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现状调查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fdy58);贵州省黔南州科技产权局社会发展(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黔南科合社字〔2016〕31号);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NYZ20161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 通过对贵州某少数民族高职医学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其症状差异,探讨不同民族间高职医学校女大学生PMS发病及症状差异产生的原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采用John Bancroft编制的PMS诊断量表对贵州某高职院校996名女大学生(其中少数民族465人)的月经情况、社会环境因素及PMS常见症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研究运用PMS量表,符合PMS诊断标有445人,发病率为44.7%。其中,少数民族女大学生PMS为222人,占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总人数的47.7%,轻、中度均为39.2%,重度为21.6%。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腹胀腹泻、头痛或偏头痛及眼睑水肿;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嗜睡、焦虑,主要影响因素是月经时心情是否舒畅、是否有痛经及学习压力等。结论 高职院校汉族和少数民族女大学生PMS发生率均较高,应根据高职女大学生特点,特别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保健活动、健康教育及促进活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阔亮,苏娟,郑苗,余跃生,武江涛,王丽华.某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现状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5):64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