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疗法联合避孕药对多次人工流产术后子宫修复的临床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避孕药口服对多次人工流产术后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门诊因早孕(≥2次流产史)而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加避孕药组(101例)、避孕药组(102例)和对照组(97例)。所有患者均在人工流产术后2周和月经第1次复潮后2周来医院复诊。观察临床症状、血红蛋白变化(人工流产前及后2周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螺旋动脉血流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的比值(S/D)、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等。 结果 电刺激治疗加避孕药组在腹痛程度(包括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均低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早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且避孕药组患者上述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加避孕药组人工流产前及后2周血红蛋白水平差值为(2.36±1.47)g/L,避孕药组为(3.60±1.70)g/L,对照组为(6.21±2.47)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加避孕药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RI、PI及S/D优于避孕药组和对照组,且避孕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避孕药口服促进多次人工流产术后镇痛及子宫修复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无创的治疗方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春艳.电刺激疗法联合避孕药对多次人工流产术后子宫修复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4):386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