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立磁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坐骨神经的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在合适示踪剂帮助下,采用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来在体识别、跟踪移植后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存活状态及与宿主神经组织整合情况,了解BMSCs移植周围神经后细胞如何迁移、如何凋亡和如何被吸收。 方法 BMSCs原代分离培养、诱导,菲立磁标记、鉴定及传代后注入坐骨神经损伤的兔模型中,并于细胞移植后第1、2、4、8、16周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RI)、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等。 结果 将菲立磁标记的干细胞移植后,采用MRI技术对兔坐骨神经进行扫描发现,以T1加权像(T1WI)和T2加权像(T2WI)序列检查可见移植菲立磁-多聚赖氨酸(FE-PLL)标记干细胞的坐骨神经区有明显低信号改变,T2WI扫描序列信号较T1WI明显。 结论 兔BMSCs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在坐骨神经内存活、迁移、分化, T2WI序列成像可清晰显示菲立磁标记的BMSCs所致的低密度影像改变。利用MRI可以对移植后的标记细胞进行初步活体追踪。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何 骁,邓莉莉,邹 康.菲立磁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坐骨神经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46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