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 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9A06);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 题(Z20180599)。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间、药物适用范围等情况,并评价发生导管异位和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 HIV/AIDS患者中正确使用及并发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艾滋病科 2019 年1—12月 HIV/AIDS住院患者中采用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术的77例患者资料,对穿刺血管的选择、置入长 度、留置时间,以及发生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 77例患者穿刺静脉包括经头静脉穿刺5例(6.5%),经肘正中静脉穿刺27例(35.1%),经贵要静脉穿刺45 例(58.4%)。患者导管并发症主要是无症状血栓和导管异位,分别占27.1%和18.7%,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 感染。导管异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静脉、置管长度、住院时间组间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长度是导管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2.503,95%CI4.524~609.289,P<0.05)。对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 刺静脉间导管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导管 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35,95%CI0.018~0.994),穿刺静脉与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 无关(P>0.05)。结论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时应结合科学的置入长度,首选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其在 HIV/AIDS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优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谢彩英,许雪梅,杜丽群,韦彩云,李耀跃,宁丽娟,蓝梅莺,黄晓嫦.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 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4):427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