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2, 28(9):1281.
摘要:目的 观察叶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ABCG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叶酸处理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RT-PCR分别检测ABCG2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 (1)MTT法证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叶酸组SGC-7901细胞的增殖明显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胃癌SGC-7901抑制率呈上升趋势。(2)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结果分别显示,叶酸为低浓度时(10、50 μg/ml),虽然随着浓度增加,ABCG2蛋白及mRNA表达有增强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叶酸为高浓度时(250 μg/ml),ABCG2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叶酸对胃癌细胞存在抑制作用,但叶酸能促进ABCG2表达。表明叶酸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高剂量叶酸可促使肿瘤发生耐药,导致肿瘤复发。
2012, 28(9):1284.
摘要:目的 研究根皮素对狗冠状动脉舒张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制备狗冠状动脉血管环,固定于盛有K-H液的恒温肌槽内,并观察等长时血管张力的变化。 结果 10 μmol·L-1 或30 μmol·L-1 L根皮素使KCl及无钙K-H液中CaCl2量效曲线明显右移,使血管环敏感性和最大收缩反应明显降低。30 μmol·L-1根皮素在50 mmol·L-1 KCl预收缩的离体冠脉血管环产生一个明显的急性舒张,加入Nω-L-硝基精氨酸1×10-4 mol·L-1、普萘洛尔1×10-5 mol·L-1、亚甲蓝1×10-5 mol·L-1、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吲哚美辛)1×10-5 mol·L-1及去内皮细胞后,根皮素的急性舒张血管作用不受影响。 结论 根皮素在离体冠脉血管环的舒张效应主要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实现的。根皮素的这种舒张效应与NO、内皮、β肾上腺素受体和前列腺素类皆无关。
2012, 28(9):1287.
摘要: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病毒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肝异常的关系,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在肺结核患者中有效控制甲肝。 方法 收集新疆部分地区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集血清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南北疆地区肺结核患者中均有合并甲肝病例,南疆感染率低于北疆,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感染率比例约为1.72 ∶ 1。患者群以中、青年为主,儿童与老年人较少。维吾尔族感染率高于汉族。 χ2检验结果表明甲肝感染与肝异常无关联性(P>0.05)。 结论 在结核病患者中防治甲肝应以中、青年患者为重点,大力开展甲肝知识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工作。
2012, 28(9):1289.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s,ASC)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Tregs)4个重要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Toll样受体TLRS、TLR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 方法 收集50例CHB患者(CHB组)、28例ASC(ASC组)和24例健康献血者(NC组)的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MACS免疫磁珠和AutoMACS分离系统分选CD4+CD25+ Tregs,提取CD4+CD25+ Tregs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定量PCR检测待测分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4个待测分子中,ICAM-1、Neuropilin-1、TLR5的表达水平在各研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8在ASC组外周血CD4+CD25+ Tregs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和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8的表达水平在CHB组和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荧光定量PCR显示TLR8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提示TLR8在HBV感染过程中可能对外周血CD4+CD25+ Tregs的功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012, 28(9):1292.
摘要: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安体舒通(螺内酯)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是否伴有肝脏水平的“醛固酮逃逸”现象及醛固酮逃逸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应用40%四氯化碳(CCl4)灌胃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组)、依那普利组[En组,20 mg/(kg·d)]、依那普利联合安体舒通组[En+Sp组,20 mg/(kg·d)+20 mg/(kg·d)]。依那普利与安体舒通于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20周后处死大鼠。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水平。取肝组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 结果 En组、En+Sp组肝匀浆中AngⅡ和醛固酮的含量、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Mo组。 结论 依那普利在肝纤维化的防治中若长期使用同样存在肝脏水平的“醛固酮逃逸”现象,安体舒通与依那普利联用可以防止肝脏水平的“醛固酮逃逸”,并加强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2012, 28(9):1294.
摘要:目的 观察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2MDP,商品名: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99Tc-2MDP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滴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滴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治疗RA安全、高效,能有效降低病情活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2012, 28(9):1296.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173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其中A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 ml;B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0 ml;C组57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0.6 ml。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肛管内压变化,麻醉后肛直肠环可及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C组镇痛效果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肛管内压、肛直肠环可及度明显高于A、B组(P<0.05),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 结论 0.75%布比卡因0.6 ml腰麻,既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又能清楚扪及肛直肠环,在肛瘘手术时,既避免损伤肛门自制功能,又避免盲目挂线治疗,为治疗提供了解剖辨认基础,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
2012, 28(9):1298.
摘要:目的 了解近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 方法 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验予以证实。 结果 14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 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率2009、2010、2011年分别为4.4%(2/45)、8.6%(3/35)、13.3%(8/60);其中2009和2010年所检出的均为DHA基因型,2011年分别从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CT-1基因。 结论 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的流行率有增长趋势。
2012, 28(9):1300.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48例疑似前列腺癌(PCa)患者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 结果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PCa 25例(52.1%),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8例(37.5%),前列腺炎5例(10.4%)。穿刺术后发生血尿2例,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 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2012, 28(9):1301.
摘要:目的 探讨核医学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对42例经临床证实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甲状腺摄131I试验及99mTcO甲状腺静态显像。 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摄131I率明显降低。40例患者甲状腺静态显像表现为甲状腺两叶或一叶显影不清,边界模糊,形态欠规则,放射性分布不均匀,2例患者表现为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结论 甲状腺摄131I试验和99mTcO甲状腺静态显像对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2, 28(9):1303.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中度至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并发症及其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妊娠合并中度至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减少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171例无血小板减少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主要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63.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1%),先兆子痫(13.0%)及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3%)等。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减少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31.6±4.8)岁vs.(29.7±3.7)岁](P<0.05),引产率(31.3% vs. 9.9%)、早产率(27.5% vs. 9.7%)及胎盘早剥发生率(9.5% vs. 2.6%)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组新生儿出生5 min 低Apgar评分(<7)的发生率(10.1% vs. 1.7%)、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9.5% vs. 2.1%)及死产率(7.7% vs. 0.0%) 均较对照组高(P<0.05),分层分析显示这些不良围生期结局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率更高(P<0.05)。 结论 妊娠合并中度至重度血小板减少显著增加围生期并发症及不良结局发生率。这些不良结局与血小板较少程度呈相关性,对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较少患者需格外关注。
2012, 28(9):1305.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t gasstroparesis syndrome,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6例PG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给予胃动力药、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治愈时间3周14例(53.85%),4周8例(30.77%),5~7周4例(15.38%)。 结论 腹部手术后PGS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2012, 28(9):1307.
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及(或)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minal neuralgia,ITN)术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麻下行微血管减压术及/或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ITN 67例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 结果 术中出现5例心律改变(7.46%)均为窦性心动过缓,术中给予阿托品治疗后均有效,术后随访7日至3个月,平均1.5个月,均无心律失常发现。 结论 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有很多,与手术操作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与可能存在的传导通路也有一定相关性,术中及时处理,常对手术影响较小。为减少其发生,应以预防为主。
2012, 28(9):1309.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接诊采用铸造金属桩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56例患者作为比较对象(对照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修复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成功牙数、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失败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尖根周炎和根折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纤维桩在抗腐蚀、抗疲劳、透光性、美观性等方面比金属铸造桩更具有优势,临床上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桩核修复。
2012, 28(9):1311.
摘要: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NPSLE)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NPSLE患者的临床与MRI表现。 结果 轻型4例,中型10例,重型7例。治疗后4例轻型,6例中型,2例重型患者病情好转;3例重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4例病情恶化,2例出院时无明显变化。 MRI表现:大脑、小脑半球深部白质、基底节区及脑干异常病灶14例,其中2例有基底节区小灶性亚急性出血。病灶在T1WI上主要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序列为高信号,2例表现为沿脑回分布的条状、小片状强化。脑萎缩7例,脑白质稀疏2例。MRI检查阳性率为80.9%(17/21)。 结论 NPSLE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MRI对NPSLE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但对NPSLE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
2012, 28(9):1313.
摘要:目的 观察纳米银抗菌敷料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 方法 将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的重症监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观察组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对照组使用3M透明敷料,观察两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及穿刺点局部皮肤阳性率。 结果 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0.00%,局部皮肤阳性率为6.25%;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0.00%,局部皮肤阳性率为1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2012, 28(9):1315.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每日蓝光照射8 h组(60例),每日蓝光照射12 h组(60例)。 结果 蓝光照射8 h组与蓝光照射12 h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蓝光照射8 h组明显少于蓝光照射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7,P<0.05)。 结论 每日蓝光照射8 h与12 h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前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后者,更易被临床医生及患儿家长所接受。
2012, 28(9):1316.
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 对32例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或言语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及实施系统化护理。 结果 静脉溶栓后,患者肌力有明显提高,言语障碍在溶栓后也明显改善。其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 1例。有2例出现出血性并发症,皮下淤斑1例,1例于溶栓后6 h出现少量继发性颅内出血。 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2012, 28(9):1318.
摘要:目的 探索更有效、更快捷治愈陈旧性肛裂的方法。 方法 陈旧性肛裂患者212例,其中109例采用龙珠软膏联合消痔灵注射的方法治疗(研究组);其余103例接受传统的手术剥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强度。 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强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龙珠软膏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优于手术剥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9):1319.
摘要:目的 探讨69例急诊剖宫产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通过制订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等应急护理预案,术中严格遵照执行,使急诊产妇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 结果 69例产妇和新生儿均状况良好,在术后1周左右出院,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结论 制订急诊剖宫产术应急护理预案并严格执行,是提高急诊剖宫产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和防止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
2012, 28(9):1321.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早期影像学诊断与介入及康复疗法。 方法 52例(64髋)ANFH采用Selding′s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留置导管在旋股内、旋股外及闭孔动脉持续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术后康复治疗、生活指导1~12个月。 结果 52例均经临床3~48个月随访,临床症状改善率90.6%。 结论 对ANFH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满意,术后康复指导是确保取得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
2012, 28(9):1323.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改善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的作用及效果。 方法 选取1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及产妇护理前和护理后3、5 d的母乳喂养积极性及母乳喂养正确性。 结果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3、5 d的母乳喂养积极性及母乳喂养正确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及保证其正确哺乳。
2012, 28(9):1325.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10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出院后主动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活动,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服药干预等内容。对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在规律用药、合理运动、按时睡眠、监测血压、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012, 28(9):1327.
摘要:目的 通过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基因(CCN3)对体外培养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转分化机制的影响,探讨CCN3的作用及可能途径。 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HK-2,并将其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10 μg/L,CCN3组、50 μg/L。利用细胞免疫技术,检测3组的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扫描成像。利用IMS图像分析系统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TGF-β1组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CN3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加入CCN3及TGF-β1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高于TGF-β1组(P<0.05)。 结论 TGF-β1加速肾小管转分化机制,CCN3能延缓TGF-β1所致的肾小管转分化进程。
2012, 28(9):1328.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0月收治的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临床路径组(CP组),随机抽取2010年1~10月收治的50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CP组采用CP医疗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分别统计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CP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CP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提高患者对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2, 28(9):1330.
摘要:目的 为经桡动脉插管至冠状动脉造影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50例不同性别成人上肢及心脏标本上观测桡动脉至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分别测量各血管的长度和内径。 结果 桡动脉主干长度平均(213.03±24.32)mm,平桡骨茎突处断面内径(1.54±0.71)mm。左冠状动脉干长度和内径分别为(9.56±4.12)mm和(4.51±1.42)mm。右冠状动脉干长度和内径分别是(5.13±2.11)mm和(3.13±1.21)mm。 结论 桡动脉穿刺时选择合适的部位,鞘管的大小以5 F为宜;导管可进入左右冠状动脉干的长度各不相同,但均不宜过深。
2012, 28(9):1331.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局部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40例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的患者平均分为组,对照组单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巨和粒溶液漱口。分别观察两组溃疡的愈合情况。 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中19例有效,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患者中12例有效,有效率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巨和粒溶液含漱提高了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的治愈率,可减轻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2012, 28(9):1333.
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气道狭窄患者行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26例行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患者评估及用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适时暗示患者治疗顺利,消除紧张情绪;术后加强排痰护理,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方法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 结果 26例患者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紧张情绪缓解,均能配合手术操作。通过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2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结论 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26例患者对手术均有充分认识,提高了手术的耐受性。通过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方法保持引流通畅,从而减少球囊扩张操作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证明有效的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疗效的关键。
2012, 28(9):1335.
摘要: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治疗A组加用尿毒清灌肠,治疗B组加用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进行治疗。 结果 A、B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B组效果也明显优于A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和尿素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开展。
2012, 28(9):1336.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前列腺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行前列腺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戊乙奎醚;观察两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计算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 结果 观察组对控制膀胱阵发性痉挛的发生率、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膀胱冲洗液转清及留置尿管均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缩短。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前列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能够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
2012, 28(9):1337.
摘要:目的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经验,提高 ARDS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BP的 ARDS患儿 1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 CBP前和治疗后 24、48 h的血pH、氧合指数、HCO3-、剩余碱(BE)、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 结果 11例治愈, 1例死亡。12例患儿CBP前、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RDS应及早进行CBP,尽量避免发生不可逆器官功能损害,提高救治成功率。
2012, 28(9):1339.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根管充填类型的充填质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完成根管治疗103例患者的X线片,对不同根管充填类型的填充质量与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在163颗患牙的326个根管中,患牙的适充率为84.66%,欠充率为8.59%,超充率为6.75%;根管欠充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准确预测根管长度,操作仔细,避免超充欠充,可提高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
2012, 28(9):1340.
摘要: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初诊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40例初诊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患者进行12周的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三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 结果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12周后,患者FPG、三餐后2h血糖、HbA1c、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FINS、FCP、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结论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2012, 28(9):1341.
摘要:目的 观察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配伍利多卡因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绝经半年以上要求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61例随机分成3组,A组21例术前1周开始每晚阴道置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1枚;B组18例术中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C组22例采用术前阴道置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术中配合2%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3组均按常规行宫内取环术,术中观察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术中反应情况及取环成功率。 结果 3组同时两两比较,在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术中反应情况及取环成功率上,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安全方便,提高了宫颈软化扩张有效率,在减轻术中反应的同时提高了取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2, 28(9):1343.
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期孕妇剖宫产术中应用催产素联合卡前列素预防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产科病房行剖宫产的妊娠期孕妇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实验组于手术过程中深部肌内注射0.25~1.5 mg卡前列素和宫体肌内注射20 U催产素,对照组给予20 U催产素宫体肌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20 U催产素,产妇剖宫产用药后测量产后出血量,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和用药后产妇消化道症状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在术中及术后2、12、24 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催产素联合卡前列素预防妊娠期剖宫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对缓解产妇产后大出血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2, 28(9):1344.
摘要:目的 探讨活检穿刺枪在睾丸活检和取精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无精子症需行睾丸活检或经皮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的男性患者140例,分A、B两组,A组(35例行活检,35例TESA)应用睾丸切开法,B组(35例行活检,35例TESA)应用活检穿刺枪穿刺。比较两组取精和活检情况。 结果 两种方法均成功获得组织行睾丸活检,TESA患者均获得精子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 结论 运用活检穿刺枪行睾丸活检和取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活检穿刺枪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更易接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2012, 28(9):1345.
摘要: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肺功能的改善。 方法 选择6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哮喘除外)患儿,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吸入前后检测肺功能。 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是一种简便、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2012, 28(9):1346.
摘要: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提高炎性肠梗阻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抗感染、生长抑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等综合治疗方法。 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左右,其中1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痊愈。 结论 精细的手术和腹腔感染灶合理处理可预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早期发现,及时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保守治疗痊愈,切忌轻易中转手术。
2012, 28(9):1347.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对肾结核诊断中的意义及肾结核所致输尿管狭窄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用输尿管镜对肾结核32例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肾盂引流液抗酸杆菌检查阳性,13例输尿管下段狭窄,6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予以扩张后置入双J管治愈。 结论 输尿管镜应用于肾结核的诊治,提高了确诊率,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012, 28(9):1348.
摘要:目的 探讨痔疮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PPH)加痔上黏膜悬吊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7例Ⅲ~Ⅳ期重度痔用PPH加痔上黏膜悬吊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5 min,平均住院时间3~4 d,术后痔核37例均恢复较好,排便时无痔核脱出,术后3 d无大便出血,无病例使用哌替啶止痛。 结论 PPH加痔上黏膜悬吊术可拓展PPH手术适应证范围,减少或者延缓术后复发,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2, 28(9):1349.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骨折无延期愈合或畸形愈合等情况发生,患者术前、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别为(87.2±8.4)分和(39.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中应准确复位和内固定,术后进行相应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 28(9):1351.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男性骨科患者导尿中的无痛效果。 方法 将34例骨科需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先将尿道口洗净消毒,将丁卡因胶浆软管插入尿道后挤入丁卡因胶浆后再进行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导尿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及插管感觉。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导尿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及插管松紧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男性患者导尿过程中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能明显减轻插管的疼痛和紧张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012, 28(9):1352.
摘要:目的 观察阿维A及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入选的132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口服每日3次,阿维A胶囊10~2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NB-UVB照射治疗,隔日1次,两组连续治疗8周。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90%和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维A及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2012, 28(9):1353.
摘要: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 将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和美托洛尔,对照组用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美托洛尔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6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不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012, 28(9):1354.
摘要: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选择性对未生育或未经阴道分娩者患者168例用米索前列醇0.2 mg于人工流产术前4~ 6 h置于阴道后穹窿软化宫颈。观察宫颈软化程度、宫口大小、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结果 宫颈软化程度满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2, 28(9):1355.
摘要:
2012, 28(9):1359.
摘要:
2012, 28(9):1371.
摘要: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42 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 结果 42 例中发现156个病灶,其中额叶37个,颞叶27个,顶叶39个,枕叶22个,小脑21个,丘脑10个;T1WI 58个病灶呈等信号,80个病灶呈低信号,1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I 76个病灶呈高信号、36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中6 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9 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7例,16 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 结论 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2, 28(9):1372.
摘要:目的 探讨B超在妇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对56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盆腔B超检查,以作为临床参考。 结果 B超对急腹症特别是妇科急腹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准确率高达92%。 结论 B超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方便快捷,准确率高,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妇科急腹症的首选方法。
2012, 28(9):1374.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静脉曲张(ovarian varices,OV)的CT诊断。 方法 收集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11例卵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1例患者中双侧3例;单侧中左侧6例,右侧2例。CT表现:11例患者双期增强扫描均显示子宫旁静脉扩张、迂曲,内径均大于7 mm,重者可呈瘤样曲张,向上可一直追寻到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水平。2例CT增强扫描重建图像可以直观地显示曲张静脉及回流路径。 结论 CT可明确诊断OV及显示其回流路径。
2012, 28(9):1375.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对103例经超声诊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03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2例(21.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9例(37.9%),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0例(29.2%),阑尾周围脓肿9例(8.7%),误诊3例(2.9%)。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1%。 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高,可为临床确诊提供诊断依据。
2012, 28(9):1376.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的MSCT表现。 结果 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4例;CT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11例,支气管管腔狭窄15例,支气管管腔的狭窄表现为管腔呈杯口状或鼠尾征;肺门区肿块19例,肺门区肿块最大7 cm×8 cm,最小2 cm×2 cm,CT值20~56 HU,边缘见分叶征15例,毛刺征16例,增强后肿块有轻到中度强化,其内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 结论 MS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同时能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肺内及胸壁、肋骨转移等。故MSCT对中央型肺癌的分期以及手术指征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2, 28(9):1377.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鉴别诊断,从而提高CT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腺体及病灶的CT影像特征。 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乳头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甲状腺腺体体积、病灶体积大小及其在平扫和增强扫描时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结节形态、边缘、内部密度、腺体被膜关系、周围晕圈、内部钙化特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扫描对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一定的价值。
2012, 28(9):1379.
摘要: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单椎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7例单椎体转移瘤的MRI表现。 结果 15例病变位于椎体中后部,12例病变位于整个椎体,累及椎弓根10例,发生病理性骨折9例;溶骨型破坏10例,成骨型破坏7例,混合型破坏10例。 结论 低场MRI能够比较准确早期诊断单椎体转移瘤。
2012, 28(9):1380.
摘要: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方法 对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高,2009年比2008年增长65.55%,2010年比2009年增长68.22%;第2代抗精神病药增长较快。 结论 该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基本合理,高效、安全、依从性好,典型抗精神病药舒必利的DDDs仍为第一,不良反应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呈上升趋势。
2012, 28(9):1382.
摘要: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分析,提出提高依从性的措施。 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用药不依从性比例为62%,主要表现形式有停药、减量、调换其他药品等。影响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医疗人员因素、药物治疗因素。 结论 加强用药指导,提高了门诊RA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012, 28(9):1384.
摘要: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围术期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 对52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及围术期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总结经验。 结果 后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前组患者。 结论 VATS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手术前后精心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2012, 28(9):1385.
摘要: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方法 对2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规范使用解毒剂。 结果 2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彻底洗胃,早期、足量、联合、重复使用解毒药和复能剂,加强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完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2012, 28(9):1387.
摘要: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方法。 方法 将200例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患者分成2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常规法进行注射,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注射效果。 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改良法明显提高了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2, 28(9):1388.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视网膜脱离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 对1 000 例住院手术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眼压监测、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结果 860 例视网膜复位良好;140例复发,复发率为14%。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总评分优良率83.9%,高于健康教育前(25.8%)的水平,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复发,并能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水平。
2012, 28(9):1389.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 方法 对56例DKA患者利用循证方法进行确定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实施循证护理。 结果 56例DKA抢救成功51例(91.07%),5例(8.93%)死亡。 结论 对DKA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2012, 28(9):1391.
摘要:目的 分析自体输血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预防,以减少采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采血过程顺利。 方法 对符合并同意自体采血的择期手术患者在自体血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采用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 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轻微的采血不良反应,有效地保证了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论 心理护理在自体血采集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做好心理护理,可以确保自身献血者的身心健康,促进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2012, 28(9):1392.
摘要:目的 查找妇科留置导尿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总结漏尿的护理措施。 方法 正确评估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双腔气囊导尿管,按正规导尿程序进行留置导尿,发生漏尿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结果 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98例,其中有35例发生漏尿,30例漏尿现象得到有效排除,5例漏尿现象减轻。 结论 漏尿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为有效减少和纠正漏尿现象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尿管,按正规留置导尿程序进行,发生漏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012, 28(9):1393.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神经根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100例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评估患者健康知识缺乏程度,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照50例实施标准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疾病治疗过程中所伴随的体征症状实施有针对性而连续的综合式健康教育。 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式健康教育,比单纯地进行标准健康教育更能充分发挥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护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进一步地认识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2012, 28(9):1394.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 对257例实施椎体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257例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能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切口小,无出血,是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有效治疗措施之一。术中密切观察和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
2012, 28(9):1395.
摘要:目的 通过对10例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后与梅毒血清初筛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患者有血液接触的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管理对策,降低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方法 对RPR阳性患者进行预防性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 结果 刺伤8周后,10例护士采血查RPR均为阴性。 结论 早期、规范地处理职业暴露者伤口,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012, 28(9):1396.
摘要:目的 通过对子宫癌患者围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实施正确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 对65例子宫癌患者在围术期进行聊天式询问及问卷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遭受心理困扰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 所有子宫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正确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心理压力明显降低,促进术后恢复。
2012, 28(9):1397.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方法 200例进入产房进行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缩短,观察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
2012, 28(9):1407.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与传统西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 方法 选取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改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疗效确切,并且在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西医治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2012, 28(9):1408.
摘要:目的 了解文拉法辛联合解郁汤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解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按HAMD减分率判定疗效,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79.41%,对照组有效率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P<0.05)。在治疗后第2周起,两组间HAM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2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解郁汤治疗TRD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文拉法辛,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轻。
2012, 28(9):141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 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的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所有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73.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314,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广大中医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2012, 28(9):1413.
摘要:川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心经过4年多的探索与改进,以病例讨论的形式将PBL教学法应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索。
2012, 28(9):1415.
摘要:《健康评估》是近年护理专业新设的一门课程,是培养适应21 世纪护理需要的高等护理人才的必修课之一。结合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要求,健康评估的教学应当以实践应用为主,培养学生沟通技能、身体评估技能、撰写护理记录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通过适当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加以督促和引导。
2012, 28(9):1416.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的主干课程,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复杂,抽象难懂的课程,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还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合理应用多媒体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012, 28(9):1417.
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在高职高专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实验室开放、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与改革。
2012, 28(9):1423.
摘要:通过对宜昌市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现状的分析,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抓住机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满足城市化的需求,城市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为正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和建设的地方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2, 28(9):1424.
摘要: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医院管理创新是医院生存的必要条件,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是摆在医院面前的一个难题。只有做好管理创新,才能给医院带来生机和活力,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2, 28(9):1425.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拓展。新的形势下如何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是当前医药卫生工作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文中从企业医院角度,浅谈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2, 28(9):1427.
摘要:目的 了解宜宾地区乡镇医生规范病历书写情况。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病历书写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对宜宾地区2007年4月至2011年7月抽查考核的1 058名乡镇医生进行调查。 结果 宜宾地区乡镇医生病历书写规范掌握率整体较差。内科医生病历书写相对较好,中医科及其他科的医生较差,高年资医生比低年资医生相对较好。 结论 为提高宜宾地区乡镇医生病历书写质量,应加强“三基”训练,加强法律意识,加强病历质量监控。
2012, 28(9):1428.
摘要:护患关系是护士人际关系的主体,引起护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包括护士自身素质、患者以及社会环境等3方面。护士可从增强角色认知,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增进有效沟通,提升护士情商;精湛业务技能,提升护理水平四个方面构建良性护患关系。
2012, 28(9):1432.
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128名老年T2DM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为抑郁症组与非抑郁症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并进行对比。 结果 该项调查中抑郁症患病率为36.7%,抑郁症组患者BMI、FBG、HbA1c、病程、并发症数目均高于非抑郁症组(P<0.05)。 结论 抑郁症在老年T2DM患者中发病率高,对血糖控制及预后具有不良影响。
2012, 28(9):1433.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结核患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特征。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10~2011年住院结核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试验。 结果 检测住院结核患者1 471例,HIV抗体阳性32例(2.17%),可疑HIV阳性11例(0.75%),经“省疾控中心”确认HIV阳性15例(1.02%),TB/HIV双重感染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结论 结核病专科医院将住院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列为常规检查十分必要,对防治TB/HIV双重感染工作有重要意义。
2012, 28(9):1434.
摘要:目的 探讨对妊娠妇女进行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检测的必要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848例妊娠期妇女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检测。 结果 848例妊娠期妇女中HBsAg阳性37例,抗-TP阳性46例,抗-HIV阳性1例。 结论 在妊娠期检测HBsAg、抗-TP、抗-HIV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最大程度地减少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幼儿感染,进一步改善妇女、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2012, 28(9):1435.
摘要:目的 探讨2005~2009年开远市某二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增加原因及基本构成,为开远市妇女疾病防治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理分析2005~2009年妇科住院疾病分类表等资料。 结果 2005~2009年妇科出院人次的发展趋势与整个医院的发展是同步的,盆腔炎发病率最高。 结论 妇科住院患者增加与普查力度增强、个人卫生、环境污染,性观念的相对开放等因素有关。
2012, 28(9):1436.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以帮助管理层重视护士工作压力,设法减少或消除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根据《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自设问卷调查,对重庆市江北区3家医院84名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 结果 88.09%的护士认为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少;85.71%的护士感到社会地位低; 86%的护士担心工作中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和引发护理纠纷;78.57%的护士感到工作量大,人少夜班多;21.42%的护士感到知识缺乏。 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从管理角度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