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1年 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7例宫颈VG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首诊症状、病灶大体形态、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国际妇产科协会分期、手术方式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5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其中11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4例行双侧卵巢移位术;1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切术。12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14例患者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均存活,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 宫颈VGA整体预后较好,以外生型肿瘤多见,规范的妇科检查及高危HPV检测有利于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无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手术治疗,但无随访条件的患者仍建议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莫 婷,任黔川.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6):88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