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基于调查问卷的中药处方动态调整模式建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银川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SF0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基于调查问卷形式,以“益气固表预防方”中药处方动态调整为例,建立突发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药处方优化的工作模式,以期快速、科学地制定中医药救治诊疗方案。方法设计线上调查问卷,分为3个阶段,分别收集隔离人群一般资料调查信息、20个症状改善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和建议,依据以上资料对中药处方进行调整,形成最优处方,总结突发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药处方动态调整模式。结果依据第一阶段问卷结果,将原处方中贯众替换为黄芩,黄芪剂量由20 g降为10 g,增加煅牡蛎30 g,相较处方调整前,第二阶段问卷反馈服药不适感例如腹痛和腹泻、口干及自觉发热症状消失,14个症状总缓解率升高,排名靠前的有自汗、肢体酸痛、恶风、头痛、咳嗽等;针对第二阶段缓解不明显的症状及患者服药感受,二次优化处方,将茯苓12 g调整为20 g,黄芩5 g调整为10 g,生地黄6 g调整为10 g,桔梗6 g调整为10 g,剂型调整为颗粒剂,并加入甜菊苷调味。第三阶段问卷统计分析得知,总缓解率相较第二阶段升高的症状有18个,排名靠前的有咽干灼热、肢体困重、发热、口渴少饮、恶心欲吐等,基本无服药不适感和建议。整体上,以第三阶段症状总缓解率高于80%为界,“益气固表预防方”对于喘促气短、咳声低弱、恶风、神疲、脘腹胀闷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经过2次处方调整,第三阶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症状缓解率均高于60%,服药人群反馈无不适症状,达到了处方优化的目的,同时建立了可行的突发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药处方动态调整模式和推广应用流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静,杨宁,白云凤,赵智龙.突发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基于调查问卷的中药处方动态调整模式建立[J].现代医药卫生,2025,41(01):162-16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1-23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