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化模型的改良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化模型进行改良,建立更准确和高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细胞模型,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蜕膜化能力,进而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的关系。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常规用E2(10nM)和P4(1?滋M)作用96 h(EP1组),第二组常规用E2(10nM)、P4(1?滋M)作用14 d(EP14组),第三组改良组用E2(10nM)、P4(1?滋M)和8-溴-cAMP(0.5mM)作用96 h(EPC组),收集细胞后测定PRL(催乳素)和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mRNA水平。结果:EPC组作用96 h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PRL和IGFBP1明显高于EP组。结论:与常规模型相比,8-溴-cAMP联合P4、E2能明显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进程,使在位内膜体外蜕膜化能力明显优于常规体外模型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宋鸿碧,刘玉屏,冉利梅※.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化模型的改良[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9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