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 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BRVO并发ME患者17例,共计17只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0.05 mL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同时采用“1+PRN”治疗方案,随诊1年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厚度(CMT)的变化。 结果17例(17眼)BRVO合并ME患者平均注射3.47±2.13次,其中12例患者在末次随诊时ME缓解,并获得低于0.4(Log MAR)的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随诊1、2、3、6个月及末次随诊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分别为0.64±0.21、0.35±0.28、0.31±0.22、0.24±0.17、0.25±0.21、0.25±0.22,术后各随诊时间点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与注药前相比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治疗前、随诊1、2、3、6个月及末次随诊时的平均CMT分别为(591.3±103.9)、(382.7±124.3)、(357.7±73.2)、(313.6±63.9)、(323.1±82.0)、(337.1±142.8)μm,术后各随诊时间点平均CMT与注药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术后各随诊时间点的平均眼压与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可以有效减轻BRVO患者的ME程度,提高患者视功能,短期内安全有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良海,丁艳平.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 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4):216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