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探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领域(2015B04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药物种类,为临床用药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该院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发生DILI的住院和门诊病例,以及期间出现“肝功能损伤”或“转氨酶升高”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共70例。结果7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3∶1,平均年龄(54.52±14.02)岁,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32例(45.71%),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黄、尿黄(68.09%),消化道症状(17.02%),乏力(17.02%),发热(8.51%)。引起DILI前3大类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降脂药物、中药;引起DILI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对乙酰氨基酚、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丙硫氧嘧啶等;在DILI的转归中,应用保肝药物治疗的患者好转的构成比更高。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加深对导致DILI药物的认识,合理用药;而对于DILI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常惠礼.某院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2):192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