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治疗转换为地舒单抗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重庆市涪陵区科技计划项目(FLKJ,2021ABB102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评估双膦酸盐治疗转换为地舒单抗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曾接受口服双膦酸盐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随机分为地舒单抗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46例。地舒单抗组接受皮下注射地舒单抗 60 mg每 6 个月注射1次及静脉注射1次安慰剂;唑来膦酸组接受唑来膦酸5 mg静脉注射1次及每 6 个月皮下注射1次安慰剂。比较2组患者BMD、骨代谢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25羟维生素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地舒单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均明显优于唑来膦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舒单抗组患者治疗后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明显高于唑来膦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地舒单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舒单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口服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转换至地舒单抗治疗,并且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继续使用唑来膦酸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海 ,赵刚 ,张新 ,冉广文 ,王明贵 .双膦酸盐治疗转换为地舒单抗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现代医药卫生,2025,41(3):625-62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28
  • 出版日期: 2025-02-15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