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精神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SWFZ17-Y-50)。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院内精神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优化长期住院精神 分裂症患者的院内管理模式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该院精神科收治的精 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接 受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精神康复治疗。于入组时及干预1、3、6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 的病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自信心量表评估。结果 剔除失访病例后,2组患者各70 例。在入组时,2组患者 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自信心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 PANSS总分随着时间依次下降,均低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后1、3个月,康复组患者 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康复组患者 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总分、自信心量表总分随着时间依次升高,均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1、3、6个月,康复组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及自信心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常规治疗,加入精神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个人与社会功能和自尊程度,其优势具有时间积累效应,有利于患者全面康复并回归社会。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彦泽,饶 祥,邹开庆,张炳智,易 宏,白静珍,李雨辉,杨方敏,何诗雨,周 达,胥刘秀△.院内精神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6):2746-275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8-2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