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373);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S-36)。
【摘 要】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中细胞毒杀伤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同基因移植:供、受鼠均为Wistar大鼠)、AR组和IPO组(异基因移植:供鼠为SD大鼠,受鼠为Wistar大鼠)。其中IPO组受鼠于移植完成后实施IPO,即开放肾动脉30 s,阻断30 s,共循环3次,然后完全开放。术后1、3、5、7 d取各组受鼠血清和移植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移植肾核因子-кB(NF-кB)P65、穿孔素、颗粒酶B及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IPO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伤均较AR组减轻。术后各时间点,AR、IPO组穿孔素、颗粒酶B及FasL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O组均较AR组降低(P<0.05,P<0.01)。AR、IPO组肾细胞核内NF-кB P65 蛋白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PO组较AR组明显降低(P<0.01),但AR组NF-кB P65 mRNA的表达与IP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核内NF-кB P65 蛋白表达分别与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41、0.267、0.433,P<0.05)。 结论 IPO可减轻移植肾AR中的细胞毒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кB活性,从而抑制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FasL途径有关,而非下调NF-кB的表达。
唐华,张春梅,陈蓉,王顺蓉,林燕,李著华.缺血后处理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细胞毒作用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