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 27(5):641.
摘要:
2011, 27(5):644.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脑心综合征(CCS)大鼠心脏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为CCS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大鼠被分为3组,CCS组(n=10);单纯脑梗死组(n=10);假手术对照组(n=10)。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连续监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缺血2 h标准II导联心电图后,取大鼠心脏检测NO含量。结果:在脑缺血后2h,CCS组较单纯脑梗死组大鼠心脏NO含量增高,P<0.05;单纯脑梗死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NO含量增高,P<0.05;CCS组较假手术对照组心脏NO含量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并发CCS的发生可能与心脏NO含量异常升高有关。
2011, 27(5):646.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较理想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元。结果:用神经基础培养基(Neurobasal-A)+B27培养的神经元纯度可达70%,生长状态较佳。结论:该培养技术是大鼠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2011, 27(5):64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药CHH复方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为实验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环磷酰胺作为对照组,分析5 mg·kg-1,10 mg·kg-1,20 mg·kg-1剂量的中药CHH复方皮下注射,观察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结果:5 mg·kg-1剂量的抑瘤率27.4%、10 mg·kg-1剂量的抑瘤率41.6%、20 mg·kg-1剂量的抑瘤率66.0%。结论:试验结果提示CHH复方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1, 27(5):6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化学染料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肿瘤细胞的可行性和最适条件。方法:用不同标记时间、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浓度的CFDA-SE标记肿瘤细胞TCA(舌癌)。结果:20 min内荧光强度与标记时间成正比;荧光强度的持续时间与标记时间成正比,但标记时间超过20 min后,荧光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提高标记时染料浓度,可适当延长荧光持续时间;将试剂盒浓度1/4染料加入培养基中,荧光持续效果最好。结论:CFSE标记肿瘤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可用于肿瘤细胞长时间培养的实验;但可用于短时肿瘤细胞标记,确定最佳标记时间为10 min,标记浓度为试剂盒所示浓度,共培养时将试剂盒浓度1/4的染料加入培养基中荧光持续效果最好,且实验操作简单,结果易观察。
2011, 27(5):651.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5例60岁以上ASAⅠ~Ⅱ级行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分组:Ⅰ组为丙泊酚2.0 mg/kg诱导,Ⅱ组为咪达唑仑0.2 mg/kg诱导,Ⅲ 组为丙泊酚1.0 mg/kg联合咪达唑仑0.1 mg/kg诱导,肌松剂均用维库溴胺0.1 mg/kg。采用完全随机双盲设计,记录诱导前后、插管时及插管后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比较记录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心率和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插管前后Ⅰ组诱导引起心率变化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插管前后Ⅰ组诱导引起血压变化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诱导,不仅能降低诱导时各自药量,而且对老年患者,特别是对于循环功能耐受较差者更为安全可靠。
2011, 27(5):652.
摘要:【摘要】目的:从家庭、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的预防对策。方法:查阅近期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结论: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是一个社会问题,其预防对策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干预。
2011, 27(5):65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诊断试剂盒,检测了87例AMI患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 和cTnI, 并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87例AMI患者血清cTnI、CK、CK-MB、AST、L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87例AMI患者中, 75例心肌酶谱升高, 82例肌钙蛋白I阳性,敏感性分别为86.2%、94.3%;特异性分别为92.0%、96.0%。结论:心肌酶谱与cTnI测定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1, 27(5):656.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18F-FDG注射剂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的Explora FDG4化学合成模块合成可供注射用的18F-FDG。结果:制得18F-FDG注射剂,TLC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合成效率达58%以上。结论:采用本方法合成18F-FDG注射剂可在满足日常检查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
2011, 27(5):657.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90例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给予索利那新每日1次,每次5 mg,早饭后口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45例,给予托特罗定每日2次,每次2 mg,早晚口服,疗程8周。记录两组患者服药前后24h排尿次数、24h尿急次数并比较其改善情况,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最大尿流率对索利那新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分析对索利那新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24h排尿次数、24h尿急次数以及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最大尿流率比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托特罗定相比,索利那新是治疗OAB更有效安全的药物。
2011, 27(5):65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青年直肠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青年直肠癌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的青年直肠癌61例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结果:青年直肠癌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晚期病例多,疗效预后差。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放疗可提高青年直肠癌生存率。
2011, 27(5):66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查阅2007~2009年度职业暴露登记本的方式,分析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及处理方法,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93人,其中2007年38人(4.44%),2008年30人(3.09%),2009年25人(2.35%),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694,P<0.05);不同医疗职业中,职业暴露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7.498,P<0.05),以护士发生率最高(5.72%);暴露类型以针刺伤(84.95%)最多见,暴露方式以输液后拔针(47.31%)占首位;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17.20%)占首位;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无一人发生血源性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防范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医源性感染。
2011, 27(5):6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U)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泌尿系患者40例,行IVP检查后3~7日内再行MSCTU检查,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方法观察疾病,并与IVP结果比较。结果:40例患者,其中泌尿系结石27例,泌尿系结核3例,肾透明细胞癌4例,肾盂内凝血块1例,膀胱移行癌5例,IVP检出阳性结石20/27,对于泌尿系结核、肾癌等疾病患侧不显影或显影不良,MSCTU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等,病变检出率高于IVP。结论:MSCTU检查方法优点多,提高了病变显示率和定性诊断率。
2011, 27(5):66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全身及局部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分别对异位内膜组40例、在位内膜组40例、正常内膜组20例患者的血清及局部TSP-1、VEGF的表达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血清中TSP-1异位内膜组明显低于在位内膜组及正常内膜组(P<0.01),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的表达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及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高于正常内膜组(P<0.01)。局部的表强度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VEGF依次增强,TSP-1依次减弱(P<0.01)。结论:TSP-1和VEGF均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VEGF的增高可能是主要因素。
2011, 27(5):665.
摘要:【摘要】目的:测定双黄坐浴液中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250mm×4.6mm,5um),以甲醇-冰醋酸-水(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1478μg-1.47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94.327X-0.333,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0.6%(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011, 27(5):66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有13种病理结果。病变的形态、密度、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等与肿瘤的性质有较为密切关系。结论:CT为现代医学影像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具有检查方便、快捷、安全、分辨力高、定位较为准确等特点,能对临床外科手术提供比较可靠的诊断参考。
2011, 27(5):66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立芷雪加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病人30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和立芷雪+缩宫素组,每组各150例。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予肌内注射缩宫素10U,同时20U缩宫素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立芷雪+缩宫素:术前30 min肌内注射1 KU立芷雪,胎儿娩出后同缩宫素组。结果:用立芷雪+缩宫素组出现产后出血的例数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1);术前缩宫素组和立芷雪+缩宫素组的出凝血时间(BT、C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分别是(0.64±0.12)s、(4.13±0.74)s、(12.6±1.2)s、(26.9±2.2)s;(0.69±0.17)s、(4.20±0.75)s、(12.2±1.4)s、(27.3±3.2)s;术毕两组BT、CT、PT、APTT分别是(0.68±0.21)s、(3.89±0.65)s、(11.6±1.4)s、(27.8±1.6)s;(0.62±0.27)s、(4.24±0.51)s、(12.4±1.3)s、(27.7±2.4)s。术前、术毕两组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立芷雪加缩宫素对预防剖宫产出血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对机体系统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2011, 27(5):67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处理尖锐湿疣恢复情况下,原皮损处外用咪奎莫特乳膏治疗复发率。方法:常规处理尖锐湿疣(激光去除疣体,配合干扰素300万U肌内注射),在创面恢复正常情况下后,外搽米奎莫特乳膏,30天为一疗程。1疗程后,定期复查3个月后判断效果。结果:米奎莫特能显著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结论:咪奎模特乳膏外搽治疗尖锐湿疣经济、时间短,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2011, 27(5):6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瘘管性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的可行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30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经随访6个月~2年,术后形成肛瘘1例,脓肿复发1例,余28例均一次性根治,未出现肛门狭窄、肛门溢液及排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避免二次手术,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不失为瘘管性肛周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1, 27(5):67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异位妊娠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异位妊娠患者,以同期157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对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临床因素(年龄、吸烟、流产史、紧急避孕史、宫内节育、月经紊乱、妇科炎症史、下腹部手术史)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流产史、紧急避孕史、宫内节育、妇科炎症史均是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史和妇科炎症史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最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防治妇科炎症、减少流产次数是有效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2011, 27(5):674.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抢救患者的主要疾病谱和特点,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水平。方法:选取6 930例急诊抢救患者的救治资料,对其所属病种、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47∶1;急诊抢救疾病谱前6位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创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占总抢救人数的86.37%,神经系统疾病是急诊抢救疾病谱的最主要组成部分(23.00%);急诊抢救病种前6位中男女比为1.62∶1,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神经和消化系统疾病以20岁以上人群为主;创伤和急性中毒以20~59岁人群为主,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神经系统疾病呈现年青化趋势。结论:以急诊抢救病例疾病谱为依据,不断加强对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神经系统、创伤、循环系统等疾病的急救培训,以提高急救水平,护理上应针对疾病谱的构成及特点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2011, 27(5):6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结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2011, 27(5):677.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健康管理与患者忠诚度的相关性,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方法: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风险评估模型设计胃癌风险人群评估表,在门诊消化科患者,社区门诊患者中采用自愿填写问卷表,剔除低风险人群,选择高、中风险100例,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每组里高、中风险人数各约占50%。对照组门诊后按常规处理,实验组在常规处理后的基础上增加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干预方案,定期短信提醒、健康咨询、回访,绿色就医通道等手段。结果:100例患者中23例健康管理组胃癌高风险人群二次复诊率100%,三次复诊率78.20%;24例对照组胃癌高风险人群二次复诊率50%三次复诊率20.83%。27例健康管理组胃癌中风险人群二次复诊率74.07%,三次复诊率55.55%;26例对照组胃癌中风险人群二次复诊率30.77%,三次复诊率7.69%;健康管理组复诊率较对照组复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疾病门诊患者实行健康管理后患者与医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有显著上升。
2011, 27(5):67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干燥呼吸机螺纹管的效果。方法:将相同型号的呼吸机螺纹管进行彻底清洗后,分别采用直接干燥柜烘干(对照组)和95%酒精+干燥柜干燥(试验组),观察干燥时间。结果:清洗后干燥时间:对照组长、短呼吸机螺纹管分别为(48±1.5)min、(42±1.5)min;试验组长、短呼吸机螺纹管分别为(25±1.0)min、(22±1.0)min,两种干燥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呼吸机螺纹管用95%酒精+干燥柜双重干燥的方法优于单纯干燥柜烘干方法。
2011, 27(5):681.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8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乳突后入路实施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患者术后1~6天,均未出现明显的面肌痉挛,无脑脊液漏,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首选的方法。良好的手术体位和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2011, 27(5):682.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检测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用4种方案对待测细胞株进行支原体污染检测,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4种方法对13种待测细胞株分别检测后,相差显微境检测阳性率为23.08%;其余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均为30.77%,污染细胞株直接培养法和PCR法一致,但DNA荧光染色法与前二者之间有差异。结论:细胞培养支原体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不同方法。
2011, 27(5):684.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葡萄球菌通过革兰染色、细菌形态等初步鉴定,采用美国MicroScan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一步鉴定细菌种类,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9年度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3株,检出率为60.83%。MRSA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烧伤科、皮肤科等多见,分别为22例(30.13%)、17例(23.28%)10例(13.69%)、8例(10.95%)。各类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的是呼吸道分泌物(浓痰、咽拭子等)43.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20.2%,血液17.5%,尿液10.3%等。所有的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都敏感;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最高(100%),其次为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均大于90%,对其他抗生素也出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MRSA是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临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2011, 27(5):6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方法,分析年龄10~15岁单纯性肥胖儿童(n=40)与非肥胖同年龄组儿童(n=40),分别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肝脏B超、动脉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肥胖组儿童脂肪肝等肝脏异常发生率、WC、BMI、SBP、DBP、TG、TC、LDL-C、FPG、IRI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FIS与BMI呈正相关(P<0.001)。有20%单纯性肥胖儿童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脂代谢紊乱,易发脂肪肝,且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表现已经在肥胖儿童中有所显示。
2011, 27(5):68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泛福舒胶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方法: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患儿在发作期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P转移因子口服液1支/天;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口服泛福舒胶囊1粒(3.5 mg/粒)每月连服10 d,停20 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及临床指标变化,3个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7%)明显优于对照组(69%)(P<0.01)。治疗组免疫球蛋白均增高(P<0.05),CD4、CD3、CD4/CDB均增高(P均<0.05)。结论:泛福舒胶囊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增强儿童免疫力,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
2011, 27(5):688.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6%和7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的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
2011, 27(5):68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94例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3.5年,平均2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按照Harris功能评分,优85例,良5例,中4例,差2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牢靠、可抗旋转、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2011, 27(5):69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蛇毒血凝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 例, 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西咪替丁治疗消化道出血。观察组同时加用蛇毒血凝酶0.25 KU+生理盐水10 mL,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胃管内注入冷盐水10 mL+蛇毒血凝酶注射液0.3~0.5 KU。若出血量大,蛇毒血凝酶0.25 KU+生理盐水10 mL,静脉滴注,1次/8小时,根据出血情况连用1~3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所需止血时间( 用中位数表示)分别为1.3天、3天。结论:蛇毒血凝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2011, 27(5):692.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与胰腺癌相关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4种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北京科美东雅微孔板光子计数分析仪和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盒,检测36例胰腺癌患者、59例健康人血清中CA19-9、CEA、CA125、CA50值。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EA、CA125、CA50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A19-9、CEA、CA125、CA50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分别为87.3%、52.8%、61.1%、70.3%,联合测定CA19-9、CEA、CA125、CA50敏感性为97.2%。结论: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11, 27(5):69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其斑块存在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等相关信息。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63.7%,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5%,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组的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
2011, 27(5):69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锥颅穿刺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锥颅穿刺术对64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效果良好43例,无效17例,死亡4例。结论:锥颅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有效。
2011, 27(5):6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前置胎盘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前置胎盘手术45例对照组采用子宫体部注射催产素20 U及肛塞米索前列醇400 ?滋g;45例治疗组采用子宫体部注射欣母沛25 ?滋g,两组均予以静脉滴注20 U催产素。观察两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及出血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45例仅6例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15%,对照组产后出血率72.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欣母沛是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对前置胎盘可进行预防性使用。
2011, 27(5):6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结果:4例均为未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非酮症患者,其中1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像,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T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像则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无水肿征象。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给予控制血糖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系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症状可以短期缓解。
2011, 27(5):69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56例进行规范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总达标率80.4%。结论:顽固性高血压在联合使用足量一线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应用螺内酯和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可增强疗效。
2011, 27(5):69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腹部中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n=20),术前常规禁食、禁饮8 h,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3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用芬太尼、罗库溴铵、丙泊酚,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中连续监护BP、HR、SpO2,术中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及氧化亚氮为主,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A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3 min内注完;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芬太尼0.6 mg+氟比洛芬酯150 mg+生理盐水73 mL,总量100 mL,2 mL/h持续静脉泵入;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麻醉药,以10 mL/min的氧流量开放式自主呼吸,拔管后观察15 min,患者平稳后送回病房。记录麻醉时间;分别在拔管后15、30、45、60 min随访患者;躁动评分;观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畏寒发热、心悸、嗜睡、倦怠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及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拔管后15、30、45、60 min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无或轻度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中度及重度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术后24 h内3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畏寒发热、心悸、嗜睡、倦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2011, 27(5):70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镇痛泵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后膀胱痉挛的应用。方法:将良性经尿道前列腺增生行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120例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时间24~50 h。对照组术后间断肌内注射杜冷丁或强痛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24 h膀胱痉挛次数、每次痉挛持续时闻、术后48 h睡眠时间及冲洗液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膀胱冲洗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镇痛泵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减少出血,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膀胱血块堵塞发生率和继发出血的风险,对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后风险有积极的作用。
2011, 27(5):7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农村高血压患者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和指导策略。方法:现场测量血压、问卷调查和直面沟通等。结果:高盐饮食65.12%;高脂饮食63.28%;吸烟40.78%;饮酒43.83%;不坚持体育锻炼73.19%;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9.24%。结论:目前农村高血压患者存在诸多不良生活方式,血压控制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并发症的发生。
2011, 27(5):703.
摘要:【摘要】目的:介绍壳聚糖及其叶酸修饰物作为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和归纳壳聚糖基因载体的转染机制和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以及叶酸修饰的壳聚糖在增强的基因转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壳聚糖是一种最具潜力的非病毒载体,经过叶酸修饰后可增强靶向性,提高转染效率。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
2011, 27(5):705.
摘要:【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iinformationregulatorl,SIRT1)是一个具有NAD+依赖性的III类组蛋白去乙酞化酶,属于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人类SIRT1 在细胞存活与代谢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从而涉及了多种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发展。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SIRT1将有望在新药作用靶点及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2011, 27(5):707.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临床药学服务的理念、内涵,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现阶段的问题。
2011, 27(5):708.
摘要:【摘要】脂质体制备剂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完善,其多种制备方法各有利弊。评价脂质体质量的指标有外观、粒径分布、包封率和渗漏率等;稳定性也是制备脂质体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逆相蒸发法是制备脂质体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从近几年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及其质量评价和稳定性研究三方面作一综述。
2011, 27(5):713.
摘要:
2011, 27(5):716.
摘要:【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大气污染的加剧以及吸烟的影响,COP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有关人员对COPD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健康教育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不仅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机构应努力在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1, 27(5):718.
摘要:【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两者导致的气道阻塞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发病率逐年攀升。COPD是目前尚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全身不良反应重,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且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尤以COPD急性期合并呼衰的患者为甚。疾病导致了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而营养不良状态又可加重疾病,造成恶性循环。故采用合理的方式及时纠正营养不良对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非常重要。本文将从COPD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COPD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评定方法以及营养支持疗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营养状况工作提供帮助。
2011, 27(5):719.
摘要:【摘要】针对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造成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OI)的因素进行综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并针对不同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策略,维持身心健康。
2011, 27(5):72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顽固性心衰予以米力农10 mg加5%葡萄糖液或0.9%生理盐水100 mL中,以0.5 μg/(kg·min)速度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米力农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联合米力农静脉滴注治疗,能有效改善顽固性心衰的心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011, 27(5):7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圣环包皮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包茎、包皮过长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对21例斜疝、包茎或包皮过长患儿行腹腔镜下疝囊内环处高位结扎联合圣环包皮术。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和圣环包皮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12个月,斜疝无复发。结论:两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美观、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联合圣环包皮术术后容易清洗、护理,避免了两次手术和麻醉,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治疗费用,是安全可行的。
2011, 27(5):7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水痘患儿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服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10 mg/(kg·d),分2次空腹口服;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剂10~15 mg/(kg·d),分3次空腹口服,对比观察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16例,占8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14例,占70.0%。结论: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儿童水痘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结论: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1, 27(5):72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致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腹部严重创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致ACS 15例。结果:经过对15例患者腹部创伤的及时救护及ACS的防治,治愈11例,死亡4例。结论: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可及时诊断及预防ACS,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2011, 27(5):72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影响及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硝酸甘油及去除诱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法舒地尔30 mg+生理盐水100 mL,1日2次静脉滴注,10天为1疗程。于治疗前后测定NO、ET-1水平评定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升高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浆NO水平升高及两组血浆ET-1水平下降均不明显(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竞争性的抑制蛋白磷酸化酶(RhO激酶)活性,通过调节NO水平等途径改善心功能,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1, 27(5):72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1例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结果:31例患者服用首剂美托洛尔6.25 mg或12.5 mg效果明显。心衰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衰症状,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结论:一定程度的心衰患者可以尽早应用美托洛尔等β阻滞剂进行治疗。
2011, 27(5):727.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滴用散瞳药物前后的中央角膜厚度(CCT)。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6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患者120例232眼,对其在术前用美国PACHETTE2 DGH-550超声角膜测厚仪和美国雷赛AstraMax-三维立体角膜地形图信息处理系统测量患者散瞳前后C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散瞳前CCT为(530±19)?滋m,散瞳后厚度为(548±21)?滋m(P<0.05),角膜地形图测量散瞳前CCT为(502±22)?滋m,散瞳后厚度为(521±24)?滋m(P<0.05),散瞳前后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瞳前测量角膜厚度更能真实地反映CCT值,更有效地保证LASIK手术的安全性。
2011, 27(5):72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肱骨单纯内/外髁骨折可吸收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肱骨内外髁骨折75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例经4~12个月随访,平均7.5个月,骨折均一期临床愈合,肘关节功能按Aitken-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7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7.3%,无骨化性肌炎发生,尺神经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肱骨内外髁骨折可吸收螺钉固定疗效可靠,方法相对简便,可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2011, 27(5):72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AOPP合并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抢救成功65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5.6%。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AOPP引起呼吸衰竭的成熟方法。
2011, 27(5):73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增用氧驱动泵雾化吸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
2011, 27(5):73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管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3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1)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是降低血压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综合管理,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压,也增加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不良方式得到改善。
2011, 27(5):7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方法:对妊娠13~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后,立即服米非司酮75 mg,12小时后再服75 mg,服药前后2 h禁食;对照组60例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结果:实验组引产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产时出血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能明显缩短产程,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2011, 27(5):73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放疗后手术并发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术前深静脉高营养,雾化吸入,常规抗生素呼吸道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呼吸道及胸腔引流管管理,防止胸腔积液,根据痰培养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21例患者中4例不同程度的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抗感染后5~10天均痊愈。结论:食管癌放疗后再手术因患者免疫力低下,胸内心肺脏器生理功能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及肿瘤破损污染胸腔机会增多等因素,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本组围手术期采取严密措施,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2011, 27(5):73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肿粉碎穿刺针抽吸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局麻下CT定位采用血肿粉碎穿刺针抽吸引流。结果:1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愈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判定(ADL)分级:ADL1级39例,ADL2级48例,ADL3级36例,ADL4级13例,ADL5级3例,死亡9例。总有效率82%,死亡率7%。结论:该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减压迅速,简便易行,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2011, 27(5):73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CSP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主要依据B超检查,血HCG测定。术前分别误诊为宫内早孕及(或)先兆流产4例,宫颈妊娠1例,超声确诊3例,另2例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时大出血后,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0例中6例采用甲氨蝶呤全身或局部应用,配合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2例转院行子宫动脉栓塞(UAE)配合药物治疗,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一般超声检查可确诊,甲氨蝶呤全身或局部应用,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是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2011, 27(5):741.
摘要:
2011, 27(5):743.
摘要:【摘要】通过对外用止痛贴膏的市场和药物特点进行分析,对其治疗方案的成本和产出进行探讨,旨在说明对外用止痛贴膏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必要性,讨论出适用于外用止痛贴膏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2011, 27(5):744.
摘要:【摘要】升降出入是五脏六腑的根本,五脏六腑之病皆因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平衡,是故治病应“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早已为大家熟知,但五脏的以通为用鲜有所闻,本文就从五脏的功能和病机来阐述五脏的以通为用的原因。
2011, 27(5):74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教育方法“五驾马车”,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结果:观察组HBA1C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2011, 27(5):74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川崎病患儿按常规心脏扫查,重点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仔细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儿中有35例属于正常范围,19例冠状动脉内径及管径回声有不同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2011, 27(5):75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指导对碎石和排石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 26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予以评估,饮食,饮水和运动的指导和护理。结果:1 260例病人经过碎石治疗,治愈率82.6%,总有效率达94%,未出现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通过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和指导,可有效的控制各种并发症,保证碎石及排石的效果。
2011, 27(5):752.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操作遭拒时的心理反应及隐患。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及交谈法对4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临床操作遭拒时应对能力差,易失去自信,引发护患纠纷可能性大。结论:低年资护士业务能力、基础理论、临床经验及护患沟通能力欠佳,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使之更快适应临床,从而稳定护理队伍,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2011, 27(5):753.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观察、心理护理、手术护理、治疗护理异位妊娠的过程。结果:护士应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达到护理实践更理想的护理效果。结论:细心观察、准确诊断、迅速手术、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2011, 27(5):754.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1例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急性乳腺炎外科治疗的伤口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在局麻下对该患者实施了下皱襞外侧作切口,切开引流并给予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及大量0.1%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留置纱条引流,每日冲洗换药。结果:患者门诊换药60d后痊愈。结论: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急性乳腺炎的患者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解除心理负担,最大程度地清除水凝胶以缓解症状,加上精心的换药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2011, 27(5):755.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65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保暖、呼吸管理、喂养、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质量增加明显、死亡率降低、存活率有很大提高。结论:提高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水平,合理的保暖、有效的呼吸支持、营养喂养的改进、精心的护理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2011, 27(5):75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严密观察病情,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发展,血压稳定,无再出血现象。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采取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2011, 27(5):75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聋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聋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聋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以行为、情感障碍为主,护理具有个性化。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提高聋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2011, 27(5):75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疾病的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可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8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7%,病死率13%。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实行全面、系统的护理与监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
2011, 27(5):760.
摘要:【摘要】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PICC导管,对116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疗效。结果:116例置管患者113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留置时间15~224天,置管期间无感染及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治疗途径,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并有效降低化疗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2011, 27(5):7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脾脏破裂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对36例腹部外伤脾脏破裂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体会。结果:36例腹部外伤脾脏破裂患者34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94.4%。结论:严重腹部外伤脾脏破裂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手术止血和抗休克治疗、护理,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2011, 27(5):7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原因,制订相应管理措施,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手术人员、手术室布局、物品、设备及环境监测管理。结果:制度落实到位,手术周转率加快,手术间利用率及手术量增加,超时工作时数减少,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手术间利用率、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减少超时工作时数,保证了手术顺利开展。
2011, 27(5):774.
摘要:
2011, 27(5):783.
摘要:【摘要】我院门诊部为5 911名新农合参合人群开展高血压等16种慢性疾病筛查工作,本文是对筛查流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011, 27(5):784.
摘要:【摘要】医院作为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本文针对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2011, 27(5):790.
摘要:【摘要】以模块分析的方式举例分析了高校网站、研究所网站、知识网站和行业网站所含生物学相关资讯的特色,并分析其对高校生物学教学和研究的促进作用。
2011, 27(5):792.
摘要:【摘要】比较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优劣,本文主要对CBL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做出初步评价。
2011, 27(5):795.
摘要:【摘要】为了探索适合于教学型本科医学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借鉴近年来其他院校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在部分专业范围内进行了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尝试,分析了限制双语教学的一些因素,为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2011, 27(5):799.
摘要:【摘要】科学地在临床麻醉教学中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及创新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通过科学的设置问题、紧密结合循证医学及严谨的总结概括等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