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节食对胆固醇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双重效应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节食(DR)对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择48只5周龄雄性SD大鼠,普通饲料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胆固醇对照(CC)组、DR胆固醇(CC-DR)组、单纯DR(DR)组,每组12只。非(DR)组(BC、CC组)饲料量为体质量×6%,DR组(CC-DR、DR组)大鼠每天饲料总量为非DR组的70%,胆固醇饲料组(CC、CC-DR组)的胆固醇饲料量按体质量×6%×20%计算。实验第18、34周分别处死一半大鼠,采集标本,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 结果 饲喂过程中无大鼠死亡。各组大鼠基线体质量比较无差异,DR过程中DR组与非DR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8周时,CC组大鼠LDL、ox-LDL及MDA均低于CC-DR组,而CC组的TC、TG、HDL及SOD均高于CC-DR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CC-DR组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厚较CC组明显,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及变形也更显著。Masson染色显示,CC-DR组SMC及胶原纤维(CF)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CC组。第34周时,CC组TC、TG、LDL、ox-LDL、MDA均显著高于CC-DR组,而HDL及SOD均低于CC-DR组。HDL以CC-DR组最高、CC组最低,而两组的SOD则显著低于BC、DR组。HE染色显示,CC组SMC增殖、迁移、变形和CF的蓄积均较CC-DR组更显著。Masson染色显示CC组SMC和CF相对含量显著高于CC-DR组。 结论 DR对胆固醇致AS作用具有双重作用,DR对性成熟前及性成熟早期大鼠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对性成熟中后期的成年大鼠则表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DR 30%是为较合理的DR度,可改善脂质谱和氧化-抗氧化平衡,发挥显著的正性作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唐文锐,夏勇.适度节食对胆固醇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双重效应[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0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