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湖南省衡阳市科学技术发展项目资助课题(2016KJ4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在前期成功利用甲钴胺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甲钴胺局部注射诱导移植后的大鼠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并观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制备T10节段脊髓横断模型后随机抽样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钴胺治疗组)、C组(BMSCs移植组)和D组(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组),每组10只。于术后1、7、14、21 d采用肢体功能评判标准(BBB评分)、免疫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BMSCs的存活及分布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白质、灰质及细胞间质损伤情况,尼氏(Nissl)染色观察残存神经元状态、分布及再生情况。结果造模后4组大鼠均出现了严重的双下肢瘫痪,随着时间的推移,双下肢功能无明显恢复,4组大鼠BB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大鼠脊髓受损严重,细胞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修复程度低且缓慢;B、C组大鼠脊髓受损程度均优于A组;D组大鼠可见组织受损较轻,且修复较快;免疫荧光显微镜下C、D组大鼠均可见带示踪标记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呈双染色表现,且D组大鼠荧光强度及密度较C组明显;在Nissl染色切片中,D组大鼠尼氏小体再生数量最多。结论BMSCs移植和甲钴胺治疗对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双下肢运动功能不明显。BMSCs在脊髓组织微环境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甲钴胺能协同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可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改变。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彭立军,刘骞,羊明智,谢中.甲钴胺联合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1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