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 27(22):33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酶经肝门静脉灌流分离肝细胞及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SD大鼠,按照改良Seglen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培养原代肝细胞。以SD大鼠作为肝细胞供体,采用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灌注,下腔静脉封闭保留胶原酶消化分离肝细胞,经200目筛过滤,滤液以200 r/min离心3~5 min,重复3次,纯化肝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分离细胞活性。将10只SD大鼠分离得到的肝细胞混合,稀释50倍后接种于包被有鼠尾胶原的培养皿或培养板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分离肝细胞的形态特征,糖原染色法(PAS法)鉴定分离肝细胞,MTT法测定肝细胞在培养不同时期的增殖情况。结果:平均每只大鼠肝脏分离获得(1.8±0.14)×108/mL肝细胞,细胞活率>85%。肝细胞内因有大量的糖原颗粒,经PAS染色后被染成红色。MTT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八天肝细胞增殖达到峰值,培养的第九天细胞活力开始下降。结论:采用胶原酶经肝门静脉灌流分离肝细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获得肝细胞的方法。
2011, 27(22):336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一定的葡萄糖浓度(5.5 m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 h或4 h)下,以1 μmol/L利培酮和氯氮平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以单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后胰岛细胞的凋亡率,并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利培酮作用于胰岛细胞1 h和4 h后,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作用于胰岛细胞1 h和4 h后,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作用于胰岛细胞4 h后与作用1h后相比,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可以诱导离体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导致胰岛细胞DNA含量减少,而利培酮在本研究中引起离体胰岛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不明显。
2011, 27(22):336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对19例喉接触性肉芽肿进行手术治疗,在支撑喉镜下切除病变+等离子烧灼治疗18例,喉裂开病灶切除+创面缝合1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19例患者中13例声嘶改善明显,创面光滑,2例创面稍水肿,4例复发,治愈率为79%。复发患者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2例肿块消失,2例失访。结论: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病变+等离子烧灼及喉裂开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有一定的疗效,术后复发率较低。
2011, 27(22):336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配合精心的护理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的效果。方法:42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例为适形放疗+紫杉醇(紫杉醇组),另21例为顺铂+5-氟尿嘧啶(PF)方案化疗+常规放疗(PF组)。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鼻咽部病灶有效率(PR+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白细胞下降和皮肤反应,主要发生在PF组,为Ⅱ~Ⅳ度,紫杉醇为0-I。而脱发主要见于紫杉醇组,多为Ⅱ~Ⅲ度,而PF组0~I度为主;耐受度指数紫杉醇组为(8±2.8)分,PF组为(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杉醇组与PF方案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相近,但不良反应较轻。
2011, 27(22):336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加奥氮平研究组(n=23)和奥氮平对照组(n=24),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利用PANSS和TESS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分及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阴性因子及焦虑/抑郁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氟西汀合并奥氮平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
2011, 27(22):3370.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Gluma与Single Bond脱敏剂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楔状缺损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口腔内科就诊的楔状缺损患者67例,共186颗前牙,按就诊顺序排列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T1组):Gluma脱敏剂脱敏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治疗组(T2组):Single Bond脱敏剂脱敏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统一临床检查标准下对有效率(术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复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楔状缺损前使用Gluma或Single Bond脱敏剂脱敏治疗均可有效减少充填术后牙齿敏感症状的出现。
2011, 27(22):33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基础疗法及大黄、芒硝胃管注入和芒硝外敷等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25例中,治愈18例(72%),显效2例,转手术治疗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多脏器衰竭,平均住院20.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法能显著提高SAP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平均住院天数,经济安全,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2011, 27(22):337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针灸、牵引辅助以及西药治疗。结果:120例患者,治愈80例,显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的选择之一。
2011, 27(22):33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8例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损伤,2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术中发现6例,术后早期确诊3例,后期确诊1例。手术方式:胆管端端吻合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胆管壁修补1例,胆管空肳Roux-en-Y吻合7例。结论:正确掌握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胆管空肠Roux-en-Y是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2011, 27(22):33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dysfunction,CRF)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68例CRF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32例)及未行血液透析组(36例),1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观察者均测定CR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之间CRP水平、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室壁运动情况。结果:血液透析组及未行血液透析组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组高于未行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IVST、LVPWT较未行血液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EF、FS较未行血液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血液透析组左室壁运动均不同程度欠协调,未行血液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左室壁运动协调;血液透析组与未行血液透析组CRP水平与IVST、LVPW呈正相关,与EF、FS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左心功能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
2011, 27(22):337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3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SLE合并PAH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特点、SLEDAI积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抗nRNP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G异常、浆膜炎、SLEDAI评分和肺间质病变出现率均增高,与PAH的发生率成正相关。结论: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合并PAH较常见的疾病,对于出现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抗nRNP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以及浆膜炎和肺间质病变的SLE患者应警惕PAH的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相关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2011, 27(22):3381.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越性及不足,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筛梅毒的检测。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l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3种方法对153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5例正常血清标本进行对比检测。结果:TRUST试验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72.0%;ELISA试验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6.0%,TPPA试验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100%,TRUST与ELISA和TP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PA特异性好,可作为梅毒的确证实验;抗TP ELISA法特异性和灵敏度接近于TPPA法,是目前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TRUST 法特异性差,但可作为抗TP ELISA法的补充方法。
2011, 27(22):3383.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术前服用不同剂量的非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90例拟行TURP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3组:5 mg组(术前2周每天服用非那雄胺5 mg)、10 mg组(术前2周每天服用非那雄胺10 mg)及未服药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TURP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冲洗液量及平均切除1g前列腺组织失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 mg组、10 mg组及未服药组前列腺组织平均手术切除量分别为(22.3±6.2)g、(22.5±6.5)g和(23.2±5.3)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冲洗液量、平均切除1 g前列腺组织失血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 mg组与10 m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2周每天服用非那雄胺5 mg即可有效缩短TURP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
2011, 27(22):338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云阳县2001~2010性病疫情的特征。方法:对重庆市云阳县2001~2010年的性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观察疫情动态、流行强度及人群分布。结果:2001~2010年重庆市云阳县性病病种有7种,1 217例,男女性病之比为1.22:1,20~39岁年龄组发病最高(59.44%),已婚977例(80.28%)、农民679例,占55.79%,文化程度主要以中、小学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19%、30.90%。非婚性接触传播863例,占发病总数的70.92%。结论:重庆市云阳县性病发生率较高,其发病及治疗值得重视。
2011, 27(22):338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各种不同类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和治疗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9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早产儿、正常体质量足月儿、巨大儿或足月小样儿分别统计3组患儿低血糖频次、48小时内平均输糖速度、激素使用情况、症状性低血糖比例。结果:常规治疗下发生低血糖的频次,正常体质量足月儿组明显少于另外两组(P<0.05);需要的输糖速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在伴发低血糖症状、需要使用激素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巨大儿或足月小样儿比正常体质量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为维持正常血糖需要更高的输糖速度。
2011, 27(22):338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方法直肠指检(direct rectal examination,DRE),经肛门直肠超声波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核磁共振检查(me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灰区前列腺癌34例和前列腺增生病例41例;分别行DRE、TRUS、MRI检查,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并比较。结果:DRE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61.8%,漏诊率38.2%,假阳性率7.3%;TRUS对灰区的诊断符合率70.6%,漏诊率29.4%,假阳性率14.6%;MRI对灰区的诊断符合率47.1%,漏诊率52.9%,假阳性率19.5%。联合DRE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4%;联合TRUS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1.2%;联合MRI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6.5%。结论:3种无创方法中TRUS有较好的检测效能,联合穿刺活检可明显减少灰区前列腺癌的漏诊率。
2011, 27(22):3390.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现况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611份手术患者的病历(每月抽取36份),结合药敏实验结果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和使用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因素。结果:611份病历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99.18%,平均每位患者使用抗菌药物1.56种,合理用药仅13份,占2.13%;由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使患者平均每例多花费336.21元。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遍存在药物选择不当、不经济;给药方法不妥;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2011, 27(22):339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100例的资料,所有病例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本组100例盆腔占位116个病灶中,子宫肌瘤32例,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16例,卵巢上皮细胞癌12例,宫颈癌10例,卵巢畸胎瘤12例,卵巢囊肿14例,卵巢癌转移8例,子宫内膜癌8例,盆腔炎性包块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小肠系膜囊肿1例。CT准确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4.4%(98/116),准确定位诊断符合率86.2%(100/116)。结论:CT对盆腔占位的定位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对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011, 27(22):339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加胞磷胆碱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筛选出的VD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治疗,全部患者在用药前、后4周,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增加,尤以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银杏叶联合胞磷胆碱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及社会功能,能延缓痴呆的发展。
2011, 27(22):33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CT显示71例中3柱骨折40例,2柱骨折31例。椎管狭窄指数0者10例,1者33例,2者25例,3者3例。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检查中,CT扫描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形态,骨片数目和走向,椎板骨折,明确骨折碎片及椎管狭窄程度,骨性椎管的形态,脊髓受压的程度。
2011, 27(22):339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大小及数量与胆源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 352例有急性腹痛症状而就诊的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胆囊结石的大小、数量,比较各组并发胰腺炎的发病率。结果:胆囊结石的大小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胆囊结石的数量与胆源性胰腺炎呈正相关。结论:小结石及多发结石更易诱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2011, 27(22):33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兰他敏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入组的患者服用加兰他敏,起始剂量8 mg/d,逐渐加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4 mg/d,观察24周。用药后6、12、24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进行评分,通过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ADL评分为(42.31±4.6)分,治疗24周后评分降为(39.74±4.32)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治疗24周后MMSE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t=3.40,P<0.01)。结论:加兰他敏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011, 27(22):339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诊断青春期功血的180例患者分为雌激素组、孕激素组和妈富隆组。结果:妈富隆组的完全止血时间较雌激素、孕激素组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治疗青春期功血治疗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1, 27(22):340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丁咯地尔合并异丙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应用丁咯地尔合并异丙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有效,50例显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93%。结论:丁咯地尔合并异丙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 27(22):340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25例为观察对象,将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1例患者经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即刻止血;4例患者的咯血明显减少,术后1~3 d复发咯血,其中2例为肺隔离症,进行二次栓塞后咯血停止,2例患者为左肺先天发育不全,进行二次介入术后第二天仍大量出血,则于二次栓塞术后3 d急症行外科手术,将左全肺切除而治愈。全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效果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与观察,从而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2011, 27(22):340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俯卧位的安置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海绵垫放在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小腿垫海绵垫,头部用Mayfield头架固定,双臂自然屈曲固定于手架上。结果:61例患者,手术准备时间缩短,手术体位术者满意,未因手术体位的摆放和护理因素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在行特殊部位手术时,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和手术室护士带来的风险。
2011, 27(22):340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及完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对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VAP的发生。结果:61例患者中10例发生VAP(16.39%),其中5例经治疗好转成功脱机(50%),另有4例死亡(40%),l例自动出院。结论: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口腔护理、无菌观念、防止误吸,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2011, 27(22):340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门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84例。研究组出院后进行精神分裂症护理门诊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了解、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情绪调节等遵医行为进行问卷测评。结果:护理门诊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了解、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情绪调节项目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护理门诊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院外遵医行为。
2011, 27(22):3408.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军医大学非预防医学专业大一、大三本科学员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水平、态度、饮食卫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为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KAP问卷,对400名学员(大一230名,大三170名)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79份,60分以下学员比例46.4%,其中大一学员不合格率为53.8%,大三学员为35.7%;大三学员知识得分(69.5±10.2)分,显著高于大一学员(61.6±8.2)分(P<0.05);不同年级学员的营养与食品安全态度和饮食卫生行为无明显差异,88.1%的学员对营养与食品安全有积极态度,但仍有部分学员有各种不良饮食卫生行为。结论:半数以上学员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在合格水平以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
2011, 27(22):3409.
摘要:【摘要】目的:测定青蒿中樟脑、龙脑、异龙脑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结果:樟脑、龙脑、异龙脑进样量分别在0.196~9.82 ng、0.139~6.94 ng、0.0596~2.98 n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0% 和98.7%。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青蒿药材樟脑、龙脑、异龙脑的含量测定。
2011, 27(22):341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细针针吸细胞学技术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配7号针头穿刺吸取乳腺肿块中的细胞涂片,采用刘氏染色,光镜观察细胞的排列、形态结构及其背景特点,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判定,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8例乳腺肿块行细针穿刺,其中有286例获得病理组织学对照,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5%,良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4%,总准确率为96.8%。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技术对诊断乳腺病变有独特价值,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安全、简便、快速、特异性高,可以作为乳腺肿瘤普查的重要手段。
2011, 27(22):341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瑞舒伐他汀、洛汀新,疗程半年,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压、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左心室重量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减少,TC、TG下降,HDL上升。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对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2011, 27(22):341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复位固定器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57例不同类型的胫腓骨骨折的情况。结果:骨折愈合平均时间79 d,无软组织坏死、骨外露、骨不连、骨髓炎、骨缺损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方法作为手术和保守治疗的补充,对治疗胫腓骨各类型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术,处理细致认真,合理的抗生素预防感染,不失为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2011, 27(22):341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2 min。全部患者无复发;术后6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经导尿及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后好转;1例手术区域发生慢性疼痛,经局部封闭注射后治愈。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合理、可靠的手术方式,适宜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2011, 27(22):3416.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经喉罩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级, 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均于检查前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入室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 min。入室后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2 ?滋g/kg诱导后置入喉罩。瑞芬太尼A组0.5 ?滋g/(kg·min),B组0.7 ?滋g/(kg·min),C组0.9 ?滋g/(kg·min)持续静脉泵注,有体动或呛咳时追加丙泊酚0.5 mg/kg。分别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管镜入声门时(T2)、取活检时或刷检时(T3)、 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比较3组患者麻醉效果、检查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结果:3组患者麻醉效果B、C组优于A组,苏醒时间B、C组较A组短,但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虽在T3时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0.7 ?滋g/(kg·min)在经喉罩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麻醉效果最优。
2011, 27(22):341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良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结果:与血糖控制不良组比较,血糖控制良好组治疗后痰菌阳性率、空洞形成率显著下降。结论:抗结核治疗效果受血糖控制程度的影响,对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可提高抗结核疗效。
2011, 27(22):341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3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每天1次,均连用14天;对照组仅用银杏达莫治疗,剂量用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后观察疗效,并评价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液流变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1);治疗前后PT、APTT 、PLT无明显变化(P>0.05);未见明显出血并发症。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TIA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
2011, 27(22):341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 U及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 ?滋g;治疗组50例子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滋g,2组均予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及出血率、输血率等。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0例仅8例产后出血,出血率16%,需要输血的3例,输血率6%;对照组38例发生产后出血,出血率76%,需要输血的16例,输血率32%,2组的出血率及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是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药物,并减少输血率及因输血可能带来的输血不良反应,建议临床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进行预防性给药。
2011, 27(22):34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游泳联合妈咪爱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口服妈咪爱组60例,游泳联合妈咪爱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服药组在出生后第二天开始口服妈咪爱1 g/次,每天2次。联合组在口服妈咪爱的基础上每天游泳10~15分钟。观察记录3组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黄疸的程度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联合组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和服药组(P<0.05)。生后3~5天的黄疸指数及黄疸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服药组(P<0.05)。结论:游泳联合妈咪爱口服,推迟了黄疸出现时间,降低黄疸程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2011, 27(22):342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7例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显效16例占59%,好转7例占26%,无效4例占1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较好。
2011, 27(22):34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病房、门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天1次,连续48周。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患者在治疗第四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低,HBV-DNA及HBeAg血清学没有明显变化。而在24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53.85%、HBV-DNA阴转率23.07%,HBeAg血清转换率9.23%。当治疗至48周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酸酶复常率96.92%,HBV-DNA的阴转率58.46%,HBeAg阴转率43.07%,HBeAg血清转换率41.53%。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起效较慢,但明显改善肝脏炎症,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HBeAg血清转换率高。
2011, 27(22):342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与非冠心病患者(且排除所有感染性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手术创伤等)20例,观察其CRP测定值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不同临床类型的冠心病患者CRP浓度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定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有一定价值。
2011, 27(22):342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其中12例采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23例采用DHS治疗。对内固定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骨折分型、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动力内固定架组和DHS组在内固定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动力内固定架组优良率91.6%,DHS组优良率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具有创伤小、内固定时间少、出血量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临床治疗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
2011, 27(22):342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深部真菌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8例患儿经积极救治,7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应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无菌观念,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有效措施。
2011, 27(22):34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何首乌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中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对何首乌的药理研究、历史回顾、临床应用、物质基础、防治骨质疏松机制、应用展望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论述,方便各学者及时获得有关何首乌的研究进展信息。结果:大量理论依据证实何首乌有抗骨质疏松作用,此方面的基础药理研究证据也较充足,但是临床研究证据、作用机理研究以及针对此症状的复方制剂都比较缺乏,而且大多数何首乌制剂的炮制提取,生产工艺、剂型都比较落后,导致药效低、使用不方便等缺点。结论:何首乌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但是须在制剂工艺、剂型和机制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1, 27(22):3431.
摘要:【摘要】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主要介导脂质的吸收和转运,并在调节脂肪酸氧化、减少细胞氧化应激和影响细胞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L-FABP是有肝、肾损伤的标志分子,并与脂肪肝、肥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2011, 27(22):3433.
摘要:【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在机体缺氧代偿性反应过程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炎性因子对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和调控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011, 27(22):3443.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佛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as,HBV)基因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对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113例患者中,检测出C基因型60例(53.1%),B基因型50例(44.2%),D基因型2例(1.7%),BC混合型1例(0.9%),C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B和其他基因型(P<0.05、P<0.01)。B、C基因型HBeAg阳性组高于HBeAg阴性组(P<0.05)。结论:佛山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较为丰富,C型和B型为本区域的主要HBV基因型。
2011, 27(22):344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剖宫产儿180例,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出生后24 h常规洗澡,干预组在洗澡的基础上给予抚触。观察7 d内两组体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体质量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第七天生理体质量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能使新生儿生理体质量下降尽早恢复。
2011, 27(22):344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2例。以翼状胬肉眼为病例组,另一只眼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两眼行泪液分泌、泪膜破裂、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两组间Schirmer试验值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泪膜破裂时间试验值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翼状胬肉对泪液分泌影响不明显,使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翼状胬肉表面结膜鳞状上皮化生及角膜上皮缺损,对眼表功能造成了明显损伤。
2011, 27(22):344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消化性溃疡患儿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均成功治愈。结论:诱发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较多,小儿内窥镜检查具有明显诊断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2011, 27(22):3446.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急诊科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救治体会。方法:对56例DKA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血酮、尿酮、尿糖、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血尿素氮等进行监测,并通过合理应用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成功51例(91.07%),5例(8.93%)死亡。结论:DKA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对DKA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和合理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011, 27(22):344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数码电子阴道镜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 530例社区妇女的阴道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普查1 530例中224例因阴道镜图像异常,在阴道镜指引下对异常区域行宫颈多点活检分别送病理学检查,其中宫颈浸润癌1例,CINⅠ 2例,尖锐湿疣23例,炎症198例。结论:阴道镜能有效筛查宫颈疾病,对于临床明确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为了提高妇女病普查的质量,可将数码电子阴道镜广泛用于妇女病普查当中。
2011, 27(22):3448.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改良胸腔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改良前、后胸腔穿刺抽液的患者各40例,改良后选用一次性9号注射针(治疗组)代替常规胸穿针(对照组)穿刺,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改良胸腔穿刺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胸腔穿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2011, 27(22):3451.
摘要:
2011, 27(22):345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普外科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经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68例,分成西药组33例,采用抗菌消炎及对症治疗方法,中西医治疗组35例,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中治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西药组33例中治愈12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不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中转手术率,而且大大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值得推广。
2011, 27(22):345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8例给予吸氧、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阿司匹林片口服、硝酸甘油注射液、极化液(10%氯化钾注射液、普通胰岛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68例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4天。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12%和88.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
2011, 27(22):346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取穴: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阳白,合谷,太阳,中药根据辨证分型用药。结果:治疗62例,痊愈60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效果,可推广应用。
2011, 27(22):346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变应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对38例变应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愈30例,显效6例,无效1例,放弃治疗1例,有效率94%。结论:皿治林、复方甘草片、罗汉果联合治疗变应性咽炎,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2011, 27(22):346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reecolitis,UC)的疗效。方法:90例UC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中药组:在西药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葛根芩连汤,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U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2011, 27(22):346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安全性分类评估的方法是否有促进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对27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安全性分类进行评估,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以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结果:27例患者均无气管切开后护理不当造成呼吸道痰堵、出血、气管黏膜损伤;无气管套管移位、脱管现象。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能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2011, 27(22):346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人文关怀对肝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肝衰竭的72例住院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病人入院3 d及4周后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4周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衰竭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011, 27(22):3465.
摘要:【摘要】目的:改变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的舒适度,以达到术后体位要求,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由于较长时间俯卧位的保持,给患者生理或心理带来极大的消耗,通过术前术后一系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俯卧位的舒适度。结果:患者舒适度得到满足,依从性得到提高,手术效果得到保证。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为俯卧位患者提高了舒适度,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 27(22):346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2型糖尿病运动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规律运动行为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干预后运动相关知识得分以及规律运动行为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行为转变理论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行为。
2011, 27(22):346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导管介入疗法(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对86例AMI患者行PCI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PCI成功率100%,术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0例,穿刺部位出血12例,迷走神经反射8例,舒适度差26例,焦虑30例,排尿困难15例,消化道出血12例,失眠32例,异位栓塞,猝死1例。结论:PCI的效果不仅与医生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周到细致的护理有重大关系,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011, 27(22):347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头套挂耳法)的差异。方法:比较采用传统固定方法与新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结果:胃管移位率、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可以推广。
2011, 27(22):347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加强腹腔镜下妇科疾病围手术护理。结果:本组29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3~5 d后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便于护理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方法。
2011, 27(22):34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HA230树脂型血液灌流器,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液灌流器中,通过接触,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毒物得以清除,再将净化的血液输回体内。结果:15例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液灌流治疗配合药物治疗,除1例肝功能衰竭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其余14例均好转出院。结论:药物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血液灌流治疗效果的关键,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2011, 27(22):34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胸腔内注射治疗复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例复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自体血治疗后4~10 d,肺复张拔除引流管,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自体血胸腔内注射治疗复发性气胸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操作中严密观察与配合,及时更换体位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11, 27(22):349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蔗糖铁和输血治疗妇科失血性贫血的经济效果,为患者选择经济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将130例妇科失血性贫血患者分为采用传统输血纠正贫血组(A组),采用蔗糖铁纠正贫血组(B组),诊治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A、B两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1407.00元、1051.0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96.78%,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9.77元,1085.97元。A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271.43元。结论:B组方案为较佳方案。
2011, 27(22):349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本院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本院药库的糖尿病药物实际出库量,分析各类药物的实际采购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并进行排序。结果:近3年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持续上升,特别是胰岛素用量逐年上升。结论:糖尿病药物市场巨大,运用安全、有效、方便、价格适中的药物是发展趋势。胰岛素在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1, 27(22):3500.
摘要:【摘要】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临床用药的过程,总结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确定临床药师的服务方向。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医生查房和药学查房,积极发挥自身药学特长,审核医嘱,协助医生制订最佳给药方案,配合护士正确给药,提供用药教育和药学信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很好的服务于医疗的各个环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1, 27(22):3502.
摘要:【摘要】医院文化是以医患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是现代医院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广大患者获得及时、准确、合理治疗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手段。建设医院文化应该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医院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内涵,为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精神保证。医院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2011, 27(22):3509.
摘要:【摘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占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学时,并且已有两门独立的实验课程;为确保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就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合理调配好实验教学资源。
2011, 27(22):3510.
摘要:【摘要】在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同时还制定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针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总结了一些体会。让学生了解病理检验技术的意义,重视其学习;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选取、理实一体化的改革、自制教学影像资料等改革措施;教学评估考核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教学中的改革,为对学生今后在临床上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 27(22):3512.
摘要:
2011, 27(22):3513.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