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 27(11):1601.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后脑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TBI)模型组,TBI后GM-1治疗组。复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在外伤后1、3、7、14 d,利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内GAP-4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脑内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头部损伤后逐渐升高,以伤后第三天、第七天最明显,随后有所下降,至第十四天仍轻度增高,TBI组各时段的GAP-43阳性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时段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节苷脂治疗组能促进TBI后GAP-43蛋白的表达,与同时段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AP-43蛋白在大鼠受到脑外伤后表达增高,可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神经节苷脂GM-1在TBI后可促进脑内GAP-43的表达,有稳定细胞膜、减轻细胞水肿、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2011, 27(11):160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14 d的大鼠胚胎中脑取材,分离、消化后作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单独缺氧组,不同浓度的(1.0,5.0,10.0,50.0,100.0 ng/mL)bFGF+缺氧组;采用羟胺比色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进行丙二醛(MDA)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相对蛋白质含量测定,同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单独缺氧组中脑神经细胞MDA含量升高,SOD活性、相对蛋白质含量及细胞集落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并出现细胞形态学损伤;5.0~50.0 ng/mL bFGF+缺氧组中脑神经细胞MDA含量下降,SOD活性、相对蛋白质含量、细胞集落存活率升高,与单独缺氧组比较(P<0.01),细胞无明显形态学损伤;当bFGF剂量为1.0 ng/mL和100 ng/mL时神经细胞MDA含量、SOD活性、相对蛋白质含量及细胞集落存活率与单独缺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损伤。结论:适当的bFGF剂量能对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2011, 27(11):1606.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三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LD)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自身抗体特点及治疗方案和疗效,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218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16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3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utoimmune hepatitis-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overlap syndrome,AIH+PBC)23例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IH肝功中ALT与PBC、AIH/PBC,及γ-GIb与PB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PBC肝功中GGT、ALP明显升高,与AIH、AIH/PB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AIH以ANA阳性为主(87.80%),SMA阳性占7.93%, PBC AMA(90.32%)、AMA-M2(80.65%)阳性率较高而具有特异性,AIH/PBC兼ANA(95.65%)、AMA(82.61%)阳性,AMA-M2(65.22%)阳性。AIH激素组治疗在生化指标与非激素组比较,出院复查AST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AIH/PBC主要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等治疗。结论:ALD主要为绝经期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肝穿刺病理检查对其诊断较为准确,但需结合肝功生化指标、特异型自身抗体等协助诊断。AIH治疗在无禁忌证情况下选择免疫抑制剂,PBC、AIH/PBC主要为UDCA。
2011, 27(11):160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伴或不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血糖代谢的情况。方法:对268例伴肝硬化和145例不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血糖、高血糖及肝源性糖尿病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不伴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相比,伴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增高明显(5.34±2.14 mmol/L vs 5.08±1.66 mmol/L,P<0.01),低血糖、高血糖及肝源性糖尿病所占比例均明显较非肝硬化肝癌组高(P<0.05),伴肝硬化肝癌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主要表现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在伴有肝硬化肝癌组中糖代谢紊乱表现更为严重。
2011, 27(11):16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住院期间二次脑电图及42例轻症型和30例普通型+重症型病毒性脑炎患儿出院后3、6、12个月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患儿入院1~3 d内首次脑电图异常98例,占97.03%,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转归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轻症组中有7例轻度异常脑电图患儿和1例中度异常脑电图患儿,在随访过程中脑电图始终没有恢复正常。结论:脑电图对于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尤其是普通型和重症型,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合脑脊液和头颅MRI可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
2011, 27(11):161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128例采用空气灌肠复位和116例采用水压灌肠复位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发率,穿孔率,恢复时间。结果: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复位成功率,复发率,穿孔率和恢复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二者只在复位时间上有所差异,空气灌肠时间短于水压灌肠时间。结论: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均是安全的、有良好的疗效。空气灌肠在操作方便性方面更有优势,但患儿暴露在放射线下,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2011, 27(11):1613.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等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VAP 269例临床资料。结果:VAP 232例,占86.24%。VAP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等。从插管到发生VAP的时间为2~53 d,平均(8.4±6.3)d。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64例(占27.59%),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 d)168例(占72.4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5.01%,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29.97%,18.65%,15.29%,7.03%。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2011, 27(11):161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金钱草片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八正合剂为对照药,观察组金钱草片6片/次,3次/d,对照组八正合剂20 mL/d,3次/d,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233例(其中对照组66例,观察组167例),进入PPS分析147例,进入安全性分析164例。对照组FAS集/PPS集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1.02%、61.02%,有效率分别为98.31%、98.31%,观察组FAS集/PPS集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3.82%、65.31%,有效率分别为98.68%、99.32%,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FAS集/PPS集)表明:对照组FAS集/PPS集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4.24%、54.24%,有效率分别为96.61%、96.61%;观察组FAS集/PPS集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5.92%、57.14%,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金钱草片与八正合剂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1, 27(11):161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C组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给予阿扎司琼10 mg;D组: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缝皮时均给予生理盐水4 mL。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小时内,A、 B 、C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B两组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B两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单用阿扎司琼或地塞米松更佳。
2011, 27(11):161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四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证的变化。方法:2006~2009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总数,对剖宫产数及剖宫产指证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50.33%,2006年55.11%,2007年51.10%,2008年51.24%,2009年43.90%。在剖宫产指证中以难产为第一位,近几年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逐渐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的增加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加强孕产期监护和产程观察,以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2011, 27(11):162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IMP-1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IMP-1,ATB Expression自动鉴定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2007~2009年共分离出10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0.9%、39.6%、79.2%、56.6%、57.5%、41.5%、25.5%。每年耐亚胺培南株的检出率依序分别为16.0%、28.3%、39.6%。耐亚胺培南株绝大部分检出IMP耐药基因。结论:ICU患者金属酶表型阳性菌株检出的基因型主要为IMP-1,产酶菌株耐药性强,随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正确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关键。
2011, 27(11):162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效果和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应用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治疗患儿的资料。结果:经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治疗的26例中,25例均有明显改善,1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是治疗儿童蛛网膜囊肿的一种有效的理想方法。
2011, 27(11):16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预测睾丸扭转复位术后存活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术后26例睾丸扭转患者CDU图像,根据不同超声表现将声像图分为A、B、C、D四种类型。将术后随访的睾丸存活力分为Ⅰ~Ⅱ级,Ⅰ~Ⅱ级睾丸存活,Ⅲ级睾丸萎缩。结果:26例中睾丸复位19例,切除7例。复位组睾丸存活10例,术前CDU图像为A、B、C型;萎缩9例,术前CDU图像分级C型7例,D型2例;术前CDU图像为D型9例,2例复位术后萎缩,7例术中切除。结论:阴囊CDU检查能够预测复位术后睾丸的存活力,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11, 27(11):162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脱垂子宫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otal vaginal hysterectomy,TVH)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施行TVH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8.7±12.5)min,平均出血量(120.6±22.3)mL,平均住院(7.2±2.1)天,无泌尿系统、肠道损伤以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脱垂子宫行TVH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2011, 27(11):1626.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50例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一组三孔125例与二组脐单孔1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疼痛的部位,漏胆情况。结果:一组120例患者完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二组115例患者完成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因胆囊结石掉入腹腔而在剑突下加孔帮助取石,5例转为三孔腹腔镜并有3例安放腹腔引流管,2例中转开腹。结论: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美观。
2011, 27(11):16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要素营养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C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收集分析2007年4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慢性腹泻患者(0~24个月共32例)的详细资料,并在患儿入院时作营养状况评价。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肠内要素饮食治疗组,即实验组,采用口服或鼻胃管重力间滴喂要素饮食——小百肽。对照组,维持原喂养方式,给予按需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人工喂养。 动态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转归,同时做好患儿的营养状况监测。结果:32例小儿慢性腹泻中,入院时体格检查结果显示:体格增长值与同龄健康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儿的腹泻病程缩短,日平均体质量增加(34.8±10.4)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慢性腹泻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其病程及预后,实验证明:肠内要素营养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1, 27(11):162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持续微量喂养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3 105例中抽取11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出现喂养不耐受后立即停止经口喂养改为全静脉营养方式保证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治疗组在常规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采用安置胃管,持续推注泵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方式保证营养和胃肠功能的恢复。观察两组呕吐、腹胀消失的时间,喂养耐受时间,停用静脉营养时间,开始喂奶时间,体质量增长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窒息,感染,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持续微量喂养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011, 27(11):163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应用时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22例次治疗中,记录其不良反应与处理过程。结果:12例患者输注前均存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和药物经济效价的怀疑等心理反应;3例出现严重的肝损害;1例出现多处淋巴结周围疼痛,经治疗护理后,患者心理反应消失,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在用药中的不良反应。
2011, 27(11):16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和抗结核治疗时机及实施管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成立院内艾滋病、结核病治疗专家小组,在结核病患者中检测HIV。在艾滋病患者中筛查结核,通过X线胸片、痰液检测、组织细胞学检测等筛查结核(TB)/HIV双重感染者,入选者实施抗结核及适时抗病毒治疗,随访1年。结果:在90例TB/HIV双重感染者中,30例结核杆菌阳性28例结核临床治愈,1例丢失,1例死亡。60例结核杆菌阴性中58例结核临床治愈,2例治疗8个月后痰结核菌涂片阳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CD4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现、早治疗结核,适时抗病毒治疗,有效督导管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结核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2011, 27(11):1634.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5月住院的脑瘫患儿感染手足口病的28位家长进行了访谈,并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其父母的心理变化及家庭情况。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增加了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也加重了经济负担。结论:针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家长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患儿的治疗康复。
2011, 27(11):1635.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并完善黑骨藤伸筋透骨喷雾剂中薄层色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CL法鉴别黑骨藤伸筋透骨喷雾剂中黑骨藤、延胡索、三七、薄荷脑。结果:TCL法均能对黑骨藤、延胡索、三七、薄荷脑进行专属性定性分析。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检测,方法可靠、简单,重现性好,可用来控制黑骨藤伸筋透骨喷雾剂的药品质量。
2011, 27(11):163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发病特点与结局。方法:对我院及我市下属9县6区30例AFL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FL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最终导致以肝脏损害为主伴多脏器功能受损。妊娠中期发病3例,晚期发病27例,死胎6例,新生儿死亡5例,产妇死亡5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多学科抢救患者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关键。
2011, 27(11):163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吸入七氟醚的效果。方法:40例ASA Ⅰ~Ⅱ级1~2岁患儿均行七氟醚吸入全麻。监测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观察患儿吸入七氟醚后的镇静、肌松程度和麻醉诱导、维持期、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结果: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对氧饱和度基本无明显影响,诱导及术中心率稍快,镇静、肌松程度良好,诱导期患儿较平静,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苏醒快、质量较高。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药,可产生良好的镇静、肌松作用,喉痉挛、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减少麻醉诱导、维持期、苏醒期的精神反应,适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2011, 27(11):163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肝硬化腹水在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后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县两家综合性医院86例门脉高压性肝硬化腹水引起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回输腹腔治疗,分A、B两组各43例,观察其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腹胀、睡眠、24 h尿量、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钾、钠、氯及白蛋白(ALB) 、腹水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腹胀、睡眠均得到改善,SCr下降,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但非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顽固性腹水(B组)比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顽固性腹水(A组)疗效好。B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小于A组,生存质量优于A组,死亡率A组高于B组。说明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腹腔浓缩回输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死亡率均有一定差异性。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较好,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有效且比较安全的方法。
2011, 27(11):164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胰外病变的CT征象与胰腺炎、胰腺癌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在我院(原安阳矿务局总医院)及安阳地区医院普外科及消化内科确诊的胰腺炎、胰腺癌患者的胰外病变CT资料,其中胰腺癌50例,胰腺炎40例。结果:从肝脏、大血管、胰周三方面,分别阐述了胰腺炎、胰腺癌胰外并发症的影像特点。结论:胰腺癌与胰腺炎胰外病变CT表现均有所不同,重视胰外病变CT鉴别要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2011, 27(11):164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拉西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 l~3年的时间里长期服用拉西地平片与依那普利。结果:拉西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长期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为100%,治疗期间无死亡及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拉西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长期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能有效而平稳地控制患者24 h血压,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1, 27(11):1643.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北京九强公司生产的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分析试剂盒的线性,偏差,携带污染。方法: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颁布的《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批准指南第二版(EP10-A2)》提供的方法,按特定的顺序连续测定低、中、高浓度的质控品5天,从而对该试剂盒检测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当ACE低、中、高浓度的质控血清的靶值分别为49、89.5、130 U/L时,按特定的顺序连续测定5天,没有离群值。线性回归方程为y=0.8791x+8.4476,相关系数为0.99637;绝对偏差分别是0.64、1.26、-9.6 U/L;总不精密度(CV%)分别为4.39%、2.26%、1.39%。结论:ACE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的线性、总变异和抗交叉污染能力均达到EP10-A2文件的标准,符合临床应用要求,高值的偏差超出可接受范围。
2011, 27(11):164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颈肩臂痛饮配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颈肩臂痛饮配合银质针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芬必得配合针灸治疗,均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肩臂痛饮配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
2011, 27(11):164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rter,pylori,HP)感染率与一些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中,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2 617例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2 617例中HP感染率22.96%,男女比例1∶1.09,各年龄组比较,除50~59岁年龄段外,男女感染率及各年龄段男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9,P<0.001)。结论:HP感染率低于国人平均水平,防治HP仍具有重要意义。
2011, 27(11):164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温通益气汤联合消心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予温通益气汤中药及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16例,予消心痛片及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68.75%,对照组为50%,38.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通益气联合消心痛治疗心绞痛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1, 27(11):16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心理评估、知识了解、情绪疗法、社会支持系统,介入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提高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不良行为,缓解其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介入手术顺利进行,促进了患者的心身康复。
2011, 27(11):165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短时间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挤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1例确诊为挤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HDF组26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1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HDF可较快改善挤压综合征患者症状、维持正常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疗效优于传统常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HDF可显著改善挤压综合征预后,降低病死率。
2011, 27(11):165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在颅脑损伤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0例分别采用PICC置管80例(试验组)、浅静脉留置针置管80例(对照组)输液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与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所需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ICC术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是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的护理技术。
2011, 27(11):16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使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行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5例患者行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配合和病情观察,分析总结护理配合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均操作顺利,未发生任何意外。结论:进行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时,科学和熟练的护理配合能使操作顺利进行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1, 27(11):165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10例产后抑郁症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抑郁时间明显缩短,症状明显减轻,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小,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P<0.01),焦虑自评量(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疗效。
2011, 27(11):1655.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的操作与结果判断,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过敏原并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应用Spotter畅点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280例哮喘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185例皮试阳性,阳性率66.07%。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变应原(P<0.01);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户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P<0.001)。本组点刺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结论:规范的操作与结果分析是顺利完成Spotter畅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关键。
2011, 27(11):1657.
摘要:【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心房电重塑的主要机制是离子通道的重塑。其中,在影响心房电重塑的过程中,不同的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均具有重要作用。离子通道的变化既是AF的结果,又是维持AF的电生理基础。
2011, 27(11):1659.
摘要:【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各种心血管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arbamylated EPO,CEPO)是EPO的一种衍生物。与EPO相比,CEPO没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能力,仍具有心肌保护功能。 EPO和CEPO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发现为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11, 27(11):1661.
摘要:
2011, 27(11):1667.
摘要:【摘要】超顺磁性氧化铁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顺磁性造影剂,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已成为磁共振成像研究热点。本文就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表面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2011, 27(11):166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剖宫产CS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7例经米非司酮+甲氨蝶呤(MTX)治疗,5例保守治疗成功,2例因阴道大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栓塞后在超声监视下行清宫术。1例误诊早孕外院人流后发生大出血,无生育要求,要求行子宫切除术。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与MTX联合应用,在栓塞术后行清宫术,获得成功。另2例药流不全行清宫术后监测血HCG正常,B超提示包块吸收。结论:超声是诊断CSP的可靠方法。子宫动脉栓塞与MTX药物治疗联合应用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1, 27(11):167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92例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喜炎平5~10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7例显效率93.62%,对照组45例显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使发热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缩短,临床疗效显著。
2011, 27(11):167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4~6周,止血、控制血压、降颅压、对症治疗等常规疗法,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28例患者经过置换脑脊液疗法治疗后,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短期内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两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梗死及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和减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从而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
2011, 27(11):16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蹲位深呼吸法及其他刺激迷走神经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疗效比较。方法:对我院急诊的154例PSVT随机分成蹲位深呼吸法(改良Valsalva动作)为A组,其他传统刺激迷走神经法为B组,每组先用非药物治疗,失败后均予维拉帕米静脉注射。结果:两组PSVT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转复率高,且快速有效。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PSVT比其它传统刺激迷走神经法有效,易于操作,同时可降低维拉帕米用量。
2011, 27(11):167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减少疤痕子宫无痛人流术的并发症,降低疤痕子宫无痛人流术风险的方法。方法:将孕12周以内瘢痕子宫早孕在无痛人流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结果:宫颈软化,有效扩张宫颈,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有效降低人流综合征、人流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创伤,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对瘢痕子宫早孕行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前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实用的终止妊娠方法。
2011, 27(11):1674.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无痛苦(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结肠镜下检查确诊的大肠息肉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共388颗息肉,治疗368颗息肉。全部病例无重大并发症。结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息肉的主要手段,结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方法简单、安全、经济、疗效好、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康复。
2011, 27(11):167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通过对28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进行重新手术内固定植骨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针重新作内固定,均临床愈合。2例Ⅱ期内固定愈合。结论:选择生物力学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
2011, 27(11):167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饮食控制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给予降血脂治疗的同时加用饮食控制;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降血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TG和TC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实验组在降低TG及TC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可作为临床上控制血脂的辅助治疗方法。
2011, 27(11):16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采取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方法:对照15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者,实施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并与同期15例同症患者比较。结果: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式背带式缝合术能有效防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2011, 27(11):167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用二甲基硅油灌注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疗效。方法:选择109眼3个月~6岁,经泪囊区挤压按摩及加压冲洗无效的患儿,行二甲基硅油泪道灌注治疗1~2次,观察疗效。结果:109眼用二甲基硅油灌注治疗,96眼1次治愈,10眼2次治愈,3眼无效。治愈率为97.24%。结论:二甲基硅油灌注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式。
2011, 27(11):167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高低位钻孔分别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otomas,CSDH)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高低位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患者治愈26例,6例颅内少量积气积液患者经对症治疗后2周复查全部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高低位钻孔分别置管引流术治疗CSDH创伤小,引流彻底,复发少,恢复快,费用低廉,只要注意细节处理,较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1, 27(11):1680.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2种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超声根管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单根管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标准锥度逐步后退技术(A组)和大锥度冠向下技术预备根管(B组),超声根管清洗后应用扫描电镜对各组在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部位玷污层清洗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各组根管清洁的差异。结果:根冠1/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中1/3和根尖1/3:B组均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大锥度冠向下技术可增强根中1/3和根尖1/3的超声清洗效果。
2011, 27(11):16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处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用常规处理无效后,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后,23例得到有效的控制,1例因合并较大面积的胎盘植入而行子宫切除。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2011, 27(11):168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433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结果:43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5.08%,各类切口感染率以Ⅰ类切口最低,Ⅱ类切口次之,Ⅲ类切口最高(P<0.01);放置外科引流情况下手术感染率上升(P<0.01);手术时间长短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切口分类、引流的放置与否、手术时间的长短等。
2011, 27(11):1683.
摘要:
2011, 27(11):1691.
摘要:
2011, 27(11):1693.
摘要:
2011, 27(11):169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美托乐尔联用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66例室性早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乐尔治疗;对照组采用较大剂量美托乐尔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71.9%,(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乐尔治疗室性早搏有明显疗效。
2011, 27(11):169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好转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及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1, 27(11):169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降酶汤对有肝病史的结核病患者用抗结核药化疗方案的保肝疗效。方法:对比观察有肝病史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时降酶汤、五仁醇胶囊和肌苷联合维生素C患者完成化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100%完成抗结核化疗,而肝功能好转或保持正常;五仁醇组65.26%完成抗结核化疗,肝功能好转或保持正常;肌苷联合维生素C 56%完成抗结核化疗,肝功能好转或保持正常。结论:降酶汤对抗抗结核药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明显。
2011, 27(11):169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促进新生儿胃排空的效果。方法:将45例胃排空困难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四磨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四磨汤治疗组23例加用四磨汤口服液,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四磨汤治疗组总有效率65.5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27.30%)高(P<0.01)。结论:四磨汤是促进新生儿胃排空的有效药物。
2011, 27(11):170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牵引推拿加三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并作疗效评定。结果:72例中治愈42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采用牵引推拿加三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2011, 27(11):170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崩裂(IUmbar sponaylolysis,LS)与脊椎滑脱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腰椎LS与脊椎滑脱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LS并脊柱滑脱患者67例中,双侧峡部裂48例占71.7%,单侧峡部裂13例占19.4%,椎弓根峡部裂6例占8.9%,腰5峡部裂60例,腰4峡部裂7例其他椎骨少见。Ⅰ度滑脱50例,Ⅱ度滑脱10例,无滑脱7例。结论:腰椎LS并脊椎滑脱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检查可做为该病可靠的检查手段。
2011, 27(11):1706.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老年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与60例单纯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对照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特别是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斑块越大、越多以及管腔越狭窄对老年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生的影响就越大。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数目、性质以及管腔狭窄程度与老年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2011, 27(11):170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宁夏疾控中心2008~2010年理化检验能力验证结果。方法:依据由CNAS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方法对验证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参加6次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涉及13项检测参数,总合格率9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部分考核项目的检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改进。
2011, 27(11):17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的安全性。方法:调查分析我科2010年1~6月收治的68例使用胰岛素糖尿病人的自理能力。结果:36%的病人对胰岛素认识不足,69%的病人对正确注射胰岛素的能力欠缺,56%病人对使用胰岛素的安全注意不够。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对药物的认识,提高病人安全自护能力。
2011, 27(11):171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术中的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手术完成情况,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少(P<0.01);手术平均时间短(P<0.01);患者满意度高(P<0.01);但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在胃镜取异物术中的应用是舒适、有效、安全的。
2011, 27(11):171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8例AP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28例中26例治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措施及后期健康指导对AP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011, 27(11):171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三黄散配合护理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69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味三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疮面涂庆大霉素后敷凡士林纱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54,P<0.05)。结论:加味三黄散配合护理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2011, 27(11):171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康复训练指导、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32例术后无1例感染,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时做好健康指导;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能及早恢复关节功能,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2011, 27(11):171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对咯血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56例咯血患者在常规治疗中应用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156例患者顺利通过检查,无并发症发生。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检查成功率,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011, 27(11):1717.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积极康复训练指导。结果:5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均治愈出院,术后6~15 d下地行走,随访6个月~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后认真的病情观察与处理,正确的体位护理、健康指导、功能锻炼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2011, 27(11):171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冲洗液加温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以选择最佳冲洗液温度。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两组患者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患者冲洗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观察组应用已经加温至20 ℃~30 ℃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应用未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22%,对照组49%,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加温至20 ℃~30 ℃的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可有效减少BPH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2011, 27(11):1721.
摘要:
2011, 27(11):1722.
摘要:
2011, 27(11):1737.
摘要:
2011, 27(11):1738.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剖宫产围手术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为规范我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无指征剖宫产手术病历。结果:调查123例病历,抗生素使用率100%,联合用药率91.87%;抗生素使用前3位: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唑啉钠。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占47.15%,用药疗程>72 h占99.19%,药品费用呈逐年增加。结论:本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在品种、疗程、联用及使用时机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引导和管理。
张 浩,吴胜英※,陈华东,郑意萍,余园园,徐吉琳,杨保江,代永娇
2011, 27(11):1739.
摘要:【摘要】新医改的全面实施给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走访地方医学院校学生、学校相关就业负责人、地方卫生局和基层医院为依据,立足于考察医改新政的实施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更好的促进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的对策,对引导地方医学毕业生合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 27(11):1741.
摘要:【摘要】实施双向转诊是缓解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双向转诊系统的建立、实施方法,总结了双向转诊运行的成效。
2011, 27(11):1748.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了解代偿性月经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情况,为青春期女生学校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无记名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具有医学基础知识、未婚、16~24岁,共2 080名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青春期学生代偿性月经的发生率为37.50%,其中,代偿性出血8.75%,黏膜肿胀充血30.67%,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对青年女学生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避免他们对代偿性月经认识和处理不当导致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
2011, 27(11):1749.
摘要:【摘要】医学影像学示教是将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医学影像学图像相结合的关键途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示教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展示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011, 27(11):1750.
摘要:【摘要】深化临床教学改革,通过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优化临床实习安排,重视学生中西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完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等途径,积极探索适合学院办学规模和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体系,以培养 “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目标,积极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
2011, 27(11):1752.
摘要:【摘要】西医留学生学习汉语具有特殊性,在学习动机和方法等方面有异于汉语语言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留学生。文章从西医留学生本身及其专业的特点出发,并结合汉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诸多关于编写西医留学生汉语教材的建设性意见。
2011, 27(11):1753.
摘要:【摘要】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注意把检验项目与病历结合,板书和多媒体结合,课堂授课和检验科实习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诊断学内容,学以致用。
2011, 27(11):1754.
摘要:【摘要】随着患者法制观念的提升,临床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阶段,然而目前护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等问题。因此,在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实习等各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2011, 27(11):1758.
摘要:
2011, 27(11):1760.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