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蒙药肉豆蔻治疗心肌缺血(M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检索得到肉豆蔻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系统、药物靶点数据库获得与MI相关的蛋白靶点,使用微生信构建肉豆蔻活性成分-MI相交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肉豆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计算验证,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最终获得肉豆蔻9种药物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和与MI相关的195个相交靶点基因,AKT1、清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SR1、SRC等可能是重要的治疗靶点。肉豆蔻在对抗MI中涵盖了细胞代谢调控、细胞死亡现象,如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动态平衡等生物过程,可能通过调节包括FoxO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治疗MI。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肉豆蔻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方式实现对MI损伤的有效干预与保护。
杜广朋 ,孙洪涛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肉豆蔻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23):399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