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2, 28(16):2401.
摘要:目的 探讨扫描延迟触发模式对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64-MD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采用两种模式下完成120例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分析评价其成像质量差异及失败原因。共120例,A组60采用对比剂小剂量峰值测试扫描延迟触发模式,B组60例采用Smart Prep(对比剂跟踪技术)触发模式。 结果 质量评分A组达标率99.23%,B组达标率98.5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小剂量峰值测试扫描延迟触发模式能够明显提高64-MDCT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和检查成功率,是目前回顾性心电门控下该项检查较理想的扫描延迟触发模式,应在临床工作中广泛采用。
2012, 28(16):2404.
摘要:目的 观察以供体腹主动脉重建肝动脉对受体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6头,受体再随机分为A组(肝动脉吻合组)和B组(腹主动脉吻合组)),每组3头。供、受体动物均接受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供体动物行快速肝脏切取术取出供肝。受体动物置入Swan-Ganz导管,行背驮式肝移植术,A、B组采用不同的肝动脉重建方式,A组在不阻断腹主动脉下采用肝动脉端端连续吻合,B组在阻断腹主动脉后以其腹主动脉侧壁和供肝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检测开腹前5 min(T0)、无肝期30 min(T1)、新肝期30 min(T2)、肝动脉重建后10 min(T3)、术毕时(T4)、术后1 h(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量(CO)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nI。 结果 在T0~T2时,组间各指标无差别;在T3时点,B组HR、CO低于A组,MAP、CVP、PAP、PCWP高于A组,cTnI组间无差别;在T4、T5时,B组MAP低于A组,CVP、PAP、PCWP、cTnI高于A组,HR、CO组间无差别。 结论 采用完全阻断腹主动脉和以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的肝动脉重建方式加重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心肌损伤。
2012, 28(16):2408.
摘要:目的 通过对遵义医学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遵义医学院内分泌科20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01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中产生抑郁情绪131例(65.2%),其中小学学历者SDS指数高于大专以上学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情绪170例(84.6%),其中女性SAS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应加强心理干预。
2012, 28(16):2410.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 结果 B超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52.2%,宫腔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81.5%,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2.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结合阴道B超检查并与定位组织活检和诊刮术相结合,可提高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2012, 28(16):2412.
摘要:目的 探讨预混门冬氨酸30(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 R)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事件波动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差异。 方法 将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 R组,待指血糖达标后用动态血糖仪监测3 d,观察两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指血糖和指血糖的最高、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用连续血糖检测系统(CGMS)监测发现诺和锐30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事件比诺和灵30 R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诺和锐30虽然控制血糖的能力与诺和灵30 R相当,但是具有更少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事件;因此,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依然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2012, 28(16):2414.
摘要:目的 探讨在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特异性激动剂GW4064对核受体结合蛋白1(nuclear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 1,NRBP1)的表达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W4064(浓度分别为0.5、5.0、10.0 μmol/L)作用24 h后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FXR的特异性激动剂GW4064处理DU145细胞24 h后,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 FXR的特异性靶基因小异二聚体伴侣分子 (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随后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NRBP1的表达。 结果 FXR 的特异性配体GW4064各浓度实验组对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无影响(P>0.05)。GW4064作用于DU145细胞后,SHP转录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表明FXR 在DU145细胞中具有功能活性。FXR经过活化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对NRBP1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FXR在DU145细胞中可抑制NRBP1的表达。
2012, 28(16):2417.
摘要: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对脓毒症的抗炎效果及作用途径。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以盲肠结扎手术制作脓毒症模型。干预组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干预。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核因子-?资B(NF-?资B) p65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48 h死亡率高,所测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干预组大鼠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P<0.05),存活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减少肺组织中TLR-4 mRNA及NF-?资B p65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干预组减少肺组织中TLR-4 mRNA及NF-?资B p65 mRNA的表达降低。 结论 白芍总苷对脓毒症大鼠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大鼠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芍总苷下调TLR-4/NF-?资B信号途径有关。
2012, 28(16):2419.
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该院2007—2011年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院使用的降糖药物有中药类、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苯甲酸衍生物以及胰岛素类制剂。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类的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α-糖苷酶抑制剂以阿卡波糖的使用频率最高;传统的磺脲类和双胍类使用情况相对较稳定,DDC较低,易被患者接受。 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2012, 28(16):2421.
摘要: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2F1和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乳腺浸润性癌、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58例乳腺增生组织中E2F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E2F1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7%、12.2%和1.7%,前者与后二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4.4%、57.1%和70.7%,前者与后二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E2F1和P16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F1和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显著负相关性(r=-0.297,P<0.05)。 结论 E2F1、P16蛋白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E2F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16失表达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利于评估预后,同时可为乳腺癌新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2012, 28(16):2424.
摘要:目的 动态观察并分析该院临床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 采用200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纸片扩散法中的筛选试验和确认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 结果 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福氏志贺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耐药分析显示,亚胺培南一直对所有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舒巴坦。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除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细菌抗菌活性好。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例逐年增高。 结论 院内细菌耐药性监测不仅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还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
2012, 28(16):2426.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3种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30例为A、B、C三组。A组:联合疗法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中药(52例),B组:MTX 3 d注射法配合中药治疗法(46例),C组:MTX 5 d注射法(32例)。 结果 以最后手术为保守治疗失败,三组成功率:A组89.7%,B组77.5%,C组61.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大于15%者比率:A组79.1%,B组67.9%,C组45.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TX、米非司酮、中药联合应用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可推广应用。
2012, 28(16):2428.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前后肺功能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在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47例,于手术前48 h日间清醒状态下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最大通气量(MVV%)、肺弥散功能(DLCO)、气道阻力(RAW),同时在肘正中静脉抽取静脉血2 mL两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手术后6 d再次检测患者肺功能中FEV、FVC、MVV%、DLCO、RAW指标;同时用ELISA方法测血清IL-6,IL-8水平。 结果 手术前后肺功能中FEV、FVC、MVV%、DLCO、RAW,IL-6、IL-8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6、 IL-8水平增高与FEV、FVC、MVV%、DLCO、RAW各指标变化存在着相关性。 结论 手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升高与肺功能下降有密切联系。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术后肺功能的参考指标。
2012, 28(16):243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该院年龄大于60岁、已确诊有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31例为观察组,不伴抑郁症患者48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心电图ST-T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伴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较不伴抑郁症患者更易出现和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改变。
2012, 28(16):2432.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诊断儿童脂肪肝,分析其与儿童肥胖的相关性。 方法 对重庆市双桥区自愿参加检测的480名7~16岁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身高、体质量、血脂及肝脏B型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不同营养水平者脂肪肝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肥胖、超体质量、体质量正常儿童,脂肪肝检出率肥胖男生高于肥胖女生(P<0.05);脂肪肝组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脂肪组(P<0.05)。 结论 超声对儿童及青少年脂肪肝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儿童及青少年脂肪肝与肥胖相关,脂代谢紊乱是儿童及青少年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因素。
2012, 28(16):2434.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活检或电圈环切术(l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连续病例的病理分级转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CIN活检或LEEP后连续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共计374例,对不同诊治手段和CIN病理分级转化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经阴道镜活检,374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368例符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6例为浸润癌。LEEP后再治疗的CIN患者中,随访发现30例再次出现宫颈病变。 结论 经宫颈活检或LEEP结合病理检查能准确的诊断宫颈病变,并能较好治疗CIN。
2012, 28(16):2436.
摘要:目的 了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对丙酸氟替卡松用药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首次诊断为AR并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依从性调查。 结果 在46例获得有效电话随访的患者中,40例表示用药后疾病有所减轻或已痊愈,占总数的87.0%;有30例患者用药4个月以上,占总数的65.2%;27例患者的依从性好,占总数的58.7%;19例患者依从性差,占总数的41.3%。 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AR患者依从性良好,采用积极的手段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2012, 28(16):2438.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时心率变异性poincare散点图分析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及相关性。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测定手术前1天(T1)、麻醉诱导前(T2)、诱导插管(T3)、术中(T4)、苏醒时(T5)、术后1 d(T6)6个时间点各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散点图短轴(SD1)、散点图长轴(SD2)的变化以及T2~T5时AAI的变化。 结果 与T1时比较,T6时MAP、SD2明显下降(P<0.05);与T2时比较,T3时心率明显增快,MAP、SD2明显升高(P<0.05);T4、T5 时MAP、SD2明显下降(P<0.05);T3~T5时AAI、SD1明显下降(P<0.05)。 结论 心率变异性非线性分析指标SD1与反映麻醉镇静程度的AAI有很好的相关性。
2012, 28(16):2440.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 结果 两组患者主观舒适度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2012, 28(16):2442.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0例对其进行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未实施护理干预。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依赖性评估等对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干预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剖宫产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2, 28(16):2444.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青年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将90例青年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第2天、出院前1天进行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心理活动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观察干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积极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2012, 28(16):2446.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危重症患者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影响及效果。 方法 对64例早期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规范化的肠内营养监护措施,强化导管护理、患者体位的管理、胃肠道并发症的监测与血糖监控。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胃管堵塞、胃内潴留、腹泻、便秘、误吸、血糖紊乱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保障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2012, 28(16):2448.
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恶性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56例恶性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奥沙利铂、甲基四氢叶酸、5-氟尿嘧啶(FOLFOX)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化疗期间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于化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血,用PAS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化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CD3(61.23±11.69)、CD4(30.03±9.28)、CD8(21.33±7.54)及CD4/CD8(1.02±0.4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进行FOLFOX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恶性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2, 28(16):2449.
摘要: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用血周期、保证输血质量,是当前医院输血科信息化建设的热点。该院新设计的智能化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智能化管理、血液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及医院HIS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输血科工作效率,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有效保障了输血安全。
2012, 28(16):2451.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60 mL和丹参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甘草酸单铵100 mg和门冬氨酸钾镁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 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可明显缓解CHB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
2012, 28(16):2454.
摘要:目的 寻找眩晕病因,总结经验,提高对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324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并结合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得出病因百分比,然后对各类病因进一步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良性发作位置性眩晕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多见,但老年组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所致眩晕较中青年组更常见,中青年组因耳部疾患及精神因素所引起眩晕较老年组更常见。 结论 在诊治眩晕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2012, 28(16):2456.
摘要:目的 了解抗生素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状况,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发现单用抗病毒治疗621例皆为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伍用抗生素治疗379例分别为婴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儿、有并发症患儿。 结果 普通型手足口病只需抗病毒治疗可获痊愈,但有部分患儿需伍用抗生素治疗。 结论 手足口病可降低部分患儿免疫力,部分患儿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需伍用抗生素。
2012, 28(16):2457.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法与电测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90例共166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YC-RAF-l型根管测量仪和传统法进行根管工作长度的测量,并以此长度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充填,摄X线片了解其准确性。对两组患者根管填充后经1周、6个月随访。 结果 实验组的根管恰填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电测法能较迅速、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从而提高根管填充质量和临床疗效。
2012, 28(16):2458.
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西药联合治疗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临床作用机制。 方法 将该院80例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运用西药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 结果 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荨麻疹、多型红斑和消化道反应;观察组: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推广。
2012, 28(16):2460.
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 方法 两组除常规应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外,治疗组予阿奇霉素及酮替芬口服,阿奇霉素用量10 mg/(kg·d),每天1次,共3 d;酮替芬(用量:12岁以上,每次1 mg;>6~12岁儿童,每次0.5 mg;1.5~6岁儿童,按每天每千克体质量0.05 mg给药)每天早晚2次。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头孢菌素类治疗。 结果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17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效果显著,可推广。
2012, 28(16):2461.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后效果。 方法 对2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予以手术切开复位,复位后采用双侧钢板进行固定。 结果 27例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24例,可、差共3例。 结论 准确诊断、积极治疗、按时随访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2012, 28(16):2462.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Ⅳ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该院30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Ⅳ型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探查关节腔内结构、修复关节面、内固定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定期随访12~46个月,平均20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部位均复位,愈合满意,平均4个月愈合。经HSS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定标准评定,优2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临床疗效满意。 结论 闭合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完成膝关节内的探查,关节面的恢复及骨折内固定,有利于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术方式。
2012, 28(16):2463.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 4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38例痊愈出院,2例术后死亡。 结论 对于大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手术探查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2012, 28(16):2464.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的疗效。 方法 将125例小儿肠痉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儿在心理治疗、饮食指导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2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6片、肠道益生菌制剂等治疗,治疗时间相同。评价两组患儿肠痉挛缓解情况。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疗效满意,患儿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2, 28(16):2465.
摘要:目的 探讨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收治上颈椎不稳69例患者,其中34例行经前路C2~C3椎体次全切、椎管扩大髂骨植骨内固定术,24例行经颈椎后路C1~C4椎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5例行经前路齿状突骨折切开复位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4例行经后路Aporfix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C2~C3椎体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2~3个月。 结果 6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21例患者骨折及植骨处均获骨性愈合,未见有内植物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于脊柱稳定性丧失的上颈椎不稳,手术治疗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
2012, 28(16):2467.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后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3例后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辅助尿道会师术治疗。 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留置导尿管约3~8周。拔除导尿管后作不定期尿道扩张。获随访6个月至3年,10例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尿道狭窄及阴茎勃起功能障碍,3例尿道狭窄行尿道瘢痕切除术。 结论 输尿管镜辅助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2012, 28(16):2468.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采用改良巴氏涂片来检测宫颈癌脱落细胞,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改良巴氏涂片检测宫颈癌脱落细胞的效果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43.9%、不对外高度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7.9%、低度鳞状上皮病变19.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8.6%,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随着宫颈巴氏涂片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5)。 结论 改良巴氏涂片对宫颈癌脱落细胞筛查的敏感性较好,同时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非常适合于低收入群体及大规模体检时的宫颈癌筛查。
2012, 28(16):2469.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及时正确诊断与有效治疗。 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2例老年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力衰竭病情均得到缓解,住院期间非心力衰竭原因死亡3例,余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转院治疗。 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多隐匿或不典型,对于疑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012, 28(16):2471.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该院112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能全面祛除病灶,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2012, 28(16):2473.
摘要: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氨茶碱进行治疗;试验组除使用左氧氟沙星和氨茶碱外,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2, 28(16):2474.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有胸腔积液的病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COPD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63例COPD伴有胸腔积液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右心衰竭(43.6%)、低蛋白血症(36.2%)、肺部感染(15.3%)、肿瘤(3.0%)等。 结论 右心衰竭和低蛋白血症是COPD伴胸腔积液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而不同的病因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不同,只有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症状,得到康复。
2012, 28(16):2475.
摘要:目的 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治疗效果。 方法 根据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严重程度分别施行手术治疗28例和非手术治疗15例,观察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出院后随访0.5~8.0年的临床情况。 结果 手术治疗组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非手术治疗组。随访时间0.5~7年,手术治疗后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均消失,治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后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消失9例,治愈率为60%;疼痛进行性加重4例。 结论 手术治疗可以提高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2, 28(16):2476.
摘要:目的 探讨空洞型肺结核的治疗方法。 方法 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T引导下治疗空洞型肺结核30 例,观察其效果。 结果 该方法可使痰菌阳转阴率达到100%,病灶吸收率达93%,空洞闭合率达90%。 结论 介入治疗辅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疗效显著。
2012, 28(16):2477.
摘要:目的 了解涪陵地区婴幼儿误食中毒情况和原因,为防治误食中毒提供参考。 方法 对该院18例婴幼儿误食中毒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治愈12例,好转4例,死亡2例。矿泉水瓶等盛装容器的不当使用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毒物的存放地点不当。 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医生对婴幼儿误食中毒的认识及救治水平,加强留守儿童的看管和对广大农村及社区的安全教育以及农药的安全管理,是预防婴幼儿误食中毒的关键。
2012, 28(16):2478.
摘要:目的 探讨在社区管理模式下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连续给药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明显,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适宜在社区管理模式下广泛使用。
2012, 28(16):2479.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减少尿毒症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 将6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例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每天100 mg,为期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阿司匹林对减少内瘘形成效果确切,可推广。
2012, 28(16):2481.
摘要:
2012, 28(16):2488.
摘要:
2012, 28(16):2495.
摘要:
2012, 28(16):2497.
摘要:目的 分析旬阳县医院免疫室2011年室间质评结果,不断提高检测质量。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不同厂家试剂检测2011年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室间质控品。 结果 第1次室间质评免疫项目中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失控,该免疫项目正确率为80%,其余项目正确率为100%;第2次室间质评结果各项目全部正确,正确率为100%。 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应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室间质控,不断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测质量。
2012, 28(16):2498.
摘要: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临床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健康体检者的12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芯片法检测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检测对癌症的判断具有实用价值,但更适用于健康体检的筛查。
2012, 28(16):2499.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氧化锌搽剂的制备及治疗脓疱疮的疗效。 方法 建立复方氧化锌搽剂的处方配制方法,观察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愈8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90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为98.0%。经 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氧化锌搽剂治疗脓疱疮效果明显,且制剂工艺简单,药物来源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2, 28(16):2504.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住院护理的相关措施,降低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根据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对该院急诊科2年内发生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急诊转运的严重创伤患者采取转运前全面体格检查、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房后应与接诊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等措施,保证患者及时、安全的到达相关科室。 结果 86例严重创伤患者经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安全转送到相关科室76例,途中病情恶化10例,其中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在抢救室经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根据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是转运成功的关键;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转运成功的保证
2012, 28(16):2505.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护理。 方法 对35例由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 配合优质护理,疗效满意。35例均迅速解除梗阻,肾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衰竭,需要尽早解除梗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能迅速解除梗阻,同时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2, 28(16):2506.
摘要:目的 总结25例各种癌症患者长期卧床所致压疮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对策。 方法 采取消除压疮外在原因、全身营养治疗、控制局部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结缔组织再生修复等措施。 结果 25例患者53处压疮中Ⅰ期10处、Ⅱ期17处痊愈,Ⅲ期20处显效,Ⅳ期4处好转,1例Ⅳ期患者2处压疮治疗无效,放弃治疗。 结论 压疮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16):2507.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月经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123例住院且生活自理性差的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月经护理进行分析,主要是探讨女性患者月经期容易出现的精神症状和生理、心理变化等特点,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 123例患者均达到了护理要求。 结论 加强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月经护理,对改善病房整体管理、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2, 28(16):2508.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400例足月产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4%,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0.75%,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有针对性、预见性地护理可有效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预防产后出血的认知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生率,有利于产妇恢复及家属满意。
2012, 28(16):2509.
摘要:目的 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方法 对39例透析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观察其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透析治疗。 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的成功率具有肯定的作用,建议推广。
2012, 28(16):2510.
摘要:目的 总结烧烫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烧烫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 该组患者一期愈合89例,轻度色素沉着16例。 结论 加强烧烫伤患者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2012, 28(16):2511.
摘要:目的 总结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呼吸道管理。 方法 对患者病情加以全面评估,运转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结果 在转运途中无因气道阻塞而死亡患者,均顺利转运检查或送入病房、重症监护病房(ICU)。 结论 防止气管滑脱,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安全运转的关键。
2012, 28(16):2513.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的方法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方法 对该院就诊的8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术进行配合,总结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良好,在预计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并康复出院。 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在其手术过程中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其手术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基础,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并康复出院,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该项护理服务给予充分的重视。
2012, 28(16):2514.
摘要:目的 总结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体会。 方法 对该院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观察其疗效。 结果 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产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对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提高满意度。 结论 通过对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系统护理,保障新生儿安全及提高产科质量很有成效。
2012, 28(16):2515.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漏斗胸行胸骨后钢板抬举固定矫治术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 对小儿先天性漏斗胸患儿13例进行全麻经胸腔镜下行胸骨抬举术,采用小切口、微创方式行胸骨抬举,然后以钢板内固定。 结果 13例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均无肺不张、纵隔感染及反常呼吸等并发症出发生。所有患儿经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胸廓外观满意,心肺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合理止痛以及正确的康复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2012, 28(16):2516.
摘要:目的 探讨合理的护理对咳嗽性晕厥综合征(CSS)患者的疗效。 方法 对CSS患者进行抗炎、镇咳、祛痰、平喘治疗,剧烈咳嗽时给予奥亭(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止咳。 结果 该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7 d,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无复发。 结论 CSS的治疗效果及愈后与合理的护理密切相关。
2012, 28(16):2517.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全身麻醉下进行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运用四手操作过程中的医护配合临床体会。 方法 选择年龄在3~8岁需在全身麻醉下行乳磨牙根管治疗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所有患儿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通过四手操作,能配合医生在七氟烷全身麻醉下进行高效、高质量的乳磨牙根管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2012, 28(16):2518.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处理。 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对其颅脑损伤程度进行分类,记录治疗过程和治疗护理结果,分析各个患者的护理情况。 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术的28例患者预后良好,恢复正常生活或基本生活自理;弥漫性轴索损伤者重残长期昏迷卧床5例;家属放弃治疗死亡3例。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能适当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残率。
2012, 28(16):2520.
摘要:目的 调查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孕期心理干预行为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46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对产后7 d内的产妇进行调查。并根据该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各种因素的暴露与抑郁症的发生是否有关联;同时,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行为,分析其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结果 246例中发生产后抑郁症42例(17.07%)。产后并发症、伤口疼痛、不良分娩结果、夫妻关系、产后家属关心、家庭支持、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孕产妇心理干预,病例组与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 结论 产后抑郁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精神障碍性疾病,针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孕期心理调节干预行为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2012, 28(16):2522.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离子导入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方法 对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离子导入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 治愈78例,有效6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67%。 结论 此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可推广。
2012, 28(16):2523.
摘要:目的 探讨肝脾破裂误诊及漏诊的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0例肝脾破裂误诊及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例肝脾破裂患者误诊7例,漏诊3例。 结论 凡有外伤史,上腹部胀痛,疼痛随时间延长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伴或不伴失血征象而无法解释的患者,必须要反复进行B超检查以明确,必要时应做CT检查。
2012, 28(16):2525.
摘要:随着医学护理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教学及护理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能够培养出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护理教育及学习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无论带教老师,还是护生均应从不同角度探讨“教与学”的方法,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该研究就护理实习带教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与方法做一介绍。
2012, 28(16):2526.
摘要:通过对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总体上有所收获,但学院的管理有待加强,课题执行度有待提高。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如加大宣传,做好交流工作;加大科研活动的扶持力度,提高执行力度,从而使医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有成效。
2012, 28(16):2527.
摘要:目的 调查该校医学生对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影响医学生心肺复苏操作成功率的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该校已学习过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35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记录学生的一般情况,利用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对学生的心肺复苏技能进行考核,记录操作成功人数。 结果 350名医学生总成功率为76.0%,其中男生总成功率较女生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型上进行过模拟训练的学生较未参加过模拟训练的学生成功率高(P<0.01);有相应临床实习经历的学生较没有相应临床实习经历的学生成功率高(P<0.01)。 结论 进行模拟训练对提高医学生心肺复苏操作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性别差异对心肺复苏成功率有一定影响,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对男女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2012, 28(16):2528.
摘要: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生培养中的一种新的方式,旨在缩短临床医学尖端人才的教育时间。神经病学教学涉及内容广泛,病种较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八年制医学本科神经病学临床见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需要科学的方法。该校教研室从体格检查入手,训练定位诊断思路;从定性诊断入手,强调神经疾病特点;从典型患者入手,强化培养临床思维。通过上述教学策略,可以使八年制神经病学教学达到较高要求。
2012, 28(16):2530.
摘要:基于岗位需求为导向,为更好地满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一改传统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内容,引入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改革初见成效。
2012, 28(16):2531.
摘要: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其后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药理学本科教学质量,作者从4个方面浅谈药理学教学体会,期与青年教师交流共勉。
2012, 28(16):2533.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理学教学中,它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从而增加学生课堂吸收率,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2012, 28(16):2534.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进入麻醉科学习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比较大,因此为临床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小儿麻醉临床教学风险较成人更高,稍不注意就可导致患儿不必要的损伤和严重后果,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针对小儿麻醉临床教学,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重视麻醉风险防范,以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
2012, 28(16):2535.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中国中药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SWOT)4个方面的分析,并初步探讨中药企业的发展策略,为不同企业合理选择发展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2, 28(16):2536.
摘要: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医院综合档案是医院在行政管理、医疗业务、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图表、录音、录像、光盘、胶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的档案。
2012, 28(16):2538.
摘要:预防、控制手术室感染首先要加强手术室感染监测管理。依据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有目标地进行管理。进一步做好各项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及医护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培训。通过加强手术室感染监测管理,控制和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2012, 28(16):2539.
摘要:应用计算机对外来器械实行全程管理,规范了工作流程,可以掌握器械包各环节的状态,提高工作质量,实行质量追溯性,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管理质量。
2012, 28(16):2540.
摘要: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做好药学服务中的药品质量管理;药房处方调剂;临床药师监督、指导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处方点评等工作;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
2012, 28(16):2541.
摘要: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就其专业背景而言,有医学、法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群体都是医学生。而学生在校期间与教师交流沟通最多的则是辅导员,辅导员要想更加深入的融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发挥该校的专业优势,对医学院校辅导员进行必要专业拓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2, 28(16):2544.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的有效模式,应用糖尿病控制单元,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 方法 选择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400例,按照同等病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进行分组管理,强化组采用量化饮食治疗、量化运动治疗、指导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专科医生对患者一对一的指导等治疗方法;常规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门诊随访。观察两组连续治疗3年病情控制情况。 结果 参加强化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控制达标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并且强化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等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利用糖尿病控制单元实施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糖尿病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2012, 28(16):254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等飞速发展,中国老年家庭“空巢”化趋势加剧,空巢老人人数迅速增加,空巢家庭的伦理问题便突显出来,缺少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养老突出问题,而这与再婚、善终、代际伦理密切相关。该研究对遵义县具有代表性的空巢老人伦理问题展开专门的调查与研究,探讨了空巢老人的家庭代沟、再婚难及善终伦理即空巢老人孤独死亡,这在理论上是很有意义的。作者认为,解决好此问题对于增加“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家庭有重要意义。
2012, 28(16):2548.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寻求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对策。 方法 回顾该院5年内70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 结果 社会因素剖宫产成为剖宫产指征的第1位。 结论 加强宣教,正确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弊端,加强围产期保健、孕产期监护,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适应证,是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关键。
2012, 28(16):2550.
摘要:目的 了解该区土壤中重金属铅、镉的含量。 方法 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141-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结果 铅最低22.40 mg/kg,最高41.60 mg/kg,达到二级合格率为100%;镉最低0.02 mg/kg,最高2.30 mg/kg,达到国家标准二级合格率为75%。 结论 该区抽检的20份土样,目前未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25%已经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
2012, 28(16):2551.
摘要:目的 了解陕西省基层二级医院护士工作疲溃状况,探讨护士疲溃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9家二级医院,对4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士情绪疲溃感的影响因素为护龄、年龄、第一学历、有无未成年子女;工作无成就感与所在科室有关。 结论 基层二级医院护士工作疲溃感较为严重,与年龄、护龄、第一学历、有无未成年子女及工作无成就感与所在科室有关,护理管理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2012, 28(16):2553.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北区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及主要死因,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决策和依据。 方法 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对重庆市渝北区2007—2011年儿童死亡报表进行分析。 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50%,其中婴儿死亡率为0.32%,新生儿死亡率为0.20%;先天性心脏病及发育畸形是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 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仍以新生儿、婴儿为主。因此,做好三级预防工作,加强产、儿科质量建设,减少新生儿及婴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2012, 28(16):2554.
摘要:目的 了解陕西省咸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治疗和预防蛲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法对陕西省咸阳市区及周边农村4所幼儿园3~6岁372名儿童进行肛周检查。 结果 蛲虫总感染率为11.83%,其中城市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4.06%,农村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20.57%。 结论 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应采取对策,加强对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的控制。
卢嵘,陈晓琴,刘俊伦,唐义霞,张春芳,易永强,谢玉梅,宋群飞
2012, 28(16):2555.
摘要:目的 全面、准确了解该县居民户食用碘盐的情况,为制定防治碘缺乏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实施方案(修订)》抽样,按GB/T13025.7-1999仲裁法检测盐中碘含量。 结果 碘盐合格率为98.61%、碘盐覆盖率为99.7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40%。 结论 贵州省开阳县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