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输血协会华兰生物基金项目(CQSX-HL-202507);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技局项目(2022-03-007-2);重庆市血液中心苗圃计划项目(2023MPJH02;2023MPJH15)
目的探讨发生献血不良反应(ADR)献血者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该中心捐献全血后出现ADR的3 190例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生理、心理等特征。结果267 001名献血者中发生ADR 3 190例,ADR发生率为1.2%。年龄越小ADR发生率越高,体重较轻(<65 kg)者ADR发生率高于体重高(≥65 kg)者,初次献血者ADR发生率高于再次献血者。心理因素中的紧张诱发ADR发生率最高,晕针/晕血等生理因素次之,最低为环境因素。结论针对年龄低、血容量较低的初次献血者应给予特殊的关爱。通过有效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增加献血知识普及、加强征询规避献血前生理性不利因素,献血前请献血者补充水分、维持良好的献血环境等手段预防ADR的发生。
陈虹任,王丽娜,白玉,李婷婷,彭楷 △.全血献血不良反应3 190例特征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5,41(3):6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