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36c.C275T 基因突变导致 CD36 缺失的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研究在广西 CD36 缺失个体中检测到的 CD 36 基因突变 c.C275T ,是否可导致 CD36 缺失和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试验( MAIPA )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确定广西地区 1 位汉族男性个体( XXX )的 CD36 表型,应用 CD 36 外显子测序、cDNA 克隆测序对其 CD36缺失的分子基础展开研究,构建真核表达细胞株及应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 )验证所检测到的CD 36 突变基因对 CD36 表达的影响。应用所建立的针对该突变基因的 DNA PCR-SSP 基因分型方法,在随机的无血缘关系的 1 026 名广西地区人群中进行人群分布调查。结果 经 MAIPA 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鉴定XXX 的 CD36 表型为 Ⅱ 型 CD36 缺失。 CD 36 外显子测序发现其具有 CD 36c.C275T ( p.Thr92Met )突变,为突变杂合子,CD 36cDNA 克隆测序发现该个体具有 c.275C>T ( p.Thr92Met )突变型和 CD 36 野生型 2 种 CD 36mRNA 转录本。通过建立的真核表达细胞株及 Western blot 验证结果显示 CD 36 c.275C>T 异常转录本可导致 CD36 表达缺失。该基因突变在人群的发生率研究显示,在随机的 1 026 名广西人群中, CD 36 c.275C>T 突变的人群发生率为 0 。结论 CD 36 基因突变 c.275C>T (p.Thr92Met )可导致 CD36 缺失,并初步阐明了其导致 CD36 缺失的分子基础及在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为了解中国人群 CD36 缺失的分子基础和特征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洁润,蒋丽红,李丽兰. CD 36c. C275T 基因突变导致 CD36 缺失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5):73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1-22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