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自体骨粉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的临床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中予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及外耳道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诊治的9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结合耳甲腔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中予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及外耳道重建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 6~36个月随访,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外耳道结构恢复情况及干耳率等。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19/20)高于对照组(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语频平均气导听阈、语频平均气骨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语频平均气导听阀、语频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外耳道结构正常率和干耳率[93.3%(42/45)、100.0%(45/45)]较对照组[66.7%(30/45)、71.1%(32/4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放式人工听骨植入鼓室成形术中予自体骨粉行乳突腔填塞及外耳道重建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效果确切,有助于术后听力与外耳道结构的恢复,且干耳率高,能减少术腔痂皮清理次数,可作为理想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付华,郭 欣.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自体骨粉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96-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