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 27(10):144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对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5只)、模型组(55只)和黄体酮组(55只),用Freeney法造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伤灶周围AQP-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黄体酮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黄体酮可以明显减轻创伤后脑水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AQP-4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2011, 27(10):144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及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挤压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分别于7、14、21、28 d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脊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伤后各组大鼠SFI均降低,挤压伤组大鼠SFI较依达拉奉治疗组低(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治疗组缓慢。伤后挤压伤组大鼠脊髓内SOD活性升高,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脊髓内SOD活性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不明显(P>0.05)。伤后挤压伤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上升明显,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挤压伤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后引发的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对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2011, 27(10):144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妥仑匹酯(cefditoren pivoxil)在大鼠在体和离体小肠中代谢的吸收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组,进行头孢妥仑匹酯在体肠袢吸收及应用酯酶抑制剂奥利司他(orlistat)后离体肠管温孵实验,采用HPLC梯度洗脱方法测定各肠溶液样品中头孢妥仑匹酯及头孢妥仑峰面积,验证头孢妥仑匹酯的吸收代谢机制。结果:头孢妥仑匹酯于大鼠在体及离体对照组肠溶液中0 min已有部分转化为头孢妥仑,于大鼠离体肠溶液中给酯酶抑制剂奥利司他后则于1 min后发生转化。结论:头孢妥仑匹酯于小肠吸收时,被小肠酯酶迅速水解成头孢妥仑,该作用可被酯酶抑制剂奥利司他所抑制。
2011, 27(10):144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以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临床分离株对常用9种抗菌药耐药情况。方法:采用体外微量折点稀释法,应用珠海丽珠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手册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UU单独感染时,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及克拉霉素(CLA)比较敏感,其次为交沙霉素(JOS)和阿奇霉素(AZI),而罗红霉素(ROX)、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EV)、司帕沙星(SPA)敏感率均不高。而在UU与MH混合感染时,除DOX、MIN、JOS比较敏感外,OFL、LEV、SPA都较为耐药,而CLA、AZI、ROX高度耐药。UU及MH混合感染与UU单独感染的药物敏感性比较,9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增加(P<0.05) 。结论:针对UU单独感染的经验治疗,应首选DOX、MIN及CLA。UU及MH混合感染与MH单独感染的经验治疗,DOX、MIN、JOS为首选药物,LEV、OFL、SPA等可以选择应用,而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不应选用。应当尽可能根据抗菌药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2011, 27(10):14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送检的2 36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 360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969例,阳性率41.1%;其中21~40岁年龄段女性患者培养阳性率最高;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四环素类敏感率最高,大环内酯类敏感率占第二位,4种喹诺酮类药物均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敏感率均<50.0%。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2011, 27(10):145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采用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缓解率、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PR率及总有效率(PR+SD)比对照组均略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2011, 27(10):14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结核球的16排螺旋CT动态增强的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肺内孤立性结核球经CT进行增强前后对病灶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层厚5 mm。结果:9例肺内孤立性结核球中8例强化不明显,其CT强化净值均小于15Hu,平均(10±5)Hu,时间密度曲线为平坦型;1例肺内孤立性结核球呈周边环形强化,其兴趣区(即中央部分)无强化,周边强化部分CT强化值大于15 Hu,平均(23±6)Hu。结论:病灶兴趣区的CT强化净值及时间密度曲线对结核球的诊断有比较重要的提示,16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肺内孤立性结核球诊断的正确率,病灶轻度强化、不强化或包膜样强化可提示结核的诊断。
2011, 27(10):145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不同时期的CT表现。方法:将22例临床确诊的AIDS合并PCP患者胸部CT检查不同病理时期的CT表现及治疗后的CT随访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改变较少(占5%);中期较多,影像学改变典型,表现以双肺实质对称性渗出性改变为主的磨玻璃影,预后较好(占82%);晚期表现较复杂,除了肺实质改变外,以间质改变为主的网格状影,弥漫性小结节影或网织结节影,胸膜下“月弓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小片实变较多见,预后差。结论:胸部CT不仅可以充分显示PCP的病变影像,同时认识不同病理时期的CT表现,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
2011, 27(10):145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与临床特点。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9例,分别用3种给药方法:A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B组0.2 mg/kg;C组加用激活剂量,即先静脉滴注顺式阿曲库铵0.01 mg/kg,5 min后追加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观察药物起效时间,作用时间,代谢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起效时间以及作用时间随剂量增加而分别缩短及延长,在相同诱导剂量下加用激活剂量可缩短起效时间,肌松恢复不随给药剂量及方式影响。结论:顺式阿曲库铵具有良好的麻醉操作可控性,肌松残余作用小,安全范围广。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条件和手术需要, 通过调整剂量调控其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从而满足不同手术麻醉的需求。
2011, 27(10):145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右心导管介入方法治疗的46例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残缘的情况及所选Amplatzer封堵器的型号,术中、术后监测封堵器放置情况及房水平是否存在残余分流、二尖瓣及三尖瓣启闭情况,右房壁及主动脉管壁完整性,右心负荷变化及右室壁运动改善情况。结果:45例ASD损患者封堵成功,1例封堵失败。结论:TTE在ASD损封堵术前筛选病例、术中监测、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ASD损封堵术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
2011, 27(10):1458.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开展的保乳手术的42例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联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可达到与传统根治手术相同的近期效果,并具有患者心理打击小、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2011, 27(10):146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PE/HP)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回顾33例重症肝炎患者,在综合性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及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33例重症肝炎患者经PE联合HP后,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PE/HP是抢救严重肝病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治疗效果良好,应尽早使用。
2011, 27(10):1461.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如意金黄散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9.6%冰醋酸(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420 nm,柱温为25 ℃。结果:姜黄素在波长为0.4944~2.4720 μg(r=0.9999)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84%(RSD=1.7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
2011, 27(10):146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对306例患者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膀胱出口梗阻(BOO)合并膀胱逼尿肌功能损害较轻,或基本正常的患者术后疗效理想,合并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IDC)的大部分患者术后1个月内恢复,排尿通畅、尿频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半年仍疗效不佳的60例患者中,术前逼尿肌不稳定(DI)13例,逼尿肌低顺应性17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A)25例,膀胱出口仍有梗阻5例。结论:造成BPH术后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与逼尿肌的功能受损有关。尿动力学检查能正确判断患者是否有BOO,还可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从而对BPH的治疗方案、治疗时机的选择,特别是对术后疗效的预测、评估及查明疗效不佳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1, 27(10):146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玉屏风胶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玉屏风胶囊治疗HAP有较好疗效。
2011, 27(10):146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出合并抑郁症的IBS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以得舒特、多塞平联合精神心理治疗,B组单用得舒特治疗,治疗8周后再行IBS症状计分、SDS和HAMD表评分。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IBS症状计分、SDS评分、HAMD评分明显改善,A组总有效率(83.3%),优于B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BS患者行抑郁水平评估,联合抗抑郁、精神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IBS症状,提高疗效。
2011, 27(10):146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压疮病人及长期卧床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及一、二期压疮的病人采用山莨菪碱、复方紫草油涂搽受压部位和患处,并用TDP烤灯照射20分钟,对照组只采用每2小时翻身1次,保持病人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等措施。观察两组压疮的效果。结果:实验组3天后和7天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紫草油、山莨菪碱涂搽配合TDP烤灯照射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压疮。
2011, 27(10):1468.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以及其原因,以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2010年12月急性胰腺炎135例患者的资料,对其漏诊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35例急性胰腺炎中漏诊5例,漏诊率为3.7%,误诊22例,误诊率为16.3%,总漏误诊率为20.0%。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应利用辅助检查,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尽量避免漏诊和误诊。
2011, 27(10):146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90例腰硬麻醉的剖宫产病人,ASA I~II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恩丹西酮组 (B组)和托烷司琼组(C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时A、B、C 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恩丹西酮8 mg、托烷司琼3 mg。观察每例病人用药前、用药后10 min和30 min的血压、心率与术后12、24和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用药后眩晕、皮疹、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结果:注射药物前后3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及眩晕、皮疹、腹部不适等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显著 (P<0.05)。结论:静脉注射恩丹西酮和托烷司琼对循环功能无影响,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恩丹西酮和托烷司琼均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托烷司琼的作用优于恩丹西酮。
2011, 27(10):1471.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诊疗,及时做出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6年来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小儿急性化脓穿孔性阑尾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化脓性阑尾炎2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8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首发症状以腹泻为主8例,以感冒发热为主7例,以肠梗阻为主5例,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均为阑尾炎者40例,符合率为71.4%。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不相符16例,误诊率28.6%。并发症有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残余感染4例,肠梗阻3例,粪瘘1例,腹膜裂开2例。结论:详细了解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合理运用辅助诊断及综合分析可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1, 27(10):14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学校流感暴发原因,为今后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小学流感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这起暴发主要是通过学生密切接触所致。该校学生共发病69例,罹患率为19.33%。首发病例是5月26日发病,随后病例数逐渐增多,以5月31日~6月4日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4.06%。78.26%的病例为8~12岁学生。住校生流感罹患率明显高于非住校生(P<0.01)。结论:要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暴发流行,首先要改善学生学习和居住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管理和疾病监测工作,严格执行晨检和因病缺课追踪制度,积极推行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
2011, 27(10):14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CRP、激活素A、高半胱氨酸、MPO、PMN弹性蛋白酶水平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关系。方法:选取孕周为19~24 w的孕妇共69例,其中21例为IUGR组,48例为对照组,CRP、激活素A、高半胱氨酸、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PMN)弹性蛋白酶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IUGR组激活素A、高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RP明显升高(P<0.01);MPO、PMN、弹性蛋白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中期妊妇血中MPO、PMN弹性蛋白酶与IUGR无明显关系,激活素A、高半胱氨酸升高,CRP明显升高,因此孕中期检测妊妇血中CRP、激活素A、高半胱氨酸的水平可预示IUGR的发生,为IUG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011, 27(10):147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宫缩乏力性PPH 8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予常规治疗;研究组为34例,加用欣母沛宫体注射,重复使用,可间隔15 min 1次,比较两组疗效及出血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显效28例,有效5例。对照组治疗效果,产后24 h的出血量与处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处理,产后24 h的出血量与处理前比较,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欣母沛的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PPH疗效好,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2011, 27(10):147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进行分组分析。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年龄、病程、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较无病变组明显升高(P<0.01)、病程明显延长(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脂异常及收缩压(SBP)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的FBG、PBG、舒张压(DBP)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能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2011, 27(10):1479.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本市青少年儿童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4个区9岁、12岁、15岁青少年2 176人。根据WHO制定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为40.07%,龋均为0.99,城市患龋率高于农村(P<0.05),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P<0.05),9、12、15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44.81%、36.14%、38.96%;龋齿充填率低,仅为10.4%,城市高于农村(P<0.01),随年龄组增加,充填率增加(P<0.01)。结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青少年的龋患率,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2011, 27(10):1481.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KMA Inertsil Ph,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0 g、四丁基硫酸氢铵0.5 g和磷酸3.4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甲醇=72∶28;检测波长293nm;流速1.3mL/min;柱温45 ℃;进样量10 μL。结果:盐酸莫西沙星在82.12~110.3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2011, 27(10):148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我院 2006~2010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老年组(A组)54例及中青年组(B组)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呕血、黑便率、无腹痛率、并发休克率、伴随疾病率分别为90.5%、76.2%、38.1%、83.3%;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老年组GU(胃溃疡)略多于DU(十二指肠溃疡),差异无显著性,而中青年组DU明显多于GU,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患者以出血为首发表现为多见,呕血、黑便率高,常无腹痛,伴随疾病多,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2011, 27(10):148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程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2011, 27(10):14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8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168例患者中150例康复出院,18例经气管插管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护理时做好无创通气前的充分准备,加强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及并发症的监护是无创通气的护理要点。
2011, 27(10):14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予体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0月我院24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小时包裹腹带后予随意卧位,即平卧、左右侧卧、低半卧位;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皮肤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予体位干预,取随意卧位对提高产妇的主观舒适度,缩短肛排气时间,促进乳汁分泌,预防皮肤损伤方面有积极意义。
2011, 27(10):148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3种肠道准备方法对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结肠镜检查的146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硫酸镁粉组(A组)49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49例和口服甘露醇组(C组)48例。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肠道准备有效率为87.76%,高于B组71.43%(P<0.05)和C组77.08%。C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腹胀和恶心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口服硫酸镁效果好、价格低廉,可作为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首选肠道准备方法。
2011, 27(10):14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2例常规内镜下行碘染色及病理活检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52例,其中食管鳞状细胞原位癌29例、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23例,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结果:术中创面出血4例,术后出血3例,经内镜下治疗或保守治疗均成功止血;无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2、6、12个月随访,内镜复查,治疗成功率为92.5%,4例分别在术后6、7、9个月复发,再行APC治疗。结论:APC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重要方法。
2011, 27(10):149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Mcu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放置Mcu IUD,对照组放置宫腔形IUD。结果:观察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续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cu IUD是一种新型宫内节育器,具有放置时疼痛轻、带器妊娠率低、脱落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和续用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 27(10):149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白介素-2(IL-2)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恶性胸水患者经B超定位后行胸腔穿刺置单腔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后给予IL-2联合顺铂胸腔内热灌注治疗,每3周重复1次,共行4个周期。结果:40例患者中,CR 11例,PR 14例,NR 10例,PD 5例,有效率 62.5%;所有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IL-2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1, 27(10):149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心先安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先安治疗组86例,对照组82例,分别对两组中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和舒张功能障碍心力衰竭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对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疗效均显著,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舒张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指标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先安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适用于老年舒张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和对洋地黄治疗不敏感或易中毒及合并心律失常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
2011, 27(10):14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后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方法:根据胰腺受损的具体情况,相应采用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从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合并受损脏器的数目等3个方面对其生存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54例患者治愈41例,死亡13例。在13例死亡病例中,8例死于出血,2例死于感染,其余3例分别死于脑疝、肺损伤及肾损伤。结论:导致胰腺损伤后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情危重、治疗后并发症高;就诊不及时,甚至误诊;探查不彻底,处置不妥当;并发创伤性胰腺炎。
2011, 27(10):149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6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雾化治疗,并按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给药时间不同分3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第三组在喘憋、哮鸣音、湿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与第一、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临床疗效优于第一、二组。结论:增加单位容积的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浓度,连续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是简便、安全、有效的。
2011, 27(10):14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检测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及相关网织红细胞(RET)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产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RET数、RMI及WBC数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观察组在化疗后第十天,RET数、RMI及WBC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第十五天,RMI开始增高并显著高于化疗后第十天的水平(P<0.05),而RET、WBC数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化疗后第二十天,RMI继续升高并显著高于化疗后第十五天的水平(P<0.01),RET和WBC数也开始增高,但与第十五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第二十五天,RMI已经基本恢复至化疗前水平,RET和WBC数也开始显著升高,但仍低于化疗前水平(P<0.01)。结论:RMI可作为监测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及开始恢复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RMI及RET的检测为临床提供了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更新更有用的依据。
2011, 27(10):149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超导可视系统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1 065例要求人流的妇女定为观察组,使用超导可视系统在可视下进行无痛人流术,对照组选择在本院行无痛人流术的妇女1 065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导可视系统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更安全、有效。
2011, 27(10):14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治的12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炎26例,子宫内膜增生38例,子宫内膜息肉3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11例。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是多方面的,应用宫腔镜检查定位取材,联合病理检查,可提高宫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给予积极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2011, 27(10):150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高龄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联合经Trocar膀胱取石术,手术时间50~90分钟,其中取石时间8~20分钟,平均12分钟。结论:PKRP联合经Trocar膀胱取石术治疗高龄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损伤小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1, 27(10):15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96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中肉眼血尿70例,镜下血尿18例,无血尿8例;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伤42例;静脉肾盂造影50例,阳性36例(72.0%);B超检查96例,阳性87例(90.6%);CT扫描92例,阳性92例(100%);非手术治疗66例(68.8%),手术治疗30例(31.2%);治愈92例(95.8%),死亡2例(2.1%),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2.1%)。结论:外伤史和血尿是诊断肾损伤的重要依据;B超检查快速、简便、无创,可作为首选定性检查;CT扫描准确率高,是诊断肾损伤的可靠方法,也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准确评估伤情,严格掌握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指征是处理肾损伤的关键。
2011, 27(10):150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预后良好;1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胎儿生长受限。结论:妊娠可使部分哮喘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并加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诊,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2011, 27(10):150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诊断为CSCR的患者共59例,63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激光治疗组30例,采用法国光太VIRDIS-532nm激光器治疗;药物治疗组29例,以口服肌苷、维生素C、维生素B1、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治疗。结果:激光治疗组在治愈率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250 μm以外的CSCR患者早期行激光光凝术治疗为本病较好的选择。
2011, 27(10):150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与低分子量肝素,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转手术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早期SAP疗效显著。
2011, 27(10):150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P)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CH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治疗后显效14例,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心影大小及肺淤血等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轻、中度CHP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左室重塑。
2011, 27(10):150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ProSeal喉罩用于妇科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喉罩与气管插管对患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全麻下实施妇科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15)和气管插管组(T组,n=15)。记录插管(罩)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比较两组患者COR、ACTH等应激指标。结果:L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COR、AC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T2时间段HR、MAP明显高于T0时间段的记录数值(P<0.05)。COR在T3、T4时间段相比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L组HR、MAP在T2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在T3和T4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道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小,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较气管插管术后恢复平稳,分泌物少。
2011, 27(10):1508.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输尿管肾盂连接部(UPJ)狭窄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诊断为输尿管肾盂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PJ狭窄梗阻可导致肾积水,严重时危害肾功能,甚至切除肾脏。该病病因主要为输尿管高位连接,异位血管,纤维增生等导致。本组病例经手术后诊断证实为6例输尿管高位附着,1例异位血管,8例输尿管狭窄、纤维化表现。结论:UPJ狭窄梗阻属于肾集合系统异常畸形,发病隐匿,肾积水呈渐进性加重。一旦确诊,应早期治疗,保护肾功能为目的。
2011, 27(10):15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利用腹腔镜超声刀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Miles根治术,并对手术操作、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0~160分钟,平均125分钟,术中出血量50~160 mL,平均80 mL;8例直肠系膜均完整;术后2~3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2 d,平均10 d。结论:用腹腔镜行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不仅可达到开腹根治术的目的,而且具备操作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但存在操作难,技术要求较高,手术中要注意血管处理、淋巴结清扫及低位直肠癌的远端分离。
2011, 27(10):151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25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CT检查和1%地卡因及1%麻黄素试验明确诊断,确定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矫正。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治愈103例,占74.4%,显效20例,占16.0%,无效2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异常解剖结构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恰当的手术方式,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去除病灶彻底,治疗效果良好,采取合适对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2011, 27(10):151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8.7±19.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3±5.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5±1.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4.6±1.9)d;术后阴囊血肿7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安全且创伤小,术后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微创治疗方法。
2011, 27(10):151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对我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8例进行护理。结果:38例患者治愈27例,症状好转9例,植物生存1例,存活率97.4%,死亡1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快速有效地缓解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2011, 27(10):151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结果:48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术中出血平均50 mL;住院时间天5~7天。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肾上腺疾病的治疗方法。
2011, 27(10):151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60~100 mL,静脉滴注,1次/日,4周后改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次/日,疗程8周;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1次/日,4周后改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日,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2011, 27(10):15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相互关系,使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8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8例中先患糖尿病者92例(62.2%),两病同时发现35例(23.6%),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者21例(14.2%),患者有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症状和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呼吸道症状,疗程结束时,血糖FBG<7.8 mmol/L 124例,其中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110例(88.7%),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空洞缩小或关闭。痰结核菌阴转80例,糖尿病控制不理想24例中,有5例病灶吸收好转,痰结核菌有2例阴转,多数病灶有进展,6例5年内死亡。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病并发时,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较好地控制结核,改善预后。
2011, 27(10):151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失有较好疗效。
2011, 27(10):1519.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11例妊娠高血压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HELLP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1例患者中发生产前子痫2例、子宫卒中1例、眼底血管改变6例、视网膜出血2例、DIC 1例、严重腹水1例、早期心衰1例、急性肾衰2例、脑出血1例、胎儿窘迫5例、围生儿死亡1例。结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并发HELLP,尽快终止妊娠、改善母婴预后降低母婴病死率。
2011, 27(10):1520.
摘要:
2011, 27(10):1524.
摘要:【摘要】冠脉事件的发生常常与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介质生成相关联并常伴随有血管炎症的发生。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是由炎症细胞产生,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中的氧化修饰磷脂,主要与循环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能在冠脉事件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风险预示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抑制剂的潜在临床价值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2011, 27(10):1527.
摘要:【摘要】2008年版《医学微生物学》中包涵体的名词在许多内容中都有引用和叙述,如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沙眼衣原体、鹦鹉热嗜衣原体等。在阅读有关包涵体内容的记载时,也可发现同样包涵体的称谓在其中存在不同的含义,而事实上包涵体在该书中已作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并在多方面存在歧意,这说明了2008年版《医学微生物学》里存在着对包涵体滥用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2011, 27(10):15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急性中毒患者予综合治疗的同时,尽早给予血液灌流治疗,通过观察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及肝肾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来判断血液灌流的疗效。结果:血液灌流对降低死亡率,减轻肝、肾、心、脑等器官损害,缩短昏迷及住院时间有明显疗效。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1, 27(10):1529.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恙虫病引起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恙虫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有肝功能损害,占66.7%,轻、中、重度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7.5%、20.8%和8.3%,以轻、中度损害为主。患者经多西环素口服及保肝等治疗均痊愈。结论:恙虫病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较普遍,仅少数出现严重肝损害,一般预后良好。对不明原因发热伴肝损害,要考虑恙虫病可能。
2011, 27(10):153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胃癌穿孔28例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方式。结果:姑息性手术20例中,4例术后死亡,1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年;8例根治性手术,平均生存时间≥3年,至今存活2例。结论:胃癌穿孔应积极手术,合理掌握手术时机及方式。
2011, 27(10):15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因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而行人工股骨头置换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1个月内即能获得满意的髋部活动,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对于老年、 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存在中晚期并发症。
2011, 27(10):153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效果。方法:取环前连续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 12小时1次,共3天。结果:53例中48例在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5例因节育环有部分嵌顿子宫肌层 经剪断后钳夹取出。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软化扩张宫颈作用显著,取环顺利,术中痛苦少,术时短,术后随访无异常。
2011, 27(10):1542.
摘要:
2011, 27(10):15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组(治疗组)60例和舒血宁注射液组(对照组),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效果更佳。
2011, 27(10):154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分期论治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2例142眼中浆患者的治疗疗程、效果、复发率进行观察,其中85例(治疗组)85眼使用中医药综合治疗,57例57眼(对照组)使用西药口服治疗。结果:中医药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1.8%,4个疗程有效率为98.8%,1年后复发率为2.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组分期论治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浆疗程短,显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2011, 27(10):1546.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源性紫绀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儿科2002~2009年20例小儿肠源性紫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误诊为先心病5例,肺炎3例,胃肠炎3例,肺炎合并心衰2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1例。结论:本病误诊原因是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病史采集不全,思路狭窄单一。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全面询问病史,仔细辨别疾病症状体征,可以降低误诊。
2011, 27(10):154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在滤器植入后均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2011, 27(10):155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增高与WBC、DC、ALT、AST、r-GT、CK、LDH、UA、GLU、ALB、TBIL、TP 相关性分析。方法: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CRP,全自动血球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测定WBC、DC、ALT、AST、CK、LDH、UA、GLU、TP、ALB、TBIL,分析CRP与WBC、DC、ALT、AST、CK、LDH、UA、GLU、TP、ALB、TBIL的关系。结果:老年人CRP浓度增高与DC、CK、LDH、GLU、WBC、DC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ALT、AST、UA、TP、ALB、T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CRP和CK、LDH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组织损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CRP和GLU联合检测与女性糖尿病有密切联系。CRP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联合检测有助于炎症的判断。
2011, 27(10):1551.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病、非淋病的药敏和流行特点。方法:对39例淋病标本进行淋菌培养、鉴定、耐药检测和简要流行学特点分析;将792例门诊疑诊患者的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淋菌21例阳性标本中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80%),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性好(100%),流行特点为高危年龄段在20~29岁,30~39岁。475例非淋病阳性标本中女435例,男40例,UU阳性221例,药敏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高敏感,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高。结论:本结果提示5种抗生素中,淋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性好,为淋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要注意剂量和疗程,防止耐药株出现。非淋病的病原体主要以UU为主,检测标本中以女性患者为主(88.4%),这可能和标本来源有关。药敏提示非淋病治疗上可参考依次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
2011, 27(10):155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儿肺炎排痰护理中向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肺炎婴幼儿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后的互动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单一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早,止咳时间缩短,家长的心理压力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结论:对婴幼儿肺炎家长进行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其对婴幼儿肺炎的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从而提高婴幼儿肺炎的护理质量,缩短病程,融洽了护患关系。
2011, 27(10):155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对21例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及时给予对症、心理、用药护理等,除3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指导,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并保持治疗效果的持续有效。
2011, 27(10):1555.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143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对143例慢性肝炎肝穿刺活检术的围述期进行护理总结。结果:143例慢性肝炎穿刺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慢性肝炎患者及不明原因的肝损害应争取行肝活检术,指导临床诊断及药物的应用。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2011, 27(10):156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封闭或加多源频谱仪照射防止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外渗所致的皮肤损害的护理要点。方法:用1%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封闭整个外渗受损皮肤,如范围宽、肿胀明显者加多源频谱仪局部照射。结果:167例次封闭1次,4例次6~8小时后再次封闭,局部皮肤数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其中4例次外渗时间超过10小时,皮肤出现青紫、水泡和坏死,封闭后无效。结论:利多卡因有止痛和拮抗垂体后叶素的收缩血管作用,MF-多源频谱仪照射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可防止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2011, 27(10):15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院住院行子宫切除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术前常规护理外,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值和抑郁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安与恐惧等,增强了对手术成功的信心,是减少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的有效方法。
2011, 27(10):1578.
摘要:【摘要】目的:为提高输液室病人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营造和谐的氛围,从而有力地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在门诊急诊输液病人的个性特点和输液过程中的需求,对接受输液的300例病人实施新型护理服务。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增强了护士工作主动性。结论:在输液室开展新型护理服务是提高输液室病人满意度,降低护患矛盾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服务态度,慎密的护患沟通流程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
2011, 27(10):1584.
摘要:【摘要】社会药学对于我国学者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内学者对于其研究内容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药学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学习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引入经济学研究方法,并结合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性,围绕社会药学的最终目的展开研究。在社会药学的研究中,理论应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研究应以我国国情为基础。
2011, 27(10):158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以水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氢化可的松片的吸收度及含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氢化可的松片的含量。结果:氢化可的松浓度5~20 ?滋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以水为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8 nm的波长处测定氢化可的松片的吸收度,计算含量。本法简便,准确。
2011, 27(10):158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在医疗查房中开展合理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列举药师参与查房的数个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药师在查房中开展合理用药指导,提高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意识,发挥了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作用。结论:药师参与查房是纠正不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
2011, 27(10):1589.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近2年新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发现的恶性肿瘤病人的性别、年龄和部位构成,为肿瘤的防治提供统计数据和参考信息。方法:提取2009~2010年体检客户的体检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恶性肿瘤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列前5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肝、血液系统、胃肠道、肾脏肿瘤。肿瘤病人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结论:提高自身主动健康体检的意识,做到早期发现癌症,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
2011, 27(10):15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病例教学法(CBL)与循证医学(EBM)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1~4班随机分为实验组(CBL与EBM结合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利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多数同学认为CBL与EBM相结合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和评价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但对学习效率没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简答题、分析综合题得分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C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2011, 27(10):1592.
摘要:【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师范类院校医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加强师范类院校开设医学类公共选修课建设提出具体对策。
2011, 27(10):1594.
摘要:【摘要】基于毕业实习载体在医科院校“三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方法,为促进现阶段我国医学生医德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011, 27(10):1597.
摘要:【摘要】临床实习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式。建立丰富广泛的临床典型病例资料库和教学专用影像资料库,并利用资料库进行教学是临床实习过程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安排准备充分的教学查房,并恰当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和质量。
2011, 27(10):1598.
摘要:【摘要】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病理学教学的开展和提高离不开病理学资源的灵活使用。本文介绍在病理学教学中建立多种资源库,将这些资源库充分应用于教学,提高病理学教学水平。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