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项目(cstc2021jxjl130030);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项目(YYZX2021067)。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肛提肌裂孔(LH)在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后6~8周产妇232例,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缩肛状态LH前后径、横径及面积的差异;绘制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LH前后径及面积诊断POP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232例产妇中发生POP 140例(60.3%),其中膀胱膨出120例(51.7%),子宫脱垂42例(18.1%),直肠膨出40例(17.2%)。未见明显POP 92例。POP组产妇静息、缩肛、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LH前后径、横径、面积均明显大于无P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面积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9、0.822,最佳截断值为12.75、22.60 cm2时灵敏度分别为77.1%、65.0%,特异度分别为53.3%、87.0%;LH前后径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804,最佳截断值为4.75、6.25 cm时灵敏度分别为67.1%、57.9%,特异度分别为63.0%、88.0%。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LH大小形态变化可有效诊断POP,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LH前后径及面积对POP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邓凤莲,黄妍卓,周 丹,陈秋玲,张 鹭,刘 可,肖莘柒,谢昭鹏△.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肛提肌裂孔在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5):2565-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