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的分子病理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ALK、ROS1、RET、KRAS、NRAS、PIK3CA、BRAF、HER2和MET 10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索10种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提取DNA和RNA后,采用探针扩增阻碍突变系统PCR(ARMSPCR)法对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10种基因联合检测的总突变频率为74.70%(62/83),各基因突变分布为EGFR 49.40%(41/83)、KRAS 13.25%(11/83)、ALK融合4.82%(4/83)、ROS1融合4.82%(4/83)、HER2 3.61%(3/83)、MET 14号外显子跳跃2.41%(2/83)、PIK3CA 1.20%(1/83),RET融合、NRAS及BRAF均未检测出。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于肺鳞癌;女性患者EGFR突变频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KRAS突变频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的患者EGFR和KRAS突变频率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结论 在10种基因突变中,EGFR突变、KRAS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10种基因联合检测可一次获得更多基因突变信息,对于临床取材量少的标本意义重大,能够为分子靶向用药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信息。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左安欣,张晓妹,仇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的分子病理[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7):113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