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多西他赛腹腔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分析

      2013, 29(17):2561.

      摘要 (7801)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腹腔灌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共入组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60 mg,腹腔灌注;希罗达2 000 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用药,之后休息1周,21 d为1个周期,至少用药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化疗4个周期后,完全缓解1例(2.5%),部分缓解24例(60.0%),疾病稳定12例(30.0%),疾病进展3例(7.5%),客观有效率62.5%(25/40),平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5个月,平均中位生存期为15.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 结论 腹腔灌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3, 29(17):2563.

      摘要 (6155)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常规护理,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SAQ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30.00±14.12)分]高于对照组[(24.20±1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程度评分、疾病认识程度评分、总分[(15.10±2.51)、(12.31±1.43)、(67.32±10.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40±2.89)、(9.01±1.69)、(54.35±11.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3, 29(17):2565.

      摘要 (7572)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用于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经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率为57.50%(23/40),无效率为15.00%(6/40),总缓解率为85.00%(34/40);治疗2~24周,患者尿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血浆清蛋白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患者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并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治疗。 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用于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安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间接能量测定法监测指导危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对比研究

      2013, 29(17):2567.

      摘要 (7658)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代谢车监测结果对指导危重症患者合理营养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大于5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按照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值进行营养治疗,对照组按照Harris- Benedict公式计算结果进行营养治疗,并将两组营养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7 d营养治疗后,血清清蛋白、总蛋白、上臂肌围3项指标较治疗第1天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臂肌围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与治疗第1天及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按照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值进行营养治疗较按照Harris- Benedict公式进行营养治疗效果更好。

    • 延伸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2013, 29(17):2569.

      摘要 (6225)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7—12月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住院号按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单号,33例)和对照组(双号,30例)。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对出院医嘱的依从性。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用药、治疗等配合方法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的执行度,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延伸护理干预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对医嘱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 糖尿病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分析

      2013, 29(17):2571.

      摘要 (7015)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方法 对40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糖尿病组)与36例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非糖尿病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两组的主要症状及胃镜诊断差别。 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腹部疼痛积分[(3.28±0.12)分]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5.2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糖尿病组腹胀患者发生率(80.0%,32/4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5.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8,P<0.05)。胃镜诊断:球部溃疡的发病率(15.0%,6/40)低于非糖尿病组(38.9%,14/36),而复合性溃疡发病率(37.5%,15/40)高于非糖尿病组(16.7%,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76,P=0.027;χ2=4.669,P=0.031)。 结论 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腹胀症状较明显,疼痛症状相对较轻,复合性溃疡发病率较高,球部溃疡发生率相对偏低。

    • 和爽在肠道清洁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2013, 29(17):2573.

      摘要 (670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的不良反应与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 方法 收集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596例,对年龄、性别、服药水温以及胃病情况不同患者在口服和爽时的不同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596例受试者中19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同一受试者可出现多项不良反应,共计253例次,其中以腹胀最常见,占70.8%(179/253)。口服药物的水温在37 ℃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127/275),显著高于水温在37~40 ℃的发生率(21.8%,70/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口服和爽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103/303),高于无胃部疾病的患者(32.1%,94/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引起口服和爽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服药的水温和患者是否有胃部疾病。服药水温应保持在37~40 ℃,针对患者既往的胃病史应及早干预,能降低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不同剂量维思通维持治疗186例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2013, 29(17):2575.

      摘要 (772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维思通(利培酮)以治疗量与半治疗量作为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 从2002—2010年接受维思通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86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治疗量维持组和半治疗量维持组各93例,分别给予原治疗量[3~7 mg/d,平均(4.63±1.22)mg/d]作维持量和给予原治疗量的一半[1.5~3.0 mg/d,平均(2.24±0.59) mg/d]作维持量。将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复发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量维持组和半治疗量组患者1年累计缓解率分别为77.4%(72/93)和72.0%(6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量维持组和半治疗量组分别有10、12例患者复发,复发例数、复发患者平均年龄和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量维持组和半治疗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1%(55/93)、44.1%(41/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半治疗量进行维持治疗降低了医疗费用,但同时也使疗效略有降低、复发例数略有提高。因此,在维持治疗剂量的选择上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耐受程度等实际情况而定。

    •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老年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2013, 29(17):2577.

      摘要 (705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老年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20例年龄60~89岁的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每次2片,每天3次;对照组应用多酶片治疗,每次2片,每天3次。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食欲减退、上腹饱胀、上腹不适、腹泻的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变化,计算有效率,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事件。 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均小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欲减退、上腹饱胀、上腹部不适、腹泻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54/60)、85.0%(51/60)、73.3%(44/60)、51.7%(31/60),对照组各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8.3%(47/60)、65.0%(39/60)、50.0%(30/60)、38.3%(23/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米曲菌胰酶片可显著改善老年消化不良症状,安全性良好。

    •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13, 29(17):2579.

      摘要 (728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成都市青白江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和疫苗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2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共报告AEFI 99例,主要以不良反应为主(95/99,95.96%),其中又以一般反应为主(82/95,86.32%);集中发生在4~9月,报告75例(75.76%);报告单位覆盖率为100.00%;AEFI涉及18种疫苗,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最常见,报告37例(37.37%);临床诊断以红肿/硬结最多,报告53例(53.54%)。 结论 成都市青白江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通过培训、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强冷链管理等措施减少AEFI的发生,建立完善、规范化的AEFI监测系统,可以提高报告的敏感性,提高AEFI的监测质量。

    • >短篇论著
    • 清炒白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2013, 29(17):2582.

      摘要 (730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清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方法 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42 nm。 结果 清炒白术共有18个特征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54~0.999。 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猴血浆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3, 29(17):2584.

      摘要 (7251)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猴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 MS/MS)方法,并将其用于该药在猴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 方法 分别给予6只猴单剂量鼻腔灌胃给药(20 mg/kg)后,在不同时间点取血,甲醇沉淀血浆蛋白。色谱柱(Phenmenex,Synergi,50.0 mm×3.0 mm,4.0 μm),流动相A:2 mmol/L乙酸铵混于0.1%甲酸- 水溶液中;流动相B:2 mmol/L乙酸铵混于95%乙腈- 水溶液中,进行色谱分离,D4- 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浆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LC- MS/MS法在50~50 000 n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最低定量限为50 ng/mL。给药1 h后,雌雄猴的平均最大血药浓度值分别为6 700、8 900 ng/mL;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12.1、18.8 h/(μg·mL);平均半衰期为1.3 h。 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简单、结果可靠,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在猴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ε- 聚赖氨酸对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定植细菌的干预作用

      2013, 29(17):2587.

      摘要 (7295)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ε- 聚赖氨酸(ε- polylysine,ε- PL)对定植细菌的抑制作用,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定植细菌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以90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接受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呼吸机管路更换前或脱机前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和呼吸机管路各部位的细菌定植,以定植细菌为指示菌进行ε- PL体外抑菌实验,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 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下呼吸道的主要定植菌群(43.3%),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呼吸机管路的最主要定植菌群(56.5%)。ε- PL对细菌的MIC达到28 μg/mL时对PICU接受MV治疗的患儿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常见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结论 目前,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PICU接受MV治疗患儿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的定植致病菌中呈主导趋势;ε- PL能有效抑制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的细菌生长,对临床干预细菌定植和预防VAP有重要指导意义。

    • 单纯后路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分析

      2013, 29(17):2590.

      摘要 (7444)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共15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术前物理及肌电图检查无脊髓及马尾神经损伤表现。采用单纯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利用后结构单纯后路撑开,恢复椎体高度,不进行椎管间接减压,避免再次损伤马尾神经及神经根。 结果 15例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未发生断钉、螺钉松动和骨折不愈合现象。 结论 15例术后复查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后凸畸形Cobb角明显减小,骨折块均复位且恢复或近于恢复椎管的容积,神经功能恢复较佳,表明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是切实可行的。

    • 心理干预对减轻主动脉夹层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疗效观察

      2013, 29(17):2592.

      摘要 (7220)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主动脉夹层焦虑症状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共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分为对照组13例和干预组14例。干预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结果 手术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31.35±6.5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6.78±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理、针对性地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家属的支持也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和减少患者住院周期。

    • 稳心颗粒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2013, 29(17):2593.

      摘要 (675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入选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心力衰竭综合治疗加卡维地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 结果 以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在控制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组总有效率(36/37,97.3%)优于对照组(25/3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心功能比较中,两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膜蛋白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2013, 29(17):2595.

      摘要 (589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外膜蛋白(OMP)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更好地了解OMP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的重要性。 方法 选取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0株,用Whonet5.4软件统计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CIP)和亚胺培南(IMP)的耐药情况,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OMP表达情况,研究OMP的表达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的重要性。 结果 ICU患者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CIP的耐药率达到88%,对IMP的耐药率达16%,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均存在一种或多种OMP表达的下降或缺失。 结论 OMP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 早期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2013, 29(17):2597.

      摘要 (7461)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符合无创机械通气条件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5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24 h后的呼吸、心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上机时间、生存率以及胸部X射线片。 结果 经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症状缓解,PaO2、PaO2/FiO2明显改善,高碳酸血症明显纠正,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呼吸困难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上机时间(5±3)d;胸部X射线片显示病灶明显吸收43例,5例因治疗效果欠佳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3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 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可以迅速纠正缺氧、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 中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分析及护理

      2013, 29(17):2599.

      摘要 (7461)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并总结相应护理方法。 方法 对65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中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结果 治愈15例,好转21例,显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23%。 结论 中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是慢性咽炎的有效治疗手段,同时,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外科术后重症监护病房综合征患者26例治疗效果

      2013, 29(17):2600.

      摘要 (601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案及其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术后患者共4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出现IC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案。 结果 426例患者中26例(6.1%)术后出现ICU综合征,通过给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无严重后果发生。 结论 高龄、长时间气管插管或ICU滞留的术后患者易出现ICU综合征,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营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3, 29(17):2602.

      摘要 (6558)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临床营养学》课程的必要性。 方法 通过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分析其对《临床营养学》教学需求;并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临床营养学》的选修课,采用试卷考核方式,与现有必修课《卫生学》比较分析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71.8%临床医生在工作或生活中被问及营养治疗或营养相关问题;78.2%临床医生认为临床医学专业需要开设《临床营养学》课程,21.8%临床医生持无所谓态度,原因主要有增加学习负担和担心教学效果。《临床营养学》教学后,学生基础营养成绩、临床营养成绩、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卫生学》教学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7±3.42 vs. 13.39±2.54、16.43±4.18 vs. 11.39±2.78、36.11±6.76 vs. 24.79±4.44)分,t=15.688、11.050、15.458,P<0.01]。 结论 《临床营养学》更能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临床营养知识,医学高等院校可考虑调整临床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以适应疾病模式的变化和医学发展需要。

    • 改良PBL和L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2013, 29(17):2604.

      摘要 (725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比改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和以授课式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病理学效果的影响,寻找更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及学习方法。 方法 对临床专业2个班(各80人)学习病理学课程时分别采用改良PBL和LBL教学法,比较2个班学生的成绩差异,80分以上视为效果理想。 结果 改良PBL教学班级学生80分以上的比例(85.0%,68/80)明显高于LBL教学班级学生(52.5%,4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卷中客观题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PBL教学班级学生主观题得分明显高于LBL教学班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PBL教学班级学生病理学学习效果好于LBL教学班级学生。PBL教学法可以在高职高专不同课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调查报告
    • 新疆地区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药学服务认知状况调查

      2013, 29(17):2606.

      摘要 (711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知状况,为县医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问卷,通过预调查修改、完善问卷,于2012年4—9月对新疆68所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64.5%被调查者对实施药学服务主体认识清楚,57.5%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对象有较好的认知,49.6%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熟悉,所有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的内容较认同。 结论 新疆地区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概念及内涵认知水平不高,建议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药学技术人员对“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的认识水平,提高药学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江苏省洪泽县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状况监测

      2013, 29(17):2608.

      摘要 (563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江苏省洪泽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掌握该地区疫苗接种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方法 收集江苏省洪泽县2010—2012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江苏省洪泽县2010—2012年共接种疫苗35万剂次,报告AEFI 120例,报告发生率为34.29/10万。其中,一般反应103例(85.83%),异常反应17例(14.17%)。AEFI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23价肺炎、白破、麻风疫苗。 结论 应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掌握疫苗禁忌证,从而减少AEFI的发生率。

    • >综述与讲座
    • 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诊断和分期进展

      2013, 29(17):2611.

      摘要 (683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NLRP3炎性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3, 29(17):2614.

      摘要 (683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进展

      2013, 29(17):2617.

      摘要 (717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3, 29(17):2620.

      摘要 (711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乙型肝炎疫苗抗体持久性及免疫记忆研究新进展

      2013, 29(17):2622.

      摘要 (704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几种新生儿肠梗阻的诊治

      2013, 29(17):2624.

      摘要 (748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2013, 29(17):2626.

      摘要 (698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2013, 29(17):2628.

      摘要 (693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PTPN9在子宫肌腺症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2013, 29(17):2630.

      摘要 (741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PTPN9在子宫肌腺症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方法 收集3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行子宫全切术为观察组,获得其内膜标本;30例子宫肌瘤或CIN3行全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获得其内膜标本。两组未接受激素治疗,除其他疾病外,内膜标本均为分泌期。采用免疫组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的PTPN9蛋白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二者相关性。 结果 PTPN9蛋白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质中,观察组PTPN9蛋白在异位内膜上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位内膜上PTPN9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TPN9蛋白在异位内膜上表达显著增高,PTPN9蛋白可能参与了子宫肌腺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比较

      2013, 29(17):2632.

      摘要 (695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传统组和微创组,各50例。 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同时微创组切口粘连、颈部麻木、颈前区疼痛、吞咽不灵活、切皮下结节、颈部紧缩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口 鼻气管插管安置胃管方法比较

      2013, 29(17):2633.

      摘要 (704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经鼻胃管安置法与经口胃管安置法相关指标,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将56例经气管插管患者安置胃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经鼻安置胃管,观察组经口安置胃管。 结果 观察组在安置胃管所需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误入气管,引起黏膜损伤、呛咳、呕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口置入胃管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对患者刺激相对较小,可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保守治疗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分析

      2013, 29(17):2634.

      摘要 (560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A组,9例)和AO钩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12例),且获完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采用Lazzcano标准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变化、肩关节的功能变化。 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B组所有患者1年后取出钢板。疗效均较为满意。两组之间仅优秀率略有不同,分级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保守治疗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无差异,且具有简单、方便,患者痛苦小,费用少的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早期脑功能的影响

      2013, 29(17):2636.

      摘要 (568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早期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25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观察组)和2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分别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分析主要减分项目,并进行对照。 结果 观察组NBNA评分为(36.470±1.641)分,而对照组22例NBNA评分为(38.356±1.0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P<0.01)。 结论 临床上无典型胆红素脑病症状者,也可能对早期脑功能有影响,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可以早期发现脑损伤及严重程度,适于基层儿科医务工作者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脑损伤。

    • 剖宫产术后应用两种自控镇痛泵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17):2637.

      摘要 (571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组100例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组10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评价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并观察两组产妇初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与PCEA组比较,PCIA组术后下肢或骶臀部麻木、排尿不畅或尿潴留等不良反应降低,初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提前,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镇痛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运用到剖宫产术后镇痛,但PCIA效果更确切。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的临床价值

      2013, 29(17):2639.

      摘要 (571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45例胆总管纤维结石患者通过施行手术切开探查并进行纤维胆道镜去除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5例患者中,经由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确诊为纤维结石45例,镜下进行治疗手术一次成功44例,1例患者经二次施行镜下手术成功去石。诊断有效率为100.0%,两镜施行胆管去石术有效率为97.8%。 结论 通过两镜进行胆总管的探查与治疗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痛苦少、康复快以及腹腔脏器受到干扰最少的优点,是目前微创领域治疗胆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2013, 29(17):2640.

      摘要 (758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对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5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HPD组30例,采用意大利贝尔克公司生产的BLS812G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有效膜面积1.2 m2,超滤系数51 mL/(h·mmHg)(1 mmHg=0.133 kPa)];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0例,采用贝朗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PS15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有效膜面积1.5 m2,超滤系数9.8 mL/(h·mmHg)]。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3~6个月,HPD组无低热及心力衰竭症状,3例主诉乏力、食欲差,8例主诉透析后皮肤瘙痒、关节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22例患者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水平。CHD组2例有无明显感染灶的低热表现,6例主诉乏力、食欲差,皮肤瘙痒,关节痛、头痛无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及胸腔积液症状略有好转。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下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血压下降显著。 结论 HPD治疗ESRD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大分子物质,如β2微球蛋白、磷等的积累,临床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及防治

      2013, 29(17):2641.

      摘要 (686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总结小切口白内障手法切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00例(725眼)患者中术后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6例(6眼),发病率为0.83%,6例眼术前均无葡萄膜炎病史。4例患者经治疗7~15 d后炎症消退,视力恢复同前。其中1例高度近视患者经治疗后,炎症基本得到控制,但停药后复发,反复数次后,予人工晶状体取出后,葡萄膜炎得到控制。另1例患者转外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至0.3。6例患者均随访1年,眼部葡萄膜炎症无复发。 结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免疫反应、人工晶状体材质及植入是否在囊袋内有关。术后定期复查、早期诊断、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仅放置1枚可吸收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146例分析

      2013, 29(17):2643.

      摘要 (712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仅放置1枚可吸收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方法 对146例运用1枚可吸收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 结果 146例胆囊管均结扎成功,胆囊动脉在与胆囊管一并结扎继以电凝止血胆囊床的结合下均成功。所有患者术后无胆囊管残端漏及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3~5 d,均痊愈出院。 结论 LC中仅采用1枚可吸收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继以结合电凝止血胆囊床是安全、可靠的。

    • 产后胎盘滞留的处理

      2013, 29(17):2644.

      摘要 (709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产后胎盘滞留的病因及处理,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发生。 方法 通过对69例诊断为胎盘滞留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 结果 69例产后胎盘滞留患者经过正确、及时处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 正确处理产后胎盘滞留,能减少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 颅脑损伤患者330例伤情特点 结局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探析

      2013, 29(17):2645.

      摘要 (698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的一般伤情特点,并对结局危险因素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探析。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汇总患者导致危险并发症的因素,分析治疗方法和对策。 结果 回顾分析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主要有:外力导致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发生机械性变形,出现昏迷或意识障碍,以及脑缺血和脑血肿等症状。经过治疗,因严重并发症导致23例死亡,其他患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病情有一定好转,并得到稳定。 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要关注其伤情,针对伤情进行危险结局风险的评估,确保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对颅脑损伤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相关性分析

      2013, 29(17):2646.

      摘要 (692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方法 对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 121例高血压患者中73例呈非杓型,其中左心室肥厚32例,发生率为43.8%;48例呈杓型,其中左心室肥厚11例,发生率为22.9%。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呈非杓型左心室肥厚概率明显增加。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意义

      2013, 29(17):2648.

      摘要 (675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意义。 方法 将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NAFLD组50例,单纯高血压组55例;另选取同期61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 高血压合并NAFLD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NAFLD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老年高血压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重要性

      2013, 29(17):2649.

      摘要 (697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研究和前期诊断的重要性。 方法 对收集的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心肌梗死前期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和数据分类。 结果 6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36例,心电图未发现异常24例。其中,T波改变36例,ST段改变26例,室内传导阻滞5例,急性损伤阻滞(心电图通过等位性Q波发现异常)12例,坏死性Q波1例,缺血性J波15例,室性期前收缩15例,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16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梗死部位:下壁14例,前间壁20例,前壁12例,广泛前壁14例。 结论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病情不可或缺的诊疗手段。

    • 胃后壁穿孔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

      2013, 29(17):2650.

      摘要 (699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胃后壁穿孔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4例胃后壁穿孔患者,应用X射线、CT进行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34例胃后壁穿孔患者有26例CT表现为小网膜囊积气现象,34例均有积液,8例剑突下隐窝出现积气;其中有24例能够观察到右肝上间隙有积液,10例在胰腺上观察到假性囊肿形成,4例在肝肾隐窝出现积液,6例在回盲后隐窝出现积液,8例患者大、小网膜发生浸润增厚现象,32例肠管出现胀气积液现象。小网膜囊积气、积液属于急性胃肠后壁穿孔经MSCT检查的最常见征象X射线对游离气体的检出率(73.53%,25/34)明显低于MSCT(100.00%,3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SCT能够有效诊断胃后壁穿孔症状。

    • 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的CT诊断思路和扫描方法

      2013, 29(17):2651.

      摘要 (709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常规腰椎间盘扫描时如何减少腰椎椎弓崩裂的漏诊以及腰椎椎弓崩裂伴脊椎滑脱的CT扫描方法。 方法 常规椎间盘扫描时对有腰椎滑脱的42例行腰椎椎弓的反机架扫描,采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椎弓环形结构是否连续,崩裂裂隙边缘不规则,边缘有硬化。 结果 42例反机架扫描患者椎弓均获得满意影像,其中退变8例,崩裂34例,均为双侧峡部崩裂。退变8例中,L4/5椎小关节退变伴L4滑脱6例,L5/S1椎小关节退变伴L5滑脱2例。 结论 在常规椎间盘扫描时,对于有滑脱者及时行反机架扫描,能够准确鉴别腰椎滑脱原因,有效减少椎弓崩裂的漏诊且简便易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 >药物与临床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3, 29(17):2653.

      摘要 (691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仅采用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Ⅰ级镇痛效果(100.00%,80/80)较对照组(73.75%,59/8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6,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后,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之睁眼时,对照组心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两组在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3, 29(17):2654.

      摘要 (697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31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帕罗西汀,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周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64/65,98.5%)与对照组(66/66,9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4、8周周末两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周末,研究组较对照组减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研究组TESS评分[(1.7±1.5)分]与对照组TESS评分[(1.8±1.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主。 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好。

    • 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抗生素耐药性与用药频度相关性分析

      2013, 29(17):2655.

      摘要 (704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用药频度(DDDs),探讨DDDs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08—2012年药敏试验及8种抗生素使用量资料,应用WHONET 5.3和Excel软件,对8种抗生素的年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计算各药DDDs,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呈增长趋势,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哌拉西林/舒巴坦DDDs逐年增加,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呈下降趋势,亚胺培南、头孢他啶DDDs变化不大。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著正相关(r=0.85、0.89、0.90,P<0.01);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也呈正相关(r=0.69、0.67,P<0.05);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与其DDDs无相关性(r=0.36、0.42、0.57,P>0.05)。 结论 8种抗生素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水平变化存在相关性。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4例回顾性分析

      2013, 29(17):2657.

      摘要 (700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门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药品合理使用。 方法 对54例 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4例ADR报告涉及的药品为7类共29种,抗菌药引发的ADR 最多(28/54,51.9%);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24/54,44.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28/54,51.9%)。 结论 应合理使用药品,减少ADR 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派丽奥软膏在老年难愈合性根尖瘘管中的应用

      2013, 29(17):2658.

      摘要 (688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派丽奥软膏在老年根管治疗后出现难愈性根尖瘘管中的运用。 方法 对门诊经再次根管治疗后观察2周根尖瘘管未消退的10例老年患者,采用派丽奥软膏在根尖瘘管处局部治疗。 结果 经2周治疗,根尖瘘管逐渐愈合,随访6个月未出现瘘管的反复。 结论 对于再次根管治疗后瘘管出现未愈时,可考虑老年人群的特殊性进行非根尖手术治疗,运用派丽奥软管局部治疗,同样取得满意效果,达到根尖瘘管的愈合,减少和避免手术的痛苦。

    • 某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3, 29(17):2659.

      摘要 (7024)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某地区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 月住院的9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 676例标本共分离细菌926株,阳性率为34.6%,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87株(74.2%),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6%)和大肠埃希菌(22.5%);革兰阳性球菌128株(13.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7%)和肺炎链球菌(4.4%)。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 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大于或等于70.0%。 结论 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情况有上升趋势,临床应重视病原菌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及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治疗最佳效果。

    • 奥苷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中的疗效观察

      2013, 29(17):2661.

      摘要 (714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奥苷)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方法 总结2012年4—6月收治的早起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甘露醇降颅内压、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结果 两组治疗7 d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22/24);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3.91%(17/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需及早甄别明确、积极对症治疗,尽快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人免疫球蛋白,阻止患儿病情进展致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提高预后及生存质量。

    • >临床护理
    • 疼痛护理对下肢动脉闭塞缺血疼痛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3, 29(17):2662.

      摘要 (674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后主观睡眠质量评分现况。 方法 选择2012年2—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缺血疼痛患者41例,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闭塞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再给予疼痛专科护理。出院前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 结果 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等PSQI各成分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结论 疼痛护理能明显改善下肢动脉闭塞缺血疼痛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评分。

    •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医护理及观察

      2013, 29(17):2663.

      摘要 (715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中医观察、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观察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观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33例翼状胬肉围术期护理

      2013, 29(17):2664.

      摘要 (679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并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及围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将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6例(96眼)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50眼)与对照组(33例,4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科学、合理、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术后随访1年,干预组术后复发率为 6.00%(3/50),对照组为 19.57%(9/46);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10/50),对照组为56.52%(26/46)。干预组术后复发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科学、合理、系统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 高频电刀电外科工作站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2013, 29(17):2666.

      摘要 (708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电刀(ERBE)电外科工作站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 6 月应用ERBE电外科工作站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的5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对护理过程进行整理,归纳工作重点。 结果 58例患者手术均应用ERBE电外科工作站(包括百克钳和百克剪),全部在3~4 h内顺利完成手术,较相同传统腔镜器械手术时间减少1~2 h,术中及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果满意。 结论 高效的护理配合、ERBE电外科工作站严格的仪器保养和清洁灭菌是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健康教育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2013, 29(17):2668.

      摘要 (706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12年6—12月收治的1 0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预防便秘健康教育。 结果 1 000例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40例显效,280例有效,8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920/1 000),便秘发生率为8.0%(80/1 000)。便秘发生率较2012年1—5月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43.7%,380/870)有显著下降,无一例因便秘问题而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以减少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时机及临床护理经验

      2013, 29(17):2669.

      摘要 (655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应用时机及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 对26例重症HFMD患儿在出现早期循环和呼吸系统异常表现、意识障碍、神经源性肺水肿、应用脱水药、血管活性药物或机械通气时立即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对其应用时机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患儿住院时间5~15 d,平均9.2 d;临床治愈24例,治愈率为92.3%,2例死亡,死亡率为7.7%。 结论 早期筛查出重症患儿,在以抗病毒、脱水降颅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以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早期予以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配合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 PICC置管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3, 29(17):2671.

      摘要 (552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总结1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用PICC置管并进行护理。 结果 14例PICC置管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置管期间未发生感染、堵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出院前拔管。 结论 PICC置管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应用,可避免因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甘露醇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3, 29(17):2672.

      摘要 (715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巩固优质护理服务成果,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所有出院患者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与总结并分析原因,同时每月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意见积极应对。 结果 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主要包括医院因素、患者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地逐月逐项改善医院服务环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使服务质量从2011年1月的90.40%上升至2012年10月的97.50%。 结论 医院要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医院领导必须要足够重视,动员全体医护人员及后勤人员齐心协力,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客观地站在患者的立场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

    • 结肠水疗用于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

      2013, 29(17):2674.

      摘要 (690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肠水疗作为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 方法 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5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选择用结肠水疗作为肠道准备的护理。 结果 50例患者中肠道清洁满意度为98%,此方法的可接受率为96%。 结论 结肠水疗方法快捷、简便、安全,减轻患者痛苦,疗效满意。

    • 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2013, 29(17):2675.

      摘要 (680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总结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60例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资料,均在患者身体、心理、饮食和建立血管通路等方面进行护理,并帮助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预防与处理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等并发症。 结果 经过血液透析,6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 结论 透析前充分准备,透析中密切观察和护理,透析后进一步做好护理工作,是血液透析取得成功的关键。

    • 热碘油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护理

      2013, 29(17):2676.

      摘要 (708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巨块型肝癌患者行热碘油肝动脉栓塞化疗(HTACE)联合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术(CRFA)治疗的护理特点。 方法 对4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实施热碘油HTACE 1~2 周后再联合CRFA治疗,围术期同时实施观察护理,并分析其护理特点。 结果 本组4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治疗后1 个月,CT复查显示,肿块均较治疗前缩小20%以上。其中体积缩小 30%~50% 40例(83.3%),缩小 20 %~<30% 8 例(16.7%)。无一例发生化学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巨块型肝癌联合法介入治疗的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的有效措施。

    • 早产儿108例静脉营养护理体会

      2013, 29(17):2678.

      摘要 (861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早产儿静脉营养的护理体会。 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108例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日龄、体质量、摄入奶量调整营养液的输入量,采用周围静脉(腋下静脉、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输入,注意并发症的护理。 结果 108例早产儿中78例有效,2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0%。 结论 对早产儿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是挽救早产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的应用

      2013, 29(17):2679.

      摘要 (715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 方法 对20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进行治疗护理。 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满意度大大提高。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精神疾病患者出诊护理风险及对策

      2013, 29(17):2680.

      摘要 (713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出诊护理风险及对策。 方法 结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际情况,总结综合医院急诊科对精神疾病患者急诊出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的出诊存在潜在的风险。 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各项综合素质、反应能力的培训是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主要策略。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家庭康复护理

      2013, 29(17):2682.

      摘要 (676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总结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家庭康复护理经验。对46例老年透析患者内瘘术后回归家庭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内瘘血管的日常护理,协同家属共同参与,显著提高了内瘘术后内瘘血管的成功率,内瘘血管成熟良好。家庭康复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促进内瘘的成熟有重大意义。

    • 骨科手术患者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

      2013, 29(17):2683.

      摘要 (685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临床心理特征及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 针对骨科患者手术前后不同阶段,分析存在的心理反应,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 骨科手术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怕痛等心理反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弊病,促进患者康复。 结论 对骨科患者进行持续科学的心理干预,可以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

    •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2013, 29(17):2684.

      摘要 (691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疼痛的护理特点。 方法 对骨科患者在第一时间采取对症护理,尽最大努力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结果 患者的疼痛得以减轻,身体状态明显得到改善,身体功能恢复较好。 结论 及时有效地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3, 29(17):2685.

      摘要 (719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该院2个科室的44名护理人员分为分层管理模式组及传统管理模式组,每组22名,比较两组护理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分层管理模式组护理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管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医学教育
    • 加强临床实习教学中医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2013, 29(17):2687.

      摘要 (709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中存在医患关系紧张、医学人才流失等严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医务人员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鉴于价值观形成的稳定性、持久性,从医学生阶段即开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通过建立认同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使医学生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带教教师以身作则,并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医患沟通,加强对医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正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 机能设计性实验与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3, 29(17):2689.

      摘要 (674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如何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相关基础医学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实验学科。其中,设计性实验作为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拟科研过程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医学人才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中,针对不同环节,采取相应策略,培养并提高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科研素质。该教研室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

    • 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通识课程教学互动平台探索与实践

      2013, 29(17):2690.

      摘要 (6629)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微信是目前用户群最大的互动交流手机软件,微信公众号的推出对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该文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医学通识课教学互动平台的实践,分析并比较了微信公众号相对于其他方式建立通识课教学互动平台的优势,以期促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通识课程教学领域中的深入应用。

    • 高职高专寄生虫学检验教学探索

      2013, 29(17):2692.

      摘要 (6714)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寄生虫学检验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通过教学改革,选取合适教材优化教材内容、以多媒体为平台及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 血液净化中心新进护士能力的培训

      2013, 29(17):2693.

      摘要 (633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规范血液净化中心新进护士能力培训方法。 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招收的31名刚毕业的护士,采用全面的培训方法,使新进护士树立责任感和风险意识,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带教教师能力培养的保证。在带教中不断改进及反馈,以达到最终的培训目的。 结果 新进护士经过理论和操作培训,28名护士在2个半月就能独立进行血液透析操作,其余护士均在3个月内能独立进行血液透析操作。 结论 合理有效的带教方式,有针对性、规范化的系统培训,可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

    • 医学本科教学中讲座式教学的利弊分析

      2013, 29(17):2694.

      摘要 (7031)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结合讲座式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讲座式教学的优势和弊端,从课程特点、内容选择、改革要求等方面讨论如何扬长避短和合理运用讲座式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方法,使之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发挥其独到的优势。

    •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微创手术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17):2696.

      摘要 (651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微创手术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20名护理学生(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观察组60名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学习;对照组60名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并在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教学模式效果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观察组微创手术护理配合能力各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外科护理教学中开展系统性的微创手术护理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护生护理质量的提高。

    • >短篇与个案
    • 妊娠期自发性阔韧带破裂1例

      2013, 29(17):2697.

      摘要 (670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疗卫生管理
    • 2010—2012年某院门诊量季节变化分析

      2013, 29(17):2698.

      摘要 (664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者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季节指数法分析门诊量月度、季度变化特点及规律。 结果 医院门诊量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每年3~5月较高,1~2、10月较低;第2季度季节比率最高,第4季度季节比率最低。 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根据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合理配置各种医疗资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外来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2013, 29(17):2699.

      摘要 (678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目前,外来医疗器械在医院中被广泛使用,外来器械进入医院后在其使用与管理中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在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方面都存在危险。通过加强准入、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质量监测和追溯各环节的管理,建立一套安全、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采用全程无盲区管理,确保各环节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卫生防疫保健
    • 2004—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3, 29(17):2700.

      摘要 (687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2004—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麻疹发病特征,为控制及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2004—2012年麻疹疫情资料,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2004—2012年累计报告麻疹67例,年均发病率为1.07/10万,以散发为主。麻疹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6岁散居儿童最多,占68.66%(46/67)。发病季节集中在3~7月,占67.16%(45/67)。在大于8月龄的61例患者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仅13例(21.31%,13/61)。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麻疹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并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适龄儿童2剂次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

    • 2007—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卡介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分析

      2013, 29(17):2701.

      摘要 (713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接种安全、有效。 方法 收集整理2007—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卡介苗AEF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7—2012年接种卡介苗81 085剂次,报告AEFI发生率为456.31/100万剂(37/81 085);病例AEFI男性(29例)多于女性(8例);以0~3月龄为发病高峰,占72.97%(27/37);其中不良反应33例、偶合症3例、接种事故1例,卡介苗淋巴结炎发病率较高(345.32/100万剂,28/81 085);基层工作人员对AEFI的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结论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才能切实减少AEFI的发生,减轻受种者痛苦。

    • 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禽肉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

      2013, 29(17):2703.

      摘要 (699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目的 评定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禽肉中汞的不确定度。 方法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禽肉中汞含量,根据测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每个影响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量化,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测得样品中汞含量为3.98 mg/kg,则扩展不确定度为U=0.15×3.98=0.60 mg/kg。测定结果表示为(3.98±0.60)mg/kg,k=2。 结论 经评定发现,禽肉中汞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标准曲线以及随机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

    • 高危妊娠因素分析和管理

      2013, 29(17):2705.

      摘要 (688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使高危妊娠管理更加规范化,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方法 根据四川省孕产妇管理办法中《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围生保健门诊建立围生期保健卡的1 145例孕产妇中筛查出的373例高危妊娠进行分析。 结果 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2.58%(373/1 145),高危因素居前3位者依次为流产大于或等于2次(59.25%,221/373)、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21.98%,82/373)、有剖宫产史(10.19%,38/373)。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为100.00%,无孕产妇、围生儿死亡发生。 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及时筛查、随访、监护,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基层园地
    •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指导

      2013, 29(17):2707.

      摘要 (690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成人艾滋病59例护理体会

      2013, 29(17):2709.

      摘要 (536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浅谈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

      2013, 29(17):2710.

      摘要 (550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

      2013, 29(17):2711.

      摘要 (874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关注产前教育 改善演讲技能 助力母婴健康

      2013, 29(17):2712.

      摘要 (711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技巧

      2013, 29(17):2713.

      摘要 (708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篇与个案
    • 左心房黏液瘤伴亚急性心内膜炎长期误诊为紫癜性肾炎1例

      2013, 29(17):2715.

      摘要 (6876)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食管主动脉瘘1例报道

      2013, 29(17):2716.

      摘要 (670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创伤致鞭索综合征1例护理

      2013, 29(17):2718.

      摘要 (6816)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右上后牙牙龈黏膜内痣1例分析

      2013, 29(17):2719.

      摘要 (677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