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评价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1月151例胸痛患者[ACS患者69例(ACS组)、非ACS患者82例(非ACS组),以及54例健康对照个体(健康对照组)]的MPV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分析MPV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胸痛患者ACS的诊断价值。 结果 ACS组MPV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1.00(9.40,12.90)fl]高于非ACS组[10.00(8.38,11.43)fl]和健康对照组[9.80(7.80,11.43)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胸痛患者中,MPV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95%CI:0.57~0.75),cTnT诊断ACS的AUC为 0.99(95%CI:0.98~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MPV的cut- off取值为12.600 fl时,其诊断特异性为0.98(0.91~1.00),敏感性为0.33(0.22~0.46);当cut- off取值为6.850 fl时,诊断特异性为0.04(0.01~0.10),敏感性为0.99(0.92~1.00)。 结论 MPV可以作为诊断胸痛患者是否发生ACS的指标,且可弥补cTnT的不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开春,何秀玲,龚春梅,李金密,王 丰.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36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