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重庆市合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项目(HCKJ-2022-5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经额叶清除术与显微镜经侧裂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内镜治疗组(采用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经额叶清除术)和显微手术组(采用显微镜经侧裂清除术),每组35例。评价2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5 d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区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硬膜下积液和术后癫痫)、预后效果(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术后3个月Barthel 指数评分)等。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显微手术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5 d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5 d颅内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后3个月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术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内镜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升高或降低变化较显微手术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显微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经额叶清除术及显微镜经侧裂清除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前者在清除血肿、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等方面略有优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陆波,莫永彪,李成才,黄源,龙飞,康睿,唐雄伟,贾孝军.经额穿刺联合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5,41(3):630-633,63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28
  • 出版日期: 2025-02-15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