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隐血试验在体检人群中对大肠癌早期筛查的价值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2130498)。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 的 研究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在 体 检 人 群 中 大 肠 癌 早 期 筛 查 的 应 用 价 值。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收集行 FIT 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内镜下 有无新生物、FIT 检测值、新生物直径及位置进行分组;采用单样本 K-S检验、Kruskal-WallisH 检查、χ2 检验 进行组间统计分析,Spearman法分析双变量关系,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及新生物病理类型、位置、 直径、个数对 FIT 的预测价值。结果 315例患者满足 FIT>100ng/mL并完成肠镜检查,包括大肠癌(腺癌) 19例,腺瘤性息肉94例,增生性息肉 59 例,正常及其他疾病 143 例,男性大肠癌发病比率高于女性(χ2 = 15.74,P<0.01)。FIT 检测值平均中位水平:肿瘤组>腺瘤性息肉组>无新生物组>增生性息肉组,除无新生 物组与增生性息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FIT 检测值的增加,肠镜正常和增生性息肉的占比下降,腺瘤和腺癌的占比升高(P<0.01)。新生物直径中位 水平:肿瘤组>腺瘤性息肉组>增生性息肉组(P<0.01)。随着新生物直径的增加,增生性息肉百分比下降,肿 瘤所占比例增加(P<0.01)。左半结肠发病率显著高于结肠其他部位(P<0.01)。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FIT 检测值与新生物病理类型、直径、个数呈正相关(r= 0.291、0.591、0.354,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新生物病理类型、直径、个数是影响 FIT 检测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线性方程式为Y=-584.875+319.315×1+ 264.241×2+109.942×3(×1、×2、×3分别代表新生物病理类型、直径、个数),P<0.01。结论 FIT 能够有 效应用于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其检测值高低与肠道新生物癌变程度、直径呈正相关,男性患者、左半结肠病变、 大直径新生物易发生癌变。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罗林飞,李 洪,黄紫庆△.粪便隐血试验在体检人群中对大肠癌早期筛查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1):43-4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1-1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