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桂通便颗粒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

      2012, 28(22):3361.

      摘要 (700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附桂通便颗粒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进行含量测定。 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15%二乙胺-乙腈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40 nm。 结果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分别在0.088 8~0.888 0 μg (r=0.999 8)、0.199 0~1.990 0 μg(r=0.999 8)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11%、99.1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76%、1.61%。 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 “健康教育和随访机制”系统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效益评估

      2012, 28(22):3363.

      摘要 (655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随访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危险因素干预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参加健康教育和随访的600例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高危者主观和客观指标的改变。 结果 (1)主观指标:患者对健康的认识程度由20%增加到87%,锻炼身体时间达标率由34%增加到76%,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并已经戒烟者由15%增加到56%,坚持按照医嘱服药者由16%增加到88%,展开随访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度明显较随访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客观指标:随访期间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由20%减至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住院次数大于2次的患者由40%降至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血脂达标率由12%增加到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发生。

    • 2004—2011年广西宜州市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2012, 28(22):3365.

      摘要 (714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近8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该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全市近8年报道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 769例,年平均发现阳性患者471例,男女比例为1.82 ∶ 1,甲型肝炎(甲肝)占5.52%(208/3 769)、乙型肝炎(乙肝)占76.09%(2 868/3 769)、丙型肝炎(丙肝)占15.47%(583/3 769)、戊型肝炎(戊肝)占0.24%(9/3 769)、未分型肝炎占2.68%(101/3 769)。全市肝炎人群阳性率为74.12/10万,甲肝为4.09/10万、乙肝为56.40/10万、丙肝为11.47/10万、戊肝为0.18/10万、未分型肝炎为1.99/10万。全市各乡镇每月均有肝炎阳性患者出现。15~<45岁肝炎阳性患者占总阳性数的71.19%。农民、公职人员和学生患者排前3位,丙肝在个别乡镇有增多趋势。 结论 该市病毒性肝炎防治任务仍然严峻,应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 H2S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探讨

      2012, 28(22):3367.

      摘要 (661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了明确硫化氢(H2S)是否能够促进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长,探讨Survivin和Sirt1在U251细胞中是否有表达及H2S促进U251细胞增长机制。 方法 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检测 U251细胞内Survivin和Sirt1表达。 结果 100~400 μmol/L的H2S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了U251细胞的增长;100~400 μmol/L的H2S处理U251细胞24 h后,细胞内Survivin和Sirt1呈H2S浓度依赖性地增加,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用100 μmol/L Sirt1抑制剂,Sirtinol预处理U251细胞0.5 h后,在继续用200 μmol/L H2S继续培养细胞4 h后,预处理组和单独的硫化氢组相比,细胞的活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单独Sirtinol组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说明H2S促进细胞增殖功能可能是通过促进Sirt1的表达来实现的。 结论 H2S促进了U251细胞的增长,H2S促进了U251细胞内Survivin和Sirt1表达,Sirt1 抑制剂抑制了H2S对细胞的促进增长作用。

    • 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中45例应用分析

      2012, 28(22):3370.

      摘要 (51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用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在全麻下行肋骨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情况。 结果 45例患者中41例胸廓全部恢复正常,4例由于病情较重,只选择胸壁软化区关键肋骨固定,术后胸廓稍有畸形,但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骨折基本愈合,3~6个月恢复正常活动。 结论 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适应证广,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呼吸道功能效果显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某院临床标本中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2, 28(22):3372.

      摘要 (67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痰液、尿液、全血标本中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应用WHONET5.4软件对住院患者所有痰液、尿液、全血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痰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占 26.0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尿液和全血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分别占69.03%、54.4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尿液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检出率为52.7%,痰液检出率为40.8%,全血检出率最低,为38.8%。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啉耐药性最高,为65.9%,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最低,为1.4%;非发酵菌对呋喃妥因耐药性最高,为90.6%,对厄他培南耐药性最低,为23.8%。 结论 三种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非发酵菌耐药性高于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尿液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菌株的耐药性较另外两种标本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高,痰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普遍较其他两种标本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高;血标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较其他两种标本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低。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Bell麻痹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12, 28(22):3375.

      摘要 (631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Bell麻痹最佳组织疗法和措施,探索急性Bell麻痹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和后遗症的关系。 方法 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1(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饮片面瘫祛风复正汤(牵正散加减)内服结合西医疗法。对照组1采取纯中医疗法(针刺、面瘫祛风复正汤),对照组2采取纯西医疗法。10 d为1个疗程,三组均治疗至少3个疗程和至少观察3个月。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等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个疗程和第2、3个月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1~3个月后,三组均可降低HB分级,提高F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FDIP和FDIS评分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2%(46/50),优于对照组1的76%(38/50)和对照组2的72%(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4%(2/50),低于对照组1 的20%和对照组2的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24.65±9.95)d,少于对照组1的(33.46±11.35)d、对照组2的(35.76±12.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Bell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组和单纯西医组,且后遗症发生率低于2个对照组。

    • 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止痛泵的临床观察

      2012, 28(22):3378.

      摘要 (659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自控止痛泵(PCIA)给药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实验组232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应用PCIA镇痛;对照组192例采用间断肌内注射止痛药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睡眠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减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出血量、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PCIA镇痛经济有效,操作简单安全,值得广泛推广,有助于为广大产妇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 门诊孕妇营养知识干预效果观察

      2012, 28(22):3379.

      摘要 (639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门诊孕妇进行营养知识的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门诊孕妇474名,分为孕期接受营养干预的253名(干预组)和孕期未接受营养干预的221名(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 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孕妇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及格率和优秀率来看,干预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面对面进行营养知识答疑咨询等方式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孕妇对孕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

    • 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在儿童腺样体摘除术中的应用

      2012, 28(22):3382.

      摘要 (635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在儿童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入院待手术的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为超前镇痛组,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5 mg,术毕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为术后镇痛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术毕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5 mg;C组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三组诱导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拔管时间,苏醒期患儿有无躁动呛咳;术后0.5、1、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C组患儿MAP、HR拔管时、拔管后均高于诱导前,且高于A、B组拔管时、拔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呛咳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0.5、1、2、4、6、12、24 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拔管时间大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佐辛、地塞米松复合液超前镇痛在儿童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中具有协同作用,能延长术后镇痛的时间,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且术后苏醒迅速、安全。

    • 2000—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2, 28(22):3384.

      摘要 (630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2000—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2000—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该县过去12年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2 0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78/10万(2 015/3 487 563),2010年发病率达到139.87/10万(436/311 715),2 015例患者中95.88%(1 932/2 015)未进行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MMR)接种;全年每月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分为4—6月和10—12月即初夏和冬季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5月份,占总病例数的13.05%(263/2 015),第2个高峰期是12月份,占总病例数的10.02%(202/2 015);0~14岁占总病例数的84.22%(1 697/2 015),其中0~6岁占28.73%(579/2 015),7~14岁占55.48%(1 118/2 015);男女之比为1.63 ∶ 1;全县11个乡镇均有病例报道,其中以城关、六寨和吾隘镇3个镇的发病人数最多,占总病例的51.71%(1 042/2 015),发病人数最低者为中堡乡,12年中发现腮腺炎病例仅21例。 结论 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高于全区41.20/10万的平均水平,因此,近2年发病率明显上升,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的接种及补种工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比较分析

      2012, 28(22):3387.

      摘要 (663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照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下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患者手术感受、术后并发症和治疗费用以及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的差别。 方法 临床选用20例微创下保胆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相同时间段20例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手术感受、术后并发症和治疗费用以及术后结石复发情况。 结果 微创保胆手术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感受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基本一致,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费用、术后结石复发比例上有明显差异。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均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逐步开展,但是目前不适宜最基层的外科临床。

    • 直肠癌前切除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与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2012, 28(22):3389.

      摘要 (640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直肠癌前切除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与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法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48例的病例资料,根据在手术中对患者的不同处理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治疗组26例,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法的对照组22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统计患者的术后出院时间、首次肠排气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治疗费用,以评价两种手术处理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组术后平均出院时间(5.2±1.1)d,平均首次肠排气时间(3.1±0.8)d,平均静脉输液时间(4.8±1.4)d,平均治疗费用(2.2±0.3)万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 进展中的价值

      2012, 28(22):3390.

      摘要 (647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及尿微量清蛋白(U-mAlb)检测在糖尿病进展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作为糖尿病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HbA1c、U-mAlb、葡萄糖(GLU)水平并分析HbA1c与U-mAlb的关系。 结果 HbA1c 6.0%~6.9%时U-mAlb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HbA1c、GLU与U-mAlb之间相关性都不明显,r分别为0.220和0.076。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定期检测HbA1c和GLU来观察血糖控制的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且更应同时检测U-mAlb,用于判断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和发展。

    • 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者肝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2012, 28(22):3392.

      摘要 (62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者肝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7例已确诊的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患者(观察组)分别在入院时、治疗中和出院时进行常规肝脏超声检查及血流动力学测量,同时测量肝功能指标并与10例一般体检者(对照组)对照。 结果 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肝超声声像图表现和肝功能指标在出院时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变,且超声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随着治疗的进展肝功能逐步趋向正常的同时也逐渐改善。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影像检查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患者的病程变化趋势,可用于评价肝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麝香保心丸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 疗效观察

      2012, 28(22):3394.

      摘要 (621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对照组,36例:硝酸甘油10 mg静脉泵入,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和麝香保心丸联合左卡尼汀组(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天3次,口服,左卡尼汀3 g,静脉滴注,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为82.35%(28/3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64.71%(22/3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左卡尼汀对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缺血的改变均优于硝酸甘油,并减少了心脏病事件的发生。

    • 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50例临床分析

      2012, 28(22):3396.

      摘要 (621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方法 选择2009 年10 月至2011年10 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县中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止血、抗炎等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中药利胆排石汤,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96.00%;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82.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在术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胆结石具有安全、方便、临床疗效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拉萨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研究

      2012, 28(22):3398.

      摘要 (626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海拔地区新生儿缺氧与红细胞增多症的关系, 针对高原世居藏族新生儿与移居高原汉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0 例(其中藏族20 例,汉族20 例)进行了临床经皮血氧饱和度(TcSpO2),外周血常规研究分析。 结果 汉族新生儿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三项值明显高于藏族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40 例临床分析结果显示,高原地区汉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表现较藏族新生儿重,以心肌受损和脑部受损为主要表现,因此在高原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汉族新生儿,应早期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 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 28(22):3399.

      摘要 (615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有无差异。 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治愈1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面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舒适、无痛苦、不良反应小、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关于蛙心灌流实验器材及方法的改进

      2012, 28(22):3401.

      摘要 (649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改进蛙心灌流实验,观察实验的效果。 方法 将体质量120~150 g的蟾蜍5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进行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 插管时间实验组(40.2±10.2)s,对照组(69.6±12.3)s;平均存活时间实验组(120.3±26.5)min,对照组仅为(69.6±15.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与存活率分别为88.0%(22/25)和84.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与存活率均为68.0%(1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凝血现象,而对照组的凝血率为20.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离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动脉瓣的损伤率为8%(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0/2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照组为60%(15/25)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延长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时间,降低了主动脉瓣损伤率、凝血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

      2012, 28(22):3403.

      摘要 (635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临床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3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单纯穿支皮瓣16例,分叶皮瓣1例,嵌合背阔肌肌瓣4例,联合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2例。皮瓣最大面积26 cm×10 cm,最小7 cm×4 cm。单纯皮瓣则完整保留背阔肌和胸背神经,供区直接缝合。4例皮下脂肪肥厚的皮瓣进行了显微均匀修薄。 结果 22例穿支皮瓣完全成活,仅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坏死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随访3~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形满意。供区直接闭合,但有5例供区创口有较宽而明显的瘢痕增生,上肢肩关节活动正常,供区损害很小。 结论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供区损伤小,可以切取分叶皮瓣和嵌合肌瓣,显微修薄简单快捷,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2, 28(22):3405.

      摘要 (628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EBN)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EBN组35例、常规护理组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低血压发生次数/血压测定次数)。 结果 EBN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 11.00%(154/1 40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9.50%(295/1 000),并且在实施EBN干预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96.35±3.25)mmHg,1 mmHg=0.133 kPa]明显较干预前[(60.23±4.12)mmHg]升高,有效减少了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BN可以有效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次数,使透析能顺利完成,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 >短篇与个案
    • 饮酒后口服甲硝唑致双硫仑样反应 1例

      2012, 28(22):3406.

      摘要 (600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56例临床分析

      2012, 28(22):3407.

      摘要 (481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5月对行宫颈LEEP手术治疗的156例CINⅠ~Ⅲ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 结果 15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49 mL,平均(11.1±2.5)mL。病理分级与术前一致者共104例,级别上升者16例,级别下降者36例。术后随访12~18个月,随访率为73.07%(114/156),其中3例(2.63%)术后1~2个月发生宫颈粘连(CINⅠ1例、CINⅡ1例、CINⅢ1例),均为宫颈锥切者,予行宫颈扩张术。术后随访未发现再次粘连。1例术后诊断为CINⅢ的患者,病理检查提示标本内切缘见异型细胞,外切缘未见该细胞,经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癌变。 结论 LEEP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疾病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不影响病理学诊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短篇论著
    • 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PTCA围术期的护理

      2012, 28(22):3409.

      摘要 (597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围术期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糖尿病并发MI并接受PT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糖代谢分为血糖正常组20例和血糖异常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冠心病监护室(CCU)的时间。 结果 血糖异常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组,住CCU时间长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可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接受PTCA的MI患者的预后,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血糖检测。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2012, 28(22):3410.

      摘要 (62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后情况。 结果 46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仅3例(6.5%)术前确诊;行胆囊切除术11例(23.9%),胆囊大部分切除术4例(8.7%),胆囊切除、胆总管成形术7例(15.2%),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15例(32.6%),Roux-Y胆肠吻合术7例(15.2%),胆囊癌根治术2例(4.3%)。 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困难,彩超结合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或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可以提高术前确诊率;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312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2, 28(22):3412.

      摘要 (633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方法 对31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其中胃溃疡出血发生率(31.4%,98/312)高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21.8%,68/312);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无症状、黑便为首发症状多见。伴随病58.0%(181/312)、并发症25.3%(79/312)、再出血率20.5%(64/312)、死亡率达11.2%(35/312)。 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出血发生率增加且伴随病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 临床分析

      2012, 28(22):3414.

      摘要 (632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9例CSP患者予以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MTX治疗,1周内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 结果 9例CSP患者均B超监测下清宫术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MTX治疗后,B超监测下清宫术是目前治疗剖宫产后CSP的有效措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2012, 28(22):3415.

      摘要 (631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 方法 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为30.8%;常见并发症有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有胰瘘、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结论 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 >临床实践
    • 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在输卵管结扎术 中的应用

      2012, 28(22):3417.

      摘要 (632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局麻)用于输卵管结扎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200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麻组(复合组)及单纯局麻组(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中知晓、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术后切口疼痛开始时间。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自主呼吸。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镇痛效果、术中知晓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完成手术,复合组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切口疼痛开始时间延长。 结论 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麻用于输卵管结扎术镇痛完善、安全舒适、简单实用,基本消除精神创伤,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全日疗法与间歇疗法治疗肺结核的对照分析

      2012, 28(22):3418.

      摘要 (60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全日疗法与间歇疗法治疗肺结核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肺结核患者292例,分为A、B两组,各146例。两组患者职业与年龄构成基本相同,分别采用全日疗法和间歇疗法治疗方案,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家庭督导进行治疗。 结果 全日疗法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41%(132/146),间歇疗法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69.86%(102/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全日疗法治疗肺结核是必要的,能尽快使痰菌阴转,巩固治疗时间长,减少肺结核的复发。

    •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实施效果

      2012, 28(22):3419.

      摘要 (633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入院的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的80例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实验组)与2011年12月以前入院的8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未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满意度等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是科学、高效的医学护理管理新模式。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实施临床路径对医患关系的改善、护理质量的提高均有明显效果。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疗效观察

      2012, 28(22):3421.

      摘要 (611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照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后9~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评价中优20例、良2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0% ;对照组优14例、良18例、可12例、差6例,优良率为64.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明显。

    • 胎盘早剥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探讨

      2012, 28(22):3422.

      摘要 (632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及其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6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点,将分娩后胎盘完整送病理检查。 结果 62例胎盘早剥患者中34例患有绒毛膜羊膜炎,28例无绒毛膜羊膜炎。 结论 胎盘早剥的发生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密切相关性,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极大,重视预防胎盘早剥的易发因素,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积极、有效处理胎盘早剥对降低母婴病死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2012, 28(22):3423.

      摘要 (619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 结合临床综合分析18例慢性肺心病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着重对症状、体征、X射线、心电图检查等进行分析。 结果 慢性肺心病伴冠心病患者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界向左扩大、A2>P2 以及心率相对缓慢;心电图有心肌梗死、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前分支阻滞等改变;X射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和(或)全心室肥大。 结论 慢性肺心病与冠心病合并存在时病情更加复杂而严重,在药物治疗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加以鉴别,弄清其临床表现主要由肺心病或冠心病所致,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治疗而收到显著疗效。

    • 颅脑损伤后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的病因及治疗

      2012, 28(22):3424.

      摘要 (567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方法 对198例脑损伤后住院期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 出院时167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其中123例3个月内随访未出现复发。 结论 脑损伤后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为颅脑损伤的部位及类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累及额叶的脑挫裂伤并发精神障碍最多见,精神障碍以人格改变为主占多数,随着损伤的好转,精神症状多数能改善、痊愈。

    • 子宫脱垂216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2, 28(22):3425.

      摘要 (594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脱垂并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并阴道前、后壁脱垂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术中顺利,出血量少,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无输尿管、膀胱、直肠损伤。疗效满意。 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脱垂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等离子电切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52例疗效观察

      2012, 28(22):3427.

      摘要 (607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电切(PKRP)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PKRP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52例,观察其结果。 结果 52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膀胱结石均一次性清除。 结论 PKRP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效果良好,可避免开放手术所致的伤口感染,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理想方法。

    • 前房维持器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2012, 28(22):3428.

      摘要 (607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前房维持器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600例(640眼)白内障患者行无缝线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灌注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前房稳定,无一例因前房波动而造成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588眼(91.88%)。 结论 小切口非超乳联合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易于操作、安全、快捷、学习曲线短,并发症少且经济,更适合于基层医院普及开展。

    •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清内毒素的影响

      2012, 28(22):3429.

      摘要 (608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早期肠内营养(E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内毒素的影响。 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无急腹症手术指征的SAP患者30例随机分成E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EN组17例,TPN组13例,以TPN作为对照,研究EN与SAP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及疾病发展的关系。 结果 通过EN,SAP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明显下降,治疗效果优于TPN。 结论 SAP早期给予EN支持,可促使血清内毒素下降,减少患者痛苦,促进体内内环境稳定。

    • 瘢痕子宫妊娠致子宫破裂11例临床分析

      2012, 28(22):3431.

      摘要 (622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特点,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手术指征,控制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2011年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导致子宫破裂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例患者中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胎死宫内,6例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手术指征,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及围产期保健,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 米非司酮联合LNG?鄄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2012, 28(22):3432.

      摘要 (603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为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米非司酮组22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天25 mg,疗程共3个月,用药后放置LNG-IUS;对照组22例,无特殊处理,月经期放置LNG-IUS。 结果 米非司酮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子宫平均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子宫平均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治疗后放置LNG-IUS,随访中发现,1例患者节育环下移,而对照组2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节育环下移,其中1例脱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缩小子宫体积,能够减少节育环下移的发生,患者能坚持长期放置LNG-IUS,能够减少取环率,控制子宫腺肌病的进一步发展。

    • 假性浮肩损伤5例保守治疗体会

      2012, 28(22):3433.

      摘要 (679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假性浮肩损伤保守治疗的疗效和经验。 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5例假性浮肩损伤并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 结果 随访2年,5例患者出现各种后遗症,经积极处理后康复,根据Herscvici肩关节评定标准:优3例,良2例。 结论 假性浮肩损伤骨折断端仍有一定的稳定性,经复位固定及积极处理并发症、坚持功能锻炼,也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 >综述与讲座
    • 肿瘤组织库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

      2012, 28(22):3435.

      摘要 (605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类乳头瘤病毒流行毒株的进化分析

      2012, 28(22):3436.

      摘要 (588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营养不良对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影响及对策

      2012, 28(22):3438.

      摘要 (604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肥胖与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012, 28(22):3440.

      摘要 (611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诊疗技术
    •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27例临床及心电图表现特点分析

      2012, 28(22):3443.

      摘要 (462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及心电图表现特点,以提高对HCM的诊断水平。 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并经超声心动图(UCG)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的27例HCM患者临床及心电图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7例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4例(14.8%),临床表现有胸闷或心悸27例(100.0%),胸痛14例(51.9%),憋气10例(37.0%),劳力性呼吸困难9例(33.3%),头晕7例(25.9%),晕厥6例(22.2%);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15例(55.6%),ST段改变21例(77.8%),T波改变17例(63.0%),异常Q波11例(40.7%),传导阻滞8例(29.6%)。 结论 HCM患者的临床与心电图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特异性,诊断HCM时应以UCG及MRI检查结果为依据,以防漏诊与误诊。

    • 结肠镜在46例肠梗阻诊疗中的应用

      2012, 28(22):3444.

      摘要 (607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在肠梗阻诊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肠梗阻患者经清洁灌肠后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及疗效。 结果 镜检发现直肠、结肠炎6例,直肠、结肠息肉4例,直肠、结肠癌25例,正常黏膜像8例,因不能耐受而未完成检查3例。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肠梗阻患者可起到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

    • 三维超声在腔内突起性小病变中的运用

      2012, 28(22):3445.

      摘要 (573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腔内脏器突起性小病变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运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的原理对胆囊息肉、结石,膀胱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等100例病例进行观察。 结果 明确诊断30例胆囊息肉,并明确其大小形态及与胆囊壁的关系;对22例胆囊结石是否嵌顿作出鉴别诊断;对20例慢性膀胱炎小房、小梁增粗情况和程度进行评估;对增粗的小梁与肿瘤进行鉴别;检查8例膀胱憩室发现1例憩室内突起性小病变、2例小结石;成功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8例,漏诊2例。 结论 三维超声引入腔内超声检查及突起性小病变诊断利用其表面成像技术克服了二维超声空间显像的不足,可发现胆囊内突起性小病变与胆囊壁的关联情况并作出进一步评估;对慢性膀胱炎小房、小梁表面性特征及内部结构进行描记、膀胱憩室开口及其内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的观察及膀胱突起性小病变与膀胱壁关系进一步鉴别;对评估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大小、容积特征与宫壁关系有重要价值。

    • >实验诊断与临床
    • P38α促凋亡信号网络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2012, 28(22):3447.

      摘要 (610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是抗癌靶向药物消除肿瘤的重要方式,P38α MAPK(P38)是多种靶向药物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启动信号,研究细胞内P38促凋亡信号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将会促进抗癌靶向治疗。 方法 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构建P38信号转导网络的动力学研究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和虚拟干扰实验,分析P38激活网络的关键调控点。 结果 构建了基于EGFR转导系统的P38动力学模型,成功模拟了正常细胞内P38活性调控的一般模式,敏感性分析确定活性氧(ROS)是模型的关键调控点,虚拟干扰实验证明ROS调节状态的异常可严重影响抗癌靶向治疗的效果。 结论 细胞内ROS浓度调控对靶向抗癌药物诱导的P38促凋亡信号活性有显著影响。

    • 尿中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2012, 28(22):3449.

      摘要 (586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尿中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33例病例资料,检测其尿液中微量清蛋白含量,计算阳性率,并以此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组,同法测定对照组尿中微量清蛋白含量,计算阳性率,最后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尿中清蛋白含量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33例患者中检查出尿中微量清蛋白19例(阳性率为57.6%),平均值为(43.1±19.3)mg/L,对照组35例健康人中查出尿中微量清蛋白3例(阳性率为8.6%),平均值为(9.1±6.3)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尿中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 >短篇与个案
    • 妊娠合并子宫扭转1例

      2012, 28(22):3450.

      摘要 (597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药物与临床
    • 虾衣花的生药学鉴定

      2012, 28(22):3451.

      摘要 (620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利用虾衣花资源。 方法 采用显微及理化鉴定方法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 结果 描述、绘制了虾衣花的显微特征,建立其理化鉴别方法。 结论 为制订虾衣花质量标准和利用该生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 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2, 28(22):3453.

      摘要 (658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用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 d;治疗组34例用阿司匹林75~100 mg口服,每天1次,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23/34)。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流供应,改善脑循环,且经济、简单、安全、有效。

    • 更昔洛韦治疗眼部带状疱疹41例临床病例分析

      2012, 28(22):3454.

      摘要 (600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眼部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及以更昔洛韦抗病毒为主综合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 对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眼科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治疗后随访3个月。 结果 经过全身及局部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结合神经营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其他药物辅助治疗,近90%的患者在用药4 d后症状明显好转,1周左右急性症状消失。 结论 眼部带状疱疹需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产生。

    • 门诊老年患者2647例用药分析

      2012, 28(22):3455.

      摘要 (615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用药情况,纠正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方法 对2 647张老年患者处方进行分析,以每张处方所开的药物种数,统计联合用药情况、用药频率最高的几类药物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 本组老年人门诊数占总门诊数的20.08%(2 647/13 184),同时用药4种以上者占49.87%(1 320/2 647),5种以上占31.92%(845/2 647),不合理用药占1.25%(33/2 647)。 结论 老年人用药应考虑其生理病理学、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合理用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19例回顾性分析

      2012, 28(22):3456.

      摘要 (615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1年收集的219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9例ADR涉及药物11类62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4.98%;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3.42%,其次是中药注射液,占21.92%;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0.23%。 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和加强ADR知识宣传,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 金嗓散结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喉炎60例疗效观察

      2012, 28(22):3458.

      摘要 (47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金嗓散结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金嗓散结丸,每次6 g,每天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3次。两组用药均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 d,均于治疗结束后第7天进行复查,以症状与体征消退情况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喉炎的药物及方法。 结果 治疗组治愈33例(55.0%),好转23例(38.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22例(36.7%),好转27例(45.0%),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金嗓散结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喉炎,两药联合应用能提高和巩固疗效,是治疗慢性喉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 >临床护理
    •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29例术后ICU护理体会

      2012, 28(22):3460.

      摘要 (644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体会。 方法 对29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 本组患儿除1例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死亡,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 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提高治愈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评判性思维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12, 28(22):3461.

      摘要 (61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评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其应用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该文从儿科护理的特点、特殊性方面介绍评判性思维在癫痫患儿护理程序、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规范化培训护士在肌内注射模型考核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 28(22):3463.

      摘要 (505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规范化护士培训过程中对护士进行肌内注射模型考核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与护理培训工种非常重要,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在工种中敢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护士应对能力,重视护士“三基”的训练,不但要建立护理基本操作规范,还要全方位地监督与指导各项制度的落实。

    • 严重多发伤患儿在ICU的监测与管理

      2012, 28(22):3464.

      摘要 (624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的监测与精心管理在严重多发伤患儿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监护救治的31例严重多发伤患儿的监测与管理。 结果 31例患儿中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其余30例均病情稳定,安全转到专科进行治疗。 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儿经专科处理后或直接进入ICU救治,在ICU的严密监测及精心管理下,配合专科医生的及时处理,可大大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的护理

      2012, 28(22):3465.

      摘要 (611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术期的护理。 方法 术前均给予心理护理,常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均采用TURP,术中膀胱穿刺造瘘,术后对常见的并发症或导致并发症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出院前给予出院后注意事项的指导。 结果 本组9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有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功能锻炼后随访至术后1个月时症状消失。 结论 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仔细、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观察,出院前的详细指导对接受TURP患者的术后恢复是极其重要的。

    •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2012, 28(22):3467.

      摘要 (60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运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精心护理来提高压疮患者的治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方法 对43例(95处)压疮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根据压疮分级、大小、基底、渗出物和周围皮肤的状况合理使用不同的新型敷料配合精心护理。 结果 通过湿性愈合理论的使用配合精心的护理,本组43例患者治愈35例,好转6例(13处),2例行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 湿性愈合理论极大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作为压疮治疗理念的更新,可以替代传统的干性疗法,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的护理

      2012, 28(22):3468.

      摘要 (610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11年3例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结果 3例HOCM患者手术治疗全部获得成功,平均住院时间11.5 d,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 结论 加强手术前、中、后的观察和护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减少手术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健康教育在颌面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2, 28(22):3469.

      摘要 (627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颌面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颌面部骨折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颌面部骨折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2012, 28(22):3470.

      摘要 (591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重危患者42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予以精心护理及微量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 结果 42例中31例顺利拔管,伤口愈合。 结论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辅以精心护理并配合微量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帮助患者顺利拔管。

    • 浅谈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2012, 28(22):3472.

      摘要 (596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方法 对2012年1—4月接诊的105例急腹症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对105例患者认真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有效护理,10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 结论 加强急腹症患者病情观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尽快康复。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反复机械通气5年的护理

      2012, 28(22):3473.

      摘要 (488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要点。对3例COPD反复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反复机械通气5年的护理进行总结。3例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良好,无脱管、阻管及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经过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可以顺利停机,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2, 28(22):3474.

      摘要 (643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90例发生过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及受幻觉妄想支配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 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2012, 28(22):3475.

      摘要 (658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周导入静脉置管(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置入,使导管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导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护士可进行独立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避免了以往造成的药液外渗,组织坏死现象的发生,PICC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问题。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对PICC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并对相应并发症提出解决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毒蛇咬伤695例的急救与护理

      2012, 28(22):3477.

      摘要 (750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695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 方法 对毒蛇咬伤患者,正确处理伤口,早期足量正确使用抗蛇毒血清,严密观察病情,适时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结果 69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68例,伤残23例,因家属放弃抢救而死亡4例。 结论 采取有效的急救和良好的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 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2012, 28(22):3478.

      摘要 (767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手术护理中对创伤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对1 867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心理护理观察。 结果 1 867例急诊创伤患者均较顺利度过围术期,无一例发生医疗差错。 结论 对急诊创伤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可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身心健康,对提高救护水平和急诊手术的护理安全质量有重要作用。

    • 手术室中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2012, 28(22):3480.

      摘要 (587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手术室就是抢救室。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医护默契熟练的配合,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

    • >中西医结合
    • 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4例临床分析

      2012, 28(22):3481.

      摘要 (583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西医治疗加黄芪生脉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电图等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异常心电图、降低血清心肌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黄芪生脉散加味治疗效果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浅谈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与合理应用

      2012, 28(22):3482.

      摘要 (633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促胰岛素分泌药(磺酰脲类和非磺酰尿类)、非促胰岛素分泌药(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药——噻唑烷二酮类和非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的机制,并结合糖尿病类型、各类药物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其特点合理选用降糖药。

    • 三拗汤在咳嗽治疗中的认识和应用

      2012, 28(22):3484.

      摘要 (616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拗汤在临床咳嗽的治疗中,很多医家畏其麻黄“辛热燥烈”,临床上已较少应用。江南一带受温病学说“养阴保津”之影响,对麻黄一药更为慎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只要掌握好三拗汤的特性,灵活掌握麻黄的配伍特点,多能达到很好疗效。归纳为三点:其一,三拗汤中麻黄的“刚燥发汗”不可畏;其二,三拗汤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其三,三拗汤在咳嗽治疗中掌握好配伍规律,则疗效满意。

    • 耳穴埋豆改善中风患者失眠的效果分析

      2012, 28(22):3485.

      摘要 (609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埋豆组和地西泮组各30例,耳穴埋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地西泮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 结果 耳穴埋豆组有效率为90.00%(27/30),地西泮组有效率为56.67%(17/30)。耳穴埋豆组明显优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耳穴埋豆是改善中风后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操作简便,经济价廉,起效迅速,易被患者接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药消风散加派瑞松霜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120例疗效分析

      2012, 28(22):3486.

      摘要 (593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消风散加派瑞松霜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就诊的388例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48例,对照组1 120例,对照组2 120例。治疗组:(1)派瑞松霜(曲安奈德益康唑)外搽皮损处,早晚各1次,并轻揉片刻;(2)内服中药消风散。对照组1同治疗组(1)法,对照组2同治疗组(2)法,三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对中药消风散结合派瑞松霜治疗湿疹的疗效进行统计、研究。 结果 治疗组完成观察120例,总有效率为98.3%(118/120);对照组1完成观察113例,总有效率为86.7%(98/113);对照组2完成观察108例,总有效率为88.0%(95/10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消风散与派瑞松霜联合使用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互补,而且二者有协同作用,使得亚急性以及慢性湿疹的治疗时间缩短,治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不失为临床治疗湿疹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 >医学教育
    • 数字化医学机能实验室的建设探讨

      2012, 28(22):3488.

      摘要 (602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化医学机能实验室是将传统医学机能实验室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处理与传播技术及虚拟人技术、仿真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将现实实验室资源及科研人员、实验教师、医学生行为数字化,重点建设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人体机能实验室系统、虚拟实验室系统,力争建设电生理、呼吸、心血管等先进机能实验科研平台,整合传统实验技术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着力建设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成为以机能实验课教学为中心,以人体机能、新药临床前研究为突破口的智能化机能实验环境、综合性开放型教学科研空间、人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将引发传统实验教学科研模式的变革。

    • 互动式教学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2, 28(22):3490.

      摘要 (600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药理学理论教学实践中,分别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和传统式教学方法对2009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50名学生(实验班)和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57名学生(对照班)的药理学理论课进行教学实践。 结果 通过对2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班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2个班的教学效果有明显差异。 结论 互动式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师生情感交流。互动式教学法比较适宜于药理学理论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 血液科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体会

      2012, 28(22):3492.

      摘要 (466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血液科护理本科的临床带教经验,以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主要带教措施:(1)对带教教师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定期进行评选考评;(2)结合血液科护理特点科学地制订一对一带教方法,按一、二、三级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特色施教,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优点。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成功进行角色转换。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护理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 轮转护士在急诊带教中的特殊性与对策

      2012, 28(22):3494.

      摘要 (611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急诊带教经验,为轮转护士的带教工作创造条件,打下坚实的岗位基础。 方法 综合分析目前急诊带教中的特殊性,通过深入讨论后制定相应对策。 结果 对所面临的带教特殊性制定相应对策后,使急诊带教及轮转护士能力明显加强,对急诊护理工作认识更加深刻。 结论 带教教师、轮转护士均得到很多收获,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 提高留学生呼吸内科实习质量的策略探讨

      2012, 28(22):3496.

      摘要 (596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留学生医学教育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几年对留学生在呼吸内科实习教学的经验进行总结,认为让留学生充分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帮助留学生消除语言障碍,重视对留学生的人文关怀,优化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留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

    • 提高医学生肿瘤学临床实习效果方法研究

      2012, 28(22):3498.

      摘要 (620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肿瘤学临床实习,结合肿瘤学科的特点,以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为对象,从强调开展肿瘤学实习的必要性、重要性,采用案例教学法带领学生实习,注重病历及病程记录书写、让学生亲自管理患者,加强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使医学生对肿瘤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培养肿瘤学专科人才、提高医学生日后临床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 生物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探索

      2012, 28(22):3499.

      摘要 (618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工作者的追求。生物化学是一门抽象而复杂的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收效甚微,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学习和记忆。作者在常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 高职学生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竞赛的实践探讨

      2012, 28(22):3500.

      摘要 (587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顺应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广泛开展的趋势,举办了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参加的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竞赛,以期促进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为加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奠定基础。该文阐述了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竞赛的实施意义、组织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 高职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2, 28(22):3502.

      摘要 (619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面临着教学容量大、吸收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基础薄、学制短的高职学生中尤为突出。网络课程可以将师生互动的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延伸到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力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 中医院校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

      2012, 28(22):3503.

      摘要 (628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尝试在六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病理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应明确中医药院校临床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定位,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双语教学。另外,还需自主研发双语教学课件,编制适合校情的病理学双语教学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 川北医学院临床护理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思考

      2012, 28(22):3505.

      摘要 (643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是高校优化整体学科结构,合理调控学校教学资源,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川北医学院临床护理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实践总结,探讨医学类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的基本原则,分析其设置的条件和必要性。

    • 探讨适应“以器官系统定位”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 教学方法

      2012, 28(22):3506.

      摘要 (582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学校五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正在开展“以器官系统定位”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改革,该项改革主要是按器官系统设置医学影像诊断学相关课程,完全打破了以往医学教育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因此必须结合该项改革,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 >短篇与个案
    • 艾滋病恐惧症1例

      2012, 28(22):3508.

      摘要 (462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院管理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其意义

      2012, 28(22):3509.

      摘要 (613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含义,历史与我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与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环境的污染程度,研究方法简单以及监测的内容不全面等,期望通过改善医院环境来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

    • 实施综合措施强化环节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012, 28(22):3510.

      摘要 (591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内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护理部与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联合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培训、改善条件、加强考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对每个环节都采取细化措施,加强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使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 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与管理效果

      2012, 28(22):3512.

      摘要 (565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供应室集中管理,提高供应物品的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2009年7月起逐步回收该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统一到供应室进行处理。通过实施集中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了清洗效果,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拓展供应室服务范畴,保证患者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

    • 应用流程化管理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体会

      2012, 28(22):3513.

      摘要 (606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应用流程化管理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提高无菌物品的使用率,降低消耗物资成本。对手术室各类一次性无菌物品计划、申请、请领、入库、发放、管理、使用等物流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评价。应用流程化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使其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既可以提高库存准备率,也可减少过期物品的发生率,使手术室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 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探讨

      2012, 28(22):3515.

      摘要 (47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实际情况,总结办公自动化(OA)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OA系统设计中应采取的思路与策略,同时对医院OA 系统要满足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并做出初步设计。提出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需要领导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应从医院实际出发,兼顾系统优越性,必须考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兼容性等。

    • >卫生·防疫·保健
    •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实施途径

      2012, 28(22):3516.

      摘要 (60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有关部门的重视。该文从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必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现状与必要性进行展开,并结合所在地区的现状,提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实施途径,有助于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缺位现象。

    • 海安县雅周镇2006—2011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2012, 28(22):3517.

      摘要 (792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雅周镇2006—2011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和管理状况。 方法 对雅周镇肺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雅周镇2006—2011年登记肺结核 188例,涂阳173例;活动性肺结核年登记率为 40.55/10~60.83/10万,男性为72.9%,女性为27.1%;病例中农民为91.5%;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结论 雅周镇应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强化对结核病的筛查与发现。

    • >短篇与个案
    •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的误诊分析

      2012, 28(22):3519.

      摘要 (613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膀胱损伤1例

      2012, 28(22):3520.

      摘要 (595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