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S1/3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60111、81760617);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FE468(-03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患病人数众多,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大量各种细胞因子并参与了乙肝的发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蛋白家族是细胞因子信号的负调节因子,细胞因子诱导的SH2蛋白和SOCS1~7 8个成员均拥有可变长度和高度可变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区域,中心的SH2结构域及C-末端同源区域即SOCS盒,通过与磷酸化Janus激酶结合,从而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最终调节细胞因子信号。SOCS1/3是SOCS家族中结构及功能相似的成员,参与了大部分细胞因子信号的调节,其功能失调可导致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发生。SOCS1/3水平异常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疾病进展,对HBV更易感,导致乙肝慢性化;其也可通过影响干扰素水平进而影响抗HBV疗效。该文主要对SOCS1/3与CHB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茹薏,刘怀鄂,彭玉娟,游晶. SOCS1/3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2):384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