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与重症监护病房内死亡的关系
CST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死亡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137例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时的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未减少组(64例)和血小板减少组(73例)。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有无出血并发症、急性肾替代治疗、ICU死亡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合并基础疾病、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小板未减少组比较,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更长、ICU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入住ICU时血小板计数下降增加了ICU患者病死率。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在临床非常常见,而血小板减少能独立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ICU病死率。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朱振华,段学姣,张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与重症监护病房内死亡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2):382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