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了解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婴幼儿腹泻病原构成特点。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临床诊断为腹泻病的5岁以下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筛查病原菌,同时,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胶体金)检测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诺如病毒抗原。 结果 1 607例患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606例(37.71%),诺如病毒阳性220例(13.69%),肠道腺病毒阳性169例(10.52%),致病菌阳性82例(5.10%),同时,检出两种病原标本125例(7.78%);轮状病毒感染高发于秋冬季节(60.67%,364/606),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特征,细菌感染高峰为6~9月份(62.20%,51/82)。不同性别患儿病毒、细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607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为病毒,其中轮状病毒所占比例最高,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也占相当比例,细菌感染比例较低,各种病原有不同的流行特征,针对不同病原的流行分布特点开展病原学检测对婴幼儿腹泻的诊治及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梁 璐,葛容海.某院2012~2013年婴幼儿腹泻1607例病原学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