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17NJMUZD041);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项目(17020490718)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级别第3天(D3)卵裂期胚胎培养至第6天(D6)的囊胚形成情况,分析非优质胚胎继续培养至囊胚的形成率及形成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在该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180对夫妇患者,共收集1009枚D3卵裂期冷冻后剩余胚胎,分为优质胚胎组(664枚)及非优质胚胎组(345枚),比较2组总囊胚形成率等。同时,据囊胚形成速度分为无囊胚形成亚组、第5天(D5)亚组、D6亚组和D5+D6亚组,根据囊胚形成情况分为A组、B组和C组,分析囊胚形成率和形成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优质胚胎组中总囊胚形成率和D5、D6、D5+D6亚组优质囊胚形成率均优于非优质胚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卵裂期优质胚胎构成比、长方案构成比、体外受精构成比、人线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较高,而拮抗剂方案构成比、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构成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囊胚形成亚组比较,D5、D6、D5+D6亚组卵裂期优质胚胎构成比、HCG日E2水平较高,卵裂期非优质胚胎构成比、排卵障碍因素较低;D6、D5+D6亚组长方案构成比较高,拮抗剂方案构成比较低,而D5亚组输卵管因素构成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3非优质胚胎仍具有发育至囊胚的潜能,但优质囊胚的形成率、种植率均低于优质卵裂期胚胎。用药方案、授精方式、不孕原因影响囊胚总形成率,总囊胚形成率高的周期胚胎种植率更高。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曹芳,王宇峰,于春梅,夏西洋,戴秀亮,杨海燕△.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2):34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