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2012, 28(1):1.

      摘要 (645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5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原发灶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以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修复效果,同时探讨颏下岛状瓣应用相关问题。 结果 本组5例,其中4例未发生感染及坏死,1例因疤痕体质至皮瓣修复失败。所有男性患者未见胡须生长。5例患者供区外形良好,无仰头功能障碍、闭口功能障碍及下唇外翻。均随访6~12个月,4例未复发,1例局部复发,术后面神经功能均良好。 结论 颏下岛状瓣血供稳定且充足,组织弹性及颜色与口腔颌面部组织接近,皮瓣制取简便,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术后放疗不影响皮瓣成活,供区缺损可一期拉拢缝合,且外形及功能良好,对于老年患者尤其适用。

    • 柠檬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

      2012, 28(1):3.

      摘要 (754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广东产柠檬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东产柠檬桉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 首次确定了广东产柠檬桉叶挥发油中33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薄荷醇(34.33%)、新薄荷醇(16.11%)、右旋香茅醇(13.93%)、香茅醛(12.42%)、孟二醇(5.16%)等。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所鉴定成分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6.07%。 结论 确定了广东产柠檬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文献报道具有相似性,但仍存在差别, 结果提示下一步有必要对柠檬桉叶挥发油成分新的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为综合利用柠檬桉叶挥发油奠定基础。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2012, 28(1):6.

      摘要 (7531)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方法 用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和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量表,对3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随机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比较。 结果 (1)不同年龄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病程越短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好,血压、血脂的正常率越高;(4)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医护人员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2012, 28(1):8.

      摘要 (7844)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静脉滴注喜炎平10 mg/(kg·d),干扰素剂量5×104 U/(kg·d),肌内注射,疗程7 d;对照组用干扰素剂量5×104 U/(kg·d),肌内注射,疗程7 d。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 结论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HFMD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平板运动试验中T波增高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

      2012, 28(1):9.

      摘要 (81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过程中引起T波增高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分析36例在TET中出现T波增高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 结果 29例T波增高开始于运动中2~8 min,7例发生于运动后2~3 min,T波增高持续时间3~7 min;出现在V2、V3导联21例,V4导联9例,Ⅱ、Ⅲ、aVF导联6例。T波幅度V2导联0.8~2.0 mV,V3导联0.5~1.6 mV,V4导联0.6~1.3 mV,Ⅱ、Ⅲ、aVF导联0.4~0.8 mV。运动中发生心绞痛10例。36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全部出现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左前降支病变22例,前降支加右冠状动脉病变8例,右冠状动脉病变6例。行PTCA术36例,支架植入术27例。 结论 TET中T波增高是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的可靠阳性指标之一。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巴戟天配方颗粒中总蒽醌含量

      2012, 28(1):11.

      摘要 (784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测定巴戟天配方颗粒中总蒽醌含量。 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测定波长为425 nm。 结果 检测浓度在0.208 8~3.132 0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4)。 结论 研究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巴戟天配方颗粒的质量。

    • 持续声门下吸引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2012, 28(1):12.

      摘要 (948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在ICU预防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蛳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 方法 根据是否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将入住ICU行MV超过48 h患者分为观察组(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和对照组(常规人工气道组),分析2组患者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8.12%和48.39%,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6.9 d和9.7 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9 d和22.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有效的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治疗时间,减少ICU平均住院时间。

    • 酒精诱发大鼠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2, 28(1):14.

      摘要 (799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参与酒精性肝损伤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造模成功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肝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结果 获得了7个有明显规律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一个蛋白点表达量有所升高,6个差异蛋白点表现为明显下调趋势。 结论 研究发现的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酒精性肝损伤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

    • 中频脉冲电治疗对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2012, 28(1):16.

      摘要 (786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中频脉冲电治疗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年龄30~50周岁,选择接受全麻后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术后常规组:只给予常规护理;低频脉冲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行低频脉冲电治疗每天2次,每次持续20 min;中频脉冲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行中频脉冲电治疗每天2次,每次持续20 min。治疗后观察各组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 结果 中频脉冲组切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术后5 d时由平均(7.31±1.08)分降至(4.36±1.12)分,术后7 d平均为(2.51±1.05)分,与常规组、低频脉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频脉冲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8±0.26)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频脉冲组疗效较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后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可有效缓解切口疼痛,有助于切口愈合。这种治疗方法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对面部犬咬伤患儿家属心理的影响

      2012, 28(1):18.

      摘要 (619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面部犬咬伤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口腔颌面部犬咬伤89例患儿的252名直系家属进行心理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对其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的心理改变。 结果 口腔颌面部犬咬伤患儿家属存在恐惧、焦虑、抑郁、愤怒、无助、自责心理障碍,干预后其心理障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患儿家属SAS总分以及SCL- 90各因子评分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 结论 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口腔颌面部犬咬伤患儿家属的心理障碍。

    •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2012, 28(1):20.

      摘要 (744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住院的新生儿肺炎患者395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本组395例标本共培养出阳性致病菌151株,阳性率38.22%,其中大肠埃希菌23株(7.08%),鲍曼不动杆菌16株(4.92%),土生克雷伯菌41株(12.62%),肺炎克雷伯菌35株(10.77%),阴沟肠杆菌28株(8.62%),其他8株(2.46%)。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较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复方β- 内酰胺类较敏感。 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土生克雷伯菌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儿肺炎重要的病原监测手段之一。

    •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2012, 28(1):21.

      摘要 (739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以羟基喜树碱(hydroxy camptothecin,HCPT)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以HCPT为主,联合5- FU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常规对症治疗。 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20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30%;对照组有效率为0,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提高,治疗组平均生存期7.99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期1.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CPT是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

    • 羟基喜树碱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2012, 28(1):23.

      摘要 (617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 camptothecin,HCPT)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37例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行同期对比分析。综合治疗组在放疗的第一周和第四周每日放疗后加用HCPT 10 mg/d,每周连用5 d。 结果 放疗结束时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单纯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CPT联合放疗能提高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2012, 28(1):25.

      摘要 (765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合并腺样体肥大的疗效。 方法 将58例SOM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术,B组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术后3个月A组有效44耳,无效10耳,有效率81.48%,B组有效51耳,无效4耳,有效率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效51耳,无效3耳,有效率94.44%,B组有效54耳,无效1耳,有效率9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纯腺样体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均是SOM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观察

      2012, 28(1):27.

      摘要 (776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取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手术患者28例31足进行随访分析。按Sanders分型,Ⅱ型11足,Ⅲ型15足,Ⅳ型5足。均采用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 结果 28例31足均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5足,良13足,可3足,优良率90.3%。 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取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有优良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荷叶铁线蕨抗菌水提醇沉液的制备方法

      2012, 28(1):29.

      摘要 (782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荷叶铁线蕨抗菌水提醇沉液的最佳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进行水提醇沉液工艺的用水量(A)、煎煮时间(B)、浓缩比例(C)、乙醇浓度(D)4因素3水平的实验研究,以其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为指标判断抑菌效果,根据抑菌效果判断最佳制备方法。 结果 荷叶铁线蕨抗菌水提醇沉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煎煮用水量分别为生药量的6倍、4倍、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60、40、30 min;提取浓缩液为1.5∶1;醇沉液含醇量70%。结论 筛选出了荷叶铁线蕨的最佳水提液制备方法。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住院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2012, 28(1):30.

      摘要 (7678)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1- 8月在我院艾滋病科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增加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依从性98%,对照组依从性80%,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B- lynch缝合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分析

      2012, 28(1):32.

      摘要 (619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B- lynch缝合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对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评估。 方法 选取行子宫动脉结扎及B- lynch缝合术后的患者26例为治疗1组,行子宫动脉结扎的患者30例为治疗2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常规剖宫产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对3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治疗组在子宫复旧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上行支动脉结扎及B- lynch缝合不影响子宫复旧及月经复潮, 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可行、 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临床分析

      2012, 28(1):33.

      摘要 (747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PCOS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后患者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催乳激素(prolactin,PRL)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E2、LH、T含量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获得妊娠49例,占81.7%。 结论 PCOS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具有微创、妊娠率高等特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急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2012, 28(1):35.

      摘要 (74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 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急诊处方3 000张,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362张,不合格率为12.1%。 结论 该院急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医师、药师仍需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 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

      2012, 28(1):37.

      摘要 (618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超声对梗阻病因的诊断符合率。 方法 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115例梗阻性黄疸的声像图特点。 结果 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96.5%,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89.6%。超声确诊103例(89.6%),误诊或漏诊12例(10.4%)。 结论 超声既能明确病变部位,又能了解病因,是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6例临床分析

      2012, 28(1):39.

      摘要 (642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糖尿病DK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措施。 结果 16例均抢救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儿童糖尿病DKA多有诱因,起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误治,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常规检查,坚持合理用药,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 甲状腺乳头状癌79例的形态学观察及病理学分析

      2012, 28(1):40.

      摘要 (758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PTC的临床病理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PTC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表现。 结果 79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8~66岁,年龄高峰为30~40岁。女56例,男23例。右侧52例,左侧18例,双侧9例。大体观察:肿物大小不一,直径0.5~5 cm有55例,直径小于1 cm有40例,直径1~3 cm有30例,直径3~5 cm有9例。其中有完整包膜5例,有囊性变7例,囊内充满棕褐色液体,囊壁可见灰白色乳头状突起,切面灰白或棕褐色。镜下:真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核沟等特征性细胞核改变、伴随改变,砂粒体形成,间质纤维化、钙化、骨化等。 结论 PTC占甲状腺癌的60%~70%,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预后较好。PTC的早期正确病理诊断对临床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 超声检查在早期肝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2, 28(1):42.

      摘要 (72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早期肝脾挫裂伤的应用价值,以寻求早期诊断的条件。 方法 经超声检查发现的肝脾破裂患者30例,其中肝挫裂伤4例,肝裂伤并肝包膜下积液3例,肝挫伤并血肿形成1例,肝包膜下积液1例,脾挫裂伤10例,脾挫裂伤并包膜下积液3例,脾挫裂伤并血肿2例,脾挫裂伤并左肾挫裂伤2例,肝脾挫裂伤4例,对其超声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本研究中肝脾挫裂伤以高回声为主,其间可夹杂液暗区。形态呈片状或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并腹腔积液17例,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很少探及血流信号。 结论 依据病灶的二维超声形态特征可提高肝脾破裂的早期阳性发现率。

    • 性激素联合用药治疗青春期功血52例临床分析

      2012, 28(1):44.

      摘要 (738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性激素联合用药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 方法 观察组27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采用性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25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单用孕激素治疗。 结果 (1)观察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维持用药期间无异常出血,停药后17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痊愈率为63.0%,显效率为25.9%,有效率为11.1%,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停药后有12例患者恢复正常规律月经,痊愈率为48.0%,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16.0%,无效占16.0%,总有效率84.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采用性激素联合用药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良好,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 女性不孕症658例病因分析

      2012, 28(1):46.

      摘要 (729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65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女性不孕的病因中,输卵管因素占43.62%,其原因与生殖道感染、流产、分娩、盆腔手术等有关;排卵功能障碍占35.11%,主要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症引起。 结论 输卵管因素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排卵障碍居第二位,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 结核灵联合化学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2012, 28(1):47.

      摘要 (732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化疗并用结核灵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5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结核灵加化疗治疗)及对照组(单纯常规化疗),观察治疗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阴转情况。 结果 强化期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强化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9.49%和60.25%,2组比较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结论 结核灵能明显加强病变的吸收,快速提高痰菌阴转率,近期疗效显著。

    • 国人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肛肠疾病患者日间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2012, 28(1):49.

      摘要 (72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最佳适合国人的肛肠手术患者日间手术的腰麻用药方案。 方法 ASAⅠ~Ⅱ级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按照腰麻用药方案不同分别为0.75%布比卡因0.3 ml+芬太尼15 ?滋g+50%葡萄糖0.05 ml(A组)和0.75%布比卡因0.5 ml+芬太尼15 ?滋g+50%葡萄糖0.05 ml(B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后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肛门松弛度,手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外科医师和患者满意率。 结果 B组术前与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A组无明显变化。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组,持续时间明显较A组长。运动阻滞强度B组大于A组,肛门松弛度A组差于B组。患者满意度和外科医师满意度B组较A组高。手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发生率无明显差异。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A组高。 结论 B组0.75%布比卡因0.5 ml+芬太尼15 ?滋g是国人腰麻进行肛肠日间手术较为适合的麻醉用药剂量。

    •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最佳浓度探讨

      2012, 28(1):51.

      摘要 (745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简称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最佳浓度。 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313%罗哌卡因、0.268%罗哌卡因和0.179%罗哌卡因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并在术后12、24、48 h对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 0.268%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与0.313%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运动阻滞表现,与0.179%罗哌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68%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产生运动阻滞。

    • COPD合并呼吸衰竭经无创通气治疗61例的临床分析

      2012, 28(1):52.

      摘要 (734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期间61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 61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治疗组(39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经无创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和PaCO2显著下降(P<0.05),而pH和PaO2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CO2、pH和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具有可行性且安全有效。

    • 掌侧T型板内固定结合CPC治疗老龄不稳定Colles骨折

      2012, 28(1):54.

      摘要 (749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老龄不稳定Colles骨折的治疗经验。 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掌侧T型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PC)治疗,观察疗效。 结果 本组30例全部获得随访,均骨性愈合,按Gartland & Werley标准评估,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3%。 结论 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结合CPC治疗老龄不稳定Colles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TEP与传统前入路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2012, 28(1):56.

      摘要 (768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传统前入路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EP)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异同点,旨在为其术后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对165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沿用传统前入路(前入路组)和开放式TEP(开放TEP组)术式行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术后并发症观察,尿潴留、手术耗时、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区疼痛、血清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和神经感觉异常等发生率高,而开放TEP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高。 结论 开放TEP修补腹股沟疝可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和术后不适,但是血清肿发生率高于前入路组。故前入路组术后应重点做好防治腹股沟区疼痛、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和神经感觉异常的护理,而开放TEP术后则应重点做好防治血清肿的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在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2012, 28(1):58.

      摘要 (756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适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路径。 方法 将70例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参加压力滴定及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表示满意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适用于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 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预防相关感染的分析及护理

      2012, 28(1):59.

      摘要 (595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并发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 对160例行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留置导尿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留置导尿管超过10 d的患者感染率高达83%。病原学检测发现感染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75%)。 结论 通过各种护理干预, 正确掌握留置导尿时间,加强泌尿道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插管,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 >短篇论著
    • 筛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2, 28(1):61.

      摘要 (748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病因、病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通过报道1例筛窦IMT,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 结果 患者术后头痛及眶周胀痛立即消失,病理检查结果为IMT,随访3个月无复发。 结论 IMT是一种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查,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 不同体位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012, 28(1):62.

      摘要 (920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钉(proximoil fermoral nail anti?蛳rotation,PFNA)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4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体位安置行侧卧位(A组)、仰卧位标准体位(B组),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X光机透视次数及患者皮肤受压状态,了解麻醉医生、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对两种体位的评价。 结果 B组体位摆放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A组基本相同,但术中C臂X光机透视次数、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医护人员对标准体位的摆放效果评价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标准体位安置方便手术操作,减少反复透视,有效避免体位不当引发的损伤,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 28(1):64.

      摘要 (598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脂蛋白(a)即[Lipoprotein(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C)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116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LP(a)、LDL- C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结果。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血脂是高血压患者必不可少的定期检测项目,尤其应注意检测LP(a)与LDL- C浓度。

    • 奥扎格雷钠联合天麻素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无局灶体征的后循环缺血疗效观察

      2012, 28(1):65.

      摘要 (706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天麻素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无局灶体征的后循环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80例无局灶体征的急性期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天麻素注射液60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 mg,分别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天麻素注射液600 mg、ATP 20 mg/辅酶A 100 U,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能经口进食后两组均应用拜阿司匹林200 mg和立普妥2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基本控制的平均起效时间,总有效率,出现临床症状体征加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比例。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眩晕症状控制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治疗用药均耐受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天麻素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无局灶体征的后循环缺血疗效肯定。

    • 创新型PFNA- 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疗效观察

      2012, 28(1):67.

      摘要 (71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创新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采用PFNA- 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断钉,股骨头切割,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达94分,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PFNA- 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方便,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2, 28(1):68.

      摘要 (735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疗效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35例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子宫按摩、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片等)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宫体注射或臀部肌内注射,单次注射效果不理想时,可间隔15~30 min重复注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治疗。 结果 35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同时加强密切的护理配合,可降低死亡率。

    •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及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2012, 28(1):70.

      摘要 (7098)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非紧急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在引导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 对29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床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其中22例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在常规气道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气道护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 29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气管插管;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成功脱机5例,1例死亡;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成功脱机16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 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准确、安全,纤维支气管镜参与气道护理能有效纠正气道阻塞、改善通气,有利于控制感染,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临床实践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观察

      2012, 28(1):72.

      摘要 (7438) HTML (0) PDF 1.00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通过鼻内镜经鼻前庭径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完整消融鼻前庭囊肿。 结果 随访6~24个月, 40例患者均获治愈,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 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2, 28(1):73.

      摘要 (739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1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左氧氟沙星组(治疗组)和孢哌酮钠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抗呼吸道感染疗效和细菌清除效果。 结果 氧氟沙星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高达9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率为8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疗效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病因Logistic分析

      2012, 28(1):74.

      摘要 (706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Logistic分析法,找出导致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主要因素。 方法 对39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植入组与对照组术后5年肿瘤生存率分别为64.5%和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晚期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腔化疗方法。

    • 宁泌泰联合理疗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8例疗效观察

      2012, 28(1):75.

      摘要 (730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宁泌泰胶囊联合理疗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前列腺症状指数评分。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和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列腺症状指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宁泌泰胶囊联合理疗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LISS- PT钢板在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的应用

      2012, 28(1):76.

      摘要 (747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 对39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清创后,LISS接骨板内固定。 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I期愈合,无伤口感染、骨髓炎、骨不连,2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取出后未发生再骨折。 结论 LISS- PT钢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安全、简单、有效。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50例临床体会

      2012, 28(1):77.

      摘要 (776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新生儿窒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保暖、纠正酸中毒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对照组经常规治疗,显效率50%,总有效率86%,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后,显效率62%,总有效率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玻璃酸钠结合复方七叶皂苷凝胶治疗膝关节OA疗效观察

      2012, 28(1):78.

      摘要 (735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结合复方七叶皂苷凝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果。 方法 选择膝关节OA患者9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1%玻璃酸钠注射液2 ml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同时给予复方七叶皂苷凝胶4 g均匀外涂于膝关节处皮肤,4次/天;对照组仅给予1%玻璃酸钠注射液2 ml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周后观察其疗效。 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治疗组有效率达94%,高于对照组的88%,治疗组优良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 结论 玻璃酸钠结合复方七叶皂苷凝胶治疗膝关节OA疗效明显。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效果观察

      2012, 28(1):79.

      摘要 (692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临床疗效。 方法 45例绝经后4~8年自愿要求取IUD的妇女,术前均给予口服尼尔雌醇2 mg,连服3 d。随诊3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 结果 45 例取IUD时,阴道分泌物增加,弹性好。宫颈管软化,宫口松弛,均较顺利取出IUD。随诊3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 结论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临床效果明显。

    • 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2012, 28(1):80.

      摘要 (756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70例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西酞普兰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 结果 经过8周治疗,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早于度洛西汀组。 结论 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前者起效时间晚于后者。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6例疗效观察

      2012, 28(1):81.

      摘要 (724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未破裂患者有效的方法。 方法 在常规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基础上,使用MTX 50 mg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用4次,8 d为1个疗程;米非司酮50 mg口服,每天2次,共400 mg。 结果 MTX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未破裂患者一次性成功,有效率达91%。 结论 MTX配合米非司酮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使用过程中较大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但在停药后都可逐渐恢复,该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患者易接受,不影响生育能力,宜推广应用。

    • 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 28(1):82.

      摘要 (711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钾血症静脉补钾的体会

      2012, 28(1):83.

      摘要 (710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和治疗

      2012, 28(1):84.

      摘要 (72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睡眠剥夺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2012, 28(1):85.

      摘要 (651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机体记忆的影响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海马的突触可塑性是研究学习记忆机制的重要目标,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 term depression,LTD)是突触可塑性重要的功能指标,因而与SD造成的记忆损伤有关。

    • 影响检测HPRT基因突变率的因素探讨

      2012, 28(1):87.

      摘要 (711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突变事件密切相关,检出人类在环境中接触的突变剂依赖于致突变试验。以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PRT)基因为报告基因的HPRT突变试验就是其中几个重要的致突变试验之一, 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逐渐成为基因突变机制和修复机制理想的研究靶点,HPRT基因突变分析法也逐渐成为很有价值并被广泛应用的生物剂量计。但是,HPRT基因突变率的检测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高剂量时,射线造成的已不仅仅是单基因损伤,另外,HPRT自发突变频率受年龄、样本数量等的影响。因此,HPRT基因突变频率已不能完全反映损伤程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

    • HBV相关疾病患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2012, 28(1):89.

      摘要 (699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致患者免疫紊乱,并产生自身抗体,包括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和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主要有抗肝特异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及抗肝细胞膜抗原(liver membrane antigen,LMA),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ti- nuclear antibody,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 smooth muscle antibody,ASMA)、抗细胞骨架抗体(anti- cytoskeleton,CS)、抗线粒体抗体(anti- mitochondria antibody,AMA)等。对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分析和评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体内自身免疫状况,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肥大细胞在易损斑块中的作用

      2012, 28(1):91.

      摘要 (731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一种参与炎性免疫应答反应的炎性细胞,通过多种机制被激活后释放各种介质,加重斑块内炎性反应,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凋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促进新血管形成及新生血管破裂出血。通过上述作用使MC在斑块的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 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012, 28(1):93.

      摘要 (7140)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泌尿系感染性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尿路结石,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临床治疗中历来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各国研究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就感染性泌尿系结石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 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进展

      2012, 28(1):95.

      摘要 (730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ICU护士的职业危害备受国内外关注,为提高对ICU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认识及职业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引起有关领导和护理人员自身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ICU护士的身心健康。

    • 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2, 28(1):97.

      摘要 (717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当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新世纪,干细胞的研究引领着一场医学的变革。干细胞生物学性质稳定,能在适宜的体内、外环境下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合理的选择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促进脊髓损伤模型神经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诊疗技术
    • 二维超声对胎儿唇裂的诊断价值

      2012, 28(1):99.

      摘要 (726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在中晚期胎儿唇裂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为产前诊断胎儿畸形提供帮助。 方法 应用ALOKE1400超声诊断仪对2 368例妊娠19~37周胎儿颜面部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唇部结构。 结果 2 202例成功获得胎儿唇部成像,显示率93%,发现唇裂6例,畸型率2.7‰。 结论 孕24~36周是胎儿脸部超声表面成像的最佳期。在此期间胎儿唇裂中图像逼真、直观,利用二维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在产前超声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儿童典型失神发作的脑电图分析

      2012, 28(1):100.

      摘要 (70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实验诊断与临床
    • 3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

      2012, 28(1):101.

      摘要 (687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3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方法 采用厂家质控标本及我院门诊患者的新鲜血以EDTA- K2抗凝标本,分别在本实验室所使用的3台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WBC、RBC、HGB、HCT、PLT 5个项目的结果在3台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度等主要性能,初步评估3台仪器之间的可比性及相对偏差。 结果 在所检测的5个项目中,3台仪器的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相关性良好,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结论 同一实验室存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时,应定期对仪器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差评估,并及时校准,使不同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 慢性乙型肝炎肝内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2012, 28(1):102.

      摘要 (706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活化T细胞与辅助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组织免疫学方法,结合流式细胞仪的定量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2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分析。 结果 肝内T细胞的活跃性要明显高于外周血。由于活化T细胞的明显增加,CD4+细胞因受其抑制而显著减少,而T细胞的生物毒性却使得CD8+细胞数量增加。FC受体阳性细胞的数量虽然也有增加,但其中不包含NK细胞以及T细胞的FC受体。 结论 活化的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在慢性乙肝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因为T细胞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FC受体同样会造成肝细胞的损伤。

    • >短篇与个案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术后瘫痪1例

      2012, 28(1):104.

      摘要 (668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药物与临床
    • 药师参与临床科室查房体会

      2012, 28(1):105.

      摘要 (58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自身的药学特长,通过深入临床一线,在科室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 结果 临床药师对医师的用药行为实施干预。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治疗成本、缩短疗程。 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开展药学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对推进合理用药,发展临床药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儿科用药分析

      2012, 28(1):106.

      摘要 (754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综合调查我院儿科用药情况。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处方7 500张;分别统计患者年龄,用药品种数,含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抗菌药物单用、联用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以及给药途径,疾病、病原学检查情况,中药抗菌药的使用,不合格处方情况等。 结果 不合格用药处方1 536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0.48%。其中不规范处方768张,占抽查处方10.25%;不合理用药处方579张,占抽查处方7.72%。 结论 儿科医师对儿童用抗菌药的选择比较慎重,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部分联用不合理等问题。

    • 浅析药品质量导致的医院感染

      2012, 28(1):108.

      摘要 (744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护理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2012, 28(1):109.

      摘要 (6987)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回顾性总结2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过程。 结果 护理过程中6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在气管切开后6 d因呛咳出现切口出血,及时发现给予止血。 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 胸腹部全麻手术后早期半卧位的作用

      2012, 28(1):110.

      摘要 (75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胸腹部全麻术后早期半卧位作用。 方法 随机将80例胸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 早期半卧位对胸腹部全麻手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结论 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胸腹部全麻术后的康复质量。

    • 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射治疗致口腔黏膜炎的影响

      2012, 28(1):112.

      摘要 (636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射治疗致口腔黏膜炎的影响。 方法 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21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数105例为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双数105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 结果 实验组鼻咽癌放射治疗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了鼻咽癌放射治疗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

      2012, 28(1):113.

      摘要 (706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因素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128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剖宫产常规护理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同时记录产妇进入手术室前血压上升及脉搏加快的例数,对照组行剖宫产常规护理。 结果 实验组血压上升发生率、脉搏加快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紧张情绪,有助于产妇心理放松,稳定产妇血压和心率,使手术进行顺利,缩短手术时间,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有重要意义。

    • 微创气管切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2, 28(1):114.

      摘要 (7119)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微创气管切开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 对70例患者行微创气管切开术,并观察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伤口愈合情况。 结果 本组患者10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0例转院,50例带管15~900 d,平均60 d,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微创气管切开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并发症较低的优点,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五年制高职护生“三查七对”应用能力的调查与对策

      2012, 28(1):115.

      摘要 (737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差错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护生三查七对应用能力的现状,探讨提高护生应用三查七对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致呼吸道梗阻的护理

      2012, 28(1):116.

      摘要 (710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护理体会

      2012, 28(1):117.

      摘要 (705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髂外静脉破裂患者的护理

      2012, 28(1):119.

      摘要 (723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并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体会

      2012, 28(1):120.

      摘要 (720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康复新液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2012, 28(1):121.

      摘要 (586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2012, 28(1):122.

      摘要 (729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监测及护理

      2012, 28(1):123.

      摘要 (696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ICU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2012, 28(1):124.

      摘要 (7087)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

      2012, 28(1):125.

      摘要 (736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循证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2, 28(1):126.

      摘要 (722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气管插管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应用

      2012, 28(1):128.

      摘要 (7144)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西医结合
    • 综合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疗效观察

      2012, 28(1):129.

      摘要 (736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应用综合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综合刺营微创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钠肌内注射治疗,每次80万单位,每天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其疗效。 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刺营微创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具有疗效佳、微创伤、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价廉等优势,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补肾促卵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55例疗效分析

      2012, 28(1):130.

      摘要 (753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补肾促卵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补肾促卵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克罗米芬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0.91%,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显效率22.5%,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促卵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肯定。

    •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观察

      2012, 28(1):131.

      摘要 (717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 方法 将5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加换药;对照组采用单纯换药处理,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3、5、7 d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纯换药治疗。

    • 中医药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注重“四结合四禁忌”

      2012, 28(1):132.

      摘要 (729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

      2012, 28(1):135.

      摘要 (736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学教育
    • 应用自动组卷系统组卷对外科学课程期末考试实施教考分离的试卷分析

      2012, 28(1):136.

      摘要 (709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外科学课程实施教考分离的经验,检验教学效果。 方法 构建外科学题库,应用我院自主研发的自动组卷系统自动组卷,对我校医学二系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81名本科生的外科学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使用试卷定量分析系统对试卷及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试卷分析表明自动组卷的试卷设计合理,试题难度中等,区分度稍差;成绩分析表明,分数近似正态分布。 结论 本试卷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外科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稍差,可信度较好。

    •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2012, 28(1):138.

      摘要 (7226)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建立新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对目前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实践,探索出更加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路。

    • 医学院校英语课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2012, 28(1):139.

      摘要 (6957)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医学院校运用多媒体开展英语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的信息量增大,“授课”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复制真实世界的交往与交际,学生的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但同时有些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 将“毒黄瓜”事件和大肠杆菌教学结合的实践和思考

      2012, 28(1):141.

      摘要 (6993)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概念性、描述性和记忆性的内容较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兴趣,将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欧洲“毒黄瓜”事件和微生物学各论大肠杆菌的教学内容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 特色专业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2, 28(1):143.

      摘要 (711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本研究项目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面向西部民族地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尝试构建与专业特色相吻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和建立一种既接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又符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文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旨在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致力于培育自己的专业亮点和专业优势,以自己的亮点、优势打造学校品牌,提升自己的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 医学免疫学创新实践意义探索

      2012, 28(1):144.

      摘要 (702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免疫学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的需要。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免疫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通过创新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思想,锻炼科研动手能力,提升科研素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学平台。

    • 病例引导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在外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2, 28(1):145.

      摘要 (7460) HTML (0) PDF 1.00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病例引导教学法(case base study,CBS)结合多媒体课件在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可行性。 方法 以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科3、4班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BS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和单纯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BS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 临床路径式教学对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影响

      2012, 28(1):147.

      摘要 (7325)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将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之中,以CP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式,即为CP教学。实践证明,CP式教学是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短篇与个案
    • 肺梭形细胞肉瘤1例

      2012, 28(1):148.

      摘要 (688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院管理
    • 论医改背景下城市大中型医院的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012, 28(1):149.

      摘要 (72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对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带来新的改变,在医疗服务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大型医院应处理好外延扩展与内涵建设的关系。只有从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城市医院走上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 公立医院提高优质服务是医改的重要基础

      2012, 28(1):150.

      摘要 (700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实行优质服务、办人民满意医院和提高医院竞争力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改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医院优质服务的目的、内涵、再扩展、补偿和公立医院面临着改革与挑战等进行了初略的探讨。

    • 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科研管理方法探讨

      2012, 28(1):152.

      摘要 (59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需要加强医学科研管理,以促进临床科研的发展。我院结合实际通过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选择优势学科重点发展,增大投入,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医院科研管理制度等措施,使我院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发表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 伤口造口护理基地的创建与管理

      2012, 28(1):154.

      摘要 (719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院药库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2012, 28(1):155.

      摘要 (741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卫生防疫保健
    • 滨州市滨城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2012, 28(1):156.

      摘要 (722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滨州市滨城区手足口病疫情,并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年滨州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874例,重症病例83例,无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72例,肠道病毒71(EV71)占44.44%,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占40.28%,其他肠道病毒占15.28%;年发病率为430.9/10万,其中在人口密度大和流动人口多的5个办事处疫情较严重,明显高于乡镇;发病主要集中在6- 8月,占81.64%;并以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占85.65%,其中3岁年龄组发病最多(421例),占22.47%;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1.92%;男女之比为1.36∶1。 结论 2010年引起滨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型别主要为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特别是在6- 8月重点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状况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2, 28(1):157.

      摘要 (736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掌握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深入辖区调查,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并了解监护人对疫苗的认知情况。 结果 6种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BCG)31.82%、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BV)23.86%、百白破三联疫苗(DPT)13.64%、麻疹疫苗(MV)9.09%、乙肝疫苗(HBV)10.23%、流脑疫苗(MAV)11.36%。 结论 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调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 >短篇与个案
    • Joubert综合征1例

      2012, 28(1):159.

      摘要 (564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皮肤纤维瘤病1例

      2012, 28(1):159.

      摘要 (700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