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MAS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有关肠PMASD的发生影响因素研究,检索时限至2023年10月。将纳入文献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3 222例患者,肠PMASD的发生率为41%[95%可信区间(95%CI) 0.30~0.51],纳入危险因素22个,可合并的危险因素16个,年龄[优势比(OR)=1.06,95%CI 1.03~1.09]、性别(OR=1.38,95%CI 1.04~1.84)、文化程度(OR=4.17,95%CI 2.27~7.68)、患者放疗史(OR=5.42,95%CI 3.89~7.56)、糖尿病(OR=3.80,95%CI 1.03~1.09)、造口种类(OR=3.14,95%CI 2.20~4.48)、佩戴的造口袋类型(OR=4.46,95%CI 1.95~10.20)、造口并发症(OR=1.98,95%CI 2.81~3.17)、患者造口自护能力(OR=2.65,95%CI 3.41~6.36)、造口高度(OR=1.42,95%CI 1.30~1.94)、底盘区域伤口(OR=4.97,95%CI 3.50~7.06)、底盘渗漏大于3次(OR=2.97,95%CI 1.59~5.54)、手术方式(OR=2.12,95%CI 1.51~2.97)、体重上升或下降不超过5 kg(OR=1.29,95%CI 1.17~1.42)均与肠PMASD发生有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肠PMASD发生率高,且引起肠PMASD的危险因素众多,提醒医护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减轻不良结局对患者的影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谢若男 ,王国蓉 ,冷英杰 ,蒋欣 ,李成香 ,聂茁苗 .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23):4086-409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16
  • 出版日期: 2024-12-15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