.62±9.7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率[5.00%(2/40)、2.50%(1/40)]均低于对照组[20.00%(8/40)、22.50%(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苗苗,李焕霞,崔琳琳

      2025,41(3):707-71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收缩乏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分娩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相关资料,统计剖宫产术后是否发生子宫收缩乏力,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影响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收缩乏力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0例产妇中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13例,发生率为21.67%。不同年龄、流产次数,以及有无合并妊娠高血压、胎盘异常、不良情绪、母婴早期接触吸吮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收缩乏力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身体质量指数、胎儿性别、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有无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收缩乏力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流产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以及合并妊娠高血压、胎盘异常、不良情绪是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收缩乏力的高危因素,母婴早期接触吸吮是保护因素(偏回归系数=1.540,1.595,3.018,1.656,1.668,-2.282;优势比=4.667,4.926,20.444,5.236,5.304,0.102;95%可信区间1.278~17.047,1.329~18.262,2.040~204.900,1.419~19.320,1.398~20.122,0.024~0.427,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易并发子宫收缩乏力,其发生是年龄、流产次数、妊娠高血压、胎盘异常、不良情绪、母婴早期接触吸吮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针对各项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干预可预防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

    • 连娟,刘嫚,刘晓玉

      2025,41(3):712-715,72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减轻应激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减轻应激训练联合穴位按摩,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创伤后应激反应、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肝炎应激量表、疼痛数字评分法[(22.04±2.65)、(1.13±0.21)分]均低于对照组[(31.51±2.79)、(2.64±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轻应激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可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和疼痛,有效调节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和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 吴婷婷 1,陈秀榕 2,洪海森 1△

      2025,41(3):716-72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结合多学科营养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择期手术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1-9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护理,干预组予以MNA结合多学科营养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使用MNA营养状况评估营养不良的风险、体重、身体质量指数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液生化指标(血红蛋白、总白蛋白)、康复效果(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 d、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总白蛋白复查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身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及下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结合多学科营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及总白蛋白和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倩,孙颖

      2025,41(3):721-7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康复训练在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观察3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肩功能评定法(CM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MS中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肌力、疼痛程度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ASS评分中压力、抑郁、焦虑等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危象、喉返神经损伤、低钙性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中各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康复训练可减轻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有效促进患者颈肩功能恢复,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洁 1,2,莫文娟 1△,李嘉琪 1,王一棋 1

      2025,41(3):725-728,73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非计划性鼻胆管拔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4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2例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将患者分为拔管组(43例)和未拔管组(399例),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陪护情况、健康教育及相关健康指标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非计划性鼻胆管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拔管组患者意识状态、健康教育、陪护情况、VAS评分与未拔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感、无陪护、意识不清及未接受健康教育为非计划性鼻胆管拔管的影响因素(优势比大于1,P<0.05)。结论疼痛感、有无陪护、意识不清和健康教育是老年ERCP患者非计划性鼻胆管拔除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此类患者的疼痛护理,做好患者及陪护的相关培训,以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 循证医学
    • 袁义 1,梁聪 1,张佩 1,李岳 1,廖姿艺 1,2,朱颖 1,3,王蓉 1△

      2025,41(3):729-735, DOI:

      Abstract:

      目的对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搜集关于社区老年人OHRQoL影响因素的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最终纳入的文献运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涉及社区老年人13 086例。现存牙齿数量、经济收入、假牙是否合适、口腔疾病、文化程度、抑郁症状、牙齿疼痛、自评一般健康状况、自评口腔健康状况是社区老年人OHRQoL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OHRQoL是生理、心理、社会、其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护人员应该对OHRQoL下降的老年人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口腔健康干预,改善其口腔健康及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 论著·调查研究
    • 李春恒 1,杨联伟 1△,邱衍伦 1,杨瑞 2,张腾涛 3

      2025,41(3):736-738, DOI:

      Abstract: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不同类型生产加工企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职业性矽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20—2023年该区7个行业75家职业病重点监测单位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带高度的沉降尘作为样本,共收集244个监测岗位的沉降尘样本,并采用焦磷酸法检测。结果所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最高为94.87%,最低为1.32%;其M(P25,P75)为45.18%(16.25%~63.64%)。其中游离SiO2含量≥10%的矽尘检出217份(占88.93%);游离SiO2含量<10%的其他粉尘检出27份(占11.07%)。7类行业样品测量分析结果显示,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5个依次是覆膜砂制造、金属铸造、玻璃制品、石材加工和砖瓦生产行业。结论应加强对覆膜砂生产、金属铸造、玻璃制品、石材加工和砖瓦生产这5个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采取科学的除尘措施,督导涉尘岗位工人佩戴防尘护具,降低矽肺的发病率。

    • 综述
    • 张艺,童瑾 △

      2025,41(3):739-742,747, DOI:

      Abstract:

      吸烟是呼吸、心血管和免疫等多种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依赖定义为一种慢性成瘾性、高复发和致死性疾病,戒烟是减少其危害的最有效手段。戒烟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戒断反应明显、复吸率高,并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开展强化戒烟随访有利于减轻吸烟者烟草依赖程度,强化自我认知,提高戒烟率。该文对常用随访方式及其疗效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有利于指导控烟相关人群更系统地制定个性化戒烟随访方案。

    • 于甜栖 1,孙国珍 2,3△,高敏 3,王洁 3

      2025,41(3):743-747, DOI:

      Abstract:

      运动康复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但大多数患者的运动行为较差,究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存在较大的运动意图-行为差距。该文以运动参与为情境,综述了运动意图-行为差距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为运动参与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张静,刘嘉 △

      2025,41(3):748-752, DOI:

      Abstract: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临床控制血糖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但不能有效降低GDM患者及其后代日后罹患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代谢记忆与之密切相关。因此,阻断GDM代谢记忆可能成为将来干预GDM远期并发症的重要策略和手段。该文从GDM代谢记忆的发生机制及预测、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期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阻断GDM代谢记忆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思路。

    • 黄可玲 1,2, 华媚琦 1,2, 叶瑾璇 1,2, 徐正男 1,2, 张振煜 1,2, 王文卓 1,2, 吴林玉 1,2, 高晨 1,2△

      2025,41(3):753-757, DOI:

      Abstract:

      孟德尔随机化(MR)是一种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探索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因果关系的统计学方法,可有效排除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的干扰。近年来,MR方法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发展及大量汇总数据集的公开在医学各领域中已有了一定的应用。该文对MR原理及其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概述,通过与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进行比较,对其在医学影像学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以推进MR在医学影像学领域的应用。

    • 宁佳丽 1,王海迪 1,吴倩 2,张莹 2,陈春艳 3,陈祖琨 4

      2025,41(3):758-761, DOI:

      Abstract:

      目前,我国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该文围绕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并发不良情绪的情况综述了并发不良情绪的研究现状、心理干预的作用机制、并发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预防及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心理干预在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并发不良情绪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 冯颖,仇亚莉 △

      2025,41(3):762-765,770, DOI:

      Abstract:

      在当前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对流层中臭氧浓度的持续上升已成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关键因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臭氧暴露引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常见疾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均表明,臭氧暴露损害肺功能的主要机制,包括自噬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这些因素共同影响肺泡和气道的结构及功能。该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提高对这一重要健康问题的认识,并促进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

    • 刘思洋 1,任佳容 2,张芸 2△

      2025,41(3):766-770, DOI:

      Abstract:

      环状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共价闭合的RNA分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细胞凋亡、血管新生及心脏重构等生理、病理过程,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环状RNA可能作为诊断AMI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的新靶点。该文从环状RNA的形成和功能及其在AMI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周兰,王天慈 △,徐敏

      2025,41(3):771-775, DOI:

      Abstract:

      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自上市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技术将为产科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带来便捷,但也会出现影响护理师生独立发展、生成内容的质量与准确性、伦理与隐私问题等质疑。该文从产科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两方面探讨了ChatGPT在产科护理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分析了其局限性,旨在为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用于产科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和临床护理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 刘秀丽,王洪波,谢鹏,江明 △

      2025,41(3):776-778, DOI:

      Abstract:

      间充质干细胞(MSC)抑制T淋巴细胞的能力促使其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由于MSC还能调节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而NK细胞在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移植后给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或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NK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MSC可从多种来源扩增,尤其是骨髓和脂肪,但细胞来源是否对其免疫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尚不清楚。该文综述了不同来源MSC对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以确定使用何种来源的MSC更有利于保护NK细胞活性,从而保护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 张霞,龚艳,杨莉琴

      2025,41(3):779-782,788, DOI:

      Abstract: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一大挑战,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诊延迟是导致病情逐步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及时干预是延缓糖尿病足持续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该文综述了糖尿病足就诊延迟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并探讨了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就诊延迟的策略,以期为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就医意识、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及时就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李世琪,彭丽 △

      2025,41(3):783-788, DOI:

      Abstract:

      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危机,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PCPF)是新冠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需较长的康复期。目前,针对PCPF的治疗策略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该文就PCPF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药物治疗的临床探索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努力改善PCPF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教学探索
    • 牟林凯 1,宋伟 2,李猛 2,孙艳丽 2,陈祥雨 2△

      2025,41(3):789-792, DOI:

      Abstract:

      通过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和操作限制的问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操作和结果,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实验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和保障学生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考核发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理解水平。尽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技术支持和学生适应性等挑战,但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孙娟 1,雪雅 1,李岩 1,刘艳芳 2

      2025,41(3):792-79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潜在剖面及其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实习生1 13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生涯适应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8.3软件分析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的潜在剖面,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 136份,回收有效问卷1 008份,有效回收率为88.73%。结果1 008名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分为高水平组、中水平组、低水平组3个潜在剖面。护理实习生学历、是否有反思理论培训经历是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的影响因素(P<0.05);中、高水平组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能正向预测其生涯适应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8.30%。结论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与生涯适应力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重点关注男性、低水平组护理实习生,并采用针对性的反思性实践方案,促进低水平组、男性护理实习生生涯适应力的有效提升。

    • 卫生管理
    • 谢菁 1,杨茜 1,盛文璐 1,杨丹 1,潘娟 1,吴思琪 1,杨冬燕 1△,邓志根 2▲

      2025,41(3):797-80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采取定人定点结合互联网+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对街头固定献血点采集人次和采集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重庆市中心主城区最稳定并每天开放的2个献血点献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工作模式,研究组采用定人定点结合互联网+优质护理新工作模式。统计对比2种工作模式下献血人次、固定献血者占比、初筛不合格再次来献血的成功献血率、特殊时间段(节假活动日)和日常时间段(非节假活动日)献血人次上升幅度、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献血人次、固定献血者占比、初筛不合格再次来捐献的成功率、特殊时间段(节假活动日)和日常时间段(非节假活动日)献血人次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定人定点结合互联网+优质护理工作模式能促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理念,能明显增加街头固定献血点的献血者人次和献血量,为献血者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服务,获得了广大献血者的认可,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 王晓依,韩洁,陈慧慧,刘慧

      2025,41(3):801-804, DOI:

      Abstract:

      目的 探讨“三医联动”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医院信息系统中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资料,2022年1-12月经常规化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纳入构建前,2023年1-12月经“三医联动”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纳入构建后。比较“三医联动”管理模式建立前后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结果构建后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明显低于构建前,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明显高于构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前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医联动”管理模式用于抗菌药物管理中,可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开具,降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

    • 孙冬梅,尹一青,杨建鹏 △,李梅,王凤彩,刘念

      2025,41(3):805-807, DOI:

      Abstract:

      在深化医改背景下,云南省云县依托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共体),创新护理资源整合模式,通过对县域内护士分层考核与定编定岗,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强化理论技能双轨培训,优化绩效分配与质控体系,专注专科护士的培养,实现县域护理垂直管理,促进护理资源深度整合,均衡县乡护理服务能力,重塑城乡护理服务体系格局。深入剖析云南省云县护理资源整合模式的成功要素,以期为基层医疗护理服务能力跃升提供理论与实践蓝本,助力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能全面提升。

    • 案例分析
    • 胡宁宁,金明霞 △,张茜茜,张小蝶,徐晓龙,周承芳

      2025,41(3):808-811, DOI:

      Abstract:

      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HILP)是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其有效率高、安全性好。但由于HILP操作技术难度大,程序复杂,目前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疗机构较少,缺乏相对成熟的护理经验。该文旨在对该科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近期行HILP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患者出血观察及护理、切口渗出观察及护理、患肢冷疗及护理、患肢肿胀观察及护理、疼痛观察及护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等方面。3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

    • 邱惠国 1,林仪蕊 2△

      2025,41(3):811-814, DOI:

      Abstract:

      该文旨在对1例脐带血假双着丝粒(psu dic)(13;22)(p11.2;p11.2)核型的胎儿,应用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进行产前诊断。对1例高龄、孕32周B超提示羊水较多、胎儿偏大的孕妇,经脐带穿刺术行脐带血细胞染色体培养及G、C显带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其夫妻双方外周血细胞培养及G、C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提示,胎儿脐带血核型45,XX,psu dic(13;22)(p11.2;p11.2);胎儿脐带血CMA芯片分析显示arr(8)×2~3;孕妇核型45,XX,psu dic(13;22)(p11.2;p11.2);丈夫核型46,XY。通过G、C显带核型分析技术和CMA芯片分析技术的结合,明确胎儿psu dic(13;22)(p11.2;p11.2)染色体的来源,对今后类似核型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 黄煌 1,王志燕 1,杨燕 2,王金环 1,刘奕赓 1,李东升 1,张志勇 3

      2025,41(3):814-816, DOI:

      Abstract: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循环障碍而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该文报道了1例医院内住院患者因输尿管结石导致泌尿系感染而快速进展为脓毒血症的病例,具有发病隐匿、快速进展、病情重的特点,经置入输尿管支架、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该病例将提高临床医生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认识。

    全选
    显示模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卫生管理
    • 秦文静, 郑 颖, 杨仙荷, 刘云云, 江锦良△

      2023,39(9):1599-1602, DOI:

      Abstract:

      [摘 要] 人类遗传资源是支撑生物医学研究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促进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基础。生物样本库作为人类遗传资源采集和储存的重要机构,其标准化建设和高效运行是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必然 要求。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生物样本库建设意义、现状和经验,结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与运行的实践,总结探讨生物样本库建设、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为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 指南解读
    • 尹经霞,崔 龙,蒲丹岚,廖 涌

      2023,39(8):1261, DOI:

      Abstract:

      [摘 要] 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版诊治指南发布距今已有10年之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和精进,多学科诊治随访实践的推广应用,我国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发布,及时地总结了最新的诊治理念和技术,全面指导和促进相关疾病的规范诊治。

    • 综述
    • 字文丽, 李 团, 李 月, 周高芳, 傅映平

      2023,39(7):1194, DOI:

      Abstract:

      [摘 要] 肌少症加重了老年人衰弱症状,增加了发生跌倒、残疾、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给患者及家 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目前中国对肌少症认识不足,对肌少症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初期,有效遏制其发生、发 展刻不容缓。该文对近年来老年人肌少症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和剖析,综述了其危害及 相关因素,以期通过梳理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民众认知,探索可靠、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为临床防 治提供参考。

    • 论著
    • 王 丽,马跃荣

      2016,32(16):2453,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通过建立肾原代细胞培养,探讨免疫磁珠分离纯化乳鼠肾血管周细胞的方法。 方法 选取健康BALB/c乳鼠肾脏,剪碎、消化和过滤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并传代(传3代)。免疫磁珠法分离出神经胶质细胞2型硫酸软骨素糖蛋白(NG-2);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G-2、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CD31表达,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鉴定是否符合周细胞特征及纯化后的细胞是否具有增殖活性。 结果 纯化后获取的细胞宽大扁平,形态呈梭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并有突起。细胞核椭圆居中,多为单核,偶为双核,细胞质丰富,无接触性抑制生长,符合周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NG-2和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表达,CD3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阴性表达,符合周细胞特点。分离纯化后的细胞48、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37±0.11)%、(0.42±0.10)%。 结论 免疫磁珠法可使周细胞从细胞成分复杂的肾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具有生物活性,可继续体外培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张礼均,肖 虹,周 玮,刘 科

      2016,32(1):5,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给予去铁胺对大鼠实验性颅脑创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体质量210~310 g,随机分为致伤组、早期治疗组和延期治疗组,每组13只。制备颅脑创伤模型,早期治疗组模型制备2 h即给予去铁胺100 mg/kg(1 mL生理盐水稀释),延期治疗组在模型制备3 d后给予等量去铁胺,而致伤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治疗至28 d。分别于伤后56 d处死前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动物后完成病理学检查,包括大体标本、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 结果 (1)Morris水迷宫实验:早期治疗组大鼠平台搜索策略和搜索时间[分别为(3.25±0.16)分、(36.58±9.27)s]与致伤组[分别为(2.13±0.30)分、(110.00±16.74)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期治疗组大鼠平台搜索策略和搜索时间[分别为(2.50±0.27)分、(96.08±10.66)s]与致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体标本:去铁胺早期治疗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126.68±15.23)mm3]较致伤组[(212.36±18.43)mm3]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治疗组 [(178.71±30.36)mm3] 与致伤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E及尼氏染色:早期治疗组伤区残腔周围残留片状细胞皱缩带较窄,皱缩带可见较多皱缩神经元分布;延期治疗组该皱缩带较早期治疗组有所增宽;致伤组该皱缩带最明显,且残留神经元鲜见。 结论 大鼠大脑打击伤后早期(2 h)给予去铁胺,能显著改善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缩小大脑缺损体积及减少致伤灶周围神经元死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而延期治疗(3 d)则无效。

    • 李秀英,叶 云

      2016,32(8):1121,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SR-A、CD36、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Jun N端激酶抑制剂SP600125对水飞蓟宾减少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0.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双尾t检验进行统计学意义评估。 结果 12.5、25.0、50.0 μg/mL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活性无影响;50.0 μg/mL水飞蓟宾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抑制率为(80.0±1.8)%],从而减少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12.5、25.0、50.0 μg/mL的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降低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12.5、25.0、50.0 μg/mL的水飞蓟宾组CD36蛋白量为对照组的(0.60±0.06)、(0.45±0.07)、(0.10±0.0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SR-A蛋白表达无影响;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核c-fos蛋白量,12.5、25.0、50.0 μg/mL 水飞蓟宾组细胞核c-fos蛋白量是对照组的(0.50±0.05)、(0.40±0.06)、(0.30±0.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600125与水飞蓟宾共同孵育巨噬细胞后,CD36蛋白量降低为对照组的(0.20±0.06)倍,与水飞蓟宾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飞蓟宾可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且与抑制c-fos/CD36通路相关。

    • 管理科学
    • 王 超,经雨晴,林新丽,陈 树,左婷婷,邰怡悦

      2016,32(24):3886,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中产生差错的原因,减少静脉药物调配的错误,提高药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保证静脉滴注安全。 方法 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PIVAS 2013年8~12月记录的各类差错并进行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制订并实施防范措施后,再收集2014年5~9月的各类差错,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各环节的差错率,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改善工作质量,实现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 方法措施实施后,各差错发生频率均较改进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配置差错和复核差错,差错下降率分别高达85.71%和83.33%,且大大降低了内差,基本排除了外差。 结论 PIVAS对于差错发生后的分析以及对于相同或类似差错的进一步防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常抓不懈,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 护理探讨
    • 钟 涛, 成 琳, 赵莲英

      2020,36(13):2069,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结石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与延伸护理实践。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新入院结石复发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新模式可提升护士科学化、信息化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营养与康复专题
    • 张岱,唐芳馨,王炳元

      2020,36(16):2481, DOI:

      Abstract:

      [摘 要] 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而临床医生并没有摆脱原有专科知识的影响,对老年人营养不良认识不够、诊断不足,导致老年患者一般功能状态下降、手术后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作者通过文献复习,介绍了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定义、原因、后果,以及筛查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老年人生存优势的有力指标,营养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健康、独立和生活质量,应着重认识和评估老年人营养不良情况,并将纠正营养不良作为首要治疗目的。

    • 临床研究
    • 文仲勇,王帅,林静霞,王洪燕,黄浩

      2020,36(16):2597,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使用自制简易入路通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常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1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的入路通道使用胸腔引流管及手术用无菌手套制作,手术操作同对照组。 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长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自制简易入路通道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安全可行,经济实用,适合临床使用。

    • 康复专题
    • 吴爱荣,韦翠翠,邱雪寒,周伟,颜芳,施娟

      2020,36(17):2663,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该院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的健康宣教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神经源性肠道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大便控制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Wexner便秘评分为(16.44±6.79)分,腹胀占20.0%(5/25),便秘占32.0%(8/25),药物依赖占28.0%(7/25),排便时间为(10.52±8.35)min。对照组患者干预后Wexner便秘评分为(21.22±6.36)分,腹胀占47.8%(11/23),便秘占60.9%(14/23),药物依赖占39.1%(9/23),排便时间为(15.91±9.89)min。2组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宣教方式更易被患者接受,对促进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自我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教学专题
    • 许红梅,赵瑞秋,詹学,郑改焕,李映良,李秋

      2020,36(17):2660, DOI:

      Abstract:

      [摘要]医学是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人文科学。其对象为疾病,同时人是疾病的载体。在诊治疾病的同时,医生与患者间的医患沟通模式也随医学模式而变化。该文回顾了历史上的医学模式,对目前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进行了反思,并在儿科系医学生见习过程中学习认识疾病的同时展开医患沟通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 陈刚,米洁

      2020,36(17):2657, DOI:

      Abstract: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目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教育改革制度,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该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泌尿外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进行比较和讨论,以期为完善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论著
    • 刘勋, 王夏红, 张慧芝, 张颖, 赵保红

      2020,36(18):2881,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MHD)、苯妥英钠(PHT)和卡马西平(CBZ)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方法选用纯甲醇为萃取溶剂,以WaterssunfineC18柱为分离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5nm。结果LTG、MHD、PHT和CBZ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8~31.0、1.39~47.94、1.19~38.34、0.99~31.01μg/mL;血清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0.27、0.47、0.05μg/mL;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7%、100.81%、99.74%、99.59%;日内精密度均小于3.0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00%。结论RP-HPLC法稳定性好,经济简便,适用于临床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 梁美云,冯正平

      2020,36(17):2726,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钙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103例)、颈动脉IMT增厚组(59例)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51例)。测定各组患者血钙、血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分析血钙水平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患者血钙水平高于颈动脉IMT增厚组及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血钙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 与血钙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偏回归系数(β)=0.715,P<0.05]。检测血钙诊断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可信区间:0.685~0.818,最佳截断点为2.302 mmol/L,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76.7%,阳性预测值为76.0%,阴性预测值为69.9%。结论T2DM患者血钙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血钙水平可作为反映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血钙水平越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血钙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 循证医学
    • 姚 婷, 余雨枫, 李佳欣, 廖 谦, 周 维

      2023,39(20):3510-3515,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 PubMed 、 EMbase 、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中 有关中国女性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病例 - 对照及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由 2 名研 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STATA16.0 统计软件进行中国女性产后抑 郁发生率及妊娠期焦虑与抑郁、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婴儿出现疾病、产妇睡眠质量差等中国女性产后抑郁影响 因素的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8 篇文献,累计样本量 23 511 例,相关危险因素 11 项。中国女性产后抑郁 发病率为 16.0% 。影响因素为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住房条件不佳、缺乏家庭支持、婴 儿出现疾病、产妇睡眠质量差、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夫妻关系不和睦(优势比 =2.31 、 2.46 、 1.75 、 2.75 、 1.83 、 1.64 、 1.74 、 2.09 、 2.63 , 95% 可信区间: 1.37~3.90 、 1.18~5.11 、 1.16~2.65 、 2.43~3.10 、 1.83~2.81 、 1.14~ 2.34 、 1.04~2.92 、 1.08~4.05 、 1.45~4.76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中国女性产后抑郁患病率相对较高,妊娠 期焦虑与抑郁、产妇住房条件不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夫妻关系不和睦、缺乏家庭支持、产妇睡眠质量差、经历 负性生活事件、婴儿出现疾病等是中国女性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因素。但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未来仍需更 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营养与康复专题
    • 郑芳,张片红

      2020,36(16):2484, DOI:

      Abstract:

      [摘 要] 作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患者营养治疗指南和该院的临床营养实践,分析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中开展的系统营养评价、干预措施,及其对应的医保管理建议。作者认为,患者的营养评价、干预应伴随疾病治疗全过程,要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来定制营养干预处方,实施从院内到院外的全程管理。将相关工作纳入医保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适时、全面的营养干预,从而节约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黄姗姗,吴江

      2020,36(16):2486, DOI:

      Abstract:

      [摘 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肌少症是炎症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住院率、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炎症性肠病在进程上一致,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除疾病的消耗和缺乏运动之外,还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及肠肌轴等相关。合适的运动疗法、营养素补充及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恢复,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论著
    • 营养与康复专题
    按检索
    检索词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副主编:柴进、卢长伟、郑宏庭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视频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