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2, 28(24):368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应用显微黏膜微瓣技术对声带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显微黏膜微瓣技术(A组)和咬切法(B组)切除病变,于术前,术后1周、6个月进行电子喉镜检查。 结果 术后1周、6个月A组声带愈合明显优于B组。 结论 喉显微黏膜微瓣技术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重要手术方法,能最大限度保留声带发声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683.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院2009—2011年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方法 对2009—2011年确诊为医院感染患者所检出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分离到1 284株大肠埃希菌,ESBLs 检出率为48.3%,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大于65.0%,第3、4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也高达40.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仅为7.8%和13.1%。 结论 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ESBLs 菌株仍处于较高水平,要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12, 28(24):368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推测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集27例大肠癌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静脉血中NKT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T细胞表达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T细胞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有无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TN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大肠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外周血中NKT细胞的异常高表达有关,但其分化程度及分期与NKT细胞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2012, 28(24):3687.
摘要:【提 要】 目的 了解泸州地区冬春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1 1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嗜肺军团菌(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9种病原体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 结果 从1 170例患儿血清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676例,阳性率为57.78%,以MP阳性率最高,其次为LP1、IV-B、PIV、IV-A、ADV、RSV、COX、CP;混合感染458例,阳性率为39.15%,主要为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各年龄段间以小于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27.36%,最高为>3~6岁组,占89.7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患儿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 结论 MP、LP1和IV-B是泸州地区冬春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仍是该地区发病一大特点;病原体感染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而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12, 28(24):368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临床确诊为心肌炎、疑似心肌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患儿共306例,分别定量测定其血清hs-cTnT和CK-MB。 结果 与非心肌炎患儿及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心肌炎或合并心肌损伤患儿血清hs-cTnT和CK-MB含量明显增高(P<0.05)。除新生儿组外,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s-cTnT和CK-MB含量与同年龄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联合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hs-cTnT和CK-MB的含量,可对患儿是否病及心脏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缩短诊断时间,为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2012, 28(24):3691.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利用尼莫地平与桥联环糊精形成超分子配合物,以进一步提高尼莫地平的水溶性及稳定性。 方法 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通过实验合成N,N′-二甲基甲酰胺(DMF)桥联-β-环糊精(简称桥联环糊精1),并对尼莫地平进行包合,用荧光光谱、一维核磁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尼莫地平和桥联环糊精1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水溶液和固体状态中的包合行为进行考察和表征。 结果 桥联环糊精1与尼莫地平形成包合物后,尼莫地平的溶解度显著增加。桥联环糊精1可增加尼莫地平的溶解度、每毫克从1.88×10-3 mol/L增加到4.62×10-6 mol/L,由于主客体分子之间采用的协同键合模式,相比较天然环糊精,桥联环糊精1对尼莫地平给出了较高的键合常数。 结论 包合物使尼莫地平的稳定常数和水溶性均得到极大提高。
2012, 28(24):369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外界综合干预对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风险的影响和意义。 方法 对重庆市北碚区建档并居家的1 438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走访,重点抽取200例有重度肇事、肇祸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后采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 结果 综合干预显著改善了重度肇事、肇祸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危险性评估等级降低,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 开展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时应进行综合干预。综合干预对降低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危险性、提高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2, 28(24):369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4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68例和DN组72例,并与69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M组与DN组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DM组比较,全血黏度、全血低切还原/相对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最大变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可能为DN发生、发展的另一危险因素。 结论 DN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012, 28(24):369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并发脐带帆状附着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经产后确诊的24例产妇帆状胎盘作为研究组,把随机抽取的同一时间段无此症状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早产儿发育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帆状胎盘症状的新生儿/早产儿的发育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帆状胎盘容易导致胎儿窘迫,并且不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建议在妊娠20~28周开展脐带植入点的B超检查。
2012, 28(24):3700.
摘要:【摘 要】 目的 检测广西壮族自治区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凤山县各乡镇居民近12年食用碘盐状况,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及防治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食盐卫生标准》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测,2000—2011年每年在全县5个乡镇20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15户居民家中的食用盐样品1份。 结果 12年中共抽取和检测居民家中食用盐样品共3 328份,其中合格碘盐3 300份,不合格碘盐28份,检测样品中未发现非碘盐,该县12年中城乡居民户平均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16%。 结论 该县在过去的12年中城乡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到2010年全国合格碘盐食用率大于或等于90%的目标。
2012, 28(24):3702.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淤阻型膝关节炎伴滑膜炎的疗效。 方法 将82例寒湿淤阻型膝关节炎伴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治疗组)和奇正消痛贴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变化。 结果 治疗第12、24天后,两组止痛效果相当,但治疗组对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为88.1%,明显优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淤阻型膝关节炎伴滑膜炎的疗效显著。
2012, 28(24):370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男性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患者选择。 方法 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对32例青年男性的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35髋施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平均随访51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手术前后定期随访评估,并摄常规X射线片观察、评定。 结果 Harris评分由术前(50.7±5.9)分提升至随访时(97.3±3.7)分。优良率为100%,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疼痛均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屈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未出现感染、假体脱位、股骨颈骨折,炎性假瘤等并发症,患者自述疗效满意。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移位迹象。髋臼以及股骨头假体周围未见明显透亮带。本组患者未出现异位骨化。 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男性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短期疗效满意。
2012, 28(24):370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人流)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20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实验组:30 s内匀速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30 s内匀速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两组均在静脉滴注药物10 min后以丙泊酚2 mg/kg进行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诱导时间、术中体动次数、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较实验组呼吸抑制明显(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术中体动次数、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镇痛效果确切,呼吸抑制轻,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70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在泌尿系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60例临床有泌尿系症状患者,进行B超、尿路平片(KUB)检查,再行泌尿系16层螺旋CT平扫进行对比。 结果 60例患者中44例患者KUB可见结石;53例患者B超可见结石;58例患者CT平扫可见结石。对诊断不符合的患者,再进行CT尿路造影(CTU)进一步检查得到证实。 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层厚薄和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能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泌尿系情况,提高泌尿系结石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 28(24):371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阿卡波糖(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和治疗组(采用来得时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每天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来得时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可作为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2, 28(24):371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AMI伴持续性室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评估两种药物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87.09%,利多卡因组为5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短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胺碘酮治疗AMI伴持续性室速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2, 28(24):371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初次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初次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做单纯的胶囊内镜检查,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做全程护理干预的胶囊内镜检查。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肠道清洁度、满意度调查情况,综合评价全程护理干预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肠道清洁度、满意度调查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2, 28(24):371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控制情绪、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完善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2012, 28(24):371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对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对疾病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10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 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庭在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参与、合作、疗效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FCC使患儿整个家庭参与其中,护、患、家庭紧密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治疗疗效,缩短了疗程,降低了复发率,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2012, 28(24):3720.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祛敏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Kromsa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 ∶ 1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 结果 大黄素在0.016~0.080 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8%。 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祛敏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
2012, 28(24):3722.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中斜切口的局部解剖特点及体表投影,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进行3具尸体解剖及211例临床应用解剖,观测中斜切口与胆总管及胆囊三角与体表间的关系。 结果 胆囊三角在剑胸结合为顶、6~8肋缘为两边、第8肋连线为底的三角右侧边界内,中斜切口的体表投影在胆囊三角内,与胆总管的走行基本一致占78.2%(176/211)。 结论 中斜切口有利于胆总管探查,创伤小,方便可行。
2012, 28(24):3723.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氯乙烯作业工人肝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作业者的身体情况,了解肝脏超声图像的改变,探讨氯乙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检测某企业氯乙烯浓度,使用美国通用LOGIQ7型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氯乙烯作业工人(接触组)以及同期体检的不接触氯乙烯的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肝B超影像学检查。 结果 接触组工人肝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脂肪肝最为明显,2008—2010年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1、15.13、10.41,P<0.01)。 结论 长期接触氯乙烯者肝超声影像学改变明显,可将B超作为氯乙烯接触人群慢性肝损害的动态监测指标,以便及时掌握氯乙烯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2, 28(24):372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急救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和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72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等离子技术运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方法 对80例患者在局麻下用等离子行下鼻甲消融、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术。 结果 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有3例患者复发,总有效率为96.25%(77/80)。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按有关标准评定原期疗效,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减轻,鼻黏膜转为淡红,鼻甲水肿减退或消失,通气好转或正常,术后检查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黏膜萎缩及嗅觉障碍等并发症。 结论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2, 28(24):3728.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目前护士对中心静脉压(CVP)知识认识与掌握程度的真实情况,加强临床护士对CVP监测的重视意识并促使护士进一步掌握。 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对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0名护士进行CVP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结果 60.9%的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需要测量CVP,但仅38.2%的护士在平时工作中有过CVP相关知识的学习。对CVP的测量意义回答平均正确率为63.6%,测量方法平均正确率为62.9%。常用与非常用CVP监测科室的护士对CVP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士应加强CVP相关知识的学习,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应掌握这项重要的病情监测指标。
2012, 28(24):3731.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Milwaukee支具治疗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 方法 选取1989—2011年保守治疗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81例(cobb角小于或等于40°),年龄11~16岁,平均13岁。55例配带Milwaukee支具治疗(支具组),26例临床观察(观察组)。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5 d(3~9 d)。支具组49例畸形及临床观察组16例畸形获满意矫正( χ2=8.45,P<0.01)。 结论 Milwaukee支具治疗可使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在早期获得充分矫正。
陈德,黎亮,赵锦阳,杨俊,傅道聪,王治云,贾翔羽,刘刚,韩华强
2012, 28(24):373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与探讨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过内听道入路接受显微手术。 结果 42例患者中,采取听神经瘤全切共38例(90.5%),采取听神经瘤次全切共4例(9.5%)。面神经解剖保留共31例(73.8%),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共35例(83.3%)。 结论 对于听神经瘤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熟练显微手术的技巧、掌握桥脑小脑角解剖,对于完成肿瘤的切除以及减少面神经的损伤有重要的意义。
2012, 28(24):373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使用过程中的情况。 方法 不同制药生产公司在不同医院使用情况的临床观察。 结果 使用B、C公司生产的无菌粉末较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静脉滴注速度是影响静脉炎的主要因素;A公司生产的冻干品溶解速度比较快,采用慢速静脉滴注和快速静脉滴注两种给药方式均未出现静脉炎现象。 结论 无菌粉末较易出现静脉炎,给患者增加了一定的痛苦;冻干品,溶解速度快,并且未出现静脉炎现象,建议考虑采用冻干品。
2012, 28(24):373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胶体果胶铋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胶体果胶铋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评估二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多潘立酮、胶体果胶铋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2012, 28(24):3738.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口腔含牙囊肿内所包含的阻生恒牙通过外科手术去除囊肿,暴露内含牙齿,联合正畸牵引使阻生恒牙进入正常牙列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对3例含牙囊肿采用刮除囊壁暴露牙齿,联合正畸牵引。 结果 含牙囊肿中的牙齿回到正常牙列,牙周组织健康,远期疗效稳定。 结论 对于囊肿范围局限于相邻牙齿牙根之间,内含恒牙形态无明显异常或虽有倾斜度但可以通过正畸方法牵引萌出的含牙囊肿,采用外科手术刮除囊壁联合正畸牵引内含恒牙是一种有效保留囊肿内含阻生牙齿的治疗手段。
2012, 28(24):374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评估二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74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方法 在原有肾小管细胞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机械研磨过筛、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肾小管节段,在DMEM/F12[含5%胎牛血清(FBS)和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培养基中培养,并进行ZO-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结果 细胞培养至第3天完全贴壁,为多边鹅卵石样;免疫荧光染色显示90%以上的细胞为ZO-1表达阳性。 结论 采用机械研磨过筛、Ⅰ型胶原酶消化、DMEM/F12(含5%FBS和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满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
2012, 28(24):374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护理对策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重度PIH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重度PIH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重度PIH护理对策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胎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在重度PIH护理干预中效果明确,值得临床应用。
2012, 28(24):3745.
摘要:【摘 要】 目的 提高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 方法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药事管理检查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结果 通过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较多问题。 结论 重视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 28(24):374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现状。 方法 对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均未能控制在正常水平。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考虑患者年龄、文化、环境、糖尿病教育、家庭情况、饮食、个人经济状况与公共卫生资源以及临床症状等,综合个体化治疗,从而避免治疗中产生心理性抵抗表现。
2012, 28(24):3748.
摘要:【摘 要】 目的 该文介绍了家庭自制安神汤在重性精神疾病下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以解决农村西医类安眠药物获得困难和药物依赖的实际问题。 方法 观察组给予(30例)自制安神汤使用酸枣仁汤古方为主方加味远志、五味子而成,饮片采用保温瓶保温加热方式,每晚睡前服用200 mL,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0.4~1.2 mg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照。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评价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 自制安神汤治疗痊愈6例(20.00%),显效8例(26.67%),有效10例(3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24例(80.00%),阿普唑仑总有效率为86.67%,第1周阿普唑仑HAMA减分(20.6±5.5)分,而第1周自制安神汤至HAMA减分至(28.8±6.5)分。 结论 中药自制安神汤简单方便,总体效果与西药接近,与西药相比,同样能在早期见效,能有效改善安眠药物使用过程中难以购买和成瘾依赖的现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749.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方法 将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急诊内科抢救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采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和阿托品组(采用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每组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长托宁组在治愈率、死亡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优于阿托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托宁作为新型抗胆碱药物在救治有机磷中毒疗效及安全性上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2012, 28(24):3751.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两种手术切口治疗眶颧复合体(OZC)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收治的单侧OZC骨折患者24例,通常只有面部畸形、张口受限、无明显复视的情况。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摄水平冠状位CT及头面部CT三维像进行比较,根据不同手术切口将其分为:A组(采用冠状切口加口内前庭沟切口),B组(采用冠状切口、眶下缘切口加口内前庭沟切口)。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切口治疗OZC骨折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状切口及口内前庭沟切口治疗OZC骨折能明显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
2012, 28(24):3754.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探讨脑出血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脑出血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50例脑出血继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继发性出血发生高峰在24 h内占总数的70.0%,出血部位主要在基底节区及丘脑70.0%,脑叶12例(24.0%),其影响因素与基础疾病、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特别是血压控制水平,继发性出血患者死亡率高。 结论 及时诊断及治疗,严格控制血压水平,是防止脑出血继发性出血患者病情加重的关键。
2012, 28(24):375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以及炎性反应对糖尿病(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方法 132例DM患者按神经自觉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分为单纯DM组(SDM组)和周围神经病变组(DPN),所有患者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GSP、血脂、肌酐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GS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DPN组患者年龄、DM病程、HbA1c、GS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SDM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GSP、hs-CRP、HbA1c水平与DPN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控制年龄、DM病程、血糖等因素后,GSP仍然为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GSP与HbA1c、hs-CRP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GSP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和其促进炎性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重神经损伤有关。
2012, 28(24):3757.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4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从患者中毒类型、侵入途径、性别、救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乙醇为主要中毒物,占总中毒数的39.4%,其次是镇静催眠药(26.1%);自杀为最主要中毒原因,占总中毒数的50.8%;急性药物中毒具有性别差异,男女比例为1 ∶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文化程度越低中毒人群比例越高,女性仍是自杀的主要人群,乙醇、镇静催眠药及农药为主要服用药物。应针对本地区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中毒的诊治水平。
2012, 28(24):375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 对该组患者进行洗胃、胆碱酶复能的应用及使用抗胆碱药阿托品。 结果 48例中毒患者中43例痊愈出院,5例死亡。 结论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时彻底的洗胃,早期足量使用抗胆碱药阿托品,快速达到阿托品化以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的使用,抢救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及时防治。
2012, 28(24):376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CSFR)的修补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CSFR患者经鼻内镜手术修复漏口的临床资料。 结果 40例患者一次修复成功,1例二次修复成功。 结论 经鼻内镜采用“三明治”法修补CSFR疗效确切。
2012, 28(24):376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的疗效。 方法 将157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除相同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天麻素每天600 mg,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20 mL,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 157例患者症状全部逐渐改善并最终治愈。治疗组平均治疗4.8 d,对照组平均治疗6.7 d,治疗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时,天麻素注射液相比复方丹参注射液,前者使眩晕症相关症状改善速度加快,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总费用,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762.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CT或磁共振成像(MRI)片找出压迫神经的靶点,计算出靶点在X射线正、侧位片的位置,设计穿刺途径,行目标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 结果 本组96例患者通过3~9个月的随访,优63例,良28例,差5例。总优良率为94.8%,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2012, 28(24):3763.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对2010年以来收治的5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7~10 d后去除敷料进行二期植皮。 结果 54例患者经采用VSD治疗植皮全部成活。 结论 VSD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抑制细菌分裂增殖,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2012, 28(24):376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准备、手术时机选择及术中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前置胎盘产妇的病历资料。 结果 急诊剖宫产存活新生儿16例,1例新生儿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早产儿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保守治疗17例,新生儿全部存活。 结论 术前进行期待疗法,适当掌握手术时机,是降低围产期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2012, 28(24):376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处理。 方法 回顾产科26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结果 危急重症孕产妇ICU转入率为0.29%,平均入住ICU时间(3.30±1.75)d。转入ICU治疗的危急重症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以及妊娠并发心脏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结论 危急重症孕产妇经多科联合正确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2012, 28(24):376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使用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方法 对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加用泮托拉唑和奥曲肽,观察其疗效。 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5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 结论 两药联合使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非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均有良好疗效。
2012, 28(24):376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效果。 方法 对53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地经支气管动脉对癌肿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观察其近期疗效并进行4年期随访。 结果 53例肺癌患者中癌块缩小显效2例(3.77%)、有效34例(64.15%)、无效17例(32.08%)。其中中央型肺癌30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占总数的86.67%(24/30),周围型肺癌23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占总数的43.48%(11/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3例肺癌患者的3、6、12、24、36、4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34%(50/53)、84.91%(45/53)、69.81%(37/53)、43.40%(23/53)、16.98%(9/53)、3.77%(2/53),且有67.92%(36/53)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有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癌块缩小,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生存期得到延长,特别适合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治疗。
2012, 28(24):376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烧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 对132例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造成儿童烧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 132例烧伤患儿为热液烧伤、火焰、电接触伤。儿童烧伤的预防工作:(1)大力宣传儿童烧伤给社会、家庭及儿童造成的危害;(2)对儿童监护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儿童的看护意识;(3)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力度,从而减少儿童烧伤的发生概率。(4)加强易燃、易爆物的管理,加强安全用电措施,特别是农村更要普及用电知识,防止触电事故。(5)广泛开展托儿所、幼儿园的福利事业,为儿童提供安全、宽广的活动场所。 结论 根据儿童各期发育的特点,针对儿童烧伤的致伤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儿童烧伤的发生。
2012, 28(24):378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CR成像系统乳腺钼靶摄影(计算机X射线摄影)微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CR成像系统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钯X射线资料及微钙化在乳腺癌中X射线表现。 结果 乳腺癌微钙化直接X射线征象表现为单纯钙化、钙化伴肿块、钙化伴结构扭曲,成簇的微小钙化是乳腺癌的重要特征。 结论 CR成像系统乳腺钼靶摄影微钙化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乳腺癌首选影像学检查。
2012, 28(24):378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给予胰岛素每天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58例,给予胰岛素泵泵入胰岛素。治疗2周后,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 结果 经过2周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血糖达标率、达标血糖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泵由于其持续输注胰岛素,有效地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是治疗糖尿病更经济适用且有效的方法。
2012, 28(24):3784.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1年抗糖尿病药物进行分类,再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3位依次是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日均药品费用(DDDc)排序前3位依次是瑞格列奈、吡格列酮、阿卡波糖;注射用胰岛素类药物以诺和锐30笔芯销售量最大,单药销售金额也是诺和锐30笔芯最大;注射用胰岛素类销售金额是口服抗糖尿病药物销售金额的2倍多。 结论 价格低廉的口服抗糖尿病药和方便适用的胰岛素笔芯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占主导地位,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2012, 28(24):378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通过对20例脑干梗死患者资料的分析与总结后,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20 例患者中病情基本治愈3例,病情显著好转7例,病情好转9例, 死亡1例;19例存活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渐增强或恢复正常。 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2, 28(24):3787.
摘要:【提 要】 我国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较高,研究如何控制和防范它们的发生对临床护理工作是迫切和必需的,综合了近年来主要的相关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看法,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2012, 28(24):378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减少高龄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高龄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做统计分析。 结果 49例高龄骨折患者经积极全面的预防护理,有80.5%的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 针对高龄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预防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2, 28(24):3790.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骨科患者跌倒与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 方法 对2011年7—12月300例骨科患者填写《宁夏医科大学总院预防跌倒坠床告知单》和《宁医大总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 结果 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原发疾病、服用药物、跌倒坠床病史、环境因素有关。通过全面评估,全面的健康宣教,标志目标人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无一例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结论 降低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应从预防抓起,其中提高护士和患者的认识是重点,提供安全的环境是基础,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和监控是关键环节。
2012, 28(24):3792.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 结果 该组66例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62例(93.9%),误穿动脉3例(4.55%)、穿刺置管失败仅1例(1.52%),无气胸、空气栓塞、导管阻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2, 28(24):379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情况。 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 结果 大部分患者和家属掌握脑梗死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2, 28(24):3794.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6例不同程度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 结果 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并发压疮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2, 28(24):3796.
摘要:【提 要】 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婴幼儿缺氧性疾病有明显疗效, 为使患儿安全顺利地完成高压氧治疗,通过分析、总结患儿心理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护理对策,有效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保证治疗效果。
2012, 28(24):3797.
摘要:【提 要】 血液透析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治疗时,一定要考虑药物的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头孢菌素能全部经肾小球滤过从肾脏排泄,血透患者由于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药物排泄减慢,血浆蛋白水平低,游离药物浓度高,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而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该研究通过对18例患者在出现中枢神经损害症状后立即停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同时运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菌药脑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出血倾向、防止凝血、空气和微粒栓塞,进行组织不相容性的监测、精神症状及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对保证疗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2, 28(24):379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 方法 将2007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39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SDS和SAS平均评分及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恢复期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2012, 28(24):380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优势,从而为以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3个月收治的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对象,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3个月的48例患者)和优质护理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3个月的4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各不相同,研究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7.1%和70.0%,研究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2, 28(24):380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中提供优质护理的措施。 方法 围绕患儿VEEG检查前、中、后提出提供优质护理的对策。 结果 患儿获得良好的脑电图波形及图像,检查成功率100%,无一例因VEEG检查引起护理安全差错事故,提高了满意度。 结论 在患儿VEEG检查中提供优质护理措施有重要意义。
2012, 28(24):3803.
摘要:【摘 要】 目的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质量。 方法 通过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的观察与分析,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统一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强化其留置期间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 留置针的选择、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固定方法、封管液的选择以及封管技术等因素是静脉留置针置留成功的关键。 结论 静脉留置针具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刺激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可随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等优点。
2012, 28(24):380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方法 观察53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总结采取的护理措施。 结果 及时干预和恰当护理术后并发症,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5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导致远期不良后果。 结论 做好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对患者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2, 28(24):380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10例颈内静脉置管并发颈内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采用溶栓、抗凝治疗,并实施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细致的护理。 结果 1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在血管多普勒彩超下显示,颈内静脉再通或部分再通6例;血栓肌化,侧支循环建立4例。 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处理和避免并发症产生,促进肿瘤患者康复。
2012, 28(24):3806.
摘要:【提 要】 对施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指导合理饮食,加强预防骨水泥外渗、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该组12例15个椎体手术取得成功,未出现神经损害、骨水泥外渗和肺栓塞并发症,痊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
2012, 28(24):3808.
摘要:【提 要】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由于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产科优质护理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孕妇的健康给家庭、社会和谐带来影响,孕妇的健康关系民生、民声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做好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母婴安全护理是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学习的资料较少,这里主要从床旁护理再探如何做好母婴安全的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2012, 28(24):380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17例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气管切开、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并加强病情观察,对患者进行切口、呼吸道、口腔和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和健康教育。 结果 17例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 及时、有效的正确治疗及护理是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治愈的关键。
2012, 28(24):381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顺利康复。 方法 对39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前、中、后的精心护理。 结果 39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痊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不但要做好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更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加强术后的观察、护理。
2012, 28(24):3812.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针灸治疗由非甾体药物导致的顽固性呃逆,观察疗效,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系统性回顾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针灸治疗的顽固性呃逆患者42例,选取内关、足三里、太冲、攒竹、中脘、上脘等穴统计临床资料,总结其穴位配伍、进针方法、治疗时间。 结果 42例患者中,除1例因病程长体质差未愈外,其余41例皆在1~2个疗程内痊愈。1个疗程痊愈32例,2个疗程痊愈10例。有效率、治愈率均为97.6%。 结论 非甾体药物使人恶心、呕吐、胃疼、甚至溃疡出血,故损伤正气,诱发疾病。可以在患者使用非甾体药物时给予预防治疗,避免出现顽固性呃逆,针灸可以和胃降逆止呃、宽胸利膈;且针灸治疗疾病具有见效迅速、无不良反应、疗效稳定等特点,是理想的救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24):3813.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麻痹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83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归纳和总结,在西医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注入胃管并进行保留灌肠,中药芒硝腹部外敷等方法治疗。 结果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83例,治愈率为96%,无效5例,均转院治疗。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麻痹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2012, 28(24):3815.
摘要:【提 要】 临床带教是临床教学过程中使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将循证医学引入到临床带教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2, 28(24):3816.
摘要:【提 要】 现行的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能满足目前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应充分考虑医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英语课程评价模式,使评价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覆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激发主动学习意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契合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应医学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2012, 28(24):3818.
摘要:【提 要】 采用直接交流和间接观察的调查研究方法对50名本科护生在心内科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发现护生在心内科实习的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同,在实习初期,由于环境的陌生出现焦虑和恐惧;在实习中期,由于对所做工作种类的不满表现出大材小用、厌学等松懈心态;在实习后期,实习护生又因受到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的影响同时面临就业的压力,常表现出无奈和迷茫的心理。带教教师应根据这些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带教对策。
2012, 28(24):3820.
摘要:【提 要】 实验诊断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然而师资不足、学时少、内容繁琐、师生比例失衡等弊端是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也是每个带教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在有限的学时中做好岗前培训、集体备课、理论授课、临床见习等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更好,教学形式更灵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获得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2, 28(24):3822.
摘要:【提 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的质量,应从绪论课的讲解、生动新颖多样的课堂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记忆效率等方面着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
2012, 28(24):382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以提高检验医学实习教学质量,以及实习学生对检验科的教学满意度,不断持续改进检验医学实习教学质量。 方法 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果 经过3~4个PDCA循环后实习生对检验科的满意率提高到99.6%,检验医学实习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结论 应用PDCA循环不断纠正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此保证教学质量到位,促进检验医学实习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2012, 28(24):3826.
摘要:【提 要】 2012年5月贵州省教育厅职成处组织举办了“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派出4名选手参加比赛,并取得可喜的成绩,现就本次大赛为例着重介绍该次参加技能比赛的经验和教训,以达到和其他兄弟职业院校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2012, 28(24):3827.
摘要:【提 要】 修订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注重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临床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医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则,力争培养高层次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
2012, 28(24):3828.
摘要:【提 要】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应结合自身实践教学,采用“五位一体”法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究,效果良好。
2012, 28(24):3830.
摘要:【提 要】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了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如何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分析了医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以有效的培养方法缩短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以达到为学校培养出在教学、科研、思想品德以及综合素养方面均合格的优秀师资队伍的目的。
2012, 28(24):3832.
摘要:【提 要】 以实习大纲为宗旨,制订出每周带教安排,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士组成三级负责制带教组,实行小组集体带教模式。缩短学生对整体护理病房的工作适应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专科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出科考试优秀达标率为100%,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012, 28(24):3833.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2009年上半年的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危急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方法 统计各个危急值项目在全部所报危急值中的百分比,统计各病区及门诊各部门的分布情况并与国内其他两家医院进行比较,查找该院危急值制度的不足。 结果 分析了203 197例标本,其中达危急值者815例,占总例数的0.401%。 结论 危急值项目及范围的制订仍属各医院的自主行为,各医院的临床实验室根据自身规模情况和病种的分布制订了不同的危急值项目和界限并建立自己的危急值管理制度。
2012, 28(24):3834.
摘要:【提 要】 医院急诊科服务质量的好坏,部分取决于非医务人员的工作,而对非医务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稳定其队伍、激发其内在动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及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双因素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非医务人员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作用,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2012, 28(24):3836.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制订感染控制策略。 方法 重视外科无菌技术,针对手术室工作特点,制订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创造合格手术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控制手术室污染源。 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手术切口感染,使一类切口感染率降至0.15%以下。 结论 手术室严格执行外科无菌技术,做好消毒隔离是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2012, 28(24):3838.
摘要:【提 要】 医院是弱势群体集中的地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医院对房屋基建的质量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而基建档案正是基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对档案管理者而言,基建档案的保管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平安医院的重中之重。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