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屈光筛查及屈光不正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浙江省湖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2020GY100)。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了解0~3岁儿童屈光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眼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个月至3岁儿童2 914名,采用非散瞳视网膜检影法进行屈光筛查,同时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1 240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屈光不正的相关影响因素。按不同年龄分为6个月至1岁组(810名)、>1~2岁组(878名)、>2~3岁组(1 226名)。结果 2 914名儿童屈光异常率为21.52%(627/2 914),其中男296名,屈光异常率为47.21%;女331名,屈光异常率为52.79%;女童屈光异常率较男童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至1岁组儿童屈光异常率为32.47%(263/810),>1~2岁组儿童屈光异常率为18.11%(159/878),>2~3岁岁组儿童屈光异常率为16.72%(205/1 226)。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异常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屈光异常与居住地、母亲孕期患病史、眼疾家族史(父母任一方高度近视或散光)、开灯睡觉、儿童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挑食、接触电子产品年龄、近距离用眼时间、户外时间、不良用眼姿势、揉眼等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父母文化程度、儿童出生史(早产、出生低体重)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岁儿童屈光异常率较高,与家族遗传、儿童不良用眼及生活习惯相关。在眼保健门诊中应该重视眼保健知识的宣教,加强对相关因素的干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佘菊红,潘芸,罗时猛.0~3岁儿童屈光筛查及屈光不正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12):203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