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2, 28(23):3521.
摘要:目的 探讨EZ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以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46例,免疫组化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HCC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其在HCC中表达率较高[45.7%(21/4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低[4.3%(2/46)]。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有无癌栓、肝硬化及肝脂肪变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EZH2在HCC中呈高表达,提示EZH2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2012, 28(23):3523.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及其联合顺铂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培养的人卵巢癌SKOV3 细胞分别单独(姜黄素组或顺铂组)及联合(姜黄素与顺铂联用组)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5、10、20、40 μmol/L)、顺铂(2.5 mg/L)作用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法)检测 SKOV3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组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结论 姜黄素对卵巢癌 SKOV3 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姜黄素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SKOV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是一种理想的化疗增敏剂。
2012, 28(23):3525.
摘要:目的 探讨p63与大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假手术(Sham)组和全脑缺血/再灌注(I/R)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后6、12、24、48、72 h处死8只大鼠,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p63基因表达、神经元密度及凋亡情况。 结果 I/R组术后24、48、72 h神经行为学评分较Sham组同时间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2.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海马CA1区p63阳性表达率在术后12、24、48、72 h较Sham组同时间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12、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70.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63基因表达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神经元凋亡趋势基本一致,提示p63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的凋亡。
2012, 28(23):3528.
摘要:目的 探讨阿霉素心肌病(ADR-DCM)大鼠心钠素(ANP)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室重构的关系。 方法 以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的方法建立大鼠ADR-DCM模型,另设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心房)匀浆上清液中ANP含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经颈动脉测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度(±LV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测定心肌(左室)匀浆上清液中MDA、SOD含量;病理学切片检测,HE染色,显微镜观察。 结果 ADR-DCM组大鼠血浆及心肌(心房)ANP含量显著升高(P<0.01),LVMI显著增加(P<0.01),LVSP、±LVdp/dtmax下降(P<0.01),LVEDP升高(P<0.01),心肌(心房)MDA含量升高(P<0.01),SOD含量降低(P<0.01)。ADR-DCM大鼠血浆ANP含量与±LVdp/dtmax呈负相关(r=-0.78,P<0.05);与LVMI呈正相关(r=0.80,P<0.01)。 结论 阿霉素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损伤心肌,从而导致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不全,ANP能够反映其中氧化应激及心室重构的程度。
多吉卓玛,扎桑,玉珍,祁祯楠,杨慧,盘允,昂巴邓,洛桑平措,崔超英
2012, 28(23):3531.
摘要:目的 研究酥油茶对SD大鼠血脂及肝指数的影响,探讨长期饮用酥油茶对人群血脂及肝指数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组、茶水组、盐水组、酥油高组、酥油低组和酥油茶高组、酥油茶低组,每组SD大鼠给予相应处理,10 d后称质量取血清送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测定肝指数。 结果 高脂组TC、TG、LDL-C均显著高于其他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盐水组、酥油高组、酥油低组HDL-C低于高脂组(P<0.05),其余各组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肝指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空白组肝指数高于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短期内酥油茶对SD大鼠血脂及肝指数未产生明显影响。
2012, 28(23):3533.
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Ⅱ)在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及不良反应,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按入院时间随机将20例SA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细胞因子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疗程开始时即使用rhIL-Ⅱ 25 μg/(kg·d)皮下注射,应用28~45 d,观察血小板、骨髓象变化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升高恢复时间缩短,滴注血小板的量明显减少,且使用ATG、CSA的安全性提高。 结论 rhIL-Ⅱ能提高ATG、CSA、细胞因子治疗SAA的疗效,并增加其治疗的安全性。
2012, 28(23):3535.
摘要:目的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87个人群常染色体D3S1358、vWA基因座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为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人口迁移、考古以及民族融合等群体遗传学和人类学问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方法 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及GIS中的空间差值分析(SDA)技术,从基因频率矩阵中提取综合指标,并采取可视化技术来反映中国人群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 结果 中国人群D3S1358、vWA基因座的主成分空间分析结果划分出三大区域,且显示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在每个区域内又有不同划分小区域。 结论 中国人群2个 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呈现明显的地理遗传梯度变异性,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012, 28(23):3537.
摘要:目的 检测4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7、11)及3种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中MMP-1、3、7、11及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 结果 MMP-1、3、7、11及性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相对没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MMP-1、7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11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及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性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均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检测MMP-1、3、7、11及性激素受体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而检测MMP-1、7有助于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及转移情况。
2012, 28(23):3540.
摘要:目的 观察健康人进餐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血脂项目的异常代谢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 以40例健康人为受试对象,分别采集早晨空腹和午餐后3 h静脉血,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TC餐后3 h略有升高,但与前餐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餐后3 h测定结果明显高于餐前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和HDL-C测定结果餐前、餐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人TC、LDL-C、HDL-C血脂代谢餐前、餐后无明显变化,但TG测定结果餐后明显升高,应引起重视。
2012, 28(23):3542.
摘要: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对不同发病年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RA患者345例,按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以后发病)75例、成年组(16~60岁发病)246例、幼年组(16岁以前发病)24例,应用罗氏E170化学发光仪和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患者进行抗CCP 抗体定量检测,并与类风湿因子(RF)比较。 结果 老年组、成年组和幼年组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67%(32/75)、37.80%(93/246)、8.33%(2/24)。各组间抗CCP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老年组和成年组分别与幼年组抗CCP抗体、RF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间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老年组和成年组患者抗CCP抗体、RF阳性率与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但在幼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老年组和成年组RA患者中联合检测抗CCP抗体与RF更有价值。虽然抗CCP抗体不能作为诊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依据,但可作为其关节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2, 28(23):3544.
摘要:目的 了解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前三季度门诊处方(包括中成药、西药处方),每月抽取100张,共900张(包括西药、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中成药应用率为37.33%,应用品种为103种,主要是活血类、胃病类、清热类、安神类等,用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其次是外用;心内科使用中成药的病例最多,其次是儿科、妇科、消化内科等。 结论 该院门诊中成药的应用大体上是合理的,对存在问题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止中成药滥用。
2012, 28(23):3547.
摘要: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健康人群的血脂和血糖(GLU)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成都地区成人血脂和GLU水平参考区间的建立奠定基础。 方法 将成都地区2 8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血清标本,采用森龙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中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GLU进行检测。 结果 成都地区健康人群男性TG水平在50岁之前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之后有轻微下降趋势;而女性的TG水平则一直处于增高状态。男性的TC水平在50岁之前一直处于增长状态,50岁之后缓慢降低;而女性的TC水平则一直处于增高状态。男、女性GLU水平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 结论 成都地区男、女性血脂和GLU水平存在差异,且不同年龄段血脂和GLU水平也有所不同,建议建立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参考值范围,并作为检测标准。
2012, 28(23):3549.
摘要:目的 探讨臭氧雾化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已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采用臭氧雾化治疗;对照组9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各组的总显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7.89%(93/95),优于对照组(83.16%,79/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03,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臭氧雾化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好、时间短、无不良反应,是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2012, 28(23):3551.
摘要:目的 观察重叠综合征(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差异。 方法 随机选择OS和OSAHS患者56例,将其分为OS组32例和OSAHS组24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静态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并对各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睡眠监测指标:OS组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低于OSAHS组(P<0.05),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高于OSAHS组(P<0.05)。血气分析指标:OS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OASHS组(P<0.05),而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OSAHS组(P<0.05)。静态肺功能指标:OS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均低于OSAHS组(P<0.05)。 结论 OS患者较OSAHS患者夜间缺氧更明显,日间肺功能损害更严重。
2012, 28(23):3553.
摘要: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BCG-PSN组38例和吡柔比星(THP)组36例。两组定期进行膀胱灌注,随访12~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BCG-PSN组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为18.4%(7/38),出现不良反应9例(23.7%);THP组复发率为19.4%(7/36),出现不良反应24例(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G-PSN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T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BCG-PSN及THP都是有效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但BCG-PSN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明显小于THP组,是理想的膀胱灌注治疗药物。
2012, 28(23):3555.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6个月以上的肾性贫血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 36~65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rh-EPO 100~150 U/kg,每周2次皮下注射,并用叶酸、琥珀酸亚铁常规剂量纠正贫血。治疗组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1 g,连用12周。对照组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时间共12周。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2周rh-EPO用量分别减少37.4%,而对照组rh-EPO用量无明显减少;治疗组血压升高2例(12.5%),对照组9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rh-EPO用于MHD贫血患者,能显著改善贫血症状,减少rh-EPO的用量,对肾性贫血有较好疗效,可降低MHD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2012, 28(23):3557.
摘要:目的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3例)和中青年组(73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14例,胃溃疡24例,复合性溃疡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胃癌13例。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肿瘤引发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与中青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有显著区别。
2012, 28(23):3558.
摘要: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病理性黄疸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 结果 治疗组90例中,治愈64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7.8%;对照组90例中治愈5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4,P<0.05),治疗组胆红素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病程缩短。 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3):3560.
摘要: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荣口服液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方法 以流动相甲醇 ∶ 水(55 ∶ 45)洗脱、色谱柱DiamonsilTM C18(5 μm,250 mm×4.6 mm)、检测波长250 nm、柱温40 ℃、流速1.0 mL/min为色谱条件,对心荣口服液中五味子醇甲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 心荣口服液3批次样品(10042003、10052005、10062001)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分别为0.184、0.190、0.188 mg/mL,线性范围为0.036~1.180 μg(r=0.999 98)。 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2012, 28(23):3561.
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 方法 对315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男性、有高血压家族史、继发性高血压、无临床症状、有危险因素情况下发生率较高,血压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代谢紊乱少,以1、2级低、中危高血压多见,治疗依从性差。 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患者应定期检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纠正代谢异常,结合病情适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以改善治疗的依从性。
2012, 28(23):3563.
摘要:目的 对埋伏牙进行影像学分类,以便临床上对埋伏牙作进一步定位和为手术进路提供参考和指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期门诊收治的82例患者106颗埋伏牙的颌骨曲面断层片进行再研究,并对其临床检查结果和术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颌骨牙列X射线曲面断层片的基础上自定义根尖曲线并进行分类。 结果 将埋伏牙分为3类,其中Ⅰ类16颗,Ⅱ类54颗,Ⅲ类36颗。 结论 该分类方法能为埋伏阻生牙的精确定位和手术进路提供临床指导。
2012, 28(23):3564.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会阴侧切术,以选择会阴侧切的最佳方法。 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式会阴侧切术20°~30°)和对照组(传统会阴侧切术45°)各200例,观察两组产妇伤口愈合、疼痛、切口出血量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率高、疼痛感轻、出血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切口角度小、损伤程度轻、失血少、产后疼痛轻,明显减轻产妇痛苦和不适,很好地保障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3):3566.
摘要: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传统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难点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21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使用传统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技巧、术后并发症及门诊随访等。 结果 21例患者在传统器械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5.6 min,术中平均出血1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 d,均无胆漏、出血、脐疝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脐部切口瘢痕不明显,美观,效果满意。 结论 传统器械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在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
2012, 28(23):3568.
摘要:目的 分析医学生在实习阶段自身及医院带教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提高实习质量。 方法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对毕业实习即将结束的6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EpiData3.1处理软件和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医院带教工作存在不足之处;大部分实习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实习生的学习需求不尽相同,与带教教师所教授内容出现不相符的问题。 结论 应加强带教教师带教意识,不断提高带教水平,引导实习生形成正确的实习观,加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012, 28(23):3570.
摘要:目的 观察局部麻醉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方法 选择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50~100 mg和苯巴比妥钠100 mg,术中用1%盐酸利多卡因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采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建立通道,行MPCNL。 结果 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100例135侧上尿路结石均为单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60 min(30~120 min)。一期手术结石取净率为92.59%(125/135),二期手术取石10侧,5侧肾内残留少量小结石,结石总清除率为96.30%(130/135),平均住院时间10.3 d(9~14 d)。无胸腹腔损伤、肠穿孔等周围脏器损伤。 结论 局部麻醉在MPCNL中起效快、效果确切,选择合适病例,局部麻醉下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2012, 28(23):3571.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Ⅳ型6例。用内、外联合切口行锁定钢板固定。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3.5 mm系统锁定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棒型锁定钢板固定。 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优8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 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Ⅳ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满意。
2012, 28(23):3573.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28例(33足)。 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Bohler角由术前的-5°±10°增加到术后的18°±12°。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恢复至正常的85%。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优13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1%。 结论 经皮橇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效果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
2012, 28(23):3574.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一体化模式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245例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救治各环节时间、效果等资料。 结果 伤后至急诊抢救时间平均为78.56 min,到手术室时间为 64.84 min;抢救成功率为86.35%。 结论 创伤院内急救一体化,开通绿色通道,各环节密切配合,争取了救命的黄金时间,提高了严重创伤的救治成功率。
2012, 28(23):3575.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治疗要点。 方法 对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且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治疗以脱水降颅内压、溶栓抗凝等为主,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期辅以功能锻炼。 结果 50例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后预后有所改善,其中38例患者短期内并发肢体偏瘫,经长期训练及康复治疗后好转;1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4.0%。 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发病突然,以神经功能受损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康复治疗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2, 28(23):3576.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自制涤纶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使用自制涤纶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中度或中度以上反流时,结合术中探查,若三尖瓣环径达3~4横指(约4.0 cm)以上,即行三尖瓣成形术。 结果 全组患者围术期无一例死亡,恢复顺利,三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减低,术后心功能分级提高。 结论 自制涤纶环用于三尖瓣成形术安全、有效,价格低廉,近、中期效果满意。
2012, 28(23):3578.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探查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57例临床和超声探查诊断为宫外孕及经手术证实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结果 57例宫外孕患者经阴道超声探查,图像表现主要分为3种类型:(1)复杂包块型(23例);(2)妊娠囊状包块型(21例);(3)盆腔积液伴或不伴包块型(13例)。经阴道超声探查宫外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探查,并且对可疑包块内部结构的分辨更加清晰,检查时无需充盈膀胱,为急症患者及时诊治争取了时间。 结论 经阴道超声探查宫外孕的优越性明显高于经腹部探查,二者结合应用,效果更佳。
2012, 28(23):3579.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对463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子宫畸形4例,双侧输卵管阻塞87例,单侧输卵管阻塞189例,输卵管通而不畅21例,子宫输卵管形态正常、盆腔弥散不均35例,子宫输卵管形态正常且输卵管通畅127例。 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能评估患者生育能力,指导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2012, 28(23):3580.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LC的130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2~4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并给予2%异氟醚吸入麻醉。实验组以瑞芬太尼2 μg/kg代替芬太尼,其余麻醉诱导药物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吸入麻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及麻醉均顺利。治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D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4)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短时间内起效,是LC中理想的麻醉药物。
2012, 28(23):3581.
摘要:目的 研究气囊助产在中期妊娠(简称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方法 将48例中孕引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气囊助产;对照组:未用气囊助产,比较两组患者产程长短、软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情况。 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软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中孕引产患者使用气囊助产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及软产道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3):3582.
摘要:目的 分析胸痛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各自特点,提高对胸痛患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38例胸痛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胸部正侧X射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总结分析引起胸痛的常见病因及特点。 结果 38例胸痛患者与7种相关疾病有关。其中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主动脉夹层2例,肺栓塞2例,胆心综合征6例,带状疱疹3例,胃食管反流3例,心脏神经症8例。 结论 对于胸痛患者临床上应准确分析、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避免或减少误诊和漏诊。
2012, 28(23):3583.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患者中1例在当地卫生院行人工流产发生大出血转入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子宫动脉栓塞,阴道流血明显减少;1例诊断为宫内早孕给予药物流产后未见有绒毛排出再次复查B超确诊;2例因停经后有阴道流血,B超检查确诊;另2例为停经后经B超检查确诊。6例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全身或加用局部治疗,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宫腔镜下刮宫,6例均治疗成功,无一例出现大出血或需行剖腹探查术。刮宫术后1~2个月有月经复潮。 结论 有剖宫产病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很有可能发生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药物保守治疗联合超声引导宫腔镜下刮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2, 28(23):3584.
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 5月至2012年 7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24例(2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并对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加宽。 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2, 28(23):3586.
摘要:目的 观察腺苷甲硫氨酸用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 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的76例ICP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孕妇均进行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甲硫氨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皮肤瘙痒、黄疸、消化道症状减轻,血清甘胆酸水平、肝功能等指标下降,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8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腺苷甲硫氨酸用于治疗ICP疗效确切,可促进内源性解毒过程中巯基的合成,发挥抗胆汁酸淤积作用。
2012, 28(23):3587.
摘要: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5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24例。患儿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查,给予静脉缓慢滴注阿昔洛韦,肌内注射干扰素α-1b,同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结果 75例IM患儿中64例治愈,治愈率为85.3%,11例患儿好转后家长要求出院。患儿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时间(10.2±1.4)d。随访发现,好转患儿2周内获得痊愈。 结论 对IM应尽早明确诊断,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查,特别是检出异型淋巴细胞是IM初步诊断的依据。一旦确诊,应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
2012, 28(23):3588.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外科手术患者152例,分为钉合组77例,术中采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手术切口;常规组75例,术中采用常规丝线缝合手术切口。比较两种术口缝合方法在切口皮肤缝合时间、切口愈合率、钉线拆除时患者痛觉感受[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面的差别。 结果 钉合组与常规组切口皮肤缝合时间分别为(30±24.9)s和(100±69.6)s;切口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2.2%和64.0%;VAS分别为(2.4±0.90)分和(5.7±1.5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一次性皮肤缝合器操作简便,皮肤缝合创伤小,美观平整,缝合时间短,拆钉痛感轻。
2012, 28(23):3590.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21例AI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中10例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发生急性心力衰竭,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2例生命体征平稳,2例死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后壁心肌梗死。 结论 AIMI并发右室、后壁心肌梗死时,其并发症、病死率明显增加。
2012, 28(23):3591.
摘要:目的 观察医用愈肤生物膜联合喷昔洛韦软膏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单纯疱疹的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例。对照组单纯外用喷昔洛韦软膏,每天2~3次,7 d为1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医用愈肤生物膜湿敷,两组均连用1周。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7/7)和85.7%(6/7),对照组中治疗无效1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用愈肤生物膜对临床一些特殊患者的治疗安全、可靠、恢复快、疗效好、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 28(23):3592.
摘要: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进行处理。 分别采取牵拉、注水、剪断、穿刺、碎石等不同方法拔出导尿管。 结果 15例拔管困难患者,4例经牵拉气囊拔除导尿管,3例采用利多卡因凝胶和液状石蜡油充分润滑尿道后拔除导尿管;2例经注水、刺破气囊拔除导尿管;2例经剪断导尿管后拔除;其余4例患者分别采用穿刺、碎石、肌内注射安定等不同方法拔除导尿管。 结论 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与结石、尿垢的形成、气囊回缩不良、精神因素等有关。
2012, 28(23):3593.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直肠良、恶性息肉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尝试运用双镜联合方式治疗直肠良、恶性病变,观察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 15例结直肠良、恶性息肉患者经双镜联合治疗,定位准确,切除率为100%。 结论 双镜联合增加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适应证范围,减少了手术创伤,是结直肠良、恶性息肉治疗的合理方法。
2012, 28(23):3610.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乳腺定位穿刺针在胸腔镜下切除肺结节的应用价值。 方法 13例肺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乳腺定位、穿刺针穿刺并固定肺结节,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结果 13例肺结节患者肺穿刺定位准确率为100%,一次取材满意率为100%。 结论 CT引导下乳腺定位穿刺针在胸腔镜下切除肺结节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操作简便,肺穿刺定位准确率高,有利于肺结节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2012, 28(23):3611.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2010—2011年20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8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占54.33%,中药制剂占15.3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44%;以皮肤及其附近损害最多,占37.50%。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 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2012, 28(23):3612.
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米非司酮用于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下称人流术)后宫腔部分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残留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门诊人流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面积小于2.5 cm2并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增高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随访血β-HCG变化情况,待月经来潮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观察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是否消失。 结果 宫腔残留20例,服米非司酮后阴道出血止,19例月经后复查彩超确定无绒毛和蜕膜组织残留,1例再次行清宫术。 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人流术后宫腔残留效果可靠。
2012, 28(23):3614.
摘要: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对急诊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82例急诊高血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服,在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30、60、90 min各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随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卡托普利含服10 min后开始降压,30 min达高峰,有效率达82.93%,60 min有效率达90.24%,心率变化不大,不良反应少。 结论 急诊高血压患者可将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作为首选。
2012, 28(23):3615.
摘要: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3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先给予含负荷量25 mg乌拉地尔的5%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乌拉地尔100 m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50 mL,以0.1~0.4 mg/min速度微量泵维持,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5、10、20、30、40、60、90、12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情况。 结果 用药后SBP、DBP均显著下降(P<0.05),但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危象疗效确切,起效快,降压平稳,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2012, 28(23):3617.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锁定钢板结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治愈率、尽快恢复患肢功能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患儿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使患儿及家长理解并配合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功能恢复锻炼。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1个月,无肩关节僵直及骨折畸形并发症出现,肩关节功能获得很好改善。 结论 良好的护理可有效防止骨不连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2012, 28(23):3618.
摘要:目的 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例舌癌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结果 12例患者全部Ⅰ期愈合,康复出院。 结论 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2, 28(23):3620.
摘要: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自我保健能力。 方法 通过对371例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及健康指导,对回访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回访后出院患者的满意率得到提高,康复、防患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增加了病源和科室的经济效益。 结论 电话回访工作简单易行,增加了患者的自我保健和防患能力,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2012, 28(23):3621.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行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总结重症监护病房3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结果 30例患者,治愈28例,自动出院2例,呼吸机辅助呼吸7~20 d,病程15~46 d。 结论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呼吸道护理以及呼吸机管理,经过正确、仔细的护理,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直至康复。
2012, 28(23):3623.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方法,并对其要点进行总结。 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2012, 28(23):3625.
摘要:目的 探讨高热患儿采用冰袋卷管静脉滴注行物理降温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小儿外科60例正在静脉滴注的发热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运用冰水浸管行物理降温和传统冰敷降温的方法,观察两组患儿对降温方式的依从性及降温效果。 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使用30 min内推开冰袋的比率分别为64.3%、10.3% ,使用1 h内推开冰袋的比率分别为93.7%、17.2%,两组30 min内与1 h内推开冰袋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30 min内下降的平均温度分别为(0.413±0.165)、(0.793±0.185)℃,1 h内下降的平均温度分别为(0.690±0.170)、(1.023±0.156)℃,两组30 min内与1 h内下降的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冰水卷管静脉滴注行物理降温的作用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2012, 28(23):3626.
摘要:目的 探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以提高疗效。 方法 选择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接受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的综合疗法治疗后,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 1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例死亡。 结论 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
2012, 28(23):3628.
摘要:目的 总结慢性肉芽肿病(CGD)并发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患儿移植前的护理要点,以提高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 方法 总结1例CGD并发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患儿移植前的护理要点。 结果 该例患儿顺利度过预处理期,未出现不良反应,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准确的操作及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正确处理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是移植前护理的关键。
2012, 28(23):3629.
摘要:目的 重点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CRRT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与经验。 方法 通过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47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82次CRRT,观察其各种生化指标、生命体征及预后,积极给予多种基础护理和CRRT的专科护理,以保障CRRT的顺利进行。 结果 47例患者中,3例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4例因费用原因自动出院,1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取得良好的疗效。 结论 危重患者及早行CRRT治疗,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能够保证CRRT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2012, 28(23):3630.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机械通气的护理。 方法 通过对2007年5月收治的1例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经过12 d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最终撤机成功,拔除气管插管。 结论 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加强基础护理能使患者感觉舒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2012, 28(23):3632.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总结心理护理的新进展。 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6例,根据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结果 36例患者入院后均有恐惧、焦虑心理,经过常规治疗和适当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效果良好32例(88.9%);有效3例(8.3%);无效1例(2.8%)。 结论 做好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治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2, 28(23):3633.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住院的2 036例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 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97.3%。 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可提高产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2012, 28(23):3634.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观察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病情恢复较快,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2, 28(23):3635.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 方法 总结分析97例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的全面护理评估及术前、术中、术后严密护理配合情况。 结果 94例患者异物成功取出,异物取出术成功率为96.91%。2例因鱼刺嵌顿于食管中段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进入十二指肠后自行排出。 结论 全面的护理评估、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仔细观察与对症护理,能有效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2, 28(23):3637.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前后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降低患者病死率。 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并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随机选取其中59例,在密切关注其病情发展前提下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 结果 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53例(89.8%),死亡6例(10.2%)。 结论 临床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2, 28(23):3638.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围术期的护理和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 方法 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肌腱重建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信心;术后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情况,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 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结论 韧带重建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前、术后科学护理及适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工作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012, 28(23):3640.
摘要: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排尿的生理活动及其功能障碍,其检查技术条件要求较高。而影响尿流率测定的因素很多,包括尿量、年龄、性别、尿管、逼尿肌功能、残余尿量、尿道病理情况及测定环境和心理等,因此检查是否能顺利进行以及检查结果是否满意,与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步骤,做好检查前、中、后各项操作技巧密切相关。
2012, 28(23):3642.
摘要:对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使急诊科护士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采用各种方式减轻压力,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2012, 28(23):3644.
摘要: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80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1.6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片150 mg口服,每天3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律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 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早搏的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60.0%,停药后的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 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早搏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2, 28(23):3645.
摘要:目的 观察潜阳汤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6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潜阳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山绿茶降压片治疗。 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7.9%。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下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潜阳汤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3):3646.
摘要:近年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药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引入到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实验报告成绩和相关理论内容的网络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012, 28(23):3647.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结合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W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6个护理专业班共33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WPBL组和LBL组,分别采用WPBL结合LBL教学法、W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对《儿科护理》中的补液和肺炎章节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闭卷考试和调查问卷,比较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和调查满意度。 结果 各项分数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LBL结合WPBL教学方法受学生欢迎,该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新知识、分析问题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2012, 28(23):3649.
摘要:七年制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早期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缩短培养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教育质量。导师应在研究性教学各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为培养学生的开发性研究能力打下基础。导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在思想品德、治学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
黄健伟,黄干荣,黄衍强,韦连登,黄小凤,李晓华,唐华英,杨珊
2012, 28(23):3650.
摘要:针对《医学免疫学》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自学的问题,提出构建PBL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期望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自学的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012, 28(23):3652.
摘要:医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动机中,认知内驱力匮乏,附属内驱力所占比重较大,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为此,提出狠抓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同时不放松课下辅助教学,保持附属内驱力,提高学习效果。
2012, 28(23):3653.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生物化学检验期末考试试卷,为课程规范化考核和反馈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对138名2008~2010级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检验考试试卷,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各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信度、难度及区分度。 结果 连续3届学生考试成绩均呈偏态分布,信度均在0.688以上,总体难度在0.600以上,区分度在0.200以上。 结论 3份试卷均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但试卷中容易题、难题所占比例较大,且含有部分较差试题,提示应不断更新、完善标准化试卷库;试卷中考查学生能力的选择题得分较低,应加强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2012, 28(23):365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规模的快速扩张,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该文从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入手,论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加强高职高专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012, 28(23):3656.
摘要:实验室开放已经成为高校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从实验室开放的方法、模式等方面阐述实验室开放的重要意义,实践探索出实验室开放的最佳途径,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在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2012, 28(23):3658.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工科类专业应构建适应工程需要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工程素质。该文就如何培养高职高专药剂设备制造与维护专业学生工程素质进行探讨。
2012, 28(23):3660.
摘要:通过对留学生内科学临床见习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见习效果的措施。该文指出要搞好留学生临床见习,需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精心备课,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多与留学生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旨在提高见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2012, 28(23):3662.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该文对中药学各学科综合实验课程的开设进行初步探讨, 将中药学各专业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实验技能的能力。从指导思想、实验内容、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等方面提出中药学多学科综合实验的开设经验和体会。
2012, 28(23):3663.
摘要:如何让护理教育适应临床护理模式的发展,培养优秀护理人才,是近年来护理教育关注的问题。个案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个案护理理念,实行“双向式因材施教”,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特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注意观察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学习风格的相关知识,并采取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学以致用,是护理教育中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2012, 28(23):3665.
摘要:每门课程都有其学习方法。根据断层解剖学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推理、画线等课程学习方法与广大同道交流,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012, 28(23):3666.
摘要:
2012, 28(23):3667.
摘要:探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效果。通过改善服务态度、细化服务内容、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管理程序、夯实基础护理,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创建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12, 28(23):3668.
摘要:供应室为医院消毒物品供应的中心,供应无菌物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对确保医疗的安全性,加强无菌物品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和运用。该文结合供应室、无菌室管理的具体实践,提出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无菌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2, 28(23):3669.
摘要: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理方案,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改革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创建温馨病房,使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2012, 28(23):3671.
摘要:通过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对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都是非常必要的。从而达到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的目的,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2012, 28(23):3672.
摘要:为了探索优质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在静脉滴注管理中的效果,成立科室静脉滴注安全管理小组,建立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控制机制,规范静脉滴注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实施静脉滴注专业化培训。减少了静脉滴注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静脉滴注的满意度。表明优质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是专业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可提高静脉滴注安全性。
2012, 28(23):3674.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某火力发电厂接尘接噪工人的健康状况,为采取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江苏省某火力发电厂1 488名接尘接噪工人2012年度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利用Excel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体检项目总异常为1 421名,检出率为95.50%,纯音测听异常检出率为5.04%,高千伏胸片异常检出率为4.84%。 结论 该电厂工人体检项目总异常检出率较高,除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职业性病损以外,工人的一般健康状况也较差。建议该电厂在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改革生产工艺的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个体的健康教育和日常行为干预,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012, 28(23):3675.
摘要:目的 了解接触苯及其化合物职业人群健康状况,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方法 采用腹部B超对某鞋厂车间252例工人进行肝、胆、胰、脾上腹部实质器官超声检查。 结果 共检出患病者104例,占41.27%,其中男61例(58.65%),女43例(41.35%)。 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中毒,进入体内的苯40%左右需经肝脏代谢排出体外,在通过肝微粒体上的酶进行代谢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质和量的改变,有可能会引起肝细胞出现混浊肿胀、气球样变及脂肪变性等,尤以脂肪变性最为常见,同时苯易在脂肪中蓄积,脂肪肝的形成又可以加重苯在肝脏中的蓄积。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