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1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p63各亚型表达的影响

      2013, 29(15):2241.

      摘要 (7827)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p63亚型(TAp63、ΔNp6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异丙酚(PP)组,每组40只。分别于术后6 h,1、3、5 d处死三组大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Ap63、ΔNp63的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TAp63表达率于术后6 h,1、3 d逐渐增加,3 d与1、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Np63表达率在术后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TAp63表达较I/R组同时间点明显减少(P<0.05),而ΔNp63表达较I/R同时间点增多(P<0.05)。I/R和PP组1、3、5 d细胞凋亡指数较S组增加(P<0.01);PP组较I/R组同时间点降低(P<0.05),3 d与1、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p63表达在I/R后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与神经元凋亡趋势基本一致,提示TAp63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的凋亡;PP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Ap63、上调ΔNp63表达进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

      2013, 29(15):2244.

      摘要 (6997)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者(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血管IMT、颈动脉Gruoes斑块积分等。CAG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任何一支狭窄大于或等于50%者诊断为冠心病。 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斑块发生率[65.00%(39/60)]、颈动脉IMT[(1.12±0.20)mm]、颈动脉Gruoes斑块积分[(5.05±3.23)分]均较对照组[13.33%(4/30)、(0.81±0.05)mm、(1.08±0.7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颈动脉IMT检查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 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2013, 29(15):2246.

      摘要 (790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提取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进行蛋白成分分析、细菌内毒素试验、蛋白溶液的肌酐水平等质量鉴定后,尿蛋白组分别按1.0、2.0、4.0、8.0 mg/mL蛋白质量浓度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RTEC)48 h;空白对照组无尿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RTEC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观察hRTEC转分化情况。 结果 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组分构成:清蛋白为56.4%、转铁蛋白为34.6%、免疫球蛋白G(IgG)为 6.9%。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诱导hRTEC胞浆中α-SMA水平随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 结论 膜性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原因之一,并具有质量浓度依赖关系。

    • 紫花牡荆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2013, 29(15):2248.

      摘要 (813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紫花牡荆素(CA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方法 建立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只,即生理盐水组、顺铂组、低剂量CAS组、中剂量CAS组和高剂量CAS组。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体质量变化,骨髓抑制情况,肝、肾功能损伤情况等。 结果 CAS对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对裸鼠体质量,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CAS具有抑制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而无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

    • 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

      2013, 29(15):2251.

      摘要 (7682)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绵阳404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糖尿病患者60例(2型糖尿病组)和骨科门诊就诊的男性非糖尿病患者60例(非糖尿病组),采用美国HOLOGIC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需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饮食中适当补充蛋白质,及时补充钙及维生素D,合理运动,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对预防或延缓糖尿病骨质疏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高敏C-反应蛋白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2013, 29(15):2253.

      摘要 (780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RA患者57例(RA组),对照组为排除与类风湿相关疾病健康体检者,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和类风湿因子(RF),用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并对3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RA组患者血清hs-CRP、RF、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单项指标检测hs-CRP、RF、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7%、54.4%、73.7%,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1.2%,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项指标检测hs-CRP 、RF、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4.9%、2.4%,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3%,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hs-CRP、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提高RA的检出率。

    •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2013, 29(15):2255.

      摘要 (621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共入组30例经细胞病理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每天3次,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4例(46.7%),疾病稳定8例(26.7%),疾病进展8例(26.7%)。总有效率为46.7%(14/30),疾病控制率为73.3%(22/30)。盐酸埃克替尼疗效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吸烟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皮疹等相关(P<0.05)。 结论 口服盐酸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对于EGFR突变患者有效率更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 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综合特征分析及救治措施探讨

      2013, 29(15):2257.

      摘要 (612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流浪精神病患者综合特征,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有效的救治救助方法。 方法 以2010—2012年148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为流浪组,随机抽样同时期住院的148例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院前评估、疾病诊断、临床症状、治疗及家庭回访等情况进行统计和相关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外地农村户籍及女性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院前危险行为程度低(P<0.01),受到侵害多(P<0.01),伴发躯体疾病多;家庭支持系统缺陷突出;药物疗效差(P=0.000);其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P=0.000)。 结论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救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 酒精致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2013, 29(15):2260.

      摘要 (740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酒精致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危险性和发生率,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8例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将65例男性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 结果 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脑电图(EEG)异常者占3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饮酒时间、剂量,婚姻不幸,肝功能异常与EEG异常呈正相关。 结论 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EEG异常者明显多于健康者,且饮酒年龄、时间及剂量为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实施临床干预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应用中相关因素探讨

      2013, 29(15):2262.

      摘要 (773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管闭合钳——“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非脱垂子宫患者应用LigaSure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igaSure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一术者以传统缝扎法手术的32例(传统缝扎组)进行比较。 结果 LigaSure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传统缝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缝扎组比较,LigaSur组抗生素应用时间缩短,应用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igaSure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等优势,在妇科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尤其适合于经阴道手术困难的大子宫及附件切除等深部手术的临床应用。

    •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在小儿扁桃体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2013, 29(15):2264.

      摘要 (744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超前镇痛是否可以减少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后对镇痛药物的使用。 方法 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组(R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R组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开始前采用0.25%罗哌卡因行双侧扁桃体窝和根部局部浸润,C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行双侧扁桃体窝和根部局部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Wang-Baker笑脸量表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 R组患儿术后30、60、120、180 min Wang-Baker笑脸量评分低于C组患儿(P<0.05),但术后240 min两组Wang-Baker笑脸量表评分分别为(1.9±0.5)、(2.1±0.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需要追加镇痛药物患儿的百分率分别为2.5%(1/40)、27.5%(1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15.0%(6/40)、呼吸抑制[0.0%(0/40)]、嗜睡[0.0%(0/40)]发生率低于C组[20.0%(8/40)、7.5%(3/40)、7.5%(3/40)]患儿。 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可减少小儿扁桃体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 胸苷酸合成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培美曲塞疗效相关性研究

      2013, 29(15):2266.

      摘要 (7251)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胸苷酸合成酶(T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培美曲塞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06例复治晚期NSCLC患者,予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1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TS蛋白表达,并采用半定量组织评分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TS表达与培美曲塞疗效呈正相关(P=0.02)。TS低表达患者较TS高表达者有较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8 、3.4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腺癌患者中TS低表达患者较TS高表达者有较长的中位PFS,分别为4.8、3.8 个月,以及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1.4、1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TS在NSCLC中的表达与培美曲塞疗效显著相关。TS表达的预测作用在未来的随机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 医学期刊来稿中有关统计学错误分析

      2013, 29(15):2268.

      摘要 (751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医学期刊中常见统计学错误。 方法 选取2012年自然来稿中决定刊用的涉及统计学处理的论文,分析其统计学方法描述、科研设计、样本质量控制、统计描述、统计学分析及结论与结果分析,探讨常见错误类型。 结果 共纳入论文186篇,无明显统计学错误者仅58篇(31.2%),统计学错误类型以样本质量控制不符合要求(42.2%,54/128)、统计描述有误(28.1%,36/128)及统计学分析不准确(57.8%,74/128)为主。 结论 医学期刊统计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加强编辑人员的统计学水平和进行统计学审稿非常有必要。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分析

      2013, 29(15):2270.

      摘要 (764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3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2周。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 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CSS及ADL,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 皮肤保护膜在气管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2013, 29(15):2271.

      摘要 (753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3M Cavilon无痛皮肤保护膜在气管导管固定中对皮肤的保护效果。 方法 2012年1—6月从重症监护病房中选取60例需行机械通气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于皮肤后用丝绸胶布固定;对照组直接用丝绸胶布固定于皮肤上。 结果 皮肤保护膜在气管导管固定中对皮肤的保护效果明显。 结论 3 M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将皮肤与胶布隔离,从而起到减少皮肤机械性受损、保护皮肤的作用。

    • 妊娠晚期出血132例原因分析

      2013, 29(15):2273.

      摘要 (603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桑给巴尔奔巴岛地区妊娠晚期出血发生率及其原因,以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奔巴岛Abdulla Mzee医院分娩的132例妊娠晚期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奔巴岛Abdulla Mzee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妊娠晚期大出血患者132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54%(132/5 207),132例患者中胎盘早剥77例(58.33%),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创伤为引起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38例(28.79%);子宫破裂13例(9.85%);胎盘前置血管破裂4例(3.03%)。围生儿死亡和死胎29例。 结论 妊娠晚期出血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如处理不及时,妊娠结局差。在桑给巴尔这种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预防的意义更加重大。当地医护人员应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建立并完善正规的产前检查系统,以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妊娠晚期出血发生率。

    • >短篇论著
    • 丹参注射液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2013, 29(15):2276.

      摘要 (7400)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防治机制。 方法 将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一次性8.0 mL/kg乙醇灌胃造模)和3种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组(原液组、中浓度组、低浓度组分别给予原液、稀释3倍、稀释5倍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10.0 mL/kg,共连续注射8 d),每组各10只。乙醇处理18 h后经摘眼球取血,立即离心分离血清,按血清检查要求保存待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γ-谷氨酰转移酶(GGT),并观察其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处理。 结果 模型组小鼠ALT、AST与GG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原液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浓度丹参注射液可降低小鼠血清ALT、AST与GGT含量,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压力对药用植物油酸值的影响及其工业应用价值

      2013, 29(15):2278.

      摘要 (736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四味药用植物油进行超临界(SC)-二氧化碳(CO2)萃取,探讨SC-CO2萃取压力和分离压力对植物油酸值的影响。 方法 采用带2个分离釜的SC-CO2萃取装置,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萃取压力和分离釜Ⅰ压力进行提取。 结果 分离釜Ⅰ油酸值随萃取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并随分离釜Ⅰ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分离釜Ⅱ油酸值先随分离釜Ⅰ压力升高而升高,后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结论 SC-CO2萃取药用植物油,可通过控制萃取分离压力的方法,使植物油酸值达到要求。

    • BACTEC FX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3, 29(15):2280.

      摘要 (774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BACTEC FX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血液标本培养中细菌感染种类及构成情况的评估分析,以评价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BACTEC FX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4 215份血液标本分别进行需氧、厌氧菌培养,对细菌检出阳性时间、阳性率、假阳性、假阴性以及种类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 血液标本中最快阳性检出时间为2.5 h,12、24、48、72 h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6%(126/513)、64.1%(329/513)、79.1%(406/513)、94.7%(486/513);分离出16属、40种、513株病原微生物,阳性率为12.2%(513/4 21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87株(55.9%),革兰阴性杆菌203株(39.6%),二者占总检出率的95.5%(490/513);假阳性率为1.6%(8/513),假阴性率为0.3%(11/3 702)。 结论 BACTEC FX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临床应用能提高病原菌检出阳性率,缩短阳性检出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多,能快速、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败血症及严重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可靠依据。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及其危象62例临床分析

      2013, 29(15):2283.

      摘要 (748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收治的62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中席汉综合征40例,垂体瘤7例,颅咽管术后放疗5例,空泡蝶鞍3例,恶性肿瘤脑转移外放疗后2例,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例,垂体瘤术后并发症1例,感染性休克1例,糖尿病1例,特发性1例。 结果 62例患者均给予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替代治疗,其中48例患者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15例病情较轻者补充性激素,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2例补充重组生长激素。12例垂体危象全部救治成功。62例患者均接受随访,死亡13例,死亡原因:未治垂体危象6例,心肌梗死4例,并发肺癌2例,低血糖昏迷1例。 结论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复杂,应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避免误、漏诊。

    • 心理行为干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情绪的影响

      2013, 29(15):2285.

      摘要 (709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定,观察患者住院1周后情绪的变化,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比较高,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更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2,P<0.01)。 结论 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消除其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在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

      2013, 29(15):2287.

      摘要 (744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 年1月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同期植骨融合术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10 例,女8例;年龄18~62 岁,平均37.5岁。选择钛合金为内固定材料,术前后凸成角10°~65°,平均26°。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病灶有明显的偏侧骨质破坏和不同程度脓肿形成,无巨大脓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5年。 结果 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均未引起炎症扩散,植骨块和内固定物均无松动、移位和脱出,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无复发和后凸畸形形成。 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在病椎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材料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肝硬化103例临床分析

      2013, 29(15):2289.

      摘要 (700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病特点,以利于肝硬化防治策略的选择。 方法 选择云南省永胜县人民医院肝硬化患者103例,结合病史、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41例)仍为主要病因;酒精性肝硬化(34例)较全国其他地区明显增高;混合型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3%(8/15)]高,预后差;血吸虫性肝硬化发生率[12.6%(13/103)]也较高。 结论 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坚持疫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酒精性肝病研究和治疗的关注。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2013, 29(15):2291.

      摘要 (580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68例患者中顺利完成保胆取石术166例,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术后均无胆漏、胆囊及胆道出血、腹腔感染、胆石残留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4~36个月,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为1.2%。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结石残留率低等优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 >调查报告
    • 广东居民对中医药认知及就医行为调查

      2013, 29(15):2293.

      摘要 (7146)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研究广东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及其就医行为特点,并分析影响居民对中医药认知和就医选择的因素。 方法 调查645名广东居民的中医药认知和就医行为,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影响中医药认知的因素有性别、学历、职业、收入、付款方式等,影响就医时选择中医的因素有年龄、职业、收入、付款方式等。对中医有较好认同的人群更易在就医时选择中医。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信息来源主要有电视、报纸等,但不同年龄人群信息获取方式有较大差异。 结论 应针对不同年龄、学历人群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认同,促进居民在就医时选择中医药。

    • 医学院本科生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调查

      2013, 29(15):2296.

      摘要 (719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医学院本科生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对医学生加强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方法 以问卷形式调查西安医学院在校800名本科生对动物实验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 结果 50.3%医学生对动物实验安全的概念不清,52.3%学生对实验室感染事件、实验室安全认识不够,86.9%学生不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40.7%学生不懂得实验出现意外应怎样紧急处理。 结论 本科生对动物实验安全概念、动物实验感染事件、实验动物来源,结束后动物的处理、实验过程中受到意外损伤的应急处理等方面认知率偏低,医学院校应对医学生进行动物实验安全防护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 2008—2011年重庆市綦江县碘盐监测分析

      2013, 29(15):2298.

      摘要 (762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綦江县2008—2011年碘盐供应和食用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持续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 方法 根据《重庆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重庆市綦江县批发和居民户2个层次的碘盐进行监测。 结果 批发层次监测48批、432份,批合格率为100.0%,碘含量均数为29.9 mg/kg。居民户层次监测1 440份,碘含量均数为26.9 mg/kg;各年份间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1,P<0.01)。碘盐覆盖率为96.7%(1 333/1 440),碘盐合格率为94.8%(1 321/1 39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7%(1 321/1 440),非碘盐率为3.3%(47/1 440)。各年份间碘盐覆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P<0.01),各年份间碘盐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各年份间合格碘盐食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6,P<0.01)。随年份增长碘盐覆盖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为4.18,P<0.01),碘盐合格率较为稳定(χ2趋势为0.94,P>0.05),合格碘盐食用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为3.30,P<0.01)。 结论 重庆市綦江县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要求。

    • >综述与讲座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在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2013, 29(15):2300.

      摘要 (729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13, 29(15):2302.

      摘要 (573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miRNA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3, 29(15):2304.

      摘要 (722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CXCR4抑制剂与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

      2013, 29(15):2306.

      摘要 (882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清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水平对骨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3, 29(15):2308.

      摘要 (694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长正五聚蛋白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3, 29(15):2310.

      摘要 (723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信号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机制

      2013, 29(15):2313.

      摘要 (864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进展

      2013, 29(15):2315.

      摘要 (716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腹腔镜专用手术床对截石位的改良与应用

      2013, 29(15):2317.

      摘要 (723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专用手术床对截石位的体位摆放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方法 将98 例行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癌以及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法,研究组采用专用手术床截石位法。对两组患者摆放体位时间、手术暴露程度及术后舒适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研究组摆放体位时间为(7.30±3.30)min,对照组为(11.10±5.06)min,研究组患者摆放体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暴露程度均较为满意。 结论 腹腔镜专用手术床操作简便、效率高,可有效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对照研究

      2013, 29(15):2318.

      摘要 (687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照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的差异。 方法 将8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EN组44例,行EN治疗;PN组42例,行PN治疗。 结果 EN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体力、清蛋白、血常规等均明显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N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吻合口瘘、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EN治疗相对PN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体力、体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 腹腔内压监测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2013, 29(15):2320.

      摘要 (626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内压力(IAP)监测管理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经膀胱测压与经胃内测压在ICU应用的适应性。 方法 选择危重病患者90例,均具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高危因素。分为未监测组及监测组,其中监测组又分为经膀胱测压组和经胃内测压组。监测组患者均给予测定胃内pH值,分别给予经膀胱测压和经胃内测压。比较各组腹腔间隔综合征发生率,各测压组与胃黏膜pH值相关性;比较未监测组与监测组病死率。 结果 经膀胱测压组发现腹腔间隔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经胃内测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膀胱测压组与胃黏膜pH值的相关性优于经胃内测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监测组病死率明显高于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膀胱测压组与经胃内测压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内压力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便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减低患者病死率,腹腔内压的连续监测在ICU病房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而经膀胱测压更加适于在ICU病房的应用。

    • 上消化道出血200例诊治分析

      2013, 29(15):2321.

      摘要 (722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 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00例患者中24 h内止血120例,2 d内止血38例,3 d内止血30例,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外科手术治疗10 例,放弃治疗签字出院2例。 结论 兰索拉唑或泮托拉唑、奥曲肽、氨甲苯酸、去甲肾上腺素或云南白药等药物联合应用是内科保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2013, 29(15):2322.

      摘要 (733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为期2周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情况。 结果 30例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大部分患者希望采用的治疗方式,且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9例临床分析

      2013, 29(15):2323.

      摘要 (721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进行分析。 方法 对59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误诊率高。 结论 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尽早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

    • 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应用价值

      2013, 29(15):2325.

      摘要 (701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2年经腹腔镜(腹腔镜组)及传统开腹(开放组)行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均较开放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率较开放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恢复快、安全性好,且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值得推荐。

    • 口腔修复膜和人工骨粉修复牙槽突裂的应用研究

      2013, 29(15):2326.

      摘要 (729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人工骨粉和口腔修复膜用于牙槽突裂修复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收治的28例先天性牙槽突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仅用人工骨粉进行修复,17例在用人工骨粉同时用口腔修复膜进行修复。 结果 11例仅用骨粉者术后3个月出现骨粉外露7例,17例加了口腔修复膜者出现骨粉外露5例。 结论 在人工骨粉修复牙槽突裂时加用口腔修复膜能对其起到增加成功率、防止骨粉外露的作用,可提高修复效果。

    • 锁定加压钢板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中的应用

      2013, 29(15):2327.

      摘要 (620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9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治疗。 结果 9例患者骨不连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3例患者仍不同程度有膝关节功能障碍,不能完全下蹲;2例患者患肢有不同程度肌肉萎缩。 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尿路感染156例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3, 29(15):2328.

      摘要 (576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方法 对156例尿路感染患者易感因素、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6例患者尿液中培养出132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86株(65.15%),其中大肠埃希菌54株(40.91%);革兰阳性球菌31株(23.48%);真菌15株(11.36%)。耐药率最低的药物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呱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敏感。 结论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尿路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为肠杆菌科细菌,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宫腔镜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2013, 29(15):2330.

      摘要 (740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妇产科经B超诊断为子宫内赘生物患者71例,均在宫腔镜下行探查及电切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术后给予达英-35口服3个月;对照组34例,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抑制子宫内膜增殖,减少复发,近期疗效满意。

    • 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临床研究

      2013, 29(15):2331.

      摘要 (5602)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疗效。 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25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术后预防性放疗,照射 DT 46~60 GY,研究对其生存率的影响。并与2002年12月前收治的单纯手术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 结果 单纯手术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1%、38.2%、22.1%,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50.9%、3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床边血液透析与纳洛酮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效果比较

      2013, 29(15):2332.

      摘要 (718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床边血液透析与纳洛酮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使用床边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27例);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1例),分别在治疗后1、3 h观察患者意识情况、血压、心率、血液中乙醇浓度等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1、3 h后治疗组患者中意识恢复人数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血液乙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床边血液透析与纳洛酮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比较,能更有效地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降低血液中乙醇水平,减少并发症。

    • 带空心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

      2013, 29(15):2334.

      摘要 (831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带空心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应用带空心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操作要点: 在C型臂X射线机透视下行牵引复位,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切口,暴露大粗隆外侧方及接骨板远端,可不暴露骨折端,防止骨折块失活,保护周围血供,近端用3枚锁定空心钉固定,远端用2~3枚锁定螺钉固定。 结果 全部患者骨折均获治愈,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患髋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 结论 带空心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效方法。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经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120例分析

      2013, 29(15):2335.

      摘要 (748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和方法。 方法 对上消化道异物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0例患者中在胃镜下成功取出上消化道异物117例,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7.5%,转外科手术取出2例,1例为吸毒者拒绝治疗。1例鱼骨卡在食管中段,取出时出现少量出血,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加凝血酶后出血停止,术后给予抑酸、止血、保护黏膜治疗后痊愈。 结论 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随着器械的进一步改进及无痛胃镜的普及,经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成功率,特别是特殊患者、特殊异物的取出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范围越来越广。

    • 数字化乳腺钼靶投照优化体位设计和压迫技术探讨

      2013, 29(15):2336.

      摘要 (670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提高乳腺图像质量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择 1 000例女性乳腺受检者,根据年龄段及乳房发育大小不同、病变部位采取不同投照体位、摄影条件及压迫技术,并进行分类,总结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 结果 1 000例女性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中98.4%的图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乳腺分型中脂肪型143例(14.3%),少腺体型289例(28.9%),多腺体型386例(38.6%),致密型182例(18.2%)。 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图像质量是临床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充分的检查前准备,采取合适的检查体位及选择合理的摄影参数是取得钼靶乳腺高质量图像的关键。

    • 成人肺结核79例螺旋CT诊断分析

      2013, 29(15):2338.

      摘要 (706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成人肺结核的螺旋CT征象,以提高成人肺结核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 对79例成人肺结核患者行螺旋CT扫描及薄层高分辨率CT(HRCT)扫描,15例同时进行增强CT扫描。 结果 肺结核CT征象:渗出改变、干酪样坏死、空洞、增殖、钙化、结核球、纤维化、结核性胸膜炎、胸膜钙化粘连等多种形态并存。 结论 成人肺结核螺旋CT征象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征象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大部分患者经螺旋CT及HRCT扫描即可作出诊断。

    • 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分析

      2013, 29(15):2339.

      摘要 (699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特征和诊断方法,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80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肺部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CT肺部表现,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浸润性病灶和纤维增殖病灶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肺段发现结核病变170处,其中大部分属于肺结核常见部位。 结论 在对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X射线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CT扫描,最后再对患者进行实验室筛选;此外,在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中肺结核和糖尿病互相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加强诊断和治疗。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2013, 29(15):2340.

      摘要 (684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同时以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胆固醇、总胆汁酸及清蛋白,分析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 结果 肝硬化患者除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他相关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级别患者血清胆碱酯酶、胆固醇及清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下降程度以C级别最大,A级别最小,C级别与A、B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及清蛋白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总胆汁酸则与其呈正相关。 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了解患者肝组织受损情况,从而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 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2013, 29(15):2341.

      摘要 (693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9月经手术或结肠镜检查证实为胆石性肠梗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7例采用CT扫描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检出不完全性梗阻14例,完全性梗阻3例;共检出结石25例,其中单个结石12例,多个结石7例;梗阻位置:空肠5例,回肠12例,十二指肠8例,共检出十二指肠瘘14例。 结论 CT检查对胆石性肠梗阻具有较强特异性和较高准确率,是胆石性肠梗阻的最佳检查方法。

    • 胃肠道间质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 29(15):2343.

      摘要 (716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 方法 对21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desmin、Actin、S-100的表达情况。 结果 GIST发生于胃部15例(71.4%)、空肠3例(14.3%)、回肠1例(4.8%)、肠系膜2例(9.5%)。极低危险度4例、低危险度7例、中危险度6例、高危险度4例。CD117阳性表达率为95.2%、CD34阳性表达率为66.7%、Actin阳性表达率为33.3%、desmin阳性表达率为4.8%、S-100阳性表达率为9.5%,且均通过手术治疗。 结论 CD117标记阳性是GIST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血液制品质量抽检分析

      2013, 29(15):2344.

      摘要 (704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岳阳市中心血站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血液制品质量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血液质量。 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对检测合格血液进行质量抽检(对2008—2012年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抽检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站质管科按照国家标准,抽取血液进行质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符合要求,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结论 按照国家和地方要求对血液质量进行抽检,对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施持续改进,是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 健康体检者5919例心电图结果分析

      2013, 29(15):2345.

      摘要 (710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心电图异常类型分布情况,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5 919例健康体检者按性别、年龄对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5.8%,781/3 024)高于女性(21.3%,617/2 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6,P<0.01);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58,P<0.01);不同年龄组窦性心律失常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46,P<0.01)。ST-T改变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窦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20岁以下人群。 结论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心电图异常,对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 >药物与临床
    • 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15):2347.

      摘要 (557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21%(71/77),对照组为79.22%(61/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94±3.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08±5.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2013, 29(15):2348.

      摘要 (711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240 mg,连用14 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4.4%,27/32)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也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 2012年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 29(15):2349.

      摘要 (742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 方法 对2012年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抗病原微生物药品不良反应居首位(66.2%,53/80),主要累及皮肤附件(28.8%,23/80)和消化系统(23.8%,19/80),且集中于静脉用药(83.8%,67/80)。 结论 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 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

      2013, 29(15):2350.

      摘要 (695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CKD)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 将CKD伴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EPO和蔗糖铁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呈递进式增加,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8、12周Hbg 、Hct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从治疗开始,治疗4、8、12周一直维持高剂量给予EPO,而联合组在Hbg或Hct升高的前提下,EPO用量呈依次递减,治疗12周时EPO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CKD伴肾性贫血疗效显著,优于应用EPO和蔗糖铁治疗,并可减少EPO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3, 29(15):2352.

      摘要 (690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于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对妇科接受腹腔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舒芬太尼组),并与同时期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芬太尼组)的3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舒芬太尼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心率平稳程度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麻醉时间较芬太尼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而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则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40,P<0.05);另外,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芬太尼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 结论 与芬太尼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妇科腹腔手术麻醉中具有更强的有效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
    • 双硫仑样反应急救护理体会

      2013, 29(15):2353.

      摘要 (711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特征和门、急诊急救护理要点,为提高该类患者预后和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33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所有患者诊治及时,预后良好,且均无明显后遗症。 结论 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早期判别、采取恰当的急救干预措施和合适的心理疏导,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同时,努力做到药后不饮酒是预防双硫仑样反应的关键。

    • 管道标志在肝胆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2013, 29(15):2354.

      摘要 (729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规范管道标志在肝胆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736例术后患者根据用途不同应用不同颜色的管道标志。 结果 实行管道标志以来,无一例因导管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士管床能力和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 结论 管道标志在肝胆外科病房中应用后,管道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教学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 29(15):2355.

      摘要 (709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中42例接受NAC改良根治术患者(A组)和84例接受传统改良根治术患者(B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 A组患者较B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恐惧等)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紊乱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AC对乳腺癌患者具有乳房重建、美容等效果,对心理有重要影响,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及康复措施

      2013, 29(15):2356.

      摘要 (696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及康复措施。 方法 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科学护理及康复锻炼。 结果 对40例患者进行回访,无一例感染,出现轻度水肿3例,患肢外展功能受限1例,其余功能恢复较好。 结论 科学护理及康复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 双腔气囊尿管在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2013, 29(15):2357.

      摘要 (691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尿管在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 方法 对50例自发性气胸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替代普通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做好术前准备,讲解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结果 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管道最长保留时间15 d,发生管道阻塞1例,无脱落现象,发生皮下气肿2例,50例均无逆行感染。 结论 注意引流中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置管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013, 29(15):2359.

      摘要 (681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 方法 选择妇产科病房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度、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妇产科开展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相关知识掌握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增加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

    • 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2013, 29(15):2360.

      摘要 (595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对50例SAH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防止再出血及进行分析预后等一系列措施。 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35例(70%),好转5例(10%),死亡10例(20%)。 结论 对于SAH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防止再出血,预防各种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3, 29(15):2362.

      摘要 (565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骨科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单纯性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09 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0例单纯性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 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单纯性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骨科CNP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单纯性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CNP,可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支气管哮喘患儿整体护理及效果评价

      2013, 29(15):2364.

      摘要 (715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将12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按医嘱给予一般护理,雾化吸入,口服抗过敏药,中、重度患儿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指导、过敏原检测、心理护理等。 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较轻,服药依从性好,战胜疾病信心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护理可使患儿及家属较好地配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 小儿颅骨缝间静脉穿刺发生渗漏分析及处理

      2013, 29(15):2365.

      摘要 (695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减少颅骨缝间静脉穿刺发生渗漏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对2011—2012年小儿颅骨缝间静脉穿刺发生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统计2012年采取相应措施后发生渗漏的情况。 结果 2011年93例给予颅骨缝间静脉穿刺患儿中未发生渗漏26例(28.0%),2012年112例给予颅骨缝间静脉穿刺患儿中未发生渗漏75例(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颅骨缝间静脉穿刺在掌握穿刺技巧的前提下,能很好地避免渗漏的发生,从而为治疗保证静脉通道,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新生儿烫伤护理体会

      2013, 29(15):2366.

      摘要 (703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烫伤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通过对患儿实施严密隔离,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及出入量,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各种治疗及护理集中进行。 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后家长积极、主动配合护士工作,减轻患儿痛苦,加快创面愈合,疗效满意。 结论 针对新生儿烫伤给予正确评估,加强护理干预,以确保内环境稳固,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 自发性气胸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护理

      2013, 29(15):2368.

      摘要 (700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术后回病房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和引流管通畅,术后进行抵抗疼痛指导、有效咳嗽排痰、早期活动等护理。 结果 6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声门下血管瘤1例行平阳霉素注射术后气管导管护理

      2013, 29(15):2369.

      摘要 (689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及药物注射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对行气管切开及平阳霉素注射术后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 结果 患者顺利拔管出院,随访患者气管生长、发育正常。 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有效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013, 29(15):2370.

      摘要 (705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措施。 方法 对36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方法。 结果 36例患者经术后精心治疗、护理,全部均于2周内顺利拔管,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加强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对患者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非语言沟通在内镜中心的应用

      2013, 29(15):2371.

      摘要 (714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提高内镜中心护患沟通,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对不同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检查前、中、后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 结果 加强非语言沟通,通过分析不同人群心理特点采取合理沟通方式,给予患者良好的引导、积极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并正确指引患者做好检查后自身护理。 结论 根据不同患者人群心理特点、文化程度等,与患者做好相应的非语言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

      2013, 29(15):2372.

      摘要 (712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规范完成输液药品的制备,让护士参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其优势为专业的无菌、消毒技术,娴熟的输液药品调配技能,专业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与临床医生、护士良好沟通等,不足之处为药学知识相对缺乏。通过实际工作,护士、药学人员互相学习、合作,可较好地完成PIVAS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 肺栓塞患者2例抢救与护理

      2013, 29(15):2373.

      摘要 (708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引发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对策。 方法 对2例肺栓塞患者采用及时发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配合临床治疗等护理措施。 结果 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及时的抢救,完善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医学教育
    •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15):2375.

      摘要 (567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阐述了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如课件、动画、视频等完成教学,使医学遗传学教学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 从考试成绩谈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2013, 29(15):2376.

      摘要 (719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临床医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法和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方法。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2013, 29(15):2378.

      摘要 (707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而生物化学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能全面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学生开阔思路和视野。所以,加强每个实验环节的能力培养、拓展实验方法已成为实验教学重要内容和艰巨的任务。

    • 浅谈中等职业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适心态

      2013, 29(15):2379.

      摘要 (690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面对基础较差的中等职业(中职)学生,很多教师感到无能为力,付出很多,却成效不显著;有的学生甚至调皮捣蛋、逆反对抗、违规犯纪等。作为教师,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当学生表现与自己的期望相悖时,就容易生气。但学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生气和愤怒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备一定的同理心、少生气、多快乐、调适好心态是新时期下中职教师的教育机智。

    • 传染病双语教学探讨

      2013, 29(15):2380.

      摘要 (759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双语教学是社会全球化发展下对医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重庆医科大学双语教学的首批试点课程,近几年一直坚持本科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双语教学实践。通过科学选用教材,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英语教学水平,合理采用双语教学方式,课前认真编写教学设计,课后认真分析教学效果以及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等方式,不断提高传染病双语教学水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 《卫生化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013, 29(15):2382.

      摘要 (742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介绍了卫生化学网络课程的建设目的、过程和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网络课程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资源有限的现实问题。

    • 提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探讨

      2013, 29(15):2383.

      摘要 (722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药学交叉学科。结合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优质护理病区护理本科生带教与管理

      2013, 29(15):2385.

      摘要 (625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做好护生的实习带教,使其尽快适应当前护理模式。做好思想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总带教与专人带教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病例讨论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15):2386.

      摘要 (707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有别于内科学。如何使神经病学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培养学生神经病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神经病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病例讨论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文主要探讨了病例讨论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方法和意义、具体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 以获批精品课程更新建设为契机 全面提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

      2013, 29(15):2387.

      摘要 (689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获批为首都医科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为契机,建设和更新获批精品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交流平台、学生作业、教学队伍等网络资源,提高了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与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期考核成绩,全面提高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质量。

    • 基于仿真医院模式下护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

      2013, 29(15):2388.

      摘要 (679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针对传统护理实训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通过仿真医院建设的构想及仿真医院的建设,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会

      2013, 29(15):2390.

      摘要 (732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两方面来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质量进行,从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 >医疗卫生管理
    • 湿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3, 29(15):2391.

      摘要 (700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后引起湿包的相关因素,避免灭菌后物品造成二次污染,确保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方法 查找引起湿包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结果 湿包形成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灭菌器出现故障未及时维修,操作、包装、装载、干燥冷却不当等。 结论 及时采取各项相应措施、严格操作规范、加强管理可明显减小出现湿包的概率。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

      2013, 29(15):2392.

      摘要 (7141)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院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特殊部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门。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出现差错就会危及患者生命。通过分析手术室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采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尽量消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疲劳感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 护理安全重在细节和环节管理

      2013, 29(15):2393.

      摘要 (698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护理管理中落实细节管理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护理安全重在细节和环节管理,通过采取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证临床护理安全,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避免严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 重庆市渝中区家庭健康管理服务运行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3, 29(15):2394.

      摘要 (715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健康管理作为新的卫生服务理念,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和社区卫生服务都有重要意义,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分析重庆市渝中区开展家庭健康管理服务现状,探讨城市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对人员结构、质量管理、服务需求、信息建设、政策支持等存在的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探索解决的办法,以促进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的深入可持续开展。

    • >基层园地
    •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分析及处理

      2013, 29(15):2396.

      摘要 (677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手术室特殊病例的护理配合

      2013, 29(15):2397.

      摘要 (708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篇与个案
    • 咽部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1例护理

      2013, 29(15):2398.

      摘要 (686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小脑肿瘤术后麻醉恢复期继发远隔部位血肿1例护理体会

      2013, 29(15):2399.

      摘要 (718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