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1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天然产物斑蝥素对阴道毛滴虫作用的研究

      2013, 29(16):2401.

      摘要 (7028)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体外观察斑蝥素对8株抗甲硝唑阴道毛滴虫的杀灭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以斑蝥素终质量浓度为15.313~490.000 μ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 结果 30.625 μg/mL为斑蝥素体外杀灭阴道毛滴虫的最低有效质量浓度。 结论 斑蝥素对体外阴道毛滴虫有杀灭效果。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教养方式与其患病相关性研究

      2013, 29(16):2403.

      摘要 (7440)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8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父母双方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2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父亲的过分干涉、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父母双方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多方面问题,对问题家庭早期干预,以减少精神分裂症发生率。

    • 两种方法控制肝移植术后血糖升高效果比较

      2013, 29(16):2405.

      摘要 (7367)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胰岛素泵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方法 将2005—2012年以来肝移植术后血糖升高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值均能达到目标值,CSⅡ组较MD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切口感染率低、平均住院时间短[(5.2±1.5 vs. 8.9±3.5)d、0.0%与 4.8%、9.3%与14.3%、(21.3与2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胰岛素泵较皮下注射胰岛素对肝移植术后血糖控制有明显优势。

    • 适度节食对胆固醇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双重效应

      2013, 29(16):2406.

      摘要 (7014)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节食(DR)对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择48只5周龄雄性SD大鼠,普通饲料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胆固醇对照(CC)组、DR胆固醇(CC-DR)组、单纯DR(DR)组,每组12只。非(DR)组(BC、CC组)饲料量为体质量×6%,DR组(CC-DR、DR组)大鼠每天饲料总量为非DR组的70%,胆固醇饲料组(CC、CC-DR组)的胆固醇饲料量按体质量×6%×20%计算。实验第18、34周分别处死一半大鼠,采集标本,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 结果 饲喂过程中无大鼠死亡。各组大鼠基线体质量比较无差异,DR过程中DR组与非DR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8周时,CC组大鼠LDL、ox-LDL及MDA均低于CC-DR组,而CC组的TC、TG、HDL及SOD均高于CC-DR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CC-DR组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厚较CC组明显,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及变形也更显著。Masson染色显示,CC-DR组SMC及胶原纤维(CF)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CC组。第34周时,CC组TC、TG、LDL、ox-LDL、MDA均显著高于CC-DR组,而HDL及SOD均低于CC-DR组。HDL以CC-DR组最高、CC组最低,而两组的SOD则显著低于BC、DR组。HE染色显示,CC组SMC增殖、迁移、变形和CF的蓄积均较CC-DR组更显著。Masson染色显示CC组SMC和CF相对含量显著高于CC-DR组。 结论 DR对胆固醇致AS作用具有双重作用,DR对性成熟前及性成熟早期大鼠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对性成熟中后期的成年大鼠则表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DR 30%是为较合理的DR度,可改善脂质谱和氧化-抗氧化平衡,发挥显著的正性作用。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中药灌肠治疗的作用机制

      2013, 29(16):2410.

      摘要 (7564)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揭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9周龄60只Wistar大鼠分成三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Ⅰ组)、生理盐水保留灌肠(Ⅱ组)及不给予灌肠治疗(Ⅲ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Ⅱ、Ⅲ组比较,Ⅰ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善明显;IL-1β、TNF-α及ICAM-1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后,可以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TNF-α及ICAM-1水平,促进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吸收,从而促使其康复。

    • 奈达铂腹腔灌注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腹腔积液

      2013, 29(16):2412.

      摘要 (721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腹腔灌注奈达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共入组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56例,治疗方案为奈达铂80 mg/m2,腹腔灌注;希罗达2 000 mg/m2,口服,每天2次,1~14 d,休息1周,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 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50例中,完全缓解(CR)1例(2%),部分缓解(PR)34例(68%),疾病稳定(SD)12例(24%),疾病进展(PD)3例(6%),客观有效率(ORR)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9个月,中位生存期14.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 结论 腹腔灌注奈达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 桑叶总黄酮提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2013, 29(16):2414.

      摘要 (722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桑叶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 方法 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桑叶总黄酮低、高剂量组(0.10、0.20 g/kg),苯乙双胍(10 mg/kg)对照组,连续20 d,每天1次,于第21天剪尾并测定血糖水平。 结果 高剂量桑叶总黄酮具有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小鼠高血糖,血糖水平下降百分率可达18.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剂量桑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具有研究价值。

    • 静脉推注碳酸氢钠并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112例效果观察

      2013, 29(16):2415.

      摘要 (724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静脉推注碳酸氢钠并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1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给予碳酸氢钠60 mL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用3 d停药,同时,对照组48例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药物,观察组64例在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耳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2 mg治疗,使圆窗浸润在药物中40 min,隔天1次、连用4 d,1个疗程后复查听力。 结果 对照组48例中有效22例(45.8%),观察组64例中有效50例(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碳酸氢钠静脉推注、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鼓室灌注地塞米松通过圆窗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显著。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药材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2013, 29(16):2417.

      摘要 (7234)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测定红曲药材中洛伐他汀的总含量。 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曲药材中洛伐他汀的总含量。 结果 洛伐他汀在5.148~41.180 μg/mL 时,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高、中、低浓度的回收率为98.0%~102.0%,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8%。 结论 HPLC法测定红曲药材中洛伐他汀的含量方便、可靠。

    • 家庭健康医生管理中“粉丝”级高血压患者管理现况分析

      2013, 29(16):2420.

      摘要 (702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对家庭健康医生信任度较高的“粉丝”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 方法 由家庭健康医生和居民共同选出对家庭健康医生信任度高的“粉丝”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共85例,对家庭健康医生信任度不高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共84例,对两组人群管理1年后各项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年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服药依从性、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脑卒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提高社区居民对家庭健康医生的信任度是家庭医生制度取得成功的关键。

    • 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127例整复最佳时机探讨

      2013, 29(16):2422.

      摘要 (697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影响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因素,提高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整复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婴幼儿肠套叠127例,X射线下空气灌肠整复对所有患儿的整复率与病程、套叠部位、套头大小及回缩情况、全身状况(发热、脱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127例患儿中空气灌肠整复成功99例,成功率为78.0%,失败病例均经手术整复。病程小于或等于48 h者整复成功率为83.3%(50/60),>48~72 h为73.1%(49/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套叠部位在横结肠中段近侧者整复成功率为84.0%(63/75),结肠脾曲至乙状结肠者整复成功率为69.2%(36/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加压套头大小无变化者难复位,患儿病程长(>48 h),全身情况差、有发热、脱水程度重者难复位。 结论 充分掌握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征,临床医生与放射科医生共同协作,尽早进行空气灌肠既能明确诊断,又能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2013, 29(16):2424.

      摘要 (701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白内障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短篇论著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静脉穿刺留置针中的应用

      2013, 29(16):2426.

      摘要 (6880)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静脉穿刺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3月内镜中心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患者4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2例和对照组207例。观察组在穿刺前45 min于穿刺点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涂抹普通护手霜后按照常规消毒后穿刺。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统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对患者的舒适及配合程度进行满意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穿刺成功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静脉穿刺留置针术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不适,提升患者与护士的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原因及防治分析

      2013, 29(16):2428.

      摘要 (683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发生胰瘘的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67例PD患者发生术后胰瘘12例,发生率为17.9%。12例胰瘘患者中10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有效率为83.3%,2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死亡(8.3%)。 结论 PD后胰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高。术前正确的评估、适宜的胰肠吻合方式,术中精细合理的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是减少术后胰瘘的关键因素。

    •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治疗

      2013, 29(16):2430.

      摘要 (698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的治疗方法。 方法 18例儿童椎间盘钙化症患儿中1例钙化团块脱入椎管中央,采用X射线摄片或CT确诊后,行抗感染、理疗、牵引或颈托保护治疗,随诊12~48个月。 结果 18例患儿2~6周后颈部疼痛均消失,活动自如,其中16例2~8个月后摄X射线片见钙化灶消失,2例未做影像学复查。 结论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对于伴钙化灶脱出于椎管内,即使有神经压迫症状者,保守治疗也可取得满意效果。

    • 结肠粪性及自发性穿孔28例临床探讨

      2013, 29(16):2432.

      摘要 (709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肠粪性穿孔(SPC)及自发性穿孔(SRC)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分析28例SPC及SRC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28例患者经手术探查明确均为结肠穿孔,其中21例为SPC,7例为SRC。治愈24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4.3%。 结论 患者发病与便秘、腹内压增加及解剖因素有关,但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在于对该病的充分认识,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和治疗方案。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流程优化效果观察

      2013, 29(16):2434.

      摘要 (698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 方法 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60例(64只眼)随机分为优化组(30例,31只眼)与对照组(30例,33只眼),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流程,优化组对常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优化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45±1.02)d]较对照组[(10.78±2.01)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流程优化后护理满意率(99.13%)较优化前(97.84%)明显升高。 结论 护理流程优化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愈后好,可推广应用。

    •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145例分析

      2013, 29(16):2436.

      摘要 (680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进一步了解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有关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单共145例,对其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14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中,消化道反应40例(27.6%),过敏反应29例(20.0%),心血管系统26例(17.9%),肝脏损害20例(13.8%),血液系统损害 13例(9.0%),呼吸道反应10例(6.9%),其他7例(4.8%)。 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各种感染时,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 小儿睾丸疾病10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 29(16):2438.

      摘要 (684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睾丸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送检手术切除的睾丸或睾丸肿块标本102例(14岁以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2例睾丸疾病中先天发育异常16例(15.69%),以隐睾为主(12.75%,13/102);炎症性疾病41例(40.20%),以睾丸扭转坏死为主(35.29%,36/102);良性肿瘤25例(24.51%),以成熟性畸胎瘤为主(18.63%,19/102);恶性肿瘤20例(19.61%),均为卵黄囊瘤。 结论 小儿睾丸疾病以炎症性疾病和先天发育异常常见,良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卵黄囊瘤。

    • 手术物品清点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2013, 29(16):2440.

      摘要 (724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手术物品清点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照组 2009年1—12月凡体腔手术采用传统手术物品2人3次清点,体表手术不做清点; 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任何手术均采用规范化管理(加强思想教育,规范器械包装、物品清点制度、术中物品管理,完善交接班制度等)后手术物品2人4~6次清点。凡术中因为清点流程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术后延长患者离开手术室时间,清洗包装时差器械均列为缺陷。 结果 对照组 5 387例手术,32例存在缺陷,缺陷率为0.594%;观察组14 861例手术,4例存在缺陷,缺陷率为0.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手术物品清点流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是确保手术物品清点准确,有效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 闭合性胰腺损伤53例的诊断与治疗

      2013, 29(16):2442.

      摘要 (534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疗经验。 方法 彬县县医院外科53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术前均进行CT检查及B超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提出的胰腺损伤分级,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21例,Ⅳ级5例,Ⅴ级2例。其中行穿刺引流术11例,剖腹探查单纯引流术22例,损伤远端胰腺切除14例,胰腺肠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 结果 该组患者治愈49例,4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并发症,1例死于术后腹腔大出血,2例死于败血症。 结论 胰腺损伤充分检查、及时适当外科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调查报告
    • 南充市城乡居民对慢性肾脏病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3, 29(16):2444.

      摘要 (653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调查南充市群众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认知情况,研究CKD知识的有效宣传途径,以期达到有针对性地对该地区群众进行CKD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方法 以南充市市区及周边3个乡镇(共兴镇、李渡镇、龙门镇)为代表,进行自制问卷的现场调查。 结果 参与调查的居民共有363人,42.00%的居民对CKD是否具有传染性完全不清楚,认为其具有可传染性的居民占7.00%。27.00%的居民不清楚CKD能否治愈,42.00%的居民认为能治愈成功。仅2.50%的居民熟悉CKD所带来的危害,37.70%的居民完全不知道CKD的相关危害。据调查显示,居民对CKD非常害怕的占7.00%,有点可怕占36.00%,不可怕占19.00%,不清楚占7.00%;对血压升高(16.53%),尿量改变(36.36%),夜尿增多(33.61%)等初期症状敏感性低,52.89%不去或很少去做肾脏方面体检,44.63%的居民没有症状不愿意检查。对居民宣传最有效的途径是电视、广播及大型宣传活动(健康教育,45.69%),其次为医生、朋友的告知(21.96%)。 结论 本地居民对CKD认知度低,对CKD的传染性、早期症状等不甚了解,同时就医心理存在误区,迫切需要展开CKD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认识,重视自身健康。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因素的权重分析

      2013, 29(16):2446.

      摘要 (654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测评预案中评估因素的权重,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德菲尔专家函询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因素进行加权,并对各个因素计算获得权重系数。 结果 计算获得预案各评估因素分值分别为:时间因素权重优(0.670),人员损失因素权重优(0.665),经济损失因素权重优(0.575),社会影响因素权重良(0.461),资源消耗因素权重中(0.446),运输及保障因素权重良(0.483),方案的动态可调整因素权重良(0.632);根据隶属分值权重分析,时间因素、人员损失因素和方案的动态可调整因素对预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影响较大。 结论 在评估预案科学性、有效性的分析中,应充分考虑评估因素中的时间因素、人员损失因素和方案的动态可调整因素的影响。

    • 重庆市七星岗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2013, 29(16):2449.

      摘要 (653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当前重庆市七星岗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方法 对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对医务人员及家庭健康管理对象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采用Excel统计分析。 结果 目前,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群众知晓度偏低,管理者普遍存在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人员配备不合理、待遇未能真实体现劳动价值等现状。 结论 领导重视、经费保障是做好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系统培训、合理配置人员是关键,完善管理制度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保证。

    • 安徽省蚌埠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3, 29(16):2451.

      摘要 (649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观察安徽省蚌埠市人群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特点。 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急诊患者150例,所有患者经过CT确诊并均符合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患者于入院后急诊完善临床相关资料、病史及检查,并收集包括患者人口学资料、首次卒中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各项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情况及随访信息等。 结果 150例患者中脑出血14例,脑梗死118例,短暂性脑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平均年龄(55.77±12.63)岁,各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15,P=0.797);患者中男86例,女64例,各种急性脑血管病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7,P=0.953);脑出血患者以冬春季高发,脑梗死患者以夏秋季高发,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冬春季与夏秋季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安徽省蚌埠市急性脑血管病以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居多,男性高于女性,脑出血患者以冬春季高发,脑梗死患者以夏秋季高发,根据发病分布特点进行有效急救是急诊抢救的重要部分。

    • 宜昌市卫生人力资源情况研究

      2013, 29(16):2453.

      摘要 (678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掌握宜昌市卫生人力资源的总体特征及发展动态,为政府部门制订卫生人力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宜昌市2006—2010年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和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0年宜昌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到21 861人,年均增长6.35%。2006—2010年宜昌市每千人口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都有所增加,药剂人员和检验人员变化不大,各年各类医疗卫生技人员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924,P<0.01)。近5年宜昌市城区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13%和18.99%;宜昌市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96%和 4.34%。 结论 2006—2010年宜昌市卫生人力资源的增长速率和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7.08%、6.77%),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流失较严重。

    • 护生毕业实习中自身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 29(16):2455.

      摘要 (682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护生实习中存在的自身安全隐患因素,针对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避免意外伤害发生,同时为学校及医院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高职高专护生369人进行访谈和运用自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着多种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居住环境(18.1%分散居住)、饮食环境(56.4%分散就餐)、宿舍违规电器使用(35.5%)、财产损失(17.3%)、针刺伤(68.8%)、辐射(13.3%)、化疗药品损伤(82.9%)、准备抗癌药物或接触患者体液未戴手套(95.7%)、患者或家属身体暴力(5.4%)及工作压力大(30.1%)方面。 结论 医学院校及医院应加强对护生的安全防护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 健康体检筛查脂肪肝人群应用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2013, 29(16):2457.

      摘要 (683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筛查脂肪肝人群应用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 对412例脂肪肝人群体检后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生活行为方式干预,血脂、体质量控制,健康管理。 结果 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与干预,脂肪肝、血脂、血压异常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健康管理1年前后行为、生活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脂肪肝人群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减轻并控制脂肪肝、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生。应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增强国民体质。

    • >综述与讲座
    • 高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视神经脊髓炎研究中的应用

      2013, 29(16):2459.

      摘要 (598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原心脏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13, 29(16):2461.

      摘要 (701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诊分级 分区 分流患者的现状分析

      2013, 29(16):2463.

      摘要 (704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进展

      2013, 29(16):2465.

      摘要 (644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R-CHOP与CHOP方案治疗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来源DLBCL疗效评价

      2013, 29(16):2467.

      摘要 (570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甲泼尼龙(R-CHOP)方案与单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甲泼尼龙(CHOP)方案治疗生发中心来源(GCB)和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的CD20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疗效。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为CD20阳性的DLBCL患者52例,其中GCB 25例,non-GCB 27例。将GC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R-CHOP方案治疗)12例,对照组(CHOP方案治疗)13例;将non-GC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R-CHOP方案治疗)13例,对照组(CHOP方案治疗)14例,比较四组总有效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变化、无病生产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 结果 GCB的DLBCL患者采用R-CHOP方案治疗与CHOP方案治疗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病生产期、总生存期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GCB的DLBCL 患者用R-CHOP方案治疗与CHOP方案治疗的两组比较,其总有效率、无病生产期、总生存期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LDL水平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GCB的DLBCL患者根据经济情况可选用R-CHOP方案治疗,non-GCB的DLBCL患者则尽可能选用R-CHOP方案治疗。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开矿术436例回顾性分析

      2013, 29(16):2469.

      摘要 (659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6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开矿术,对照组428例行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较传统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明显优势,应广泛开展应用。

    • 小儿腹痛312例病因分析

      2013, 29(16):2470.

      摘要 (657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寻找小儿腹痛的临床病因并加以分析。 方法 对312例小儿腹痛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 小儿腹痛病因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 结论 临床对小儿腹痛应尽快找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 分娩镇痛应用于中孕引产临床观察

      2013, 29(16):2471.

      摘要 (688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将镇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中孕引产中,探讨镇痛分娩技术是否对中孕引产孕妇有效。 方法 将235例要求中孕引产的妇女根据孕周不同分为孕周14~15+6周(组1,101例)与孕周16~27+6周(组2,134例)两组,根据是否镇痛各随机分为镇痛组(观察组)与非镇痛组(对照组),分别观察镇痛与非镇痛产妇的疼痛程度、引产平均时间、产前尿潴留率、产前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等,其中组1不观察催产素使用率改观察米索前列醇平均使用量。 结果 组1、组2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组1观察组引产平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观察组引产平均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产前尿潴留率产前缩宫药物使用率。 结论 镇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中孕引产,不仅镇痛效果好,引产时间明显缩短,而且不增加产前缩宫药物的使用,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高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分析

      2013, 29(16):2473.

      摘要 (521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急诊PCI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4例为PCI组,并选择同期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 65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病死率、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PCI组介入成功率为98.4%(63/64)、出血等并发症10.9%(7/64)、院内外死亡率1.6%(1/64)、经随访表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2.5%(8/64)。药物治疗组介入成功率为95.4%(62/65),院内外死亡率为12.3%(8/65),经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6.9%(11/65)。两组院内外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脏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率高,比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少、存活率高,并发症处理及时,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

    • T-SPOT.TB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 29(16):2474.

      摘要 (679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法检测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和结核分枝杆菌无血清培养基(TB-BE)法检测人结核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确诊的165例结核患者同时采用T-SPOT.TB法和TB-BE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T-SPOT.TB法的阳性率为84.8%(140/165),TB-BE法的阳性率为62.4%(103/165),T-SPOT.TB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B-BE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对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有指导意义。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69例ANA与ENA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2013, 29(16):2475.

      摘要 (666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69例为观察组,8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两组ANA、ENA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ANA和ENA阳性率分别为62.1%(105/169)、26.6%(45/169)、5.0%(4/80)、1.3%(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3、23.217,P<0.01);女性与男性ANA、ENA阳性率分别为74.3%(84/113)、31.9%(36/113)、37.5%(21/56)、16.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4、4.091,P<0.05)。 结论 ANA、E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中具重要临床意义。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2013, 29(16):2476.

      摘要 (6823)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方法 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妇儿中心)和洛阳市汝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并发症或子宫下段菲薄的高危孕妇不在分析范围,只对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将妇儿中心该类孕妇719例设为妇儿中心组,将人民医院236例为人民医院组,对2家医院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妇儿中心组719例孕妇中11例阴道试产,试产率为1.5%,试产成功9例,成功率为81.8%,剖宫产710例,剖宫产率为98.7%;人民医院组236例孕妇中192例阴道试产,试产率为81.4%,试产成功173例,成功率为90.1%,剖宫产63例,剖宫产率为26.7%。两组试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先兆或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各级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应提高试产率,起到表率、榜样、带头作用。

    • 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2013, 29(16):2478.

      摘要 (650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采用MIPO技术治疗19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定期复查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7~32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处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7.6个月。 结论 应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13, 29(16):2479.

      摘要 (686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高频超声雾化吸入与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差异。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方法将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雾吸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疗程均定为4 d,比较两组单个症状改善率、综合症状改善率和总有效率。 结果 两组在化痰、祛痰、止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雾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是适用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尤其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的治疗方案。具有安全、方便、经济、小儿依从性高等优点。

    •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分析

      2013, 29(16):2481.

      摘要 (687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T2DM患者62例,按照有无并发CHD分为两组(A、B组),另选择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C组),各组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24 h HRV时域指标,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单纯T2DM组(B组)和并发CHD组(A组)的HRV时域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HRV时域各项指标低于B组(P<0.05)。 结论 T2DM患者存在HRV异常,并发CHD患者HRV异常更为显著。提示HRV检查可作为T2DM及并发CHD患者衡量其心脏自主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方法,有助于预测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6例临床治疗体会

      2013, 29(16):2482.

      摘要 (678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效果。 方法 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采取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术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均优于术前(t=11.37、10.27、10.8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和前房角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闭塞的再处理

      2013, 29(16):2483.

      摘要 (646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闭塞再处理的效果。 方法 对鼻腔泪囊造口闭塞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再次开放造口,使之引流通畅。 结果 所有患者鼻腔泪囊造口闭塞经再次处理均获得良好效果。 结论 鼻腔泪囊造口闭塞患者经鼻内镜下进行再次处理,仍可获得较好疗效,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 精神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目标性监测临床分析

      2013, 29(16):2485.

      摘要 (699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精神科患者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订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调查表,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精神科住院患者3 990例进行呼吸道感染目标性监测。 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占同期医院内感染例数的69.57%,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住院3周以内及10周以上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64%,12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原学送检62例,送检率为48.44%,共检出致病菌18株,阳性率29.03%。 结论 呼吸道感染是精神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高发部位,急性期患者和长期住院患者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呼吸道感染的控制,有利于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联合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优势探讨

      2013, 29(16):2486.

      摘要 (666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联合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优势。 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技术对4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联合回肠膀胱术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 结果 4例患者膀胱根治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400~540 min。腹腔镜下失血量500~1 200 mL。输注浓缩红细胞2~3 U。术后3~5 d恢复肠蠕动并拔除耻骨后引流管,5 d开始进食。住院时间21~35 d,4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随访4~12个月,4例患者均无漏尿,无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害,无肠梗阻、肠瘘。4例均无复发。 结论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回肠代膀胱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影响整形美容手术效果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2013, 29(16):2488.

      摘要 (671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响整形美容手术效果的因素,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92例整形美容手术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整形美容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 结果 92例整形美容者中32例对总体效果不满意,占34.78%。分析不满意的原因,21例是由于对手术期望值过高,占65.62%;6例是由于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或术前设计出现偏差,占18.75%;5例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占15.62%。21例对手术期望值过高的整形美容者经术后沟通解释后提高了认知,基本满意;6例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或术前设计出现偏差者通过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5例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结论 影响整形美容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医院方面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应严格把好整形美容质量材料关,在整形美容前应针对不同的美容者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沟通交流,提高整形美容者的认知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深静脉置管血行感染分析

      2013, 29(16):2489.

      摘要 (624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深静脉置管对血行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择大面积烧伤深静脉置管的186例患者,按深静脉置管时间的不同,分为烧伤48 h内置管组(102例)与烧伤48 h后置管组(84例),比较两组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LABSI)的发生率。 结果 CLABSI发生率烧伤48 h内置管组高于烧伤48 h后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 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48 h内深静脉置管后出现CLABSI的概率显著增加。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3, 29(16):2491.

      摘要 (657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行电子阴道镜检查患者1 580例进行分析,并对512例可疑患者经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 结果 512例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患者确诊宫颈尖锐湿疣68例,宫颈不典型增生444例,包括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242例,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74例,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128例。 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定点活检是目前诊断宫颈疾病中简便、可行、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确诊宫颈癌不可缺少的诊断技术之一。

    • 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膨胀瘤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

      2013, 29(16):2492.

      摘要 (614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膨胀瘤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55例经心电图诊断为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与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比较。 结果 55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21例(38.2%)存在房间隔膨胀瘤,心电图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房性逸搏、心房颤动及房性早搏。对照组50例有1例(2.0%)检出房间隔膨胀瘤。 结论 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间隔膨胀瘤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2012年参加卫生部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值分析

      2013, 29(16):2493.

      摘要 (636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2012年参加卫生部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寻找质控失控的原因和规律,并探讨纠正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服务。 方法 将全年3次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统一评价标准,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结果 全年3批质控盲样血清,195项指标中,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量评价后表明:VIS得分优秀占98.46%(192/195),合格占0.51%(1/195),不合格占1.03%(2/195)。 结论 应坚持室内质控,提高实验室人员的质控意识,只有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才能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 >药物与临床
    • 药学监护对新疆少数民族患者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

      2013, 29(16):2495.

      摘要 (679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技术的药学监护对新疆少数民族患者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为建立少数民族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药学监护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新疆100例少数民族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观察组),根据基因型建议初始剂量,给予药学监护,记录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稳态的时间,观察不良反应,与100例未进行药学监护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INR首次达标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YP2C9 *1*3和*3*3基因型患者比CYP2C9 *1*1和*1*2基因型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0,P=0.017),VKORC1-1639AG/TC和GG/CC基因型患者比VKORC1-1639AA/TT基因型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0)。 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变异率高,基于基因检测的药学监护对于提高华法林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42株耐药性分析

      2013, 29(16):2496.

      摘要 (685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的耐药特性,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K-B法分别测试42株黏液型和265株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结论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敏感率明显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但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其生物膜的存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 >临床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3, 29(16):2498.

      摘要 (632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20例按照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平均时间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健康教育是一项规范、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重症肝炎患者静脉滴注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护理

      2013, 29(16):2499.

      摘要 (545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重症肝炎患者静脉滴注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60例重症肝炎住院患者静脉滴注UC-MSCs过程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 结果 60例重症肝炎患者接受UC-MSCs静脉滴注后,3例患者出现低热,1例患者1~2 d间断出现高热,5例患者出现疲乏,2例患者出现兴奋、失眠,其他患者无不良反应。 结论 重视UC-MSCs滴注前后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创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2013, 29(16):2500.

      摘要 (683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25眼)创伤性泪小管断裂行吻合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 25例(25眼)患者拔管后随访3~6个月,治愈23例,好转1例,未愈1例;25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 创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体位摆放、眼部的观察与护理、术后预防感染与并发症的重视程度及饮食、健康宣教等均是提高创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8例护理

      2013, 29(16):2502.

      摘要 (638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78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 结果 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和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骨科高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全面、规范的整体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重要保证。

    • 胃肠减压的护理

      2013, 29(16):2503.

      摘要 (673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咽面条”式胃肠减压插胃管的可行性及根据身高留置胃管合适长度。 方法 对56例中、上腹部手术术前需胃肠减压患者行“咽面条”式插胃管。术中将胃管前端调整留置于胃体与胃窦交界处,此时胃管位置较佳,记录胃管留置长度,并于胃管末端标记。 结果 “咽面条”式插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2.9%(52/56),二次插管成功率为7.1%(4/56);根据身高不同,成年人胃肠减压留置胃管合适长度:身高低于1.6 m者留置胃管长度为(47.00±2.52)cm;身高1.6~1.7 m者留置胃管长度为(52.00±3.12)cm;身高高于1.7 m者留置胃管长度为(58.00±3.35)cm。 结论 “咽面条”式插胃管,简单易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选择合适的留置胃管长度。

    • 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2013, 29(16):2504.

      摘要 (649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 采用岗位责任制、公休座谈会、发放宣传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宣教。 结果 患者均从有症状的被动透析转变为无症状的主动透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 静脉管路护理小组在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中的作用

      2013, 29(16):2505.

      摘要 (663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静脉管路护理小组在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 成立静脉管路护理小组,制定组员职责,各组员按职责工作。 结果 意外拔管率由1.0%下降至0.5%,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由4.5%下降至1.8%,患者满意度由90.0%上升至96.0%。 结论 大大提高了静脉管路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小组的工作成就感,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儿童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手术配合

      2013, 29(16):2506.

      摘要 (671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儿童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脑积水患儿于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的手术配合资料。 结果 30例患儿术中医护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手术。临床症状好转 26例,无变化 4 例;放射学评估改善 22例,无变化 8例。 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仪器、设备的正确维护保养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

    • 儿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护理

      2013, 29(16):2508.

      摘要 (798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后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对420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加强术后全程护理。 结果 420例患儿睡眠打鼾停止,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腺样体肥大并发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护理质量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

      2013, 29(16):2509.

      摘要 (667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 术前配合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准备消毒手术器材,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手术,术后指导患者患肢康复锻炼,同时预防伤口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4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能让患者身体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3, 29(16):2510.

      摘要 (684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保障母婴安全,杜绝产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方法 对近2年发生的3例护理缺陷进行临床分析,查找原因并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结果 经过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合理排班及岗位练兵,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护理缺陷发生明显降低。 结论 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防范护理缺陷发生的有效途径。

    •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13, 29(16):2512.

      摘要 (691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1—2012年80例进行维持性HD患者,通过自设问卷调查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与护理,使患者全面掌握相关疾病知识,自觉进行饮食饮水控制以控制干体质量并准确服药,做好并发症预防,给予心理护理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结论 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对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坚定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能极大地提高维持性HD患者的生活质量。

    • 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2013, 29(16):2513.

      摘要 (665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配合质量。 方法 对65例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结论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灌注师、麻醉医师的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护理体会

      2013, 29(16):2515.

      摘要 (644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危害性有了进一步认识,要求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OSAHS的主要有效手术方式。认真做好UPPP术前、术后的检查和护理,对于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非常重要。

    • 不同护理方法提高产妇产褥期舒适度研究

      2013, 29(16):2516.

      摘要 (635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妇产褥期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在产科病区分娩的12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乳房按摩、侧卧位母乳喂养、异常乳房的护理干预等。在产后3 d对比两组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产妇产褥期舒适度。 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和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和产妇舒适。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改良乳突根治术25例护理体会

      2013, 29(16):2518.

      摘要 (664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总结25例(2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全身麻醉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相对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结果 治愈22例,复发3例。18例听力较术前好转,4例听力与术前无改善。 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的康复,降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复发率。

    • 老年肺炎50例护理

      2013, 29(16):2519.

      摘要 (682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肺炎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做好护理工作,关系到疾病的转归。通过对5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表明,休息、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气治疗、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是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 高压氧治疗老年患者的风险管理

      2013, 29(16):2520.

      摘要 (683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总结老年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风险管理措施,使患者治疗期间满意,避免相关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医患纠纷。

    • 脑型肺吸虫病27例护理体会

      2013, 29(16):2521.

      摘要 (641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回顾近2年收治的27例脑型肺吸虫病患儿,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肺吸虫脑病的护理。肺吸虫脑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意识障碍。针对病程中不同症状完善相应护理措施,有效减轻患儿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 鳗鲶刺伤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2013, 29(16):2522.

      摘要 (677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发病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有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危重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
    •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3, 29(16):2524.

      摘要 (838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估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9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给红花黄色素100 mg/d,均连续使用14 d。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及治疗后7、14 d 3个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入院后24 h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黄色素组总有效率为 89.1%(41/46),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5.2%(30/46),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取穴数量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3, 29(16):2525.

      摘要 (523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取穴数量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取穴数量相对少)与针灸对照组(取穴数量相对多)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两组治愈率和所需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数量相对多与少在一般情况下不影响临床疗效,但很显然,取穴数量相对少比取穴数量相对多更经济,也更有效率。

    • 磺胺嘧啶锌涂膜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手部Ⅱ度烧伤疗效观察

      2013, 29(16):2526.

      摘要 (654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磺胺嘧啶锌涂膜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手部Ⅱ度烧伤的效果。 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手部Ⅱ度烧伤患者72例按就诊时间不同分为两组,2010年12月前就诊患者33例为A组,2010年12月后就诊患者39例为B组。两组均给予清创、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在创面上涂布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每天1次;B组在此基础上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创面变化、愈合时间和瘢痕发生情况。 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水肿消退快、炎性反应轻,而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发生率低。 结论 应用磺胺嘧啶锌涂膜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手部Ⅱ度烧伤临床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医学教育
    • 大学生创新项目折射出的问题

      2013, 29(16):2528.

      摘要 (643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创新项目旨在浓厚校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氛围,激励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自觉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锻造创业精神,被各大高校一致推崇,然而也折射出系列问题。真正让“创新”二字进驻大学生的心灵,尚需多方面努力,不仅从给大学生多一些人文讲座入手,还要改善高校的学术生态,从制度、考核体系等方面加以改善。

    • 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16):2529.

      摘要 (663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2011级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28人分别作为PBL组和传统教学模式(LBL)组。课程完成后,将两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PBL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LBL组(P<0.05)。 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 PBL教学模式在超微结构病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 29(16):2530.

      摘要 (655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对超微结构病理学教学的影响。 方法 以泸州医学院2009级本科医学检验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超微结构病理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智能体系。

    • 药理学——阿司匹林课堂教学设计

      2013, 29(16):2531.

      摘要 (691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学习难度较大。以经典药物阿司匹林为例,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教学法提问、介绍相关药物典故、采用表格区别药物特点、巧用歌诀进行总结等多方面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为提高药理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良好借鉴。

    • 外文中药文献教与学中存在问题思考与探讨

      2013, 29(16):2533.

      摘要 (666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分析外文中药文献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外文文献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进行摸索,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和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其检索外文文献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与国际发展水平的接轨,为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3, 29(16):2534.

      摘要 (647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形态学观察认识各种疾病的病变,并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手段、实验考核体系3种方式实现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相比,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 PBL教学法在军队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16):2535.

      摘要 (628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根据军队卫生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针对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围绕教学设计将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和课程考核的形式检测教学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学习能力,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也能够提供更有激励和更愉悦的教学体验,但是PBL教学法并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课程考核的能力。

    • 心血管内科学C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3, 29(16):2537.

      摘要 (820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复杂,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CPBL即临床实际病案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案例学习方法。该文对CPBL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学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与思考。

    • 适应郊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搭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2013, 29(16):2538.

      摘要 (632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学习支持与服务是提升成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成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需求,配合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以人为本、资源核心和即时交互原则指导下,从条件设施、教学资源、人员的支持服务和运行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有效的成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 护理专业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3, 29(16):2540.

      摘要 (644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用化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实验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等特点。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能力、考核形式等方面对护理专业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将护理学院2010级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就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交流沟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各方面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2013, 29(16):2541.

      摘要 (677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相对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其培养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临床医疗人才队伍素质和层次的高低,必须重视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医德、临床思维、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 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新思考

      2013, 29(16):2543.

      摘要 (638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 与临床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因此,病理生理学学科的深度以及跨度都非常大,学科的涉及面非常广,学生也普遍觉得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理解有一定困难。因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目前需要完成的任务。

    • 考查课教学体会

      2013, 29(16):2544.

      摘要 (596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现在许多高校的课程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几乎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考查课”。但是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仍是至关重要的。该文以医学基础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例,对考查课的教学进行探讨。

    • >医疗卫生管理
    • 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3, 29(16):2545.

      摘要 (610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儿科静脉滴注常见护理投诉原因,提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22起静脉滴注护理投诉,并制订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 结果 护理投诉原因主要与静脉穿刺失败(36.36%)、服务不到位(13.64%)、未及时加药(9.09%)、药液外渗(9.09%)、针头脱落(13.64%)、滴注泵操作不规范(9.09%)、核对存在缺陷(9.09%)等密切相关。 结论 要减少静脉滴注护理投诉的发生,必须加强护士的岗前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水平,提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完善操作规程及护理管理措施,减少护理投诉至关重要。

    • 药房药品差错原因与防范

      2013, 29(16):2547.

      摘要 (663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物品,既是商品又具药品的特殊性,药品的安全关系到每位患者的健康。做好医院药房药品的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医院声誉,保障患者各项权利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从药品库房、药房的差错分类出发,分析出药品差错的原因,得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 >卫生防疫保健
    • 2012年贵阳市小河区新招幼儿教师妇科白带体检结果调查

      2013, 29(16):2548.

      摘要 (677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贵阳小河区幼儿教师(幼师)妇科白带体检结果的调查,了解贵阳市小河区幼师的妇科健康状况,以判断婴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状况。 方法 采用妇科白带快速染液,对656份白带涂片用复合染色法染色,用水冲洗,干燥后用油镜镜检。 结果 婴幼儿与妇科白带体检合格的幼师,或是经过治愈妇科病后的幼师共用洁具、寝具、泳具不会有妇科病传染。 结论 所有在岗的女性幼师均应该进行定期的妇科体检;小河区新招幼师妇科健康状况良好,婴幼儿的父母可以放心地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托管。

    • 4起集体中毒事件的处理经验对公共卫生医疗应急预案的指导

      2013, 29(16):2549.

      摘要 (649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综合分析几次草乌集体中毒事件的抢救资料,为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玉溪市4起草乌中毒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结果 2008—2012 年玉溪市共发生草乌中毒事件4起,对处理4起突发草乌中毒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及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治过程涉及医院各个层面,需要对每次事件的情况总结,制定符合医院特点的应急预案。

    • 功效系数法用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

      2013, 29(16):2551.

      摘要 (697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较全面地反映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同时运用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 运用功效系数法多目标规划原理,对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整体状况进行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 结果 2005—2012年总功效系数D在62.41~99.37,2006年最低,2012年最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呈逐年上升态势。 结论 某地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从总体来看较高;功效系数法能较客观地评价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综合水平。

    • >基层园地
    • CU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3, 29(16):2553.

      摘要 (6871)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桥小脑角区手术体位安置风险与护理对策

      2013, 29(16):2554.

      摘要 (536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麻醉风险防范

      2013, 29(16):2555.

      摘要 (639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浅谈护士如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2013, 29(16):2556.

      摘要 (647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腹部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2013, 29(16):2557.

      摘要 (649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篇与个案
    • 肺吸虫侵犯脑干患儿1例的护理体会

      2013, 29(16):2558.

      摘要 (676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阑尾炎摘除术发现肠结核1例

      2013, 29(16):2559.

      摘要 (654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气管切开术后影响无痛内镜检查1例

      2013, 29(16):2560.

      摘要 (763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