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立度胺抑制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沙立度胺对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小剂量沙立度胺组(C组)和大剂量沙立度胺组(D组),每组10只。A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B?C?D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在喂养开始时给予腹腔注射维生素D360万U/kg(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后每隔1个月注射1次,并于实验开始后第7天行大鼠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C?D组给予沙立度胺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10?30mg/(kgd),第12周末处死40只大鼠,取血分离血清,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取整条主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斑块病变程度,检测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1)B?C?D组大鼠血清TG?TC?LDL-C等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大鼠血清TG?TC?LDL-C?HDL-C等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大鼠斑块内脂质含量?泡沫细胞及炎症细胞数量?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B组,中膜厚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病变程度明显轻于C组,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及炎症细胞浸润,内膜厚度明显低于C组,中膜厚度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立度胺可抑制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脂质代谢调节无关。且其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剂量呈正相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袁水玲,刘厂辉.沙立度胺抑制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3):193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