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单阶段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单阶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单节段LSS并行PEL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单纯PELD治疗)和观察组(PELD联合倍他米松治疗),每组24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分进行手术疗效评价。结果VAS评分:术后1d,观察组[(2.71±1.27)分]疼痛缓解优于对照组[(3.4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2.29±1.37)分,对照组:(2.33±1.09)分]、1个月[观察组:(2.31±1.57)分,对照组(2.19±1.42)分]、6个月[观察组:(1.48±1.02)分,对照组:(1.53±1.1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1周,观察组[(19.25±2.74)分]优于对照组[(17.04±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20.90±3.00)分,对照组:(19.79±2.65)分]、6个月[观察组:(23.88±2.76)分,对照组:(22.56±3.1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分:观察组优良率(83.3%)高于对照组(7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技术是治疗LSS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联合倍他米松能够改善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早期康复锻炼,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玉召,唐良华.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单阶段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8):291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