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江西省吉安市科技局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吉市科计字〔2022〕6号)。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DP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 至2022年6月就诊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吉安市城区0~9月龄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码法将 其分为对照组、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未予相关干预,干预一组患儿采用常规干预方式; 干预二组患儿予持续体位管理干预方式(利用头盔矫形装置基本原理的睡姿矫正方法)。比较3组患儿干预前 及干预1、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情况,并比较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监护人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3 组患儿干预前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儿干预1、2、3个月后经颅 斜径差、头颅指数均低于干预前;干预一、二组患儿干预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均低于干预1个月 后,干预3个月后均低于干预2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二组患儿干预1、2、3个月后经 颅斜径差、头颅指数低于干预一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二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监 护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一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持续性体位管理方法操作简 便,利于照护者接受,在头颅存在可塑性条件下予短期1个月干预,DPB即可得到有效纠正,较普通干预方法效 果明显,也可作为预防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宋丽婷,余响霖△ ,张鸣鹤,孙晨旭,王 佳,彭 鑫,姚福涛.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5):780-7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3-1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