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肠系膜脂膜炎(MP)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M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评价平扫时肠系膜病灶与同层腹腔内正常脂肪组织的CT值差异及增强扫描前后肠系膜病灶的CT值差异。结果36例患者中28例表现为肠系膜根部片絮状云雾状密度增高影,与腹腔正常脂肪组织有明确的分界;8例仅表现为左侧部分肠系膜的密度增高影,而肠系膜根部密度正常。28例出现“假包膜征”,20例出现“脂肪环征”,6例出现小淋巴结,36例均未见钙化。经增强扫描后36例均未见强化,平扫时肠系膜病变部位与同层腹腔内正常脂肪组织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SCT是诊断MP的有效手段。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赖爽,胡春洪,吕艳,鲁黎.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3):361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