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02~2011年剖宫产率指征分析
CST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 932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年份不同分为A组(885例,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和B组(1 047例,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两组患者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及顺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A组患者剖宫产率(27.46%)显著低于B组(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以难产、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臀位、瘢痕子宫为主。 结论 剖宫产指征已经远远超出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应严格选择合理的适应证,加强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等多种措施,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桂华.某院2002~2011年剖宫产率指征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0(增刊1):1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