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使用凝血酶对降低介入诊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局部使用凝血酶对介入诊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 2009年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造影或介入治疗结束后即刻拔鞘,徒手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24小时;试验组仍采用徒手压迫的方式,在压迫的同时将凝血酶浸润的纱布块加压放置于穿刺点部,压迫相同的时间后以同样的方法连同凝血酶纱布块加压包扎24小时。结果:对照组发生局部血肿8例,假性动脉瘤2例;试验组发生局部血肿2例,无假性动脉瘤。两组都没有动静脉瘘、动脉或静脉栓塞发生。总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13.3%,试验组为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诊疗后穿刺局部使用凝血酶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徐中林,李 玥,赵义发,吴兰兰.局部使用凝血酶对降低介入诊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